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研究采用激光诱导自体荧光诊断系统对30例大肠癌组织标本荧光光谱随机信号进行采集,并基于M atlab软件,通过功率谱法和神经网络感知器法,进行信号处理及自动诊断分类,获得了较好的临床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为大肠癌自体荧光光谱智能诊断系统的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肝癌与正常肝组织激光荧光光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应用激光荧光光谱技术对人体肝癌组织与正常肝组织切片进行了研究;并用峰值波长、峰半高宽、峰不对称因子几个物理量对研究结果作了分析和比较,揭示了病变与正常肝组织之间光谱的差异,为激光荧光光谱技术应用于肝癌诊断提供有用数据。  相似文献   

3.
杨远龙 《激光医学》1996,6(3):110-114
荧光光谱被应用于区分乳讣组织中的正常、恶性肿瘤以及脂肪组织。用激光光谱、发射光谱以及弥散反射谱(diffusive reflectance spectrum)测量了100个以上样品以发展和改进光谱诊断技术。这项技术已成功地用于区分脂肪组织,正常组织和恶性肿瘤,以病理活检作为标准,上述光谱的灵敏性达到91%(56个恶性肿瘤标本),特异性达到91%(46个良性肿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找到正常肺组织和癌变组织上的差异。方法:应用激光显微拉曼光谱法对肺癌变及癌旁正常组织冰冻切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正常肺组织切片的1392cm-1附近的C-H变形振动在癌变组织光谱中向高波数移动约6cm-1;1523cm-1脂类类胡萝卜素的C=C振动谱带在癌变组织光谱中向高波数移动约3cm-1;在正常组织中1610cm-1处谱带的强度明显强于1526cm-1处谱带的强度,而在癌变组织中则相反。结论:肺部正常和癌变组织的激光显微拉曼光谱有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有可能成为组织癌变的判据。  相似文献   

5.
紫外线激光器治疗重度烧伤日本防卫医科大学副教授荒井恒宪等人,最近发明一种紫外线激光器治疗重度烧伤的新疗法。用这种紫外线激光照射烧伤部位,烧席比正常组织先蒸发。因为紫外线光照到人体时,细胞蛋白质发出荧光,而烧痴和正常组织的荧光光谱不同,从光谱可区分烧痴...  相似文献   

6.
用FIllAI荧光光谱仪,以457.5nm为激发波长,测定了人子宫正常组织、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荧光光谱,结果显示三种组织的荧光谱无论其谱形、谱峰数和谱峰位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相对正常组织峰位波长变化方向相反;并得出良性肿瘤细胞内介质极性较正常组织增加,而恶性肿瘤细胞内介质极性下降的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7.
激光血管成形术,或称激光动脉粥样硬块化切除的手术。它对于障碍性血管疾病的非外科性治疗领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临床上的激光血管成形术,遇到了血管穿孔的应尽量避免的危险。激光传导的荧光性光谱学能够从正常的动脉中区分出有粥样  相似文献   

8.
激光诱导荧光法 (L IF)利用生物组织的自体荧光特性来判断组织性质 ,能实时、无损地提供组织信息 ,从而区分正常与病变组织。本文详述了生物组织自体荧光谱技术应用于结肠肿瘤诊断的研究方法、最新成果和现状 ,并对其发展和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激光诱导荧光法(LIF)利用生物组织的自体荧光特性来判断组织性质,能实时,无损地提供组织信息,从而区分正常与病变组织。本文详述了生物组织自体荧光谱技术应用于结肠肿瘤诊断的研究方法,最新成果和现状,并对其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大气环境质量的卫生评价中,气溶胶粒子的浓度和分散度是一项重要指标。目前采用的测定方法多为撞击式分级沉积计重法或光学显微镜粒子计数法。本实验利用高强度相干平行激光光束照射流动的气溶胶微粒子流,测量激光小角散射光谱,判定气溶胶粒子的浓度和分布状态。整套激光小角散射光谱的测量系统采用FACS420型激光激发荧光细胞分选仪。整机工作条件选择:激光光源采用乙瓦氩离子激光器,激光工作波长488nm,功率450mM,光束直径50μM,光反馈耦合输出稳定度为0.2%。液流系统:外周鞘液采用0.9%氯化  相似文献   

