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前期包括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血糖6.1~7.0mmol/L,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mmol/L)、单纯糖耐量损害(IGT,空腹血糖〈6.1mmol/L,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和复合型糖调节受损(IFG+IGT,  相似文献   

2.
控制高血糖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手段。按照《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要求,血糖控制目标:早上空腹血糖5.0~6.0mmol/L,不超过7.0mmol/L,非空腹(餐后)血糖8.0~9.0mmol/L,不超过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0%(老年人适当放宽),超过这些标准,均为高血糖。现在把我知道的有关高血糖的原因和对策,向“糖友”交流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放宽血糖控制目标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的治疗须个体化,在不增加低血糖风险的情况下,尽量更好地控制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应适当放宽,避免发生低血糖。空腹血糖〈7.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即可。如果患者频发低血糖、病情不稳定或长期卧床,还应修改标准,放宽尺度。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之友》2012,(5):77-77
答:来信您希望了解一天每个时段血糖应控制的水平。空腹血糖4.4~6.1mmol/L为理想水平,4.4~7.0mmol/L为达标水平;餐后小于7.8mmol/L为理想指标,小于10.0mmol/L为达标指标。中晚餐前血糖应接近空腹血糖水平;晚餐后2小时血糖与早餐、中餐后2小时血糖要求一样;  相似文献   

5.
葡萄糖耐量低减(IGT)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一个重要阶段。诊断标准为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是指OGTT时,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服糖后2小时血糖大于等于7.8mmol/L并小于11.1mmol/L。  相似文献   

6.
病例 河北的蔡先生今年75岁,患糖尿病29年,现在用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为7.0mmol/L左右,餐后2小时血糖为9.0mmol/L左右。与此同时,他合并有杂合子性家族性高脂血症,总胆固醇7.7mmol/L,载脂蛋白B4.0mmol/L,低密度脂蛋白5.8mmol/L。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损害(IGT)和血糖调节受损(IGR)。其中,空腹血糖受损是指空腹血糖≥6.1mmol/L且〈6.9mmol/L;糖耐量损害是指空腹口服75克脱水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7.8mmol/L且〈11.1mmol/L;血糖调节受损是指既有空腹血糖受损又有糖耐量损害者。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损害和血糖调节受损均是介于正常血糖和糖尿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因此被称为糖尿病前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及对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对3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以空腹血糖(FPG)〈7.0mmol/L、餐后2h血糖(2hPG)〈10.0mmol/L为血糖控制目标,12周后不用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仍能血糖达标者为完全缓解。治疗前及治疗后13周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NFα、SOD。结果强化胰岛素治疗后,17例患者12周后完全缓解;FPG、2hPG、HbA1C、SOD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1或〈0.05)。结论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在纠正高血糖的同时,对血脂代谢也产生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李玫玫  赵秀娥 《山东医药》2007,47(27):156-157
测定68例空腹血糖(FPG)〈6.1mmol/L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6%-7%就诊者口服75g葡萄糖后2h血糖(2hPG),研究HbA1c对糖耐量受损(IGT)的诊断价值。发现IGT患者(2hPG≥7.8mmol/L)与血糖正常者(2hPG〈7.8mmol/L)HbA1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HbA1c对IGT的诊断价值不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蒙古满洲里地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时血糖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至2011年内蒙古满洲里市南区医院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12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脑梗死严重程度分轻、中、重度,同时按入院时的空腹血糖水平,将全部患者分为A(空腹血糖7.0~11.1mmol/L)、B(空腹血糖11.1~16.7mmol/L)、C(空腹血糖≥16.7mmol/L)三组,观察高血糖与病情严重程度、脑CT扫描梗死灶大小和急性期预后的关系。结果A、B两组患者之间的梗死灶大小、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所占人数及不同预后所占人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血糖≥16.7mmol/L的患者,梗死灶大小、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所占人数及不同预后所占人数与A、B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糖尿病并发脑卒中者临床症状的轻重及病情转归情况与患者血糖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血糖≥16.7mmol/L是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急性期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空腹血糖与血清瘦素(LE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关系。方法将受试者258例根据空腹血糖(FPG)值分组:A组为FPG≤5.0mmol/L者65例,B组为5.0mmol/L〈FPG〈5.6mmol/L者67例,C组为5.6mmol/L≤FPG〈6.1mmol/L者64例,D组为6.1mmol/L≤FPG〈7.0mmol/L者62例。以上四组均检测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血清LEP、IL-6、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①各组随着FPG的升高,HOMA-IR、血清LEP水平明显升高。②各组内血清LEP水平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③血清LEP与FPG、FINS、HOMA—IR呈正相关(P〈0.01或〈0.05)。结论LEP参与了FPG升高、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和发展,尤其在男性T2DM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今年74岁,患2型糖尿病已27年。近10年来血糖控制基本达标,空腹血糖均在5.0~6.0mmol/L,餐后血糖在7.0~10.0mmol/L之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油纱银敷料与银离子敷料对糖尿病足底溃疡的疗效。方法将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26例2型糖尿病足底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油纱银组和银离子组,油纱银组采用油纱银敷料治疗,银离子组采用银离子敷料治疗,每周换药2次,比较两组患者足底溃疡的愈合时间j结果油砂银组、银离子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别为[(6.87±0.50)mmol/L、(6.92±O.40)mmol/L、(16.56±2.87)mmol/L、(16.21±2。68)mmol/L],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别为[(6.81±O.32)mmol/L、(6.84±0.27)mmol/L、(8.61±0.87)mmol/L、(8.82±0.63)mmol/L],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治疗前、治疗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油纱银组足底溃疡愈合时间为(15.6+2.4)d,银离子组足底溃疡愈合时间为(23.7±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油纱银敷料治疗糖尿病足底溃疡创面效果优于银离子敷料。  相似文献   

