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发生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CRP治疗前后变化以及临床治疗。结果经干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6.5%,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经治疗后CRP检查值趋于正常值,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有着积极影响,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在本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患者中选取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综合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对症护理),每组各25例,给予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治疗效果及死亡率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72.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达68.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的显效率达40.00%,对照组为2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预组患者死亡率为8.00%,与对照组比较24.00%,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感染性休克是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常见危重症,目前研究已证实感染性休克患儿存在绝对或相对性循环血容量不足,从而导致各个组织、脏器氧供不足.因此除抗感染治疗外,液体疗法是治疗的关键.但临床上补充液体的速度却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得分的儿科照顾干预指导。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儿科重症监护得分的并根据得分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正常得重症监护。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症状缓解较对照组患者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中采取小儿危重病房护理评分法,能够使医护人员准确掌握患儿病情,采取及时准确的救护,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属于医院里的一个特殊病房,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因为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患者都是病情很严重的小儿患者,并且患儿都要独自呆在重症监护病房不能有家属陪护,患儿所有的护理工作包括日常生活护理都要由护士来承担,护士的工作繁忙,工作内容繁琐,工作量大,临床护理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会导致护士身心疲惫,不能较好地实施护理,这就使临床护理存在许多护理安全隐患,造成不佳的护理后果。临床上我们要对此加以重视,本文就对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具体可行的防范措施,以确保护理质量的提高,确保儿童的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用镇静护理的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儿科ICU进行治疗的60例重症监护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以及镇静护理后的效果分析。结果两组在治疗结果和各项临床指标上进行比较,镇静组结果均优于常规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在儿科ICU病房实施镇静护理对患儿的健康恢复、心理状态以及缓解整个家庭压力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感染性休克是重症监护病房内主要致死病种之一,是当前危重病医学面临的棘手问题。心肌功能障碍在感染性休克中很常见,其临床表现多样化,本研究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浆脑钠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1临床资料收集本院2008年4月—2011年4月感染性休克患者46例,其中男26例,女20例,年龄28~67岁,平  相似文献   

8.
彭朝华 《吉林医学》2013,34(16):3274-327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重症下呼吸道感染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在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共200例患者运用抗生素的护理治疗情况。结果:200例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经应用抗生素治疗护理,186例患者感染得到控制,占93%,14例患者死亡,死于原发疾病。结论:加强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呼吸道管理以及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以使用联合抗生素为主,可以有效控制感染,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增加患者康复几率。  相似文献   

9.
通过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开展优质护理的要点,得出体会:搞好优质护理服务首先更新护理理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观念,真正做到人文关怀。全面落实护理措施,体现护士价值,加强健康教育,把爱献给患儿,以提高满意度,提升医院形象,增强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成立心血管科重症监护病房11年来,先后收治各类心胸外科手术后病人和急性心肌梗塞、心脏外伤、重症肌无力等病人1600余例,99%好转和痊愈,其效能与重症监护病房的科学管理密切相关。现结合护理实践,总结和讨论重症监护病房的意义和管理。王定义和意义:重症监护病房是具有一定的现代化设备,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参加,接受某些危重病人,为他们进行严密的观察,及时的治疗,使其比在普遍病房更易康复的医疗单位。重症监护病房已成为心血管科必设机构之一,在治疗和护理危重病人的工作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2医护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镇静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在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并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50例患儿进行分析,所有患儿均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镇静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镇痛评分)。结果对照组患儿的镇痛评分(3.78±0.23)分明显低于观察组(4.39±0.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用镇静护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患儿的镇静效果,提高救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本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及时提供全面、系统、持续、严密的监护和救治.2009年4月PICU收治1例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并发呼吸循环衰竭的患儿,经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神经系统受累治疗,纠正呼吸、循环衰竭,及对症支持治疗,护理上注重患儿的机械通气管理,密切监护,积极预防感染和并发症,加强管道护理及基础护理,患儿于插管后4 d顺利撤机,第8天各项生命体征逐渐稳定,第13天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国外对急性呼吸衰竭采用集中监护治疗称为呼吸集中治疗病房Respiratoryunit(RCU)。 RCU 近十年来日、英、美等先进工业国家的大医院相继建立起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ICU)的抢救设施,中译名为重症病房、加强治疗病房或集中监护病房等。意即收容急症病人,不论病人属于内科或外科,均通过对呼吸、循环及其它方面的加强手段,集中监护治疗而能奏效的部门。ICU初建的动机是:(1)来自分级护理,一般病房将病人分为轻、中、重三级。重危病人需连续吸氧、上呼吸机或心电监护等抢救措施,若将这样病人和轻病人收入同一个病房内,医护人员自然会集中精力抢救重危病人,而忽视了其他病人的诊疗;(2)近年来分科过细,专业性越来越强,有些重症病人的  相似文献   

14.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是继成人ICU之后建立的儿科领域的新分科[1].它的出现,使儿科急危重症患儿在各种条件完备的情况下,能够得到连续不断、系统全面的监护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分析128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加强基础护理、病区管理、呼吸机管理、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仅4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结论:恰当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6.
杨起  黄丽荣 《微创医学》2005,24(1):68-69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病集中治疗的单元,它以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先进的医疗护理技术对病人实施严密的监护和集中的治疗护理,从而达到抢救濒死病人生命,使重症病人转危为安,病情趋于平稳的目的[1].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人160例,对其进行护理。160例病人中痊愈25例,好转106例,死亡29例。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内对微创手术病人进行护理,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促进康复,改进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如何确定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的治疗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性休克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近年来,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取得了长足进展.2004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SCCM)、欧洲危重病医学会(ESICM)以及国际全身性感染论坛(ISF)根据多项前瞻临床试验结果,制定了拯救全身性感染行动指南(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guidelin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胆管炎(ACST)患者术后ICU监护治疗意义。方法:对近2年我院ICU科收治ACST术后11例进行ICU系统监护,予抗休克、抗感染、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综合治疗。结果:10例(其中感染性休克4例,合并高血压心脏病3例。并发脏肾功能不仅一3例)病情好转稳定,转返普通病房,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ICU监护对ACST患者术后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湘萍 《吉林医学》2005,26(7):762-762
异常心理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及康复整个过程的关键因素,尤其是急诊重症病人异常心理对治疗和护理的影响更大。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为救治急诊重症病人提供了现代化的医护手段,同时重症监护病人各阶段出现的心理反应又给临床护理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现对我院2003年10月-2004年10月间收治的162例急诊重症病人的异常心理反应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