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危险因素。方法 时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合并脂肪肝与否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生活饮食习惯的调查。结果 ①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职业构成、文化程度、进食高脂饮食、饮酒频度、平均饮酒量、运动锻炼、工作强度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进食高脂饮食、从事腻力劳动、缺乏运动锻炼是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合并脂肪肝与否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生活饮食习惯的调查.结果 ①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职业构成、文化程度、进食高脂饮食、饮酒频度、平均饮酒量、运动锻炼、工作强度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进食高脂饮食、从事脑力劳动、缺乏运动锻炼是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程德希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6):658-658,66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脂肪肝的易患因素。方法比较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196例)与2型糖尿病无脂肪肝患者(236例)的体重指数(BMI)、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脂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的BMI、HOMA-IR和甘油三酯(TG)均高于无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合并有脂肪肝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肥胖、胰岛素抵抗(IR)及高甘油三酯血症多见,它们可能是2型糖尿病并发脂肪肝的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及无脂肪肝患者的资料。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谷丙转氨酶(AL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高于无脂肪肝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无脂肪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脂肪肝的患病率明显增高,且与肥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等胰岛素抵抗因素关系密切,也与长期高血糖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对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住院的36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合并脂肪肝者130例(35.6%),未合并脂肪肝者235例,两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相似(P〉0.05);合并脂肪肝者的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TC、TG、LDL—C水平及大血管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未合并脂肪肝者(均P〈0.01),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者的血脂异常、BMI、HbA1c,合并高血压与慢性并发症的比例,均较无脂肪肝者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爱能(罗格列酮片)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肝功能及肝胆声像影响.方法 将49例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爱能组25例,对照组(采用格列齐特)24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血脂、肝功能及肝胆声像的变化.结果 两组血糖都有显著下降;爱能组血脂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两组肝功能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爱能组肝脂肪浸润和胆囊壁毛糙程度改善明显(P<0.05).结论 爱能对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血糖、血脂均有较好的疗效,不损伤患者肝功能.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冠心病患者130例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伴2型糖尿病组(43例)和不伴糖尿病组(87例),与正常对照组55例比较,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例法测定CRP浓度。结果伴2型糖尿病组和不伴糖尿病组年龄、体重指数(BMI)及血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不伴糖尿病组相比,伴2型糖尿病组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血清CRP水平高,可能是引起易发生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赖丽萍  邵豪  陆泽元  李燕妮  邹刚  庄荀芳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2005-2006,2028
目的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简称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新发2型糖尿病伴有脂肪肝(DFL)组66例,新发2型糖尿病不伴脂肪肝(NDFL)组49例,检测两组的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血压、血脂、血尿酸、空腹血糖、空腹c肽和餐后2hc肽,采用空腹c肽代替胰岛素改良HOMA公式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DFL组与对照组比较,DFL组体重指数、腰围、腰臀比、甘油三酯(TG)、血尿酸和空腹C肽均具非常显著升高(P〈O.01);舒张压(SBP)、餐后2hC肽和HOMA—IR(CP)均明显升高(P〈O.05);两组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脂肪肝组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初发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存在明显胰岛素抵抗;脂肪肝可能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分别测定血脂水平、血清胰岛素,以及经颅三维多普勒测定颈动脉内膜厚度、肝脏B超等。结果 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4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其TG为(2.59±1.36)mmol/L,LDL为(2.88±1.01)mmol/L,空腹胰岛素(13.20±3.32)mU/L,计算HOMA-IR 4.78±0.06,均高于无脂肪肝组(P〈0.05);同样,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组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厚度均高于无脂肪肝组(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可能与胰岛素抵抗有关,对2型糖尿病全面调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患者中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22例糖尿病(2型DM)合并脂肪肝患者计算体重指数,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水平,用B超诊断脂肪肝,胰岛素抵抗指数用HOMA平衡模法计算。同时在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情况下设置20例无脂肪肝的2型DM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脂肪肝组和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高胰岛素血症(P<0.001),高甘油三酯(P<0.05),胰岛素抵抗(P<0.001),其结果同脂肪肝有联系。结论:2型(DM)脂肪肝患者胰岛素抵抗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初诊T2DM人群膳食营养素的摄入现状并分析其与T2DM发生的关系。方法在体检人群中选取初诊T2DM病例和对照人群,采用半定量食物消耗频度表(FFQ)进行膳食问卷调查,同时进行TC、TG、HDL、LDL及一般体格检查,分析两组间营养素及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病例组每日能量、脂肪、蛋白质、膳食胆固醇摄入量,血清TG,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膳食纤维每日摄入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1),碳水化合物每日摄入量、血清TC、HDL-C和LDL-C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控制能量摄入,降低脂肪供能比,有利于降低本地区T2DM的发病风险。本地区人群T2DM患病现状及膳食不合理现象严竣,需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2.
倪利英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3):153-154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98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根据是否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血清学指标。结果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酸水平(uA)均显著增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显著低于未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糖尿病患者存在更高的胰岛素分泌水平和更明显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ID)与血脂紊乱的关系。方法T2DM合并NAFID组40例和不合并NAFID组45例,正常对照组40例,检测所有对象的体质指数(BMI)、血脂、血糖、肝功能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T2DM合并NAFID患者的血脂紊乱的特点。结果T2DM合并NAFID组的BMI、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空腹血胰岛素(FIN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GGT)、HOMA—IR水平均高于单纯T2DM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合并NAFID患者与超重、血脂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为主要研究参数,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对象分为三组:对照组:39例健康对照者;糖尿病无NAFLD组:33例单纯性新诊断2型糖尿病者;糖尿病NAFLD组:3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NAFLD者,比较三组IMT,并将IMT与HOMA-IR、血脂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新诊断T2DM患者存在颈动脉内膜增厚([1.12±0.11)mmvs(0.81±0.12)mm,P0.05)],当伴有NAFLD时其颈动脉内膜增厚更加明显及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增多([1.35±0.13)mmvs(1.12±0.11)mm,P0.05)]。在T2DM患者中,IMT与HOMA-IR呈显著正相关(r=0.485,P0.05)。结论新诊断T2DM患者存在颈动脉内膜增厚,当伴有NAFLD时,其颈动脉内膜更加增厚且颈动脉斑块形成增多。  相似文献   

15.
