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目的 分析2012-2014年江苏省消除疟疾阶段常规监测及效果, 探讨适合本地区消除疟疾阶段的监测和管理 方法, 为制订和调整适合本省的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2012-2014年江苏省网络报告疟疾疫情、 发 热病人血检、 专报系统中疟疾病例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表、 疫点调查和处置表等数据,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2012-2014 年共报告疟疾病例894例, 血检发热病人1 625 034人次, 检出阳性892例, 阳性率为0.05%。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除1 例为源于境外输入病例的输血感染外, 其余均为境外感染的输入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南通 (125例)、 扬州 (123例)、 淮 安 (112例)、 连云港 (111例) 和泰州 (88例), 5市病例数占全省报告病例总数的62.53% (559/894)。病例主要在县级医疗 机构、 县级疾控机构和地市级医疗机构明确诊断, 三者占全部确诊单位的87.02% (778/894)。结论 结论 江苏省连续3年实 现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 初步实现消除疟疾目标。该省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流行范围呈扩散状态, 并有明显的地 域分布规律, 故应根据不同地区的流行强度, 针对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的流行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江苏省疟疾流行现状,掌握疟疾流行规律和趋势。方法 根据全省疟疾流行程度与特征,选择原本地病例较多的宿迁市泗洪县和输入性病例较多的扬州市宝应县为国家级疟疾监测哨点;选择无锡市宜兴市、徐州市睢宁县、常州市武进区、南通市海安县、连云港市赣榆县和淮安市盱眙县6个县(市、区)为省级疟疾监测哨点。收集疟疾监测哨点基本情况以及发热病人血检、疟疾病人个案调查、疫点调查和处置等监测数据。结果 2014年江苏省8个疟疾监测哨点共血检发热病人92 484人次,平均血检率为1.15%;检出疟原虫阳性61例,阳性率为0.07%。61例疟疾病例均为实验室诊断的境外输入性病例,并在网络直报3 d内完成血片复核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7 d内完成疫点调查与处置。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发现,61例疟疾病例初次就诊主要集中在县级疾控机构(37.70%,23/61)和县级医疗机构(50.82%,31/61),明确诊断也集中在县级疾控机构(45.90%,28/61)和县级医疗机构(47.10%,29/61);初次就诊确诊率为90.16%(55/61);48例由公司外派出国,34例有同行人员。结论 江苏省疟疾监测哨点较好地发挥了监测作用,有效推动了全省消除疟疾工作。今后的疟疾监测工作应建立多部门合作模式,形成协查机制,加强对高危人群的主动筛查和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了解江苏省传疟媒介的种群、密度以及季节消长与夜间活动规律,为该省消除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2015年,选择江苏省7个县(市、区)作为疟疾媒介监测点,采用夜间室外通宵帐内人饵诱捕法和诱蚊灯全通宵捕蚊法捕获按蚊,观察各监测点传疟媒介的季节消长和夜间活动规律。结果 2013-2015年,江苏省7个监测点采用诱蚊灯全通宵捕蚊法共捕获中华按蚊11 041只,未发现嗜人按蚊;捕获中华按蚊数量最多的地区为泗洪县,3年共捕获中华按蚊6 724只;最少的是盱眙县,3年共捕获34只。2013-2015年,江苏省中华按蚊密度高峰分别出现在7月上半月、8月上半月和7月下半月。该期间内7个监测点采用通宵帐内人饵诱捕法共捕获中华按蚊2 421只;泗洪县捕获中华按蚊最多,为1 085只;赣榆县捕获中华按蚊最少,为13只。江苏省中华按蚊夜间活动高峰出现在晚上19:00-20:00,在该时段共捕获中华按蚊525只,占捕获总数的21.68%;此后,捕获数量随时间的延后而逐渐减少。结论 江苏省个别地区中华按蚊密度仍较高,应做好消除疟疾阶段疫情和媒介监测,防止输入性疟疾的本地传播。  相似文献   

4.
