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疼痛严重的额面部疾病。二百多年来,各国医学界不断探索本病的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神经封闭、射频和各种手术治疗等均有一定疗效,但没有一种疗效持久又令人满意的疗法。自1991年以来,我们用针刺加穴位注射的方法,采用局部与远端配合取穴...  相似文献   

2.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叉神经痛是指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阵发性、短暂性剧烈疼痛。其起病突然 ,常反复发作。多发于 40岁以上 ,女性居多。近年来 ,笔者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本病 2 1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一般资料2 1例中男 6例 ,女 1 5例 ;年龄 3 1~ 6 9岁 ,平均 47岁 ;病程最短者 1天 ,最长者近 1年 ;发于眼支者 1例 ,上颌支者 8例 ,下颌支者 5例 ,上、下颌支合并者 7例。主症均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突发针刺、刀割、火灼样剧痛 ,伴有局部肌肉抽搐及流泪、流涕、流涎等。多由外物刺激面部 (如洗脸、刷牙等 )而发 ,发作多短暂 ,可自行缓解 ,重者可…  相似文献   

3.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55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针灸科叶莉朱士涛一般资料:随机分组,针刺配合穴位注射组(治疗组)30例,其中女性18例,男性12例,年龄52~65岁,病程最短两月,最长4年。病变部位左侧17例,右侧13例,受累神经支,1...  相似文献   

4.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26例韩小霞,钱轶显(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TrigeminalNeuralgiaTreatedbyAcupunetureCombinedwithAcupointInjection¥HanXiaoxi...  相似文献   

5.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叶莉 《中国针灸》1998,18(4):224-224
笔者采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于后。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32~65岁;病程最短两月,最长4年;病变部位左侧17例,右侧13例。受累神经支:眼支6例,上颌支11例,下颌支7例,眼支和上颌支1例,上颌支和下颌支5例。对照组20例中,男11例,女9例;年龄35~70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3年;病变部位左侧12例,右侧8例。眼支4例,上颌支5例,下颌支7例,上下颌支合并4例。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法治疗。取穴:主穴取患侧疼痛支痛点(板机点),配穴取相应经穴。眼支取太…  相似文献   

6.
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是指三叉神经分支范围反复发作短暂的阵发性剧痛.本病发作突然,疼痛呈放射性电击样或烧灼样,每次持续时间较短,数秒至数分钟后自行缓解,但常连续反复发作.多发于一侧,亦有少数两侧俱发者.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针刺、穴位注射治疗此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蒋黎云 《河南中医》2007,27(6):64-65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三叉神经范围内反复出现阵发性短暂剧烈疼痛。严重者常伴有同侧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间歇期可无症状,无三叉神经器质性病变的感觉和运动障碍。本病是一种顽固性疾病,发作时患者非常痛苦[1]。近几年来笔者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本病,疗效理想。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13例,其中男5例,女8例;年龄32~73岁;病程最短8 d,最长26 a。以眼支痛为主2例,上颌支痛为主7例,下颌支痛为主4例。1.2诊断标准为骤然发生的剧烈疼痛,仅限于三叉神经感觉支配区内,发作时可伴有同侧面部肌肉的反射性抽搐,每次发作仅…  相似文献   

8.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叉神经痛系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出现的阵发性短暂剧烈的疼痛,性质如刀割样、钻刺样、火灼样或撕裂样,发作常无先兆,且严格限于三叉神经感觉支配区内,可引起同侧面部反射性抽搐,疼痛多为一侧性,常因面部动作或触碰面部某一点(称“板肌点”或“触发点”)而诱发。本病是临床顽固性病症之一,其病程长,反复发作。本院近年采用穴位注射加针刺方法治疗本病患者36例,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连洁 《光明中医》2012,27(10):2048-2049
三叉神经痛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反复发作的、短暂的、阵发性剧痛,中医称面痛。在《灵枢·经脉》中亦有颔痛、颊痛、目外眦痛的记载。本病疼痛以面颊、上颌或舌部最为明显,尤以上唇外侧、鼻翼、颊部,口角、犬齿、舌等处最敏感,稍加触动即可发作。本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病因尚未明确的神经系统常见的疾患,以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性的剧烈疼痛为特点。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近年来,笔者通过局部取穴并透刺,针电结合、穴位药物注射治疗本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叉神经痛是以三叉神经支配区域内的发作性剧烈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疾病,年龄以40-60岁居多.疼痛多发于一侧,呈发作性电击样、刀割样、烧灼样或撕裂样疼痛,来去骤然,突发突止,每次疼痛持续时间很短,疼痛常因说话、咀嚼、刷牙、洗脸、触摸等诱发,即在口周、鼻旁、口腔、牙龈等处常有痛灶,临床上称为"扳机点",刺激扳机点则可诱发疼痛加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的30例患者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30例患者中,治愈21例,好转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上颌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来自本院门诊符合试验标准的14例患者均在扳机点、下关、听宫处注射地塞米松、利多卡因、维生素B1、维生素B12,7次为1个疗程,治疗2~4个疗程、随访半年后评定.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本穴位注射疗法治疗三叉神经(上颌支)疼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组对比治疗,探讨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4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5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能有效预防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穴位注射为主治疗三叉神经痛236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叉神经痛是以单侧面部的阵发性、电击样、短促而剧烈的疼痛为特征,本病中医称为“偏头风”、“面痛”。我们1996年开始至1997年,采用穴位注射疗法为主治疗本病236例,效果良好。治疗方法:穴注药物:1.野木瓜注射液;2.祖师麻注射液,3.VB1注射液...  相似文献   

16.
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3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伟范  霍明霞 《中国针灸》2005,25(12):840-840
笔者采用氢溴酸高乌甲素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3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扳机点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用针刺结合扳机点穴位注射,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4%、对照组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平衡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穴位注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平衡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8.0%,对照组有效率88.0%,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评分组内与组间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刺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能有效缓解疼痛,从而提高预后疗效。  相似文献   

19.
叉三针加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3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最佳方案.方法:65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采用叉三针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叉三针针刺治疗.结果: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1%和83.3%,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叉三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较单纯叉三针针刺治疗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0.
穴位注射治疗三叉神经痛8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叉神经痛是针灸科的常见病症,又是疑难病症.多数患者呈暴痛发作,针刺时疼痛消失,但是取针后疼痛再发作.1996年1月~2007年12月笔者采用穴位注射加针刺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