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寿》2012,(2):44
安徽省读者张福生来信问:我眼睛不舒服,看不清东西,医生检查后说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不知眼睛和糖尿病有什么关系?专家:糖尿病很容易引起血管和神经病变,眼睛是观察神经、血管病变最直接的窗口,因此有不少糖尿病患者首先是眼科医生发现的。来自眼睛的糖尿病信号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2.
陶海 《药物与人》2005,(11):50-51
王大妈近两天闹眼病,看不清东西,到医院一查,医生说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王大妈患糖尿病十多年了,怎么糖尿病又影响到眼睛了?什么是糖尿痛视网膜病变呢?  相似文献   

3.
徐隆绍 《长寿》2005,(9):17-17
糖尿病的要害不在于糖尿病本身,而在于它的各种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前者主要为冠心病,已成为其独立危险因子;后者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尤其要高度重视预防视网膜病变,保护好自己眼睛,严防失明。临床实践表明,在所有老年人致盲性眼病中,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占有很大比重。有资料显示,由于糖尿病眼疾引起的双目失明,比非糖尿病引起者高出25倍。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最易引起血管和神经病变。而眼睛又是观察神经血管病变最敏感的窗口。许多隐型的糖尿病病人由于没有三多一少的表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使得症状不典型,常常是以眼睛的症状前来就诊。来自眼睛的糖尿病信号有:瞳孔变小。瞳孔的舒缩受植物神经的调节,而糖尿病导致植物神经损害。可影响瞳孔的舒缩功能。临床发现,糖尿病人的瞳孔较正常人为小.即使在暗室中也无明显增大,而在眼底检查时对扩瞳剂效果不佳,放大瞳孔的能力也较正常人为差。  相似文献   

5.
《药物与人》2005,(6):54-55
糖尿病能引起多种眼睛问题。但是很多糖尿病病人往往并不在意。他们没有意识到病情的发展会影响到眼睛。其实糖尿病如果控制不善,到了晚期,患者百分之百都有眼疾,严重的甚至会失明,近几年糖尿病致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更是从1%上升到了7%。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WHO2003年消息指出,全球已有糖尿病患者近17亿。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中又以周围神经病变最为常见,包括周围对称性感觉和运动神经病变以及自主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合并症中发生率最高、出现最早的一种,患病率在50%左右(28%~9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对病情不重视:一般人对糖尿病都不是很重视,当他们的血压、血脂、血糖、体重都控制到一定的程度后就对饮食、活动、药物等控制不像发病时那么严格,这样很容易导致一些糖尿病并发症的产生,如:眼睛会发生视网膜病变,严重的会双目失明;引起肾小球病变,导致尿毒症;神经病变,手脚麻木、腹泻、便秘,年轻病人阳瘘;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是眼睛的隐形杀手,它用“甜蜜”蒙蔽了无数人的双眼,导致礼物不清、变形,甚至失调。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它的真实面目,全面了解一下糖尿病造成眼底病变的原因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9.
如果患有糖尿病,您可能会知道您的身体不能正常利用或储存糖类物质;但是您知道糖尿病可以致盲吗?长期血糖升高可损伤您眼睛的血管,这就会形成一种被称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在眼底  相似文献   

10.
“关注眼健康”是每年6月6日爱眼日的总目标,其中老花眼、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五种眼科问题。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五种眼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1.
张晓兰  陶海 《药物与人》2007,20(6):16-17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往往引起全身许多组织、器官的广泛损害。眼部并发症尤其多,常见的有白内障、青光眼、结膜微血管瘤、视神经病变、眼肌麻痹、视网膜病变等,其中视网膜病变最为多见,并且危害最大,是引起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经济发达国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主要的致盲眼病。据统计,欧美国家糖尿病发病约占人口的1.5%~2%,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已超过4000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国民的饮食结构和习惯以及工作和生活方式均发生了变化,伴随着高血脂、高血压发病率的增高,糖尿病的发病率近年来也有增高趋势。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约10%的人在发病后5~9年内会发生视网膜病变,有80%~90%的人25年后会出现视网膜病变。在6月6日全国爱眼日来临之际,本刊推出有关糖尿病患者爱眼话题,与您共同关注视网膜病变问题,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眼睛。  相似文献   

12.
据有关资料统计,糖尿病眼病引起的双目失明要比非糖尿病者引起的高25倍,世界上引起双目失明最主要的原因是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可以损害眼睛的各种组织,可使角膜溃疡的机会增多,使眼内房水回流不畅而增加青光眼的发生率,能提早和加重白内障的发生,引起玻璃体出血,造成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果视网膜病变发生在眼睛感光最灵敏的黄斑部位,患者的视力将会大受影响。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肾病(DN)是2型糖尿病(DM)患者最容易并发的两种微血管并发症,而且危害严重.糖尿病肾脏病变是糖尿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首位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共同的病理基础都是微血管病变和微循环障碍,许多研究结果提示,二者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流行病学资料和家系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遗传因素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的延长,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据估计,到2050年全球将会有上千万的糖尿病患者(约1%)。众所周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升高,已成为严重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常见病,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则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是较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其患病率随糖尿病病程和年龄增长而增高,糖尿病史超过10-15年,半数以上病人出现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是一种全身病,影响全身多种器官,如肾、眼、神经等,目前,糖尿病已成为成年人第一位的致盲原因.成为众多科学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杨治芳 《家庭医学》2004,(21):46-46
在糖尿病诸多并发症中,有一种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末梢血管病变,导致下肢感染、溃疡或深部组织破坏的,称为“糖尿病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糖尿病相关性视神经病变(DON)所产生的眼底表现以及荧光血管造影(FFA)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择14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对其荧光血管造影以及眼底表现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0例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在临床上各有不同表现,视神经发生病变对视力可能不会造成损害,也可能会导致视力严重下降。对其眼底进行检查,所出现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出血、充血、视盘水肿以及色淡等。其FFA表现包括以下几种:视盘新生血管以及充盈缺损、视盘晚期染色以及荧光渗漏。在这些患者中有65例患者是合并视神经病变。结论糖尿病相关性视神经病变,其发生几率是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断发展而逐渐升高的。所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各个时期内对于糖尿病相关性视神经病变都要加强注意,FFA检查对该病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7.
陶海 《大众健康》2005,(10):58-59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代谢性疾病,往往引起全身许多组织、器官的广泛损害。其眼部并发症很多,常见的有白内障,青光眼,结膜微血管瘤,视神经病变,眼肌麻痹、视网膜病变等,以视网膜病变为多见,并且危害最大,是引起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经济发达的国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成为第一或第二位致盲眼病。研究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约10%的人在发病后5-9年便可发生视网膜病变,约50%的病人15年后发生,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一种慢性病变过程,也是糖尿病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有报道显示威胁糖尿病病人生命最危险的病变为心血管病变,约70%以上的病人死于心血管性病的各种并发症。对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实施精心的护理和有效的治疗是减少死亡、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我院于2000年7月-2007年7月收治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31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微量元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微最元素硒、锌、镁之间的关系。方法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并依据有无视网膜病变分为两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45例、DR组47例,同时设对照组42例。所有检测者均测定微量元素硒、锌、镁的浓度。分析病例组微量元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微量元素硒、锌、镁降低(在NDR组P〈0.05,DR组P〈0.01),NDR组与DR组比较微景元素降低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病人有缺乏微量元素硒、锌、镁的倾向,糖尿病有视网膜病变者比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者更低。微量元素的缺乏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表现,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该病变与病程和血糖控制程度密切相关。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也日见增多,据估计患病率可达糖尿病患者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