目的 目的 评价全国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子系统疟疾预警系统的运行效果。方法 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 统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子系统的疟疾预警信息, 对江苏省疟疾预警信号进行统计, 比较疟疾预警信息系统运行前后的3 d 内完成个案流调率。结果 结果 2012?09?01-2012?12?31, 江苏省共接收到来自疟疾预警系统的手机短信消息85条, 其中因重 卡删除8条, 县级疾控中心血片镜检复核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后排除15条, 确认疟疾病例62例。2012年7-12月全省3 d 内完成个案流调率分别为55.56%、 78.57%、 90.00%、 100%、 100%和100%, 7、 8、 9月及10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10.66,P < 0.05)。江苏省2012年7-12月的7 d内完成疫点调查与处置率均为100%。结论 结论 3 d内完成个案流调率与预警 手机短信有关联,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子系统的疟疾预警信息能有效提高基层疾控中心对疟疾病例的响应速度, 对及时 核实和判断疟疾病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2013年江苏省消除疟疾关键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推动消除疟疾阶段江苏省疟疾防控工作的进程。方法收集网络直报系统中江苏省各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的病例信息,收集寄生虫病专报系统中的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疫点调查与处置信息,对其中有关病例确诊、网络直报、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以及疫点调查与处置完成时间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江苏省网络直报疟疾病例341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除1例为输血感染外,其余均为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全部疟疾病例均于发现后24 h内进行了网络直报,并于网络直报后3 d和7 d内分别开展了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疫点调查与处置,执行率均达100%;所有病例中,网络直报后2 d内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的有334例,执行率为97.95%;网络直报后5 d内完成疫点调查与处置的有319例,执行率为93.55%。结论 2013年江苏省消除疟疾"1-3-7定点清除"工作模式执行率均达到了100%,全省连续2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消除疟疾工作初见成效。今后应加强个案调查和疫点调查与处置工作的检查和督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江苏省2015年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如期实现本省的消除疟疾目标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全省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和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江苏省共报告疟疾405例,较2014年(355例)上升14.08%。均为境外输入病例,5例(1.23%)来自东南亚,400例(98.77%)来自25个非洲国家或地区。全省13个市均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其中泰州市、连云港、南通市、淮安市和扬州市报告病例数占全省总数的68.64%(278/405)。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对405份样本进行复核,发现恶性疟299例、间日疟13例、三日疟18例、卵形疟71例、混合感染4例。结论 江苏省已连续4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但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仍呈上升趋势,且输入性间日疟病例较2014年明显增加。加强境外输入性疟疾监测,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对疟疾的诊断和治疗能力、提升疾控机构专业人员病原复核、疫点调查和处置能力是本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目的 掌握江苏省2012年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 为制订和调整适合本省的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 方 法 法 对2012年全省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和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结果 2012年江苏省共报告疟疾 198例, 较2011年的374例下降了47.06%, 发病率为0.026/万, 均为国外输入性病例。全省13个市均有疟疾病例报告, 其中 扬州、 南通、 南京、 泰州、 徐州和淮安报告的病例占全省的71.72% (142/198)。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对196份样本进行复 核, 确定恶性疟164例、 间日疟6例、 卵形疟22例、 三日疟1例、 混合感染3例。结论 结论 2012年江苏省首次实现无本地感染疟 疾病例, 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数虽明显下降, 但病例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 且感染虫种呈多样性。境外输入性疟疾仍是本 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江苏省2011年的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制订和调整适合本省有效的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全省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和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1年江苏省共报告疟疾374 例,发病率为0.05/万,与2010 年病例数基本持平。本地感染间日疟病例13 例,较2010 年的100 例下降了87.00%;输入性疟疾病例361例,其中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病例309例,较2010年的207例上升了49.27%,主要分布在江苏中部和苏北沿海的扬州、南通、淮安、泰州市,该4市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数占全省总数的66.02%(204/309)。2011年江苏省首次报告输入性三日疟7例,输入性卵形疟14例。 结论 江苏省本地感染间日疟病例明显下降,流行范围明显缩小;但境外输入性疟疾仍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感染疟原虫虫种呈多样性。