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治湿热痹从少阳"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痹证有寒热之分,但受<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而为痹"的影响,世人多以风寒湿论痹,从湿热论痹者少.但也有些医家认识到热邪或湿热邪气在痹证中的致病作用,如张子和<儒门事亲>中强调:"痹病以热为源,风寒为兼,三气合而为痹";清代吴鞠通也认为痹证中"寒湿固有,热湿尤多",其病因为"湿聚热蒸,蕴于经络".  相似文献   

2.
湿温是由湿热病邪侵袭人体引起的急性热病。四时皆有,但多发生在雨湿较多的夏秋季节。天暑下逼,地湿上腾,人处气交当中,则易感受湿热病邪。壮者气行则已,怯者着而生病。临床表现具有湿热两方面交杂证候。辨证要在湿热之偏盛程度。该证变证颇多,便血最为常见。传统认为湿温便血病机乃湿热化燥化  相似文献   

3.
我省名老中医石恩权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数十年,对《温病学》有精深的研究,擅长治疗外感热病,笔斯侍诊数载,颇有收获,兹将石老治疗暑温夹湿的经验介绍于此:暑温是夏季常见的一种急件外感热病,其致病主因是外感暑然病邪。暑为火邪,性质属阳,混为土之气,性属阴邪,两者性质虽不相同,但常相兼为患。因夏季气候炎热,地面湿气易于蒸腾,所谓“天署下逼,地湿上蒸”,加之夏乎雨水较多,以致暑热既盛而湿气办事,暑热每易挟混成为身湿病邪,其所致之病即为暑温夹湿(身湿),如清代温病学家王孟英所说:“暑今湿盛,必多兼感,…  相似文献   

4.
孙庆 《开卷有益》2021,(7):57-58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言道:大暑,六月中.解见小暑. 初候,腐草为萤.曰丹良,曰丹鸟,曰夜光,曰宵烛,皆萤之别名,离明之极则幽阴至微之物亦化而为明也.《毛诗》曰熠耀宵行,另一种也,形如米虫,尾亦有火,不言化者不复原形,解见前. 二候,土润溽.暑,溽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湿.暑俗称龌龊热是也. 三候,大雨时行.前候湿暑之气蒸郁,今候则大雨时行以退暑也.  相似文献   

5.
夏季用香薷,前人以:“为冬月之用麻黄”。经云:“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由于夏天乘凉饮冷,致使阳气为阴气所遏,外表发热无汗,恶寒头痛,内者频热口渴,呕吐泻利,吴鞠通云:“暑非汗不解,可用香薷发之,温病最忌辛温,暑证不忌者,以暑必兼湿,湿为阴邪,治宜解表祛暑化湿,而香薷辛香而辛温应用于夏季暑湿,有如下作用:  相似文献   

6.
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卷五中有风、寒、风温、温热、暑、湿、燥诸门医案178则,记述之医案病因病机与六淫邪气伤人有关,其中不少医案中所记述的临证表现见有外感表证,所处治疗方药亦在祛散表邪于外,但从中可以体会叶氏于治疗外感表证时,时时关注升降开合理论的应用,用药简洁严谨,值得玩  相似文献   

7.
暑,在《黄帝内经》中的论述是多方位的.首先,从阴阳而言,它是与"寒"相对立又统一的一个概念,即以寒暑别阴阳.其次,从四时而言,温、暑、凉、寒则分别对应于春、夏、秋、冬.从五脏而言,风、暑、湿、燥、寒分别对应于肝、心、脾、肺、肾,统归天之气,在五行则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此外,暑作为"六气"之一,在三阴三阳理论中,暑为"少阴",其性蒸腾.基于暑的这些属性,相应地,在致病方面,逆于夏长之气,主要表现为"伤心",或说"太阳不长,心气内洞".作为致病因素,夏伤于暑,主要特点是"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及"其汗大出,腠理开发".从"六气"角度而言,主要是"六气"间的淫、胜与复,其核心病机均是"火淫金病".而《黄帝内经》关于"暑"这一概念的多元化论述,在后世造成了概念上的混淆,主要表现在"暑"与"热""火""湿"之间."暑""热"在古代为同一概念的不同说法,"暑"为"热"之性,《黄帝内经》常通用,后人区别之,"火"为五行之一,与"暑"相对应,即在天为"暑",在地为"火","暑(热)"为"火"之化气;关于"暑"与"湿"的关系,统言"暑必兼湿"必然不妥,"暑"的兼"湿"与否,必须结合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地域环境而论,但"暑"与"湿"别为二气,不可浑而言之.在论治方面,《黄帝内经》关于暑证的论治,从阴阳角度而言,是以调和阴阳升降为本;从五行与六气的角度而言,主要依五行间的生、克、制、化为准.这种论治思想,为李东垣清暑益气汤所继承,临证可根据患者的基本病情,或加减此方论治、或权衡各组药物比重随证施治,来解决大部分"暑证";而王孟英所创同名方剂,基本是取法于《伤寒论》的"白虎加人参汤",其所举病证,属于暑热伤津耗气的范畴.  相似文献   

