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目的 对6例冠状动脉瘘的冠状动脉造影或升主动脉造影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6例冠状动脉瘘病例,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23~69岁;平均53岁.经DSA冠状动脉造影或升主动脉造影证实.结果 本组冠状动脉瘘起源于左冠状动脉6例,右冠状动脉1例.临床上无特征性症状,其中5例因分流量较小,听诊未闻及连续性杂音.1例分流量较大,左冠状动脉右室瘘伴冠状静脉瘘而行手术治疗.结论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为少见病,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升主动脉造影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患,男性,18岁,身高178cm,体重72kg。3个月前突发晕厥1次,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心脏杂音。2005年11月1日收住我院。既往无发绀、胸闷及喜蹲踞史。查体:血压110/78mmHg(1mmHg=0.133kPa),呼吸频率18次/min,心率82次/min。一般情况好,全身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晰。心前区无隆起及异常搏动,胸骨左缘3~4肋间触及收缩期震颤,心界不大,胸骨左缘3~4肋间闻收缩期和舒张期连续性杂音。肝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无杵状指(趾)。心脏超声诊断:右冠状动脉瘘,分流部位不清。2005年11月17日行心导管检查。穿刺右侧股动、静脉,放置6F、7F动脉鞘,全身肝素化。主动脉瓣上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右房瘘(图1)。左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右冠状动脉瘘管口造影因分流量大,右冠状动脉及瘘管不能清晰显示全貌(图2)。  相似文献   

3.
杜亮  郭兰敏 《山东医药》1998,38(12):16-17
报告4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认为心前区机器样连续性杂音是发现本病的线索,升主动脉逆行造影、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及心脏B超检查有助于本病的确诊;本病一经发现,应尽早施行瘘管结扎术,对冠状动脉暴露困难者可在体外循环下行瘘口修补术。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临床诊断分析(摘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临床资料  我院从1966年7月至1998年6月共收治28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其中男12例,女16例;年龄3.5~47.0岁(平均14.2岁)。有心悸、气短病史者16例,其中有晕厥和心力衰竭史者2例;平素无症状,因发现心脏杂音就诊者10例。听诊于心前区呈连续性杂音24例,双期杂音3例,单纯舒张期叹气样杂音1例;合并法乐四联症1例,合并心房间交通3例。心电图改变:电轴正常21例,左偏4例,右偏3例;右心房增大2例,右心室肥厚4例,左心室肥厚16例,双心室肥厚4例;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ST-…  相似文献   

5.
报告经冠状动脉造影或手术证实的单纯性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11例,约占同期580例冠状动脉造影的1.6%。本组冠状动脉畸形病变分两大类:①冠状动脉瘘8例,含右冠状动脉右室瘘6例;②冠状动脉起源异常3例。指出冠状动脉瘘需与其他先天性心脏病鉴别,心脏B超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冠状动脉造影为确定诊断的重要手段;对大的冠状动脉瘘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小儿冠状动脉瘘诊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1例小儿冠状动脉瘘患者。结果 右冠状动脉右心室瘘 7例 ,右心房瘘 2例 ,左心室瘘 2例 ,肺动脉瘘 1例 ;左冠状动脉右心室瘘 8例 ,右心房瘘 1例。经心血管造影和 /或手术结果证实 ,超声诊断准确率 10 0 %。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描述小儿冠状动脉瘘起源、走行、开口、瘘口数目 ,有无分支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能为选择治疗方案、术中监测和评定预后提供依据 ,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52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 5 2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全组 5 2例中 ,年龄 9个月~ 5 8岁 ,平均 (15 7± 16 4)岁。 36例为单纯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瘘 ,16例合并有其他心脏外科疾病。5 2例中 ,右冠状动脉瘘占 71 2 % ,左冠状动脉瘘占 2 8 8%。瘘口于右室 ,右房 ,左室 ,左房及肺动脉分别为 42 3% ,30 8% ,11 5 % ,5 8%和 9 6 %。结果 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 ,10例切开冠状动脉闭合瘘口 ,2 6例经心腔闭合瘘口 ,16例分别闭合在冠状动脉内和在心腔内的瘘口 ;16例合并其他心脏病变同期矫治。心腔内发现二个瘘口者有 6例 ,三个瘘口者 3例 ,余 43例为单一瘘口。全组无死亡及残余漏。 37例随防 1个月~ 8年 ,平均 3 5年 ,均无症状。一例有ST T改变。结论 外科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是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合并有其他心脏外科疾病应同时矫治。准确判断瘘口的位置和确切可靠的缝合技术是防止残余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瘘(CAF)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16例冠状动脉瘘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4例,确诊12例,升主动脉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4例均确诊。