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GM-CSF受体(CD116)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14例急性白血病患进行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CD116在ALL中无阳性表达,而在AML中表达率为42.4%,CD116在FAB各亚型间的出现频率存在明显差异,M5中阳性率最高为83.3%,M4为40%,M3、M2分别为27.2%、15.0%。CD116+AML中未见特异性染色体异常,但M5患2例出现+8异常,均在CD116+组。结论:CD116主要表达在髓系白血病,且与具有单核细胞特征的白血病相关,CD116、CD4联合染色体+8有利于M5亚型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CD54)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CD106)的水平变化及其临床应用。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6例初诊断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可溶性ICAM-1(sICAM-1)和可溶性VCAM-1(sVCAM-1)的水平。结果:AML患者化疗前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缓解后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患者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升高,与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M4和M5患者血清sVCAM-1水平高于其他亚型患者(P<0.05)。初发AML患者中,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高者治疗效果比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正常者较差。结论:在AML患者中,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的变化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进展、疗效及预后,对指导临床选择化疗方案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时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蜂 《广西医学》2004,26(12):1800-1801
目的 观察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不同时期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急性白血病化疗病人 2 6例 ,分别在化疗结束后 4 8h(治疗组 )和中性粒细胞数 (ANC)≤ 0 .5× 10 9/L时 (对照组 )使用G -CSF ,观察ANC恢复时间及感染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ANC≥ 1.5× 10 9/L所需时间及感染发生率、发热持续天数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早期使用G -CSF能进一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夏堪冀  何代英  王琛 《重庆医学》2003,32(10):1285-1285,1291
目的:评价环孢素A(CsA)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疗效。方法:对9例多药耐药基因(MRD1)表达阳性的难治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采用CsA及G-CSF联合常规剂量的米托蒽醌(M)、阿糖胞苷(Ara-C)治疗。结果:6例完全缓解,2例无反应,1例死于感染。结论:MA CsA G-CSF对MDR1阳性的难治性AML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急性白血病化疗后不同时期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的疗效。方法 选择处于缓解期且上一疗程化疗后曾经中性粒细胞数 (ANC) <0 .5× 10 9L-1的急性白血病患者 5 6例 ,分为 3组 ,分别在巩固化疗结束后 48h(A组 )、ANC <1.5× 10 9L-1(B组 )和ANC <0 .5× 10 9L-1(C组 )时使用G CSF ,当连续 2dANC >1.5× 10 9L-1L时停药。观察ANC变化及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A组ANC <1.5× 10 9L-1的天数、恢复至≥ 1.5× 10 9L-1所需的天数以及G CSF的使用天数均少于其他两组 (均P <0 .0 1) ,ANC最低值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1) ,感染的发生率也较其他两组明显低 (P <0 .0 1)。结论 对化疗后有发生粒细胞缺乏倾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结束后应早期使用G CSF。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分析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对小儿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效果和对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急性白血病患儿 ,以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 (WBC) <1 0× 10 9/L和 (或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ANC) <0 5× 10 9/L为标准 ,分为接受rhG -CSF治疗的治疗组 (110例次 )和对照组 (2 9例次 ) ,比较两组间粒细胞恢复的程度和时间 ,以及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rhG -CSF治疗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症 ,有效率达 95 5 % ,治疗组外周血WBC及ANC恢复的数值和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rhG -CSF可明显缩短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 ,对感染有重要的防治作用 ,化疗后WBC低下时应及时应用rhG -CSF。  相似文献   

7.
白血病细胞CD34及P糖蛋白双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叶絮  谭获  苏航  赖毅妍 《广东医学》2002,23(10):1035-1036
目的 探讨白血病细胞CD3 4和P糖蛋白 (Pgp)表达及其他临床指标与化疗疗效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的方法测定患者白血病细胞CD3 4及Pgp的表达和CD3 4/Pgp的共表达水平 ,并与化疗疗效进行相关分析 ,同时对治疗达完全缓解 (CR)和未缓解 (NR)组间患者年龄、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 (WBC)、血小板 (Plt)等预后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CR组和NR组间WBC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年龄、Plt无差别。白血病细胞上CD3 4及Pgp表达与化疗疗效不相关 ,但CD3 4/Pgp双表达与疗效显著相关 (P <0 0 5 ) ,在ANLL患者中更明显。结论 高白细胞性急性白血病化疗疗效差。测定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上CD3 4/Pgp双表达较单独测定CD3 4或Pgp表达更有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LDH、β2-MG水平,探讨其对AL患者疗效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对急性白血病患者154例分别采用速率法及放免法测定血清LDH、β2-MG水平。结果:(1)随着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的增加,LDH与化疗前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呈正相关(r=0.543,P<0.01);LDH与周围血、骨髓原始细胞数无相关性。(2)随着血清LDH、血β2-MG值升高,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第1次缓解率逐渐下降、半年复发率逐渐上升;(3)急淋患者的LDH水平比急性非淋患者LDH水平高。结论:血清LDH、β2-MG可作为判断急性白血病疗效及预后可靠参考指标;LDH也是反映AL肿瘤负荷的一项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9.