8.
暑温为夏季感受暑热邪毒所致 ,临床表现为初起即见壮热、烦渴、头痛 ,甚至出现昏迷、抽搐 ,直至危及生命。其特点为发病急 ,热势盛 ,变化速 ,易伤津气 ,为小儿夏季常见证候之一。暑为夏季之主气 ,乃火热所成 ,《素问·五运行大论》曰 :“其在天为热 ,在地为火 ,其性为暑。”所以暑温有明显的季节性 ,杨士瀛《仁斋直指方·暑》言 :“暑自口鼻而入 ,”故暑当外邪 ,独见夏令 ,王孟英言 :“是暑即热也 ,寒即冷也。暑为阳气 ,寒为阴气 ,乃天地间显然易知之事 ,并无深微难测之理。”“设云暑有阴阳 ,则寒亦有阴阳矣。不知寒者水之气也 ,热者火之气…  相似文献   

9.
湿热病即温病中兼有湿邪者,它包括了暑温挟湿、湿温、伏暑及一般温热挟湿等。湿为阴邪其性重浊而粘腻,阻滞气机又伤阳气。故温病中只要兼湿,则与一般温热病的治法完全不同。湿温,伏暑都是由暑湿郁久而成,所以伏暑、暑湿、湿温等皆须按湿温进行辨证论治。正如吴鞠通所说:“伏暑、暑温、湿温,证本一源”。但湿温又不同于温热挟湿。凡挟湿,是指温热病中挟持着湿邪,但仍以热为主,且其湿并未与热相合,是分离之湿热。湿温病则不同,它由于湿热互相裹结,湿在热中,热在  相似文献   

10.
所谓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等致病因素,而热病则是外感疾病中的热性病。外感诸疾皆为感六淫而发,究其致病因素,以风为长,渐次与天时自然寒暑关联,即春夏秋冬以化风寒暑湿燥火,各有所主,各致其病。其主气,兼气相并又合五运,既而随岁次之不同,或感六淫热病之疾,或发疫疠染易之行。由此可见,人体与自然息息相关,六气太过不及皆化六淫而致病。所以,临床上治疗疾病,尤其为外感热病则必须考虑气候、季节的影响,正如《时病论·五运六气论》所言:“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不可以为工也。”在此,笔者仅就六淫与热病的关系,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扼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湿温是一种急性外感热病 ,多发生于夏末秋初之季。乃由于天暑下逼 ,地湿上蒸所形成的湿与热两种阴阳不同属性的病邪 (湿热病邪 )合而为患。初期多以恶寒少汗 ,身热不扬 ,午后热甚 ,头痛如裹 ,身重肢倦 ,胸闷 ,脘痞不饥 ,面色淡黄 ,口不渴 ,苔白腻 ,脉濡缓为主要临床表现。初起  相似文献   

12.
对汪昂“暑必兼湿”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汪昂提出"暑必兼湿"的经验基础宋代以前对于"暑病"认识较为简单,暑湿关系并未明确。《素问·热论篇》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但对暑病兼湿的问题未有涉及。唐·孙思邈对暑月感湿的证候始有初步记载。宋代以后"暑病"分类逐步  相似文献   

13.
《温病条辨》是一部全面系统论述外感热病的专着,其中论述痹证的仅有4条,但内涵广阔,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讨.《温病条辨·中焦篇》65条:"湿聚热蒸,蕴于经络,寒战热炽,骨骱烦疼,舌色灰滞,面目痿黄,病名湿痹,宣痹汤主之."吴氏自注中云:"痹之因于寒者固多,痹之兼乎热者,亦复不少,合参二经原文,细验于临证之时,自有权衡."吴鞠通从经验言:"寒痹势重而治反易,热痹热缓而治反难,实者单病躯壳易治,虚者兼病脏腑夹痰饮腹满等证,则难治矣."  相似文献   

14.
在外感病因中"六淫"是导致肺系病症的主要致病因素,而六淫中,寒、湿之邪又最为常见。通过寒、湿,寒湿合邪对肺系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临床特征的分析,探讨寒、湿之邪在肺系病症中的发病特征,认为寒邪为患,病多骤发;湿邪为患,病多迁延;寒湿合邪,则病易发且病重。其产生机理与寒伤阳气,湿阻气机,正气受损相关。  相似文献   

