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临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发现存在肝脏局部病变的97例患者,对这97例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和病理检查,观察超声造影检查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根据肝胆常规超声检查特点,本组初步诊断:良性肿瘤32例(32.99%),恶性肿瘤65例(67.01%);经超声造影诊断:良性肿瘤27+7=34例,恶性肿瘤58+5=63例;经病理检查,良性肿瘤35例,恶性肿瘤62例。超声造影检查肝脏良恶性肿瘤诊断敏感性是96.77%,特异性是94.12%,准确度是94.85%。结论使用超声造影检查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2009年4~7月使用美国飞利普IU22彩色多普勒诊断仪,造影检查,根据病灶回声变化过程,即刻分别做出超声诊断。结果:本组30例未发生与灰阶超声造影(CEUS)相关的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方面已经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随着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肝脏占位性病理特点、超声造影、影像特点认识不断提高,超声造影将会在早期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在肝脏局灶病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77例肝脏良恶性病灶中,良性31例,恶性46例。采用GE-LOGIQ9彩色多普勒诊断仪,使用声诺维进行超声造影成像,实时记录肝实质及病灶的充填过程、充盈方式及增强程度。结果肝恶性病灶:早期动脉相95.6%(44/46)病例出现造影增强图像,延迟相97.8%(45/46)病例呈低增强(2例肝细胞癌呈等增强)。肝良性病灶:早期动脉相51.6%(16/31)病例出现造影增强图像,延迟相96.8%(30/31)病例呈等增强和高增强(1例血管瘤呈低增强)。结论实时超声造影能反映不同肝脏病变血流灌注的特征,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对56例超声发现肝脏肿瘤患者进行超声造影,观察并分析超声造影特征。结果超声造影定性准确54例(96.4%)。结论超声造影技术有助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病灶鉴别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脏良恶性病灶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54例肝脏良恶性病灶中,良性63例,恶性91例.采用GE-LOGIQ9及百胜DU8彩色多普勒诊断仪,使用声诺维进行超声造影成像,实时记录肝实质及病灶的充填过程、充盈方式及增强程度.结果 肝恶性病灶:早期动脉相96.7%(88/91)病例出现造影增强图像,延迟相97.8%(89/91)病例呈低增强(2例肝细胞癌呈等增强).肝良性病灶:早期动脉相50.8%(32/63)病例出现造影增强图像,延迟相96.8%(61/63)病例呈等增强和高增强(2例血管瘤呈低增强).结论 用声诺维进行实时超卢造影在肝脏良、恶性病灶的鉴别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发展,从组织微循环灌注水平研究病变已成为现实,并广泛应用于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本文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对乳腺肿瘤进行造影检查,旨在观察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表现,探索超声造影对乳腺病变定性诊断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声学造影( CEUS)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在该院行常规超声检查而发现存在肝脏局部病变的117例患者随机分为CEUS组58例(98灶)和穿刺活检组59例(86灶),分别行CEUS检查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检查,比较CEUS检查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诊断价值。结果2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EUS检查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差异不显著,在临床上应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超声造影(CEUS)是当前超声医学的热门研究课题,是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一项最先进的超声检查新技术。超声造影可以提高超声对多谱勒信号的敏感性,使常规超声不能显示的组织、器官和病灶的血流信号得以显示,从而帮助了解器官和组织的血流灌注情况;可以大大改善血流和组织的声像图质量,提高超声的分辨率,有助于鉴别肿瘤的良恶性。我院自2006年以来应用超声造影检查肝脏肿瘤患者106例,诊断符合率达95.3%,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一代代新型超声对比剂的相继问世和造影成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肝脏疾病诊断、鉴别诊断与肝肿瘤非手术治疗疗效监测中具有独到的优点和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就超声对比剂、成像方式以及在肝脏疾病诊断的应用研究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医药指南》2018,(1)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造影技术在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中的发挥的价值。方法运用超声造影技术对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41例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进行鉴别诊断,分析不同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超声造影增强特点。结果良性病变共12例,肝恶性肿瘤共29例,肝脏恶性占位病变增强开始时间(12.31±2.38)s、峰值时间(22.67±4.31)s、减退时间(36.83±8.64)s、持续时间(136.57±51.23)s均提前于肝脏良性占位病变增强开始时间(19.54±4.33)、峰值时间(38.41±9.12)s、减退时间(65.21±58.33)s、持续时间(292.31±75.20)s,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时超声造影能显示肿瘤内微小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对肝脏良恶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权源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09,26(4)
