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新型材料制成的泪道全管与激光联合治疗全泪道阻塞(泪小管+鼻泪管)的治疗效果。方法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门诊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就诊的泪小管或泪总管加泪囊阻塞的患者69例(69只眼)均接受激光疏通+鼻腔逆行置管的方法治疗,观察患者的症状和泪道疏通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并发症,术后观察3~6个月,治愈56例(81.2%),有效5例(8.4%),无效8例(11.6%)。结论激光联合泪道逆行置管(全管)治疗全泪道阻塞,疗效满意,手术安全,简便,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全泪道置管治疗泪道系统多点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50只眼)鼻泪管阻塞合并上泪道阻塞(含泪小点、泪小管和泪总管阻塞)患者进行泪道内窥镜检查及治疗,并联合全泪道置管,拔管后随诊3~6月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50只眼中31只眼治愈,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4只眼好转,轻微溢泪,泪道冲洗通而不畅;5只眼无效,仍流泪,泪道冲洗不通。总有效率90%。结论泪道内窥镜下泪道疏通联合全泪道置管是治疗泪道系统多点阻塞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或狭窄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和处理。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因泪道阻塞或狭窄在我院行泪道置管患者34例(41只眼),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医师完成手术操作、术后复诊及问卷调查。结果 33例(40只眼)完成泪道置管治疗,末次随访时,治愈19只眼,有效14只眼;总有率82.5%。完成泪道置管的33例中28例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满意率84.85%。术中泪道结构破坏3只眼,记忆针芯出鼻腔困难2只眼,术后眼球复视1只眼,术后内眦部磨3只眼,术后泪囊区疼痛不适19只眼,内眦部痒10只眼,泪小点撕裂1只眼,在戴管过程中出现脓性分泌物2只眼,置入管移位4只眼,术后拔管时仍有流泪症状14只眼,拔管后因流泪症状复发再次就诊7只眼。结论泪道置管术是治疗泪道阻塞或狭窄的有效方法,患者满意度佳。术前鼻腔情况的评定、术中术后泪小点的保护及针对不同的患者,个性化选择置入管及手术方式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Nd:YAG激光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观察Nd:YAG激光联合改良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方法泪道阻塞患者64例(64眼),在激光疏通的基础上,同时行改良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置管3个月以上,定期冲洗。结果随访6~12个月,64眼中治愈50眼,好转10眼,无效4眼,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对泪道阻塞采用Nd:YAG激光疏通,联合改良泪道置管术,能较好的防止泪道再阻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密闭式泪道引流管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泪道阻塞75例(78眼)局麻下行泪道探通置入密闭式双泪道引流管.结果 78眼中治愈57眼(73.08%),好转16眼(20.510%),无效5眼(6.41%).结论 密闭式泪道引流管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方法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沈降  王骥  文丰  吴国海  周宏健 《眼科》2011,20(3):189-191
目的 观察并比较泪道激光联合置管术与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设计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3月在宁波市眼科医院诊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90例(108眼).方法 48例(58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泪道激光联合环形置管术,42例(5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内窥镜下泪道钻通联合...  相似文献   

7.
泪道激光成形联合置管术治疗复发性泪道阻塞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复发性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6例(91只眼)复发性泪道阻塞采用Nd:YAG激光治疗,并泪道置管3个月,术后定期冲洗泪道.结果 随访6~24月,治愈65只眼,占71.4%;好转11只眼,占12.1%,总有效率83.5%.无效15只眼,占16.5%.结论 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泪道置管治疗复发性泪道阻塞效果好,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改良泪道穿线或置管治疗泪道阻塞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改良泪道穿线(置管)治疗泪道阻塞。方法384例(442眼)泪道阻塞采用自制泪道穿线(置管)针,局麻下自泪点插入穿线或置管,随访6~12月。结果384例(442眼)治愈383眼,治愈率达86.65%。结论自制泪道穿线置管针治疗泪道阻塞简单、快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泪道置肠线治疗上泪道阻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泪道置肠线治疗上泪道阻塞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许美燕,刘道英,肖今我院自1989至1995年期间采用泪道放置铬制羊肠线治疗上泪道阻塞61例67眼,手术方法简单,疗效较为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上泪道阻塞61例67眼,女性46例,男性15例,年龄自...  相似文献   

10.
泪道激光联合泪道环形置管治疗上泪道阻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泪道激光等方法治疗泪道阻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治疗效果,但远期效果往往不理想.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03年1月采用KTP-Nd:YAG(倍频-掺钕钆铝石榴石激光)联合硅胶环形泪道置管术治疗上泪道阻塞,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张玲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12):2163-2166

目的:比较采用泪道逆行置管、双套环顺行置管、泪道U形置管治疗泪道阻塞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07/2018-06在我院诊治的108例108眼泪道阻塞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行泪道逆行置管术36例36眼,B组行双套环顺行置管术36例36眼,C组行泪道U形置管术36例36眼,术后随访6mo,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疗效以及并发症和泪道阻塞复发情况。

结果: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B组为94.4%,C组为97.2%(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高于B组的5.6%,高于C组的2.8%(P=0.010); A组泪道阻塞复发率为9.1%,高于B组的5.9%,高于C组的5.9%(P=0.029)。

