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脱位恒前牙再植不同牙髓处理对再植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与方法①病例选择:选择不同原因所致脱位前牙63例72颗.患者年龄17~45岁.外伤牙牙位分布为:上颌中切牙44颗,上颌侧切牙11颗,上颌尖牙2颗;下颌中切牙9颗,下颌侧切牙5颗,下颌尖牙1颗.  相似文献   

2.
下颌恒切牙先天缺失与牙颌畸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颌恒切牙先天缺失情况,与牙颌畸形的关系以及下尖牙近远中径的变化。方法:从962例门诊正畸患者中选取下颌恒切牙缺失者27例,并测量下前牙牙冠的近远中径。结果:下颌恒切牙先天缺失96%是中切牙,92%伴有前牙深覆He,下尖牙无显著性增大。结论:下颌中切牙先天缺失与前牙深覆He的形成有密切关系,下尖牙无代偿性增大。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17岁,汉族。因无恒牙萌出,颌面和乳牙畸形于1985年4月19日来我院门诊。体检:营养一般,智力正常。头发棕黄色,纤细,额部发稀少。皮肤、指、趾甲正常。乳房发育良好.甲状腺轻度肿大,心脏腹无阳性体征.四肢脊柱无畸形。上下颌骨发育不良,面下1/3短缩;上下牙槽骨低窄;上颌腭小,腭顶线平,咬合关系异常.现有上颌双尖牙、下颌侧切牙、尖牙和双尖牙均为乳牙,且多数变形,下颌切牙和尖牙呈圆锥形变形.X线头颅片示上颌发育不良,骨质较疏松;上颌双尖牙、下颌切牙、尖牙和双尖牙均为乳牙,无牙区及牙槽嵴。患者父母为三代内近亲婚姻,患儿祖父、祖母系姑表兄妹婚配.患者同胞5人,均体健,其中唯一之男性智力迟钝.余无其它明显遗传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10~16岁中小学生恒牙畸形中央尖的患病情况和分布特点。方法 2013年10月~2013年12月对上海市松江区10所学校9184名10~16岁中小学生进行恒牙畸形中央尖调查,诊断依据为《牙体牙髓病学》(第3版)。结果恒牙畸形中央尖的患病率为4.95%(455/9184),女性(5.51%)显著高于男性(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患牙数为946颗,下颌多于上颌,左右无明显差异;右下颌恒第二前磨牙畸形中央尖发生率最高(2.43%),其次为左下颌恒第二前磨牙(2.36%);此外,下颌恒尖牙、上颌恒侧切牙、右下颌恒中切牙各检出畸形中央尖7、11、1颗。结论上海市松江区中小学生恒牙畸形中央尖的患病率较高,当地牙防部门应当予以重视并积极开展孕期保健工作,同时联合学校和家长做好该类畸形牙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性治疗工作,减少或避免畸形中央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技术,对下颌恒前牙进行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下颌恒前牙提供根管解剖形态的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影像科599例患者共3 597颗下颌恒前牙CBCT影像学数据,通过资料收集整理,经χ2检验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下颌前牙根管数与牙位、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研究的3 597颗下颌前牙中,根据Vertucci的根管形态分类方法,下颌前牙中Ⅰ型3 327颗(92.65%)、Ⅱ型34颗(0.95%)、Ⅲ型177颗(4.93%)、Ⅳ型3颗(0.08%)、Ⅴ型22颗(0.61%)及双根双管型6颗(0.17%)5种不同的根管形态,未发现3根管的病例。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下颌尖牙的双根管发生率分别为58颗(4.85%)、162颗(13.53%)、44颗(3.67%),其中侧切牙双根管发生率最高,中切牙其次,尖牙最低,其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下颌恒前牙双根管发生率为下颌侧切牙最高、下颌中切牙与下颌尖牙依次降低。CBCT可有效对根管形态进行有效分析,提... 更多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牙齿健康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大面积缺损牙齿采用金属钉固位修复的方法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尤其是自攻自断螺纹钉的应用范围更加扩大。