1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非体外循环下行缝扎瘘口1例,体外循环下经心腔内闭合瘘口12例,切开冠状动脉闭合瘘口1例,分别闭合冠状动脉内瘘和心腔内瘘口2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室间隔缺损修补1例。结果手术发现单一瘘口11例,两个瘘口5例。全组无死亡病例及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诊无残余瘘发生。结论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CAF的金标准;CAF自行闭合性小,一旦确诊,即使无症状也应及早手术治疗。手术宜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准确判断漏口位置和精确缝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是指冠状动脉与心腔或与其他心脏周围血管之间的异常通路,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冠状动脉造影的检出率占0.1%~0.2%。绝大多数CAF小而无临床症状,仅在行冠状动脉造影时被偶然发现,也有一些因分流量较大而出现心前驱连续性杂音、心肌缺血、心绞痛或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发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未见报道。我们发现1例,现予报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冠状动脉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8例不同部位的冠状动脉瘘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瘘发生位置,全部采用外科治疗,统计其疗效。结果 单纯冠状动脉瘘20例,合并其他心内畸形8例;右冠状动脉瘘18例,左冠状动脉瘘8例,双冠状动脉瘘2例。瘘入右心室13例,瘘入右心房12例,瘘入左心室1例,瘘入肺动脉2例。心腔内双瘘口及三个瘘口各有1例,余26例为单一瘘口。所有病例行手术治疗,8例合并其他心内畸形同期矫治。全组无死亡及残余瘘,效果满意。结论 心脏直视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瘘效果肯定,合并其他心内畸形应同期矫治。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明确冠状动脉瘘发生位置和(或)瘘人心腔的位置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2007-2013年,我们共收治5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ongenital 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患者,现将有关诊治体会情况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5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6~67岁.3例有活动后心悸、气短,2例伴心绞痛.查体:心前区可闻及全期连续性杂音,较柔和,Ⅲ级.心电图检查ST段下移2例,心前区导联T波完全倒置1例.2例经心脏超声可见扩张的冠状动脉,确诊后手术.2例经冠状动脉CT确诊,其中1例因合并冠心病又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冠状动脉走行、狭窄及瘘口部位.1例为二尖瓣狭窄患者,术前未确诊,行二尖瓣置换术,开胸、切开心包后确诊.病例中,右冠动脉-右房瘘1例,右冠动脉-右室瘘1例,左冠动脉-主肺动脉瘘2例,左冠动脉-左室瘘1例.  相似文献   

12.
右室梗塞冠脉阻塞部位与血流动力学异常程度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右室梗塞冠脉阻塞部位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对2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血流动力学改变符合急性右室梗塞(RVMI)16例,无RVMI5例。16例中15例(93.8%)为右冠状动脉(右冠脉)近或中段阻塞,1例(6.2%)为左回旋支阻塞,无冠脉远段的阻塞。同时发现,血流动力学紊乱较重[平均右房压(MRAP)/肺毛细血管楔入压(PCWP)≥0.8]和较轻(MRAP/PCWP0.65~<0.8)两亚组右冠脉近、中段阻塞分别为10例中的4例、5例、6例中的3例和3例。结果表明,下壁心肌梗塞病人中右冠脉近或中段阻塞可导致RVMI,并且RVMI时血流动力学紊乱程度与冠脉阻塞部位不一致。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 患儿男,2岁,因“发现心脏杂音9个月”于2005-05-16入院。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心率116次/分,律齐,胸骨左缘第4肋间闻及4级/6级连续性杂音,向心尖传导。X线胸片提示肺纹理增粗,心影增大,心胸比约0.57。心电图大致正常。心脏彩超示:右心室稍增大,右冠状动脉扩张,开口:11.5 mm,向前向下沿房室沟及右室表面迂曲走行,引流至右心室心尖部,瘘口:4.4 mm,诊断:冠状动脉瘘(从右冠状动脉到右心室)。行左右心导管检查及主动脉根部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粗大,迂曲,瘘入右心室,瘘口约5.4 mm,即试行介入堵闭术。因右心室与瘘口成角大,多次经静脉顺行途径建立输送轨道未成功,遂经动脉逆行途径建立输送轨道。选用国产先健PDA8-10 mm堵闭器,置入右冠状动脉瘘处,张开前后伞后立即出现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T波倒置,再行右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后降支冠状动脉瘘堵闭处有大量分支血管,提示堵闭术可能导致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故放弃介入治疗,改于2005-05-24行冠状动脉瘘修补术。术中见心脏轻度增大,右冠状动脉显著增粗,迂曲,于接近后降支处瘘入右心室。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好。  相似文献   

14.