15.
急性及重症肝炎多属祖国医学“黄疸”范畴,为湿热蕴结于脾胃,熏蒸肝胆而发,但因机体不同而有寒热、虚实之分,偏湿、偏热之别,就同一机体在不同阶段也有不同。临症所见,属湿热者多,虚寒者少。究其病因是“湿”,脏腑在脾胃,故治时自始至终抓住“祛湿”。其治法不外清热除湿,健脾化湿,淡渗利湿,健脾益气,温化寒湿等,掌握时机,用药恰当,常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6.
秋燥与秋湿是 2个不同的概念。《内经》云“秋伤于湿” ,有人认为是错简误字。或释为长夏之延续。明末医家喻嘉言创秋燥论 ,是以秋燥之说盛行。笔者认为秋燥与秋湿因时、因地、因人在临床上同时并行。因时者 ,因时令气燥 ,干旱少雨 ,特别是反秋燥气偏重 ,则秋为燥气所主 ,天干气燥 ,地干水少 ,则秋多燥病 ,多发热不退 ,干咳少痰 ,唇舌皮肤干燥 ,咽痛声嘶。若因秋雨绵绵 ,天阴气湿 ,顺秋凉气早袭 ,地湿雾浓 ,则秋多湿病 ,多泄泻、痢疾、呕吐之病。因地者 ,因地处平原城廓 ,秃山荒丘之地 ,则燥热气盛 ,则秋多燥病 ,多鼻干咽燥、发热少汗、干渴…  相似文献   

17.
<正> 患儿年十余,色白神怯,七月间发热连日,父令就学,内外俱劳,循至热炽头痛,正合补中益气汤证,失此不治,以致吐泻食少。其父知医,乃进理中汤,吐泻少止,渐次眼合,咽哑不言,昏昧不醒人事,粥饮有碍,手常揾住阴囊,为灸百会、尾骶不应,其父来问,汪曰:儿本气怯,又兼暑月过劳,经曰:“劳则气耗”,又曰:“劳倦伤脾”,即此观之,伤脾之病也。身热者,经曰:“阳气者,烦劳则张”,盖谓气本阳和,或烦劳则阳和之气变为邪热矣。头痛者,经曰:“诸阳皆会于头”,今阳气亢极,则邪热薰蒸于头而作痛也。吐泻者,脾胃之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也。目闭者,盖诸脉皆属于目,眼眶又脾所主,脾伤不能营养诸脉,故眼闭而不开也。咽哑者,盖脾之络  相似文献   

18.
小阴旦汤证是外感阳邪致"精化为气"太过,则少阳生气太过,少阳为枢功能偏向于助东方升气,使六经升的力量表现太过,总体上表现"天气下降"不及,则取芍药"酸收"以抑太阳之开(少阳升气),取黄芩"苦降"以助阳明之合(少阳天气),更取姜草枣正补脾胃"地气",用药之性味补入下降的力量,矫正少阳为枢偏于升太过的病证;而小阳旦汤证是外感阴邪致"精化为气"受阻(不及),则少阳生气不及,少阳为枢功能难以使地气上升,使六经升的力量表现不及,总体上表现"地气上升"不及,则取桂枝"辛开"以助太阳之开(少阳升气),取赤芍"酸收"以助降南方火气和西方天气,再取姜草枣正补脾胃"地气",用药之性味补入上升的力量,矫正少阳为枢偏于升不及的病证。至于赤白芍之活用,则根据二者对阴的力量赤泄白补,小阴旦汤用白芍助阴以增加降的力量,小阳旦汤改用赤芍药则恰为防止白芍助阴而更加阻碍"地气上升",且能泻南方火气太过。  相似文献   

19.
湿温是多发于雨湿较盛季节的一种湿热病证。湿热合邪是其病因特点。湿邪有形而属阴,热邪无形而属阳,二者相互对立。清热则留湿,燥湿则助热,古人喻之如油入面,着重祛有形之湿,无形之热才能被清除。笔者认为:欲祛有形之湿,必须以通畅气机为主。特别是输转中焦气机。其原因在于湿温未化燥入营之前,病邪主要在气分,且以中焦为病变重心,弥漫上下。因湿在气分,必然要阻滞气机而使升降失常,终致湿邪不能排除。输转气机法就是运用宣中、开肺、淡渗等流畅气机之品,调整中焦及上焦的气机,使气机通畅,水道通利,湿热得以分解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湿温病的气分阶段。若  相似文献   

20.
林思祥  谷杰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6):123-123
痢疾,中医称之为肠癖,因有传染性而称疾痢,为夏秋季节流行的肠道传染病。痢乃疫邪致病,多是暑与湿合,时或别有兼夹。其主要症状是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痢色有红者鲜紫血或红高粱色,白者有的透明或腐白色,或赤自相杂,亦有青黑色或黯如烂脯,所以又有赤白痢、五色痢之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