近年来我院应用自攻自断螺纹钉固位修复牙齿大面积缺损取得较好效果,本文将临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0—2013年我院收治的牙齿大面积缺损患者40例(共40颗患牙),男16例、女24例,年龄16~50岁;40颗患牙中,上颌切牙5颗、下颌切牙2颗、上颌尖牙5颗、下颌尖牙3颗、上颌双尖牙8颗、下颌双尖牙4颗、上颌磨牙3颗、下颌磨牙lO颗,缺损形态为切角缺损12颗、切角与切缘均缺损7颗、双面洞13颗、三面洞8颗,均因龋病致牙体组织缺损过大(涉及2个轴面以上),剩余的牙冠已不能完成抗力形和固位形制备。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分析下颌前牙的根管形态,以期为根管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影像科2015年6月—2016年6月拍摄CBCT的1 022例患者的影像资料,根据牙位、性别和年龄分组,参照Vertucci分类法观察牙根和根管数目、根管构型。结果:共6 032颗下颌前牙被纳入研究。所有下颌中切牙和侧切牙均为单根牙,0.9%(18/2 042)的尖牙为双根牙。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多根管率分别为10.6%(211/1 990)、18.0%(360/2 000)和5.4%(111/2 042),且下颌前牙双根管多为Type Ⅲ。多根管对称发生的比例分别为中切牙89.9%(98/109)、侧切牙87.3%(165/199)、尖牙48.0%(36/75)。各年龄组中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多根管发生率最高的分别为>30~40岁组(14.6%,57/397)、>40~50岁组(21.1%,62/294)、>50~60岁组(8.4%,27/320),多根管发生率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与男性下颌前牙多根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1.15% vs. 11.53%, P>0.05)。结论:下颌前牙根管治疗时注意多根管的发生,多根管发生率和年龄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目的在于研究无牙颌患者切牙乳突与按正常排牙后的上前牙位置关系,所用方法,为无牙颌患者排列全牙列后,测量切牙乳突至上前牙唇面及上尖牙连线间距离,结果:(1)上尖牙间距离男性大于女性,两者间呈非常显著差异;(2)无牙颌患者的切牙乳突平均长度为4.60mm与自然牙列者接近;(3)切事缘至尖牙连线及上左右切唇面间距分别为1.92mm及8.15mm明显小于自然牙列者,而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直视下评估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牙唇侧牙槽嵴顶位置,即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到牙槽嵴顶(aleolar crest,AC)距离,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纳入46名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需牙周手术骨增量的患者,平均年龄23.65岁,男10例、女36例,67个颌位(27个上颌、40个下颌), 共400颗牙,其中161颗上前牙(切牙、侧切牙、尖牙各54、53、54颗)和239颗下前牙(切牙、侧切牙、尖牙各79、80、80颗)。术中用Williams牙周探针直视下测量CEJ到AC距离(CEJ-AC),每颗牙测量近中、中央、远中三个位点,并进行多元回归及分析。结果:前牙唇侧CEJ-AC平均为(2.21±1.48) mm;下前牙CEJ-AC平均为(2.54±1.60) mm,大于上前牙(1.72±1.13)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尖牙CEJ-AC平均为(2.42±1.78) mm,大于中切牙(2.06±1.27) mm或侧切牙(2.16±1.3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CEJ-AC平均为(3.04±2.01) mm,大于近中(1.79±0.86) mm或远中(1.81±0.89)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CEJ-AC>2 mm的位点的前牙为233颗,占总数58.25%;存在骨开裂的前牙为117颗,占总数29.25%。多元回归显示,年龄、颌位、牙位、位点与牙槽嵴顶位置相关。结论:行唇侧骨增量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前牙牙槽嵴顶位置低于一般人群,去代偿正畸过程中存在牙周风险,年龄大、下颌、尖牙及唇侧中央位点风险尤明显。  相似文献   

10.
