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泪道探通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泪囊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泪道探通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 取839例(998只眼)确诊为先天性泪囊炎的儿童进行泪道探通术.结果 832例(989只眼)治愈,治愈率99.10%,发生皮下水肿2只眼、出血3只眼,无其他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泪道探通术的疗效与泪道阻塞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先天性泪囊炎绝大多数可通过泪道探通术而治愈.泪道探通术治疗儿童先天性泪囊炎简单、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术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01/2019-06来我院就诊的先天性泪囊炎患儿228例250眼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6月龄~3岁。按年龄分为3组:6月龄~<1岁133例149眼,1~<2岁62例64眼,2~3岁33例37眼。三组均实施表面麻醉下泪道探通术联合术后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结果:先天性泪囊炎患儿中6月龄~<1岁治愈率为97.3%(145/149),1~<2岁治愈率为92.2%(59/64),2~3岁治愈率为83.8%(31/37),无不良事件发生。三组患儿治愈率比较,6月龄~<1岁患儿治愈率最高(P=0.009)。结论: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疗效显著,术后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安全可靠。以6月龄~1岁为最佳治疗时机,其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先天性泪囊炎的治疗方法和时机选择。方法回顾分析了305例(330只眼)诊断为先天性泪囊炎患儿,分别采用泪囊按摩法、泪道加压冲洗和泪道探通术,以溢泪症状完全消失为治愈指标。结果泪囊按摩法治疗330只眼,治愈45只眼,治愈率13.6%;泪道加压冲洗法治疗285只眼,治愈61只眼,治愈率21.4%;泪道探通术治疗224只眼,治愈217只眼,治愈率96.9%。结论集探通及冲洗为一体的泪道探通术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的最有效方法,最佳治疗时机为3~6个月龄。  相似文献   

4.
婴儿先天性泪囊炎泪道探通术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儿先天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 年龄2~12月的婴儿先天性泪囊炎,192例(226眼),以5号冲洗式泪道探针经下泪点进针行泪道探通术,按年龄组进行疗效观察分析.结果 226眼先天性泪囊炎探通术224眼治愈,治愈率为99.12%,其中一次探通治愈220眼,一次探通治愈率为97.35%.2~5月龄者112例,一次探通治愈率为100%.并发症主要为出血共9眼(3.98%),无1例假道形成.结论 用5号冲洗式泪道探针经下泪小管进行泪道探通术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的一种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法.5月龄以下的婴儿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术联合泪道内注入典必殊眼膏法和单纯泪道探通术治疗不同年龄婴幼儿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7月至2013年11年我院眼科就诊的418例(454眼)婴幼儿泪囊炎患儿,按年龄3-6月龄、7-12月龄分为A、B两组,两组内随机分为泪道探通术联合泪道内注入典必殊眼膏组和单纯泪道探通术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果 A组患儿总治愈率93.1%,其中泪道探通术联合泪道内典必殊眼膏组治愈率95.2%,对照组治愈率91.7%;B组总治愈率78.2%,泪道探通术联合泪道内注入典必殊眼膏组治愈率86.4%,对照组治愈率69.9%。总治愈率A组与B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两种泪道探通术的治愈率比较,A组内无显著性差异,B组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3-6月龄是泪道探通术治疗婴幼儿泪囊炎最佳时机,6月龄以上患儿泪道探通联合泪道内注入典必殊眼膏能明显提高泪囊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自制探针经上泪小管行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对年龄2~12个月的225例先天性泪囊炎患者用自制的泪道探针经上泪小管进针行泪道探通。并按年龄组进行疗效观察。分析研究。结果225例先天性泪囊炎患者中223例治愈。探通治愈率99.1%。其中一次探通治愈208例,一次探通治愈率为92.4%。结论自制探针经上泪小管行泪道探通术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的一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北京儿童医院眼科就诊并诊断为急性泪囊炎患儿的病因,并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观察疗效。在28例(28眼)急性泪囊炎患儿中,病因包括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先天性泪囊突出、先天性骨性鼻泪管发育异常及先天性泪囊憩室,分别给予泪道探通手术、先天性泪囊突出造袋手术、鼻窦内窥镜引导下鼻腔泪囊吻合手术和泪囊憩室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急性泪囊炎患儿未见再次复发。  相似文献   

8.
