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司法精神病鉴定特点。结果 精神发育迟滞占同期鉴定案例的16%,以年龄在15—29a女性为多见。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性自卫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以部分责任能力和无责任能力为主;中度和重度精神发育迟滞以无责任能力、无性自卫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为主。结论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涉及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有一定特点,其责任能力和性自卫能力评定分歧较大,鉴定时应掌握全部材料作综合分析,并重视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精神病司法鉴定中女性精神障碍患者被性侵害案例的特征。方法对91例女性精神障碍患者被性侵害案例的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被性侵害的女性精神障碍患者中以精神发育迟滞者居多(68.1%),其次为精神分裂症(24.2%);性自我防卫能力削弱者(63.7%)明显多于性自我防卫能力丧失者(34.1%)及性自我防卫能力存在者(2.2%);无性自我防卫能力者以精神分裂症居多(58.1%),其次为中度精神发育迟滞(22.6%)、轻度精神发育迟滞(9.7%)。结论女性精神障碍患者性自卫能力丧失或削弱者居多,社会及家庭应加强对女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李洁  寇振芬 《临床医学》2012,32(4):30-31
目的 分析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涉案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2010年经河南省刑事诉讼医学鉴定委员会鉴定为精神发育迟滞涉案的69例案例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5岁以下51例(73.9%);农民62例(89.9%),文盲47例(68.1 %);未婚41例(59.4%);性被害案46例(66.7%);精神发育迟滞轻度15例(21.7%),轻-中度14例(20.3%),中度31例(44.9%),中-重度2例(2.9%),重度7例(10.1%).结论 精神发育迟滞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对象的主体多为文化程度极低、未婚的青壮年农民,中度以下智障者是该类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主要人群,精神发育迟滞者作为案件受害人多于作为涉案嫌疑人,其中作为性被害人占大多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性侵害时性防卫能力评定的有关因素。方法对193例女性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性侵害患者性防卫能力的司法鉴定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精神发育迟滞分别占女性性侵害鉴定案件的12.2%、82.0%,两者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精神病家族史、有无躯体疾病合并症及脑电图状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本组患者性防卫能力鉴定为丧失占88.1%,削弱占7.3%,存在占4.7%;不同性防卫能力患者案件特征、性自我防卫能力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精神分裂症及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多无性防卫能力,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中性防卫能力丧失占51.1%,削弱占28.9%,存在占20.0%。结论女性精神分裂症及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多无性防卫能力,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性防卫能力的评定是目前司法鉴定的难点,性侵害时的特点、案件特征、性自我防卫能力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是评定女性性防卫能力的因素,对评定女性性防卫能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被强奸司法鉴定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被强奸案例特征及性防卫能力等相关因素,为更好地保护女性精神病的合法权益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统计表对97例女性精神发育迟滞被强奸案例的鉴定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精神发育迟滞被强奸案例的年龄呈明显偏态分布,〈35a者占83.2%,以20a左右年龄段比例最高,随着年龄的增加呈逐渐下降趋势。文化程度低(89.7%、农民(80%),无业人员(12.6%)、有既往疾病史(37.8%)、有阳性家族史(21.2%)为多。结论女性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由于其性防卫能力丧失或减弱,更容易出现性受害,且性受害后不易暴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性侵害案件的特点。方法对32例精神分裂症和54例精神发育迟滞性被害司法鉴定案例,进行一般人口学特征、治疗情况、案例特点及鉴定结论等方面的对比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组较精神发育迟滞组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高,已婚较多,但系统治疗率偏低(9.3%)。并且两组在与案犯关系、案发时间、案发地点、被害人态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被害人的被奸次数及告发情况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精神分裂症和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性侵害有明显的不同特点;防止性侵害,前者要侧重于治疗,提高治疗率,后者应以管理教育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障碍患者被性侵害案例的特征。方法对273例女性精神障碍患者被性侵害的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被性侵害的女性精神障碍患者中以精神发育迟滞者居多(68.1%),其次为精神分裂症(19.4%);性自我防卫能力削弱者(55.3%)明显多于性自我防卫能力丧失者(26.7%)及性自我防卫能力存在者(18.0);无性自我防卫能力者以精神分裂症居多(57.5%),其次为重度精神发育迟滞(21.9%)、中度精神发育迟滞(12.3%)、器质性精神障碍(5.5%)。结论女性精神障碍患者性自卫能力丧失或削弱者居多,社会及家庭应加强对女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监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照研究精神分裂症男女犯罪行为特点。方法:抽取我院1995-2000年司法鉴定案例中精神分裂症男性160例,女性43例,用自拟项目对精神分裂症男女罪犯行为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男性违法者以凶杀、 盗窃、伤害行为为主,女性则以凶杀、性受害、伤害或被伤害为主。盗窃比例男性高于女性;男性作案多选择在公共场所,女性多选择在自己家中;无责任能力的评定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以上各项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男女涉法行为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需分别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精神发育迟滞涉及女性被奸污案件占有相当的比例。我院从1991至1992年共鉴定249例,精神发育迟滞39例,其中女性被奸污案件14例占精神发育迟滞的35.9%。现将女性被奸污案件的性自我防卫能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癫痫患者违法案例特征,为司法鉴定提供依据.方法 对45例癫痫患者违法的司法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癫痫患者违法者以男性(95.56%),未婚(60.00%),初中以下文化程度(91.11%),农民及无业者(88.89%),有阳性精神病家族史(88.89%)者居多.80.00%作案对象为家人和熟人,53.33%无刑事责任能力,77.78%无作案预谋,88.89%无犯罪记录,案件类型以凶杀(48.48%)、伤害(20.00%)为主.不同刑事责任能力者违法案件类型、作案动机、作案预谋、促发因素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癫痫患者违法以男性、未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农民及无业者居多;多无刑事责任能力、无作案预谋、无犯罪记录;作案对象多为家人和熟人;案件类型以凶杀、伤害为主;刑事责任能力与促发因素、预谋、作案动机、案件类型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1.