王礼文  陈健  冯学山 《海南医学》2013,24(12):1729-173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已建立健康档案的糖尿病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分为两组,比较T2DM合并NAFLD(A组,n=114)与T2DM不合并NAFLD(B组,n=86)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探讨影响NAFLD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体重指数(BMI)、腰围(WC)、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空腹血糖(FB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A组代谢综合征、肥胖症、脂代谢紊乱、冠心病、高血压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或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TG、UA对糖尿病合并NAFLD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均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易发生于肥胖、血脂紊乱、胰岛素抵抗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TG、UA升高是并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汪奇  刘尚全 《中国全科医学》2021,24(36):4612-4617
背景 现阶段我国2型糖尿病(T2DM)患者数量较多,亟须开发简单、有效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风险评估工具。目的 依据多项指标构建预测T2DM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多层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并验证其预测准确性。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住院的T2DM患者3 627例,均行双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检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者2 196例(观察组),未检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者1 431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脂肪肝发生情况并据此构建多层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模型。从3 627例T2DM患者中随机选取3 027例患者作为训练集,其余600例患者作为测试集,验证多层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结果 两组患者体质指数、舒张压、有吸烟史者所占比例、有饮酒史者所占比例、饮酒量、直接胆红素、总蛋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尿酸、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促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空腹C肽、HOMA-C肽指数、严重脂肪肝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女性所占比例、收缩压、有高血压病史者所占比例、球蛋白、总胆汁酸、尿素氮、血肌酐、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高于对照组,年龄、吸烟量大于对照组,病程、吸烟时间、饮酒时间长于对照组,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所占比例、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肾小球滤过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淋巴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脂肪肝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合临床实际,将上述49项指标作为输入变量构建多层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在测试集上,Logistic模型预测T2DM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准确率为59%,而多层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模型隐藏层数为3时预测T2DM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准确率为76%。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多层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模型对T2DM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准确率较高,可作为T2DM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风险评估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28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16例为合并NAFLD患者,对照组112例为非脂肪肝患者,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腰臀比(WHR),测定血脂、肝功能、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l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对以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相比对照组,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HOMA—IR、大血管病变率均较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2DM合并NAFLD的患者血脂代谢紊乱、超重、血糖升高和胰岛素抵抗均明显.而且大血管病变的患病率高,在临床上应加强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药茵芩清肝汤对2型糖尿病(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80例T2DM伴NAFLD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维持原糖尿病饮食、运动及降糖药物治疗方案不变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中药茵芩清肝汤(中药组)及血脂康(对照组)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脂、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B超等方面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胰岛素、HOMA-IR、血脂、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及肝脏B超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优于对照组55.0% (P<0.01).结论 中药茵芩清肝汤能明显改善T2DM伴NAFLD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血脂、肝纤维病变、脂肪肝B超分度,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因素及其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筛选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75例为脂肪肝组,另选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T2DM非脂肪肝病患者73例为对照组。双能X线法检测骨密度,并检测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C肽、血脂、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T2DM合并脂肪肝组患者的TG、LDL-C、FC、FINS、BMI、骨质疏松发病率均较非脂肪肝组呈显著性升高(P<0.01或<0.05),而IS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相关分析显示:T2DM合并脂肪肝与TG、LDL-C、FC、FINS、BMI及骨质疏松呈正相关(P<0.05或<0.01),与ISI呈负相关(P<0.01)。结论T2DM合并脂肪肝与肥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及骨质疏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背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易发生肝纤维化。目的 探讨FIB-4指数、肝脏硬度值(LSM)对NAFLD合并T2DM患者出现显著肝纤维化的评估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诊断为NAFLD合并T2DM的患者265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血小板计数、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空腹血糖、清蛋白、LSM,计算BMI、FIB-4指数、肝纤维化评分(NFS)。本研究以NFS>0.676分作为诊断显著肝纤维化的金标准。比较不同FIB-4指数、LSM患者显著肝纤维化发生率;绘制FIB-4指数、LSM预测NAFLD合并T2DM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的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Youden指数。结果 FIB-4指数>3.25患者显著肝纤维化发生率大于FIB-4指数≤3.25患者(P<0.05);LSM≥9.9 kPa患者显著肝纤维化发生率大于LSM<9.9 kPa患者(P<0.05)。根据既往研究结果,将FIB-4指数>3.25、LSM≥9.9 kPa作为预测显著肝纤维化的临界值。FIB-4指数预测NAFLD合并T2DM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的AUC为0.866〔95%CI(0.804,0.928)〕,灵敏度为44.4%,特异度为97.5%,阳性预测值为66.7%,阳性似然比为17.8%,Youden指数为0.419;LSM预测NAFLD合并T2DM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的AUC为0.901〔95%CI(0.850,0.952)〕,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Youden指数分别为74.1%、90.7%、45.5%、8.00%、0.648。结论 FIB-4指数与LSM均可用于预测NAFLD合并T2DM患者发生显著肝纤维化;LSM简便、易检测,应作为首选,而对于无条件地区,可选择FIB-4指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