王宁  李恒  林莉  龙波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11):2008-2011
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下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日间手术模式的临床疗效,为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日间手术模式的发展与推进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行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日间手术管理的患儿信息,分析其治愈率、并发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预约住院患儿爽约原因。

结果:纳入的215例患儿均成功完成泪道探通术及日间手术管理。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实施日间手术管理手术成功率高,达99.6%,术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少。预约后爽约的原因以患儿原因居多,多因患儿合并感冒、肺炎、腹泻等疾病导致全身情况不稳定而爽约或改期。

结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展新生儿泪囊炎泪道探通术日间手术管理是安全有效可行的,能够降低患儿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上泪小点进针和下泪小点进针行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6-01/2013-01在我院门诊就诊的262例286眼经保守治疗2wk无效的新生儿泪囊炎患儿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133例149眼从上泪小点进针行泪道探通,B组129例137眼从下泪小点进针行泪道探通,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并随访1mo。结果:A组治愈率98.7%;B组治愈率93.4%;A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上泪小点进针行泪道探通术对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效果优于从下泪小点进针行泪道探通术,且减少泪小管撕裂、假道及泪道继发性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泪道探通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的疗效。方法对年龄3~15个月婴幼儿先天性泪囊炎186例(246眼),以10%水合氯醛催眠后行探通治疗,许进行疗效观察。结果先天性泪囊炎中246眼有242眼治愈(98.37%),其中1次探通治愈213眼,占治愈眼的86.58%,2次探通治愈25眼占10.16%,3次探通治愈4眼占1.63%,4眼未愈,占1.63%。术中2眼泪小管轻微撕裂,次日泪道冲洗出现眼睑水肿外,无感染或窒息等其他并发症。结论水合氯醛催眠后,泪道探通术是治疗先天性泪囊炎的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泪道探通的时机以及基础麻醉下泪道探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泪道探通术1018例(1070眼).根据年龄分为6~8月龄,9 ~12月龄和13 ~18月龄3组.其中门诊患儿常规局麻下探通,住院患儿基础麻醉下探通.分析泪道探通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3月后统计:6 ~8月龄组398眼,386眼有效,有效率96.98%;9~ 12月龄组295眼,283眼有效,有效率95.93%;13 ~18月龄组377眼,362眼有效,有效率96.02%,3组间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面麻醉组有效率96.00%,基础麻醉组有效率96.73%,两组间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64,P=0.5238).但大月龄组(13 ~ 18月龄组)基础麻醉有效率优于局麻者,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7,P=0.0348).并发症:局麻组发生率11.09%,基础麻醉组发生率2.31%,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χ2 =32.437,P<0.0001).结论 基础麻醉下泪道探通并发症少,大月龄(>12月)患儿有效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Ritleng泪道插管术治疗泪道探通失败的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泪道探通失败的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300例(387眼)。方法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对泪道探通失败的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行Ritleng泪道插管手术。术后随访12~34个月。对麻醉方法、术前是否合并泪囊炎、探通次数对Ritleng插管手术效果的影响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主要指标治愈人数构成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00例患儿(387眼),治愈337眼,总治愈率87.08%。局部麻醉下手术290眼,治愈255眼(87.33%)。全身麻醉下手术95眼,治愈82眼(86.31%)。术前不合并泪囊炎者301眼,治愈273眼(90.70%);手术前合并急、慢性泪囊炎者86眼,治愈64眼(74.4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56,P=0.00)。经历过1次探通手术者213眼,治愈201眼(94.37%);经历过2次探通手术者108眼,治愈93眼(86.11%);经历过2次以上探通手术者66眼,治愈43眼(65.15%),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350,P=0.00)。术中及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Ritleng泪道插管术成功率高且术后并发症少,可作为先天性泪道阻塞泪道探通失败后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先天性鼻泪管阻塞(congenital naso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CNLDO)的最佳治疗时机,阻塞部位的不同对探通术成功率的影响,以及重复探通术的成功率.方法 对804例(976只眼)1~48个月CNLDO患儿行表面麻醉下泪道探通术,按不同年龄组、不同阻塞部位和重复探通术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治愈958只眼,总治愈率为98.2%.不同年龄组探通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3.9,P<0.005),其中1~3个月婴儿的成功率为98.5%,高于其他年龄组.66只眼接受二、三次探通术,主要是鼻泪管多处阻塞者,占84.8%.一次探通的治愈率与二、三次探通的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6.0,P<0.005);二次探通与三次探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P>0.025).结论 CNLDO患儿选择早期泪道探通的最佳治疗时机是1~3个月,鼻泪管多处阻塞患儿重复探通率高,2~3次探通不成功者应尽早采用其他方法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4.