重型冠状动脉畸形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1984~1992年收治了7例冠状动脉畸形,分别患有源于肺动脉的左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窦瘘、右冠状动脉-右心房瘘、左冠状动脉-右心室瘘、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和左冠状动脉-左心室瘘共6种冠状动脉畸形。心血管造影和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检查方法。本组7例均经外科手术证实。源于肺动脉的左冠状动脉行主动脉-左冠状动脉旁路术,其余6例行冠状动脉瘘口缝扎术,取得满意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瘤12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冠状动脉瘤是一种少见病,我们在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中共发现12例,发生率为0.86%。男性11例,女性1例。6例合并心肌梗塞,同时并有冠状动脉狭窄≥75%病变者10例,瘤体发生于单支冠状动脉10例,2支者1例,3支并左主干者1例。瘤体好发于左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本病预后不良。本文对冠状动脉瘤的病因、病理、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瘘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价值。方法 :12例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瘘患者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3例行介入治疗 ,6例于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瘘修复术。结果 :12例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瘘中 ,发生于右冠状动脉者 5例 (41 7% ) ,发生于左冠状动脉者 7例(5 8 3% ) ,其中前降支 3例 ,左回旋支 3例 ,同时源于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者 1例。在这 12例中 ,发生冠状动脉 肺动脉瘘者 6例 (5 0 % ) ,瘘入右房者 3例 (2 5 % ) ,瘘入左房者 2例 (16 7% ) ,瘘入右室 1例(8 3% )。 3例行介入治疗患者 ,经 6个月随访观察 ,未见异常改变。结论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状动脉细小分支瘘的最佳方法。在治疗方面 ,目前除手术治疗外 ,介入治疗亦是一种较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瘘4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蕊  吴玉丽  刘继英 《山东医药》2002,42(11):62-62
冠状动脉瘘 (CF)为临床少见疾病。以往诊断 CF主要依赖超声心动图 ,但其敏感性较低 ,瘘口定位诊断不够准确 ,从而限制了治疗方法的正确选择。近年来 ,我们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术 (CAG) ,检出 CF患者 4 6例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男 2 1例 ,平均年龄 4 6± 12岁 ;女 2 5例 ,平均年龄 4 7± 9岁。临床表现为心绞痛 4 2例 ,乏力 2 1例 ,气短 14例 ,心悸 5例 ;心脏连续性杂音 15例 ;瘘口均在右心系统。合并冠心病和 /或高血压病 38例 ,瓣膜病 7例 ,心肌病1例。常规股动脉穿刺插管 ,采用 OEC公司生产的 96 0 0型数字减影 X线机行 CAG…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外科手术治疗冠状动脉瘘的临床经验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1年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104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48例,女性56例,年龄5个月至71岁,平均年龄34岁。104例中有56例患者在非体外循环下行直接结扎及缝扎,其中微创小切口14例;48例合并其他先天畸形及心脏疾病者在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直接结扎及缝扎瘘口,对合并的心脏畸形或疾病同期做相应的矫治。结果瘘口发生于右冠状动脉63例,发生于左冠状动脉41例,瘘人右心房21例,瘘人右心室40例,瘘人肺动脉30例,瘘人冠状静脉1例,瘘入上腔静脉1例。除1例因其他疾病死亡外,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访2-10年,复查超声均无异常。结论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可采用直接结扎及缝扎方法,部分病例可采用小切口治疗,手术效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经心导管法封堵冠状动脉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经心导管法封堵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技术方法、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6例先天性冠状动脉瘘患者进行了经心导管法封堵治疗,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5—39岁(平均14.4岁)。选择性主动脉和冠状动脉造影见右冠状动脉右室瘘3例,右冠状动脉右房瘘1例,左冠状动脉右房瘘2例。结果采用pfm弹簧圈和COOK弹簧栓子堵塞3例,Amplatzer蘑菇伞封堵3例,均获成功。3例直接将封堵器封堵瘘口;另外3例用260cm交换导丝经导管通过瘘口至右心房,用网套导管套住交换导丝并拉出股静脉,送人传送器至瘘口上方,选择不同的封堵器封堵,观察心电图正常,重复主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造影无分流后释放。结论冠状动脉瘘已往均采用外科手术修复,我们选用可控弹簧圈和Amplatzer蘑菇伞封堵获得成功,提示介入疗法具有较高的治愈性,操作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瘘临床较少见。本文对我院29例冠状动脉瘘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了解该病在成人中的发生率、临床及影象学特点。1 资料和方法  本院内科导管室从1987年8月至1998年12月间行冠状动脉造影4945例,发现冠状动脉瘘29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5例,年龄41~66岁(平均53.8岁)。常规采用Judikins法完成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2 结果  本组冠状动脉瘘起源于左冠状动脉者22例(75.9%),右冠状动脉者5例(17.2%),左右冠状动脉者2例(6.9%)。累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