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缝合皮肤小儿腹股沟斜疝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疗效.方法 应用皮下缝合法,对108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结果 皮下缝合、不缝合皮肤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创伤小,手术无瘢痕,免除拆线换药,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结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应用皮下缝合法疗效好,无复发,无切口感染,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不缝合皮肤小儿腹股沟斜疝腹横纹切口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缝合皮肤小儿腹股沟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疗效.方法 应用皮下缝合法,对61例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结果 皮下缝合、不缝合皮肤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创伤小,手术无瘢痕,免除拆线换药,减少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结论 小儿腹股沟斜疝经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应用皮下缝合法疗效好,无复发,无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3.
小切口治疗128例儿童腹股沟斜疝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林 《中外医疗》2010,29(13):104-104
目的推广外科微创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方法采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128例。结果 128例患儿手术顺利,手术操作时间平均25mim,术中出血少,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平均3d,随访无复发。结论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尤其是4岁以下患者,具有疗效确切,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推广外科微创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方法 采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46例.结果 46例患儿手术顺利,手术操作时间平均25m i n,术中出血少,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平均3d,随访无复发.结论 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尤其是4岁以下患者,具有疗效确切,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小儿腹股沟斜疝335例,经外环处的皮肤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20 min,3例复发,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经外环处的皮肤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效果好,安全性高,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方法;方法: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42例,采取经下腹皮横纹微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本组4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并取得治愈,术后有着良好的恢复效果.结论: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尤其是4岁以下患者,具有疗效确切、痛苦小、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方法 2004年1月~2007年4月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131例,使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124例.结果 用两种方法 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255例病儿均痊愈出院.结论 使用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均是一种好方法,但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更为有优越性,阴囊无水肿、不破坏腹股沟结构、能探查对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下腹部皮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治疗的效果。方法经下腹部皮横纹小切口进入行疝内容物回纳,并行疝囊颈部高位结扎。结果全部病例术后效果满意,住院时间2~7天,术后无并发症。结论皮横纹内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治疗符合小儿解剖生理,操作简单,创伤小,切口隐蔽美观,值得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7年4月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131例.使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124例。结果用两种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255例病儿均痊愈出院。结论使用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均是一种好方法,但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更为有优越性,阴囊无水肿、不破坏腹股沟结构、能探查对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7年4月经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131例,使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124例。结果用两种方法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255例病儿均痊愈出院。结论使用下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与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均是一种好方法,但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缝合并疝囊高位结扎术更为有优越性,阴囊无水肿、不破坏腹股沟结构、能探查对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1月~2005年2月,我院采用腹横纹微小切口经腹股沟管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22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3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切口手术结果作出总结.结果 术后6h可进食水,局部加压8h,术后用抗生素1~2d,术后5-6d拆线,术后随访1~3年,无复发者.结论 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能顺利实施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疝囊高位结扎术,而且该切口手术具有较传统腹股沟斜切口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外科微创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鞘突)高位结扎术106例.结果106例患儿手术顺利,手术操作时间平均22min,术中出血少,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天,1例术后4个月复发,无切口感染、出血、阴囊积液及积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下腹横纹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鞘突)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尤其是2岁以下患者.  相似文献   

14.
探讨小儿腹外疝的外科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腹横纹下小横切口行小儿腹外疝疝囊高位结扎术824例.结果 824例患儿手术顺利,手术操作时间平均22分钟,术中出血少,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平均3天,无1例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及医源性隐睾发生.术后随访678例,随访时间12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腹横纹下小横切口行小儿腹外疝疝囊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外疝患者,患儿切口小、疾苦少、恢复快,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简易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简易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56例临床资料。结果其中40例0.5~3岁患儿手术时间(35.3±2.2)min,16例3~7岁患儿手术时间(26.5±2.5)min。术中发现对侧隐匿疝8例(14.2%),行同期疝囊高位结扎处理。术后未见阴囊水肿、睾丸疼痛及缺血坏死。术后随访1~6月15例,6~12月18例,12~15月23例,均无腹腔粘连,1例单侧复发(1.7%)。结论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疝操作简单,具有切口美观、手术安全、疗效可靠、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的优点,是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2004年3月~2010年3月我科共收治小儿易复性腹股沟斜疝500例,均采用经下腹横纹小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罗毅  李忠  周旭坤  李平  江涛  刘顺顺 《农垦医学》2005,27(3):197-199
2001年11月-2005年2月,我院采用腹横纹微小切口经腹股沟管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227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27例,男性203例,女性24例。年龄1-14岁,平均4.8岁。平诊腹股沟疝189例,急诊嵌顿疝21例,复发疝17例,其中右侧131例,左侧90例,双侧6例。  相似文献   

18.
杨鸿 《吉林医学》2009,30(13):1309-1310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外科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对2006年10月~2008年5月6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采用下腹横纹小切口加皮内缝合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6例患儿手术顺利,无一例复发。手术操作时间平均22min,术中出血少,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平均4d,无切口感染、出血、阴囊积液及积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下腹横纹小切口加皮内缝合行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符合微创手术原则,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有效、简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外科微创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外环处小切口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68例.结果:68例患儿均手术顺利,手术操作时间平均25分钟,术中出血少,术后均恢复良好.切口无需缝合,平均住院时间3~4天,无1例复发,无切口感染、出血、阴囊积液、积血等并发症,部分疝囊较大患儿有轻度阴囊肿胀.结论: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尤其是3岁以下患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改进斜疝的手术操作方法。方法:采用腹横纹小切口,不破坏腹股沟管的解剖,电凝止血,可吸收线皮内缝合的方法,行疝囊高位结扎术1 000例,对病例进行观察。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5 min,住院时间3~4 d,切口均甲级愈合,无切口感染、阴囊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本方法简化了小儿斜疝的手术操作。有效地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