儿童Crawford泪道置管术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倩  曹文红  全晓杰  蔺琪  王媛  张诚玥  胡曼  白大勇  于刚 《眼科》2010,19(5):327-330
目的观察儿童Crawfod泪道置管术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一次或多次泪道探通不成功、年龄在10个月以上的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97例(136眼)。方法首先确定先天性泪道阻塞的类型。全麻下对136眼均行Crawford泪道置管术,术后常规第1天、1周及以后每个月复诊,随诊2~6个月,平均3个月。随诊时观察患儿的症状及行泪道染料排泄试验(DDT)和泪道冲洗。根据病情于术后2-6个月拆除引流管。主要指标流泪、分泌物等症状,DDT及泪道冲洗。结果治疗的136眼中,先天性单纯性泪道阻塞107眼,先天性复杂泪道阻塞22眼,后天性泪道阻塞7眼。治愈121眼(88.97%),有效13眼(9.50%),无效2眼(1.47%)。其中先天性单纯性泪道阻塞治愈率(95.32%)高于其他两组(P=0.000)。作过2次以上泪道探通(39眼)或作过其他泪道手术(8眼)者治愈率(82.05%,57.14%)低于只作过1次治疗组(89眼,95.50%)(P=0.000)。结论儿童Crawford泪道置管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方法,可作为泪道多次探通手术不成功或其他泪道置管手术不成功的补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单泪道置管与环形泪道置管联合泪道注入5-氟尿嘧啶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收集2015-08/2016-09秦皇岛市海港医院眼科治疗的泪道阻塞患者74例92眼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在泪道探通成功后,A组(46眼)行单泪道置管术,B组(46眼)行环形泪道置管术并联合泪道注入5-氟尿嘧啶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A组患者术后治愈率61%,好转率22%,B组治愈率89%,好转率4%,B组疗效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术后A组发生并发症8眼,B组发生并发症2眼,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泪道置管相比,环形泪道置管联合泪道注入5-氟尿嘧啶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合并泪小管阻塞的患儿泪道探通术的效果。方法此病患儿27例(29眼)作为研究组,单纯鼻泪管阻塞23例(30眼)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常规的泪道探通术,应用荧光染料消失试验(FDDT)及泪道冲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中合并下泪小管阻塞13例(14眼),合并上泪小管阻塞者14例(15眼),成功疏通鼻泪管阻塞26眼,治愈率89.7%;对照组30眼治愈27眼,(治愈率90.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P=0.965。成功疏通泪小管者在29眼中仅有11眼,占37.9%。术后FDDT比较,伴有泪小管阻塞组FD—DT0级小于对照组,FDDT1-2级大于对照组,χ2=7.096,P=0.029。鼻泪管探通成功但泪小管探通失败,仅存单个正常泪小管的17眼,仅存的上或下泪小管一部分能够起到有效的引流泪液的功能(上泪小管阻塞FDDT0级4眼,FDDT1级6眼,FDDT2级1眼,下泪小管阻塞FDDT0级1眼,FDDT1级3眼,FDDT2级2眼)。结论先天性鼻泪管阻塞伴泪小管阻塞的患儿,只要存在一个正常泪小管,应用泪道探通术解除鼻泪管阻塞的前提下,患儿溢泪症状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单纯鼻泪管阻塞患儿术后泪液引流作用要好于合并泪小管阻塞者,上或下泪小管均可能起到有效的引流泪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两种联合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阻塞患者68例68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4例.A组采用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硅胶管置入术.B组采用传统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硅胶管置入术,所有患者均随访1a.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B组为7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面部肿胀发生率为6%、面部瘢痕发生率为0,B组分别为47%、100%,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满意度为82%,B组为59%,A组明显优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联合硅胶管置入术安全性高,损伤小,且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是治疗慢性泪囊炎合并上泪道阻塞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therapy of three congenital dacryocystocel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CKGROUND: Congenital dacryocystocele has been rarely described in German literature. Congenital obstruction and distention of the lacrimal sac makes it necessary to differentiate for various causes. PATIENTS AND METHODS: Three infants had congenital dacryocystocele. The diagnosis was made by sonography and was established by probing the lacrimal duct and nasal endoscopy that showed a white prominent tumor below the lowest conch. RESULTS: Directly after endonasal and canalicular opening of the dacryocystocele clear liquid with white detritus drained, and the swelling decreased. No further procedure was needed. CONCLUSION: The diagnosis of dacryocystocele can be made by inspection, probing the lacrimal duct, ultrasound and nasal endoscopy. If probing of the lacrimal duct could not easily open the Hasner's membrane, endonasal opening can be performed. The cooperation with an ear-nose-throat specialist could lead to the diagnosis of dacryocystocele and sufficient treatment without the need for any further radiological examin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