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加味茵陈蒿汤和甘草酸二铵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治疗的72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平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2组患者均使用甘草酸二铵,研究组加用加味茵陈蒿汤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91.7%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应用加味茵陈蒿汤和甘草酸二铵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效果确切,价值高。  相似文献   

2.
林国进 《光明中医》2014,(6):1218-1219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二陈汤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甘草酸二铵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茵陈二陈汤治疗,治疗1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肝功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药并用能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均用甘草酸二胺、硫普罗宁等保肝、酌情输注血浆,治疗组加服加味茵陈蒿汤,疗程21天,随访3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7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蒿汤联合西药治疗黄疸型肝炎疗效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加味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茵陈蒿汤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治疗.对照观察两组用药3周前后各项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ALT,TBil,DBil,AST),对临床疗效进行判断.结果 治疗组各项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加味茵陈蒿汤有明显的利胆退黄、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茵陈蒿汤治疗组、西药对照组,2组患者均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与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肝功能检测。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①治疗组患者肝功能好转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味能增加常规西医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加味茵胨蒿汤治疗黄疽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6例黄疸型肝炎均为我院门诊病历,临床辩证均采用茵陈蒿汤为主方,并随证加减服药2~6个疗程,并随访三月以上,以观察疗效。结果:56例黄疽型肝炎患者经服用加味茵陈蒿汤治疗后,其中治愈24例(占43%),好转28例(占50%),无效4例(占7%),总有效率93%。结论:应用加减茵陈蒿汤治疗黄疸型肝炎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3例喘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2例采用西医常规甘利欣150mg、门冬氨酸钾镁20ml、硫普罗宁0.2等保肝,酌情输注血浆,治疗组83例加味茵陈蒿汤,观察患者症状、体征、腹部彩超、血常规、肝功.两组疗程均为21天.治疗21天后停药,随访3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50例,显效27例,无效6例,对照组临床治愈38例,显效21例,无效29例.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77%和72.19%,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8.
茵陈蒿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治疗组25例与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20例作临床对照观察。根据对照观察2组用药3周前后各项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TBIl、DBIl、ALT、AST)对临床疗效进行判断。结果:治疗组各项症状、体征、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茵陈蒿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合赤芍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茵陈蒿汤合赤芍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1例,并与使用门冬氨酸钾镁针治疗的3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茵陈蒿汤合赤芍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较好,退黄、改善肝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比较2组综合疗效及肝功能。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对照组为76.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肝功能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型用加味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辅治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腹痛消失时间、热退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血清炎症参数WBC、CRP以及NEUT%水平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辅治急性胆囊炎肝胆湿热型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疸1号方保留灌肠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包括保肝、降酶、退黄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疸1号方保留灌肠。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3.33%,对照组为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疸1号方灌肠治疗黄疸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联合西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梗阻性黄疸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3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针静脉滴注;治疗A组给予中药茵陈蒿汤;治疗B组给予茵陈蒿汤口服联合甘草酸二铵针静脉滴注。3组均治疗7 d后判定疗效。结果:在ALT、AST、TBIL、DBIL、CRP、TNF-α方面对比,治疗后治疗B组均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茵陈蒿汤联合西药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肝功能有良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检索中、外文数据库获得研究对照实验(RCT)、研究对象为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文献,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RCT,共663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结果显示,西药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在总有效率、ALT、AST、TBIL方面均优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其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西药加茵陈蒿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杨宏华  杨晓荣 《光明中医》2015,30(2):283-285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加味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患者的疗效。方法拟用加味茵陈蒿汤(茵陈、大黄、栀子、板蓝根、叶下珠、白花蛇舌草、茯苓、苍术、厚朴、炒莱菔子、五味子、甘草),以临床观察的方法,了解本方对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的治疗效果。结果用加味茵陈蒿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368例,总有效率为90.22%。结论本方疗效确切,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黄、解毒排毒,能抗抑和杀灭乙肝病毒的反复复制。从各个层面上提高人体免疫机致,恢复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观察中医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2 例,对照组应用复方益肝灵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茵陈蒿汤为主方并辩证加减应用,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氯;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5%.经过统计学计算可得P=0.0443,以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中医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可以明显提高有效率,效果显著.建议茵陈蒿汤为主方的中医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方法 在临床上能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味茵陈蒿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辨辩证属湿热中阻型的疗效。方法将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且辩证属湿热中阻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加味茵陈蒿汤间断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德福韦酯治疗阿德福韦酯用量均为10mg,口服,1/日,疗程48周。观察肝功能、HBV血清学指标。结果在HBV-DNA及HBe-Ag阴转方面,治疗组有较好的趋势,但两组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肝功能及黄疸指标改善上,病程早期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茵陈蒿汤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辩证属湿热中阻型在早期炎症阶段能较快改善肝功、消退黄疸,间断加用加味茵陈蒿汤有进一步提高HBV-DNA及HBe-Ag阴转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合三金汤加味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茵陈蒿汤合三金汤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72例(治疗组),并与使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的72例作对照(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6%,对照组84.8%.结论:本法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较好,退黄、改善肝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汶忠 《光明中医》2011,26(9):1843-1844
目的 观察茵陈蒿汤加减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给予茵陈蒿汤加减方,并随证加减;对照组给予茵栀黄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治愈21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81.58%.结论 茵陈蒿汤加减方可有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养肝汤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本院诊治的90例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患者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异甘草酸镁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养肝汤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LB、ALT、AST与TBIL均较治疗前改善,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肝汤联合异甘草酸镁治疗慢性乙型黄疸型肝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