14.
54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A组(NPH配合OAD治疗组)26例,B组(Glorrgine联合平平唐苹治疗组)28例。按照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目标血糖值:6.0mmol/L≤空腹血糖(FPG)≤7.5mmol/L,7.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h2PG)≤10.0mmol/L。治疗时间12周。结果:两组FPG、h2PG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后A组BMI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B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Glargine联合唐苹能更好的控制老年T2DM人的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低,优于其他组,是老年T2DM患者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5.
动态血糖参数正常参考值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Zhou J  Jia WP  Yu M  Yu HY  Bao YQ  Ma XJ  Lu W  Hu C  Xiang KS 《中华内科杂志》2007,46(3):189-192
目的建立动态血糖评估参数的正常参考值,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48例正常糖调节者进行连续3d的血糖监测,并分析24h的平均血糖水平(MBG)及其标准差(SDBG)、餐前1h及餐后3h的MBG、血糖的时间百分比(PT)、血糖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各参数非正态分布者以百分位数法估计95%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呈正态分布者按x±1.96s计算。结果(1)除血糖的frr及AUC呈非正态分布外(P〈0.05),其余参数均呈正态分布(P〉0.05),各参数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动态血糖参数的正常参考值上限:24hMBG〈6.5mmol/L,早、中及晚餐前1hMBG分别〈6.0mmol/L、〈6.3mmol/L和〈6.0mmol/L,早、中及晚餐后3hMBG分别〈7.0mmol/L、〈6.7mmol/L和〈7.0mmol/L,血糖≥7.8mmol/L及≤3.9mmol/L的PT分别〈9%和〈20%,血糖≥5.6mmol/L的AUC〈0.9d·mmol·L^-1,SDBG〈1.4mmol/L,LAGE〈5.7mmol/L,MAGE〈3.4mmol/L,MODD〈1.4mmol/L。(3)24hMBG与MAGE、MODD及SDBG均不相关(P〉0.05),MAGE与SDBG显著正相关(r=0.93,P〈0.01)。结论初步建立了CGMS各血糖参数的正常参考值,应用上述参数能较全面地反映受试者整体血糖水平和血糖稳定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在门诊病人中选择有积极治疗愿望的、新确诊(包括住院)的糖尿病病人及家人、糖耐量异常(IGT)者。参加我院举办的糖尿病自我管理学习班。现已举办学习班8期,参与者共186人。小结:6个月后随访第1、2期学员。空腹血糖(FBG)控制良好(〈6.1mmol/L)者为81%,FBG控制达标者(〈7.0mmol/L)为98%;餐后血糖(2h—PBG)控制良好(〈8.0mmol/L)者为86%,2h—PBG控制达标(〈10.0mmol/L)者为98%;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者为100%。学员们医从性好,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糖尿病自我管理学习班学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的空腹和负荷后血糖状态下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状态,分析空腹和负荷后血糖逐渐升高的影响因素,探讨空腹和餐后血糖的调节机制。方法北京地区研究对象1787人,按照不同的糖代谢紊乱情况分组:(1)根据空腹血糖(PG。)情况将人群分为PG。正常组(NFG,PG0〈6.1mmol/L),PG0受损组(IFG,6.1mmol/L≤PG0〈7.0mmol/L)和空腹高血糖型糖尿病组(IFH,PG0≥7.0mmol/L)三大组。然后将IFG和IFH大组分别按照OGTT中PG120细分为IFG[糖负荷后血糖正常(ngt,PG120〈7.8mmol/L)]组,IFG[糖耐量减低(igt,7.8mmol/L≤PG120〈11.1mmol/L)]组;IFH(ngt)组,IFH(igt)组和IFH[糖负荷后高血糖型糖尿病(iph,PG120≥11.1mmol/L)]组。(2)同理,根据OGTT中PG120将人群分为NGT,IGT和IPH三大组。然后根据PG0细分为IGT(nfg)组,IGT(ifg)组;IPH(nfg)组,IPH(ifg)组和IPH(ifh)组。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反映胰岛素敏感性,用胰岛素初期分泌功能指数(△I30/△G30)评价糖负荷早期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结果(1)从NFG(ngt)→IFG(ngt)→IFH(ngt)组,HOMA-IR逐渐增加,△I10/△G30逐渐减小(P均〈0.05)。(2)从NGT(nfg)→IGT(nfg)→IPH(nfg)组△I30/△G30逐渐减小,而HOMA-IR三组相似。结论负荷后血糖升高过程中,其早时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减退是主要决定因素;而在空腹血糖的升高过程中,胰岛素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佳,女,56岁,糖尿病病史10年。体质指数为26.1千克/米2,腰臀比(WHR)为0.96,超声显示为脂肪肝。一直联合口服磺脲类药物、盐酸二甲双胍、糖苷酶抑制剂,近3个月以来血糖一直控制不佳,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  相似文献   

19.
5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Ⅱ)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MSⅡ)治疗,根据血糖检验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达良好控制水平(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而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平均住院天数CSⅡ少于MSⅡ(P〈0.01)。结论:CSⅡ治疗糖尿病合并感染,优于MSⅡ方法。  相似文献   

20.
5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Ⅱ)和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MSⅡ)治疗,根据血糖检验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均达良好控制水平(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h血糖〈10.0mmol/L),而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平均住院天数CSⅡ少于MSⅡ(P〈0.01)。结论:CSⅡ治疗糖尿病合并感染,优于MSⅡ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