3720例刑事责任能力鉴定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鉴定中刑事责任能力鉴定案件的特征,为指导司法精神鉴定实践、预防及减少精神障碍患者的违法行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编资料调查表对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法医精神病学教研室1997年1月-2011年12月鉴定的3 720例刑事案件的资料进行收集,对其人口学资料、犯罪学特征、鉴定诊断和责任能力等进行分析。结果 3 720例刑事案件中,男性占86.3%,18~45岁者占81.2%,已婚及再婚者占45.3%,初中及以下文化者占85.4%,农民及无业者占86.6%。鉴定诊断前3位分别是精神分裂症(46.7%)、无精神病(13.8%)和精神发育迟滞(9.6%);所涉嫌的案件类型中,杀人42.7%,故意伤害21.5%,强奸/猥亵8.1%;被鉴定为无刑事责任能力占43.4%,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占31.5%。Spearman秩相关发现各年份案例总数与年份间呈正相关(rS=0.94,P=0.00),毒品所致精神障碍所占比例与年份间呈正相关(rS=0.84,P=0.00),精神发育迟滞所占比例与年份间呈正相关(rS=0.72,P=0.00)。结论司法精神鉴定中刑事案件数呈现逐年增长。被鉴定人以中青年男性、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及无业人员为主。鉴定诊断前3位依次为精神分裂症、无精神疾病、精神发育迟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女性服刑人员精神疾病的鉴定状况,为服刑人员精神疾病鉴定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对108例女性服刑人员精神医学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女性服刑人员精神疾病鉴定多见于青壮年,暴力型犯罪高达75.00%。犯罪原因主要为家庭矛盾,如婆媳关系不和、夫妻感情不好、妯娌关系的矛盾等。伤害对象多为丈夫、公婆、妯娌等。刑期较重,无期及死缓徒刑占46.87%。送鉴原因主要为情绪障碍、言行异常、不服从管教、违反监规、人际交往差等。鉴定诊断疾病种类依次为癔症22.22%、情感性障碍21.30%、应激相关障碍12.96%、精神分裂症11.11%、人格障碍7.41%等。结论女性服刑人员精神疾病鉴定构成有其自身特点,与心因相关的精神疾病及抑郁症比率较高,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及精神发育迟滞比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精神病患者发生凶杀案的特征,为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84例凶杀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凶杀案占同期鉴定案例的22.1%,其中青壮年作案占82.14%,农民作案占82.14%。各类精神障碍患者占75%,其中疾病诊断分类排前三位的分别是精神分裂症、癫痫及癫痫伴发精神障碍、边缘智力或精神发育迟滞。凶杀案后果严重,受害者多为亲人与熟人,占94.69%。结论应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教,促进精神卫生立法,防止精神病患者肇事,提高精神疾病防治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294例凶杀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精神病患者凶杀案的特征,为司法鉴定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94例凶杀案司法精神医学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各类精神疾病患者占89.80%,其中以精神分裂症、癫痫及癫痫伴发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人格障碍、抑郁性障碍多见。中青年作案占74.15%,农民作案占74.49%。受害人中家庭成员与熟人占86.39%。结论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和精神卫生立法,建立预防精神病患者肇事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凶杀案例特点。方法 :对本院 1992~ 2 0 0 1年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6 7例凶杀案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有各种精神疾病者占 85 .1% ,精神分裂症占 4 9.3% ,精神发育迟滞占 10 .4 %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占 9.0 % ,青壮年占 80 .6 % ,农民占 83.6 %。精神疾病者多在幻听、妄想 ,病理性冲动影响下作案。凶杀造成 6 3人死亡 ,4 0人受伤。有责任能力者占 2 2 .4 % ,限定责任能力者占 14 .9% ,无责任能力者占 6 2 .7%。结论 :精神分裂症 ,精神发育迟滞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是重点防范的精神疾病 ,及时治疗各种精神疾病 ,加强对精神病人的管理 ,是防范凶杀行为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