11.
背景:低功率激光疗法能对生物体产生特定的刺激作用(光生物调节作用),一般在不引起温度上升的情况下能引起某些生物学效应。 目的:观察低功率激光对末端病大鼠跟腱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Ⅰ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9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组: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造模组以电刺激跳跃法刺激大鼠足部,建立末端病大鼠模型;激光照射组建立末端病大鼠模型后于跟腱处给予低功率激光照射治疗。 结果与结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末端病模型大鼠跟腱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与Ⅰ型胶原水平明显下降(P < 0.05)。经低功率激光照射治疗后,末端病模型大鼠跟腱羟脯氨酸含量增加,Ⅰ型胶原合成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升高,且这种作用在造模7 d后开始出现,14 d时效果非常明显。表明低功率激光可以提高末端病模型大鼠羟脯氨酸合成量,促进胶原的代谢,在跟腱早期愈合中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研究表明经典的wnt信号途径可通过抑制成脂分化关键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而抑制细胞向脂肪细胞的分化。 目的:观察紫外光辐射肝组织致创后自然恢复期不同阶段β连环蛋白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的表达。 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4组:激光致创组大鼠是以355 nm紫外激光辐射肝叶形成损伤区,器械致创对照组则以手术剪肝叶致创,假手术组仅做腹部切开及缝合,正常组大鼠仅实施正常喂养。 结果与结论:紫外激光可在肝组织形成边缘整齐的消融区并在周围形成可自然修复的有限致损区域。免疫组织化学图像平面测量表明紫外激光辐射后自然恢复1周大鼠肝组织中β连环蛋白表达低于各对照组(P < 0.01),而自然恢复表达β连环蛋白 辐射区周围组织表达高于正常(P < 0.01)。蛋白印迹结果显示辐射致创组辐射后自然同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蛋白2周 恢复高于1周恢复(P < 0.01),且恢复期肝组织中可同时表达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1及2。结果证实,辐射区旁组织自然恢复各阶段存在不同的β连环蛋白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表达调控,2周自然恢复后辐射区旁组织成脂进程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胃癌具有高发生率、高死亡率的典型特征,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拉曼光谱因其无损、快速、高灵敏性、高特异性,且易与各种探针有机结合可以实现原位、活体和实时检测等特征,极具医学临床应用潜力。研究光纤和显微拉曼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鉴别胃癌组织的可行性及科学性。方法:分别利用光纤拉曼和显微拉曼光谱仪获取胃癌组织及正常组织的拉曼光谱,经过平滑、基线扣除及归一化等预处理后,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以指纹范围(800~1700 cm~(-1))的全波段拉曼光谱作为输入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同时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依据,从正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等指标评价前述鉴别效果。结果:正常组织和癌变组织的拉曼光谱存在显著差异,拉曼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鉴别诊断效果良好,显微拉曼光谱聚类分析的正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0.0%、91.9%和88.9%;光纤拉曼光谱聚类分析的正确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7.8%、86.7%和88.9%。结论:拉曼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能够鉴别胃癌组织,具有从原理到临床应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肝组织的激光荧光光谱测得的六项数据为客观指标,用模式识别方法,对其进行综合分类分析,为鉴别诊断肝脏疾病提供了简单而准确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低能量激光照射离体高血脂全血和红细胞对其吸收光谱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高血脂患者血样为高血脂组,30例正常血样为正常组,用多功能酶标仪分别对血样的全血和红细胞进行扫描,比较两个样本吸收光谱的异同;选用低能量650 nm激光照射待测血样,用多功能酶标仪对全血和红细胞进行扫描并比较照射前后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 高血脂血样的全血和红细胞在416、544、578 nm处的吸收峰值均比正常血样高,因此,可通过光谱吸收峰初步判定血液中血脂异常的情况.650 nm激光照射30例高血脂血样后,红细胞在416、544、578 nm处峰值分别降低,照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血照射后其吸收光谱在416、544、578 nm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50 nm低能量激光照射可降低高血脂红细胞对光谱的吸收峰,且有助于改善红细胞膜-浆脂质的平衡,从光谱学角度证明了激光治疗高血脂疾病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大肠癌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激光诱导自体荧光诊断系统对40例大肠组织标本荧光光谱随机信号进行采集,并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光谱分析及临床样本自动诊断分类,获得了较好的临床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为大肠癌自体荧光光谱智能诊断系统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自体荧光检测技术是目前新兴的癌症诊断技术,它与传统白光内窥镜相比,在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的诊断上有很大的优势。本文总结了国内外关于自体荧光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重点阐述了生物组织的内源性荧光分子、正常和异常生物组织荧光信号差异的来源、荧光激发光光源和波长的选择,以及荧光图像和光谱信号的处理方法。最后,本文分析并讨论了自体荧光成像与光谱技术在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诊断中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我们把对生物医学的现象归因于低功率激光照射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疑点在于:是否这些现象是激光所特有的?低功率激光治疗所具有的优点是否胜过现存的物理疗法?本文讨论功率低于100毫瓦的连续波氦氖激光。导言 F.Hillen kamp在《激光辐射与生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篇论文中说道,在生物医学的激光应用中,所观察到的绝大多数现象不是激光所特有的,其中大多数也同样发生于热光照射时,并对其进行了研究。如果这些现象,例如利用不同波长的低功率激光治疗伤口,以及产生各种类型的通常称为激光刺激现象被证明在科学上是不容置疑的话,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技术对人舌鳞癌细胞CAL-27进行检测,并将其与正常人体口腔黏膜上皮细胞(NHOK)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从分子层面区分CAL-27和NHOK。方法:培养CAL-27和NHOK,并用激光共焦显微拉曼光谱对其进行检测,以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线性判别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对比CAL-27和NHOK光谱差谱,发现谱宽于735、959、1 334、1 575 cm-1处,CAL-27的峰值比NHOK强,但在1 033 cm-1处,则相对要弱。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判别技术的灵敏度为96.8%,特异性为90.3%,诊断率为93.5%。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下面积为0.971。结论:采用激光共焦显微拉曼技术可区分CAL-27和NHOK。  相似文献   

20.
显微激光共焦拉曼散射仪性能快速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显微激光共焦拉曼散射装置性能快速测定方法,为进行其他样品拉曼测定提供质量保证。方法:利用HoribaJY公司的LabRamINV倒置显微激光共焦拉曼散射仪进行硅片标准样的实验。利用硅片标准样进行系统校正,并利用标准样进行系统性能参数的测定。结果:实验得到硅片标准样位于520.7cm-1的谱线强度随照射激光功率、共焦孔径和时间的变化曲线。结论:520.7cm-1谱线强度随照射激光功率成线性关系,利用该谱线强度的变化可以间接反映照射到样品处的激光功率;520.7cm-1谱线强度随共焦孔径的变化曲线可用于确定不同实验目的共焦孔径尺寸的设置;520.7cm-1谱线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反映系统的稳定性,从而判断是否适合进行其他样品的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