结论:泪道逆行置管、双套环顺行置管、泪道U形置管用于治疗泪道阻塞患者的疗效均较高,术后发生并发症和泪道阻塞复发较少,但泪道逆行置管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泪道U形置管术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泪道置管术具有简便、适应证广、微创且失败后可重复或改行其他手术等优势,可单独使用或配合传统泪道手术,在泪道阻塞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国内外众多医疗机构多年临床实践中疗效满意。本文对在泪道阻塞性疾病中的置管术应用现状、新发展、置管材料等方面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泪道激光治疗后置入泪道引流管的疗效。方法:激光疏通泪道后,分别由上下泪小点插入泪道硅胶管,由下鼻道捞出硅胶管并打结留置3mo。结果:共治疗1070例,泪溢消失者共518例,泪溢好转者283例,无效者269例,总有效率为71.68%。结论:泪道激光加置泪道引流管可提高泪道激光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型泪道探通针泪道探通后逆行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泪道疾病需行逆行置管治疗的门诊患者106例(133只眼),doll’s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53例(68只眼)和对照组53例(65只眼)。对照组采用传统钢针进行泪道探通,观察组采用新型泪道探通针探通,而后进行逆行置管。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置管成功率,自行脱管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鼻腔出血、下睑肿胀)比较,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内两组置管自行脱落人数经统计学分析,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中观察组因痛疼需追加麻醉者2例,对照组9例,经比较,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有效率情况经Ridit 分析发现,观察组稍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两组R 的95%置信区间均不包含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泪道探通针泪道探通及鼻泪管义管置管术,价廉,操作简单,术中损伤小,患者更易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泪道阻塞是眼科门诊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溢泪、溢脓等,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该病过去有挂线、泪道探通、泪道激光成形术、泪囊鼻腔吻合术、泪囊摘除术等方法,各有优缺点。我院自2011年1月起采用鼻内镜下Crawford管置管治疗泪道阻塞患者,取得了初步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XH-YAG泪道激光联合泪道U型硅胶管置管治疗各型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 各型泪道阻塞162例(186眼).进行XH-YAG泪道激光联合U型硅胶管置管术.结果 单纯泪点闭锁3眼,治愈3眼;单纯泪小管阻塞24眼,治愈22眼,好转2眼;单纯泪总管阻塞57眼,治愈48眼,好转6眼,无效3眼;鼻泪管阻塞63眼,治愈51眼,好转7眼,无效5眼;泪小管和泪总管阻塞37眼,治愈26眼,好转8眼,无效3眼;泪小管、泪总管和鼻泪管阻塞的2眼,治愈2眼.总治愈率为81.72%.结论 泪道激光联合泪道U型硅胶管置管治疗各型泪道阻塞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儿童Crawford泪道置管术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倩  曹文红  全晓杰  蔺琪  王媛  张诚玥  胡曼  白大勇  于刚 《眼科》2010,19(5):327-330
目的观察儿童Crawfod泪道置管术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一次或多次泪道探通不成功、年龄在10个月以上的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97例(136眼)。方法首先确定先天性泪道阻塞的类型。全麻下对136眼均行Crawford泪道置管术,术后常规第1天、1周及以后每个月复诊,随诊2~6个月,平均3个月。随诊时观察患儿的症状及行泪道染料排泄试验(DDT)和泪道冲洗。根据病情于术后2-6个月拆除引流管。主要指标流泪、分泌物等症状,DDT及泪道冲洗。结果治疗的136眼中,先天性单纯性泪道阻塞107眼,先天性复杂泪道阻塞22眼,后天性泪道阻塞7眼。治愈121眼(88.97%),有效13眼(9.50%),无效2眼(1.47%)。其中先天性单纯性泪道阻塞治愈率(95.32%)高于其他两组(P=0.000)。作过2次以上泪道探通(39眼)或作过其他泪道手术(8眼)者治愈率(82.05%,57.14%)低于只作过1次治疗组(89眼,95.50%)(P=0.000)。结论儿童Crawford泪道置管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的方法,可作为泪道多次探通手术不成功或其他泪道置管手术不成功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筛孔状硬膜外导管在治疗泪道阻塞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多种泪道阻塞YAG激光探通术后的置管中 ,虽然置管种类众多 ,但其中较易被当代眼科医师所接受的如硅胶管、绦纶线以及硬膜外麻醉导管等。纵观各种泪道留置管 ,其目的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来支撑已通畅的泪道为主 ,我们采取筛孔状硬膜外麻醉管或硅胶管作为泪道置管 ,它既可使其成为支撑物 ,以扩张泪道使之保持通透性 ,又可从管腔内灌注各种液态物质 ,达到消除炎症防止组织增生再度粘连的双重功能。在临床 6 9例患者使用中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本文患者除 2例需再次激光治疗外 ,在置管 14个月中 ,泪道均已畅通 ,泪溢症状消失。1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硅胶环形泪道置管治疗LP的疗效。方法 对50例60眼LP患者行泪道探通,松解瘢痕,去除阻塞组织,然后硅胶环形泪置管,保留6月后拔管。结果 随访6月,治愈率73.33%,有效率95.00%。结论 硅胶环形泪道置管治疗LP创伤小、疗效好,操作简单,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复发性泪道阻塞患者应用泪道激光成形术联合置管进行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113眼)复发性泪道阻塞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40例,共55眼)和干预组(40例,共58眼),均采用泪道激光成形术联合置管进行治疗,常规组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及疗效等.结果 护理干预后,干预组SAS评分降低程度较常规组更为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干预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泪道激光成形术联合置管治疗复发性泪道阻塞的疗效确切,在围手术期积极开展良好的综合性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症状,并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