陈金成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10):1424-1425
2002~2004年以来,采用桩钉固位光固化树脂一次性修复88例118颗患牙,经3年多临床观察,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88例,118颗患牙,男性40例。女性48例,年龄17~72岁。牙残根分别为上颌切牙、侧切牙、及尖牙48颗,上颌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32颗,下颌切牙、侧切牙及尖牙20颗,下颌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18颗,均为龋病所致残根、残冠,经根管充填治疗后,观察2周无临床症状,牙片根尖区X线片示根充合适,根尖区及牙槽骨组织正常。2操作方法根管预备应先去净根面龋坏病变组织,以见到发亮、光滑、质硬正常为标准。牙龈炎症及牙…  相似文献   

11.
我们近年来诊治畸形中央尖牙患者52例,计65颗牙,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52例畸形中央尖牙患者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10~35岁。本组的65颗牙都发生在前磨牙,其中第H前磨牙45颗,第一前磨牙ZO颗.下颌前磨牙60颗,上颌前磨牙5颗。其中,中央尖牙中有牙髓根尖炎症状者58颗,无症状者只有7颗。12治疗方法52例65颗畸形中央尖牙有牙髓、根尖周病变的都做根管治疗,根尖未完全形成者做氢氧化钙引导根尖形成术,待根尖全形成后做根管充填;无症状者做分次调磨,近髓者做双层垫底,银汞充填。2体会本病发病年龄多在10~3…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锥形束CT(CBCT)数字影像对重庆地区人群下颌前牙的根管形态、牙根数目及根面沟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3年1月~4月就诊患者的CBCT数据,通过i-CAT软件对其轴面、矢状面、冠状面进行分析,记录其根管形态、牙根数目及根面沟发生情况。结果 1 725例患者的锥形束CT数字影像(男923例,女802例),共9 646颗下颌前牙纳入研究。9 646颗下颌前牙Vertucci根管形态分类,中切牙全部为单根牙,侧切牙中0.3%(11/3 257)为双根牙,尖牙中有0.8%(26/3 014)为双根牙,3.8%(127/3 375)中切牙、10.6%(345/3 257)侧切牙、4.2%(127/3 014)尖牙为多根管牙,其余均为单根管牙,下颌前牙双根管构型多为TypeⅢ。下颌前牙同一根管类型及根面沟在左右侧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下颌侧切牙多根管发生率(11.9%)大于男性(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双根管率最高的分别为21~岁组(5.0%,27/542),41~岁组(14.7%,91/619),41~岁组(8.1%,52/643);下颌前牙根面沟发生率最高的年龄组为51~岁组(8.1%,33/406)。结论重庆地区人下颌前牙根管系统中多根管、双牙根及根面沟的发生率较高,根管类型多样,多根管发生率兼有性别差异。通过对根管系统的了解,有助于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1987年以来,我们应用固定矫治器治疗外伤离体和松动牙5例(17颗牙齿)。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7颗松动和离体牙中,上中切牙9颗,上侧切牙5颗,上尖牙3颗,详见表1。患者年龄11~40岁,均为外伤所致,并在外伤后3小时内来院就诊。  相似文献   

14.