白介素-1β及黏附分子在急性髓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白介素 1β及黏附分子CD11a和CD11b在白血病细胞淤滞及向组织浸润中的作用 ,并为临床防治白血病细胞髓外浸润的发生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 5 1例初治和复发 ,且未开始化疗的急性髓性白血病 (AML)患者和 15例正常献血员血清中IL 1β的含量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SABC -AP测定 4 0例AML的骨髓单个核细胞膜或浆中CD11a和CD11b表达百分率。结果 AML组血清中IL 1β的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血清 (P <0 .0 1) ;AML浸润组血清中IL 1β的量显著高于非浸润组。IL 1β与外周血白细胞呈直线相关关系 (r =0 .796 ,P <0 .0 1)。在CD11a和CD11b的表达中 ,CD11b在M4 M5的表达百分率明显高于M1 M2 及M3 (P <0 .0 1)。CD11a阳性者临床特征中外周血白细胞明显高于CD11a阴性者 (P <0 .0 1) ,且容易出现浸润征。而CD11b阳性者与年龄、血小板、浸润有关。IL 1β、CD11a和CD11b之间存在两两直线相关关系 (P <0 .0 5 )。结论 黏附分子整合素包括CD11a、CD11b参与了白血病细胞组织浸润的机制 ,白血病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L 1β可上调CD11a、CD11b在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ranulocytecolony stmin mulatingfactor,rhG CSF)主要作用于中性粒细胞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 ,和成熟。因此 ,对白血病强烈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有治疗作用。我科于 1996年 10月至 1997年 10月对 2 0例急性白血病在强烈化疗后使用 (rhG CSF)进行了临床治疗 ,疗效良好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病例本组 2 0例中 ,男性 8例 ,女性 12例 ,年龄最大 60岁 ,最小 2 4岁 ,均为我科住院病人 ,经骨髓细胞学检查、血常规检查、组织化学及免疫学分型等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全组均为初…  相似文献   

11.
CD117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细胞分化抗原CD117在各型白血病中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 :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 ,CD45 /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 ,对 15 9例白血病患者骨髓或外周血白血病细胞免疫分型及CD117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表达率为 5 4% ,各型急性白血病M0 /M1 ( 75 % )、M4 /M5( 62 % )、M6 ( 10 0 % )、在M3中CD117表达较低为 14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D117为表现性 ,加速期、急变期患者CD117阳性细胞 >10 % ,急淋、慢淋CD117均为阴性 ,在双表型白血病中CD117亦达 5 0 %。结论 :CD117有助于淋巴系和髓系白血病的鉴别 ,同时在AML中CD117的表达与CD3 4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成人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特征分析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活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技术,使用常规8种抗CD单抗,测定120例成人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结果显示免疫分型与FAB形态学分型有较高的符合率,但亦存在CD怕在淋系或髓系交叉或反应表达、甚或不表达的情况。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M3型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3型以及B淋巴系和T淋巴系ALL在免疫表型上各有其特点。部分免疫表型特征对提示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剂量阿糖胞苷(ID-Ara-C)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M2缓解后巩固强化治疗中的疗效。方法:AML-M2在诱导缓解后,先予两个标准剂量巩固治疗,之后采用ID-Ara-C强化治疗,分别观察t(8;21)患者组与正常核型组的复发率、无病生存率以及总生存率。结果:t(8;21)患者组复发率为46.1%,低于正常核型组的复发率(61.9%);5年无病生存率为53.9%,高于正常核型组的38.0%,两组数据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AML-M2患者在第1次诱导缓解治疗后,应用4个周期含ID-Ara-C方案进行个体化巩固强化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率,减少治疗相关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李丽丽  夏瑞祥 《安徽医学》2015,36(12):1459-1462
目的研究同源异型盒基因5(HOXA5)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中表达情况。方法使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108例 AML 中 HOXA5表达,分析 HOXA5表达与 AML 的相关性。结果 HOXA5在初诊 AML 与正常人群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原发性 AML 和继发性 AML 患者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初次诱导治疗完全缓解和未缓解患者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年龄≥60岁和<60岁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与女性AML 患者相比,HOXA5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OXA5表达与 CD34、HLA-DR、CD33、WBC 计数、LDH 的无相关性(P >0.05),与骨髓原始细胞数有相关性(P <0.05)。结论 HOXA5高表达可造成 AML 较差的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D25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常见免疫表型标记间的相关性,及CD25与 FLT3-ITD 基因的关系。