近年来,超声造影剂的出现给超声技术带来了飞跃的发展,超声造影在肝脏和病变的血流灌注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竞相开展的超声诊断的新技术[1].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现将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与诊疗应用中的进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常规超声检查肝内占位患者共35个肝脏占位性病灶进行超声造影,造影剂选用SonoVue,浓度为8μl/ml,经肘静脉快速推注2.4ml SonoVue,记录所观察病灶的造影剂灌注过程,病灶大小数目,所有病例均与增强CT对照并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结果 30例肝内占位性病变其中原发性肝癌15例,肝转移癌5例,血管瘤7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1例,肝炎性假瘤1例,肝血管平滑肌瘤1例,35个病灶均有不同程度增强,肝癌动脉相表现为快速增强,门脉相快速消退,延迟相显示为低回声;血管瘤呈周围向心性环状或结节状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进一步增强,持续时间较长;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表现为中央扩散型快速增强,显示为车轮状。结论超声造影能显示肝肿瘤内微小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超声造影与增强MRI在眼眶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1)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与增强MRI在眼眶良恶性肿瘤疾病临床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本院接收的符合研究选取标准的73例眼眶肿瘤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分别行增强MRI检查及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及敏感度.结果 超声造影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相符者60例(82.19%)、增强MRI 59例(80.82%),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0.045,P>0.05);超声造影诊断特异度(87.67%)高于增强MRI(73.97%),超声造影诊断敏感度(64.38%)低于增强MRI(79.4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419、4.104,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及增强MRI在眼眶良恶性肿瘤的鉴别中准确度无显著差异,超声造影诊断敏感度低于增强MRI,但特异度高于增强MRI,临床实际可综合患者病情特征、经济状况等因素联合采用两种诊断方式,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超声造影在肝脏结节性病变的效果。方法回归性分析了68例肝脏结节患者74个肝脏结节性病变的的造影超声结果 ,所用造影剂为SonoVue,造影结果的准确性对比其他影像学检测,病理学检测。结果超声造影在对恶性肝脏结节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97.92%。并且对于直径≤10mm的结节敏感性高达95.57%。结论通过数据,作者认为超声造影是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一种方便快捷、安全无创、相对廉价的有效的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40例患者共45个乳腺肿块进行超声造影,观察造影剂在肿块内部的分布特点并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及二维声像图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恶性肿瘤造影剂分布及时间强度曲线形态与正常组织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良性肿瘤则与正常组织相似(P>0.05)。与病理结果对照,本研究乳腺恶性肿瘤诊断率分别为:彩色多普勒超声为70%;超声造影为81%;时间强度曲线为90%;三者结合为99%。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声学造影综合分析对乳腺良恶性肿瘤具有极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基转肽酶(GGT)检验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选取15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恶性组, 36个病灶)和50例肝脏良性肿瘤患者(良性组, 124个病灶)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TIC、AFP、GGT水平;观察TIC、AFP、GGT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恶性组患者的TIC(181.59±50.28)dB、AFP(15.88±5.60)ng/ml、GGT(63.05±11.59)U/L均高于良性组的(127.97±42.15)dB、(10.58±4.27)ng/ml、(51.08±10.01)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C、AFP、GGT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772、0.631、0.685,均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AUC>0.5)。联合诊断的AUC值=0.898,明显高于三个指标的独立诊断价值。结论与TIC、AFP、GGT水平单一检测相比,联合检测在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超声造影(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 ,CEUS)是将某种物质引入“靶”器官或病灶,以提高图像信息量的方法,其借助于静脉注射造影剂和超声造影谐波成像技术,能够清楚显示微血管和组织血流灌注,增强图像的对比分辨率,大大提高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超声造影从最初的心脏分流性疾病及心瓣膜反流的检测开始,到现在的用于全身实质脏器造影成像来进行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用超声造影技术进行初步的超声分子影像诊断及基因治疗。超声造影成像的出现使超声与其它影像如CT、MRI一样实现了增强显像,被称为超声医学的第三次革命。笔者就超声造影在肝脏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应用与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