陈钎年 《广西医学》2003,25(11):2213-2213
由于前牙所处位置的特殊 ,临床上常见因外伤而脱落。又因认识和技术原因 ,过去对外伤脱落牙多弃置不用 ,造成患者牙列缺损 ,严重影响容貌、语音等 ,增加修复的难度和经济负担。现就我科 1994~ 1999年对 6 2例离体牙进行再植情况进行总结。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 3例 6 2颗脱落前牙中 ,男 32例 4 5颗牙 ,女 11例 17颗牙 ,年龄自 9岁至 5 2岁 ,平均年龄 2 7 2岁 ,牙脱落原因有撞击伤、车祸伤、体育运动伤和摔伤等。受伤牙位 :上颌中切牙 2 3颗 ,侧切牙 14颗 ,尖牙 8颗 ,下颌中切牙 8颗 ,侧切牙 6颗 ,尖牙 3颗。牙脱落至再植时间 :…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在我们口腔修复门诊就诊的患者中,由于龋坏、外伤所致的残根、残冠以及牙齿畸形、错位牙而要求做烤瓷桩冠修复的越来越多。我们从95年10月至98年10月对59例患者进行6个月和18个月修复后检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剩余牙体组织越多,修复后效果越佳。 1.临床资料 59例患者,91颗患牙。男35例,女24例。中切牙43颗,侧切牙33颗,尖牙15颗,其中下颌38颗,上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运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下颌前牙的根管变异情况。方法收集250例患者的1352颗下颌前牙的CBCT资料,运用配套软件对牙齿的冠状面、矢状面以及横断面进行影像学分析,统计和分析牙根数目、根管数目、根管类型、对称性分布等。结果 下颌切牙均为单根,下颌尖牙双根发生率为1.45%。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双根管发生率分别为17.34%、34.08%、9.05%。双根管的发生呈对称性分布,一侧出现双根管时,对侧同名牙也为双根管的概率下颌侧切牙最高,为77.78%,中切牙次之,为72.97%,尖牙为64.00%。按照Vertucci根管分型,共观察到除Ⅳ型和Ⅷ型外的6种根管类型,其中以Ⅰ型为主,为80.00%,其次为Ⅲ型,为16.51%。结论下颌前牙根管系统复杂多变,其中下颌侧切牙双根管发生率最高,双根管以Vertucci Ⅲ型为主,锥形束CT是诊断下颌前牙根管变异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外伤导致牙脱位后,行即刻再植术,是一种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收集了1988年以来我科门诊56颗再植牙结果,分析了影响再植术成功的各种因素。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42例56颗再植牙,男30例,女12例,年龄6~43岁。外伤原因:交通事故22例29颗牙,意外跌伤11例 15颗牙,打架斗殴 9例12颗牙。再植牙牙位,上颁中切牙26颗,上颌侧切牙14颗,上颌尖牙2颗,下颌中切牙8颗,下颌侧切牙5颗,下颌尖牙1颗。再植牙口外保存时间半小时内14颗,1小时内29颗,3小时内8颗,大于4小时5颗,大…  相似文献   

18.
离体牙再植的临床观察山东医科大学口腔系张德贵莱州市人民医院孙玉平自体牙再植13例34颗牙均为颜面外伤伴牙外伤,男11例,女2例,9~16岁。上颌中切牙6例、12颗牙,侧切牙与单尖牙3例、6颗牙,一侧前牙与单尖牙2例、6颗牙,前牙与侧切牙、整个前牙牙体...  相似文献   

19.
正畸临床工作中,上颌单尖牙近中唇向错位患者较为多见。笔者对40名10~22岁患者的51颗上颌单尖牙近中唇向错位,采用拔除上颌第一双尖牙,活动矫治器附弓簧进行矫治。矫治器设计:双侧第一恒磨牙上放改良箭头卡;非拔牙侧第一、二双尖牙间放弯向近中卡抱第一双尖牙的间隙卡(单臂卡);拔牙侧放绕过第二双尖牙近中邻面的单臂卡;双曲唇弓从一侧单尖牙远中及第一双尖牙近中间隙跨过(牙合)面,经切牙唇面切1/3交界处到拔牙侧从第二双尖牙近中面、单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正畸治疗方法.方法 对13例患者14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进行阴生牙的定位、间隙的扩展、临床检查、外科开窗术、正畸矫治和保持等方法.结果 12颗埋伏尖牙均牵引入正常牙列,牙髓、牙周情况正常.1颗横向阻生埋伏尖牙,因为强行矫治导致邻牙牙根的吸收而被拔除,关闭间隙后排齐牙列;2颗上颌埋伏尖牙因为与侧切牙唇侧易位严重,该侧切牙形状正常,所以拔除了埋伏尖牙,关闭间隙后排齐牙列.结论 通过正畸治疗治疗,能有效矫治埋伏阻生尖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