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 CD7、CD117、CD33、CD34、CD38、cyMPO、CD13、CD36、CD56、CD11b、CD19、CD16、CD14、CD64及白介素2三条受体链CD25(α链)、CD122(β链)、CD132(γ链)在36例AML患者骨髓表达,运用PCR技术检测本组患者FLT3-ITD基因的表达。结果36例AML患者中, CD25+表达率为13.89%(5/36),在AML-M2组为12.5%(1/8)、AML-M4组为18.18%(2/11)、AML-M5组为20%(2/10), CD25+表达率在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CD7、CD117、CD33、CD34、CD38、cyMPO、CD13、CD36、CD56、CD11b、CD19、CD16、CD14、CD64、CD122、CD132单克隆抗体的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在CD25+AML-M2组和CD25-AML-M2组间、CD25+AML-M4组和CD25-AML-M4组间、CD25+AML-M5组和CD25-AML-M5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PCR结果显示,7例AML患者出现FLT3-ITD突变基因,5例CD25+AML患者组中FLT3-ITD+者为3例,CD25+AML合并FLT3-ITD+率为60%,高于CD25-AML组(P<0.05)。结论(1)CD25在AML患者中可出现阳性表达,但阳性率较低,CD25与AML患者的FAB亚型和常见的髓系免疫表型标记无明显相关性;(2)CD25+AML患者合并FLT3-ITD基因突变率较高,明确CD25与FLT3-ITD基因的相关性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CD117分子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中的表达及探讨其意义 ,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对 2 2例APL骨髓白血病细胞表面CD117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CD117在APL中的表达率为 1 9/2 2 ,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 M1)和AML M2 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2 /2和 1 8/2 1。 1 9例CD117+ 的APL患者中 ,1 8例CD34 - 、HLA DR- ,1例部分细胞HLA DR+ 。提示 :APL患者有较高水平的CD117表达 ,CD117与CD34 、HLA DR联合进行多色流式细胞术分析 ,可用于APL微小残留病灶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S100A6 mRNA在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表达及对疗效、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11月—2014年6月收治的初治AML患者42例,另选取健康对照者12例,Real-time PCR检测AML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S100A6 mRNA表达,比较AML患者与对照组及AML不同类型间S100A6表达。比较M3、M4、M5患者中治疗有效组与治疗无效组治疗前后S100A6表达差异,复发组与无复发组S100A6表达差异,比较M3、M4、M5患者S100A6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间CR1(第一次完全缓解)、CR2(第二次完全缓解)的表达差异、2年总生存率(OS)表达差异及复发率表达差异。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比较各组间差异。 结果 S100A6在M3、M4、M5患者中表达较对照组高(P<0.05),在M1、M2、M6、M7患者中表达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3、M4、M5患者治疗有效组治疗前后S100A6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无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3、M4、M5患者2年内复发组治疗前S100A6表达较无复发组高(P<0.05)。S100A6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间CR1率、CR2率、2年OS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3、M4、M5患者S100A6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复发率明显提高(P<0.05)。 结论 S100A6在AML患者中的表达与AML分型、疗效及预后相关,可作为白血病疾病诊断分子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CD34抗原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7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及2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78例ALL患儿CD34阳性率为43.6%,27例AML患儿CD34阳性率为29.6%,CD34+组与CD34-组在性别和初诊时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34+组与CD34-组在肝脾淋巴结肿大等髓外浸润表现、诱导治疗4周的缓解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34抗原表达在临床特征上主要表现在髓外浸润,为化疗反应差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与银屑病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伴有银屑病AML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及疗效特点。方法:调查本院2004~2010年100例AML患者银屑病的发生率,并应用G显带技术分析AML患者染色体核型。结果:AML患者中银屑病伴发率为8%(8/100),其中7例为AML-M3,1例为AML-M5。AML-M3患者的银屑病伴发率为25.9%(7/27),显著高于非M3患者伴发率1.4%(1/73)和总体伴发率8%(均P〈0.05)。AML-M5患者银屑病伴发率为5.3%(1/19),其它AML亚型未发现伴有银屑病。73例获得染色体核型患者中,非重现性结构异常发生率13.7%(10/73)。伴银屑病AML患者非重现性结构异常发生率为50%(3/6),伴实体瘤AML患者发生率为100%(2/2),均高于不伴银屑病或其它实体瘤的AML患者发生率7.7%(5/65)(P〈0.05)。AML-M3中2例伴t(15;17)平衡易位之外结构异常患者均达到完全缓解。结论:伴银屑病的AML患者中以AML-M3较为多见,伴银屑病AML患者染色体核型容易出现非重现性结构异常,伴银屑病AML-M3中染色体非重现性结构异常可能对疗效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