因此,为如期实现全省消除疟疾目标,仍需继续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回国人员的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目的 构建输入性恶性疟防控体系, 为其防控提供全新的科学依据。 方法 方法 建立劳务输出单位数据库和劳务输出人员数据库, 并对劳务输出人员开展健康教育; 建立 “1?3?7” 工作模式、 疟疾疫情周报制度及输入性疟疾患者同行人员协查制度。 结果 结果 至2013年底, 全省各级疾控中心掌握劳务输出公司405家, 初步建立了江苏省劳务输出单位数据库; 患者发病至就诊的平均时间缩短至3.07 d; 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初诊至确诊的平均时间缩减至1.57 d; 实验室确诊率提高到100%, 与2009年实验室确诊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36.35,P < 0.05); 输入性恶性疟重症病例比例下降至 3.15%, 与2011年重症病例比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301.16,P < 0.05); 2013年全省无疟疾死亡病例报告。 结 结论 论 江苏省初步构建了输入性恶性疟防控体系, 对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的有效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间日疟原虫在江苏省中华按蚊体内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析温度对江苏省中华按蚊体内间日疟原虫发育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人工饲血系统感染实验室饲养的中华按蚊,感染后分别在16±0.5、19±0.5、22±0.5、25±0.5、28±0.5、31±0.5℃条件下饲养。解剖中华按蚊的唾液腺,观察不同温度下间日疟原虫子孢子进入中华按蚊唾液腺的最早时间,计算间日疟原虫在中华按蚊体内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根据江苏省13个市月平均气温,计算中华按蚊理论年发育疟原虫代数。结果江苏省中华按蚊体内间日疟原虫发育的起点温度平均为15.31℃,有效积温为109.81日度。间日疟原虫在中华按蚊体内增殖的最适温度为25~28℃。江苏省中华按蚊理论年发育疟原虫代数南部比北部多1~3代。结论温度是影响疟原虫发育的重要因素,温度为25~28℃时,江苏省中华按蚊传播疟疾的机会增大。但在建立疟疾疫情预警系统时还应考虑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目的 掌握江苏省2013年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 为制订和调整适合该省的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方 方 法 法 对2013年全省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和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结果 2013年江苏省共报告疟 疾341例, 较2012年的198例上升72.22%, 发病率为0.050/万; 除1例为源于输入病例的输血感染外, 其余均为境外输入 病例。病例主要分布在连云港 (占15.84%, 54例)、 南通 (占14.08%, 48例)、 扬州 (占14.08%,48例)、 淮安 (占11.44%, 39 例) 和盐城 (占8.50%, 29例) 等5市。所有病例均经江苏省参比实验室确诊。其中, 恶性疟286例、 间日疟8例、 三日疟9 例、 卵形疟30例, 混合感染8例。 结论 结论 江苏省已连续2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 消除疟疾工作成效显著; 但境外感 染的输入疟疾病例日益增多, 且感染虫种呈多样性。境外输入疟疾仍是该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掌握2017年江苏省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制订和调整适合本省的消除疟疾后监测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7年全省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和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7年江苏省共报告疟疾239例,较2016年的308例下降22.40%。239例疟疾病例除2例为输血感染外,其余237例均为境外感染的输入性病例。239例疟疾病例中,恶性疟163例、间日疟21例、三日疟11例、卵形疟43例、恶性疟原虫与卵形疟原虫混合感染1例。2017年全省13个设区市均有疟疾病例报告,其中居前5位的为南通市(39例,16.32%)、苏州市(26例,10.88%)、泰州市(25例,10.46%)、淮安市(24例,10.04%)和连云港市(22例,9.21%),5市合计报告的疟疾病例数占全省报告的疟疾病例总数的56.90%(136/239)。输入性疟疾报告病例的主要感染来源地为非洲(225例)、亚洲(8例)、大洋洲(2例)、南美洲(2例),其中大洋洲和南美洲为新出现的感染来源地区。结论 江苏省连续6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2017年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虽较2016年有所下降,但仍是全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制定针对性的疟疾防治对策.方法根据江苏省疟疾流行因素,将流行区分为6个监测组,即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共存地区(1组)、嗜人按蚊分布毗邻地区(2组)、中华按蚊单一媒介地区(3组)、基本消灭疟疾地区(4组)、流动人口较集中地区(5组)、献血员疟疾较多地区(6组).于1997~1999年分别在上述地区,对疟疾进行了分类监测.结果1组疟疾年发病率、API、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和IFA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其它组,发病数占全省病例总数的74.38%,嗜人按蚊占按蚊总数的3.73%;2组年发病率、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IFA阳性率明显高于3~6组;3组和4组年发病率、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IFA阳性率已降至较低水平;5组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和IFA阳性率显著高于当地居民;6组疟疾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结论1组地区是江苏省疟防重点地区,2组地区需加强疟疾监测,3~4组地区可进一步简化现有抗疟措施,5组地区重点开展流动人口监测,6组地区可列入当地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10年江苏省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制订适合本省实际的有效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全省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江苏省共报告疟疾386例,与2009年病例数基本持平,发病率为0.05/万。其中本地感染间日疟病例100例,较2009年下降了47.92%,主要分布在淮河沿岸的徐州、宿迁和淮安3市,占全省病例总数的75%(75/100);输入性疟疾病例286例,其中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病例207例,较2009年上升了104.95%,主要分布在江苏中部和苏北沿海的南通、泰州、扬州、淮安、盐城和连云港6市。286例输入性病例中,国内其他省输入38例,均为间日疟,其中复发病例11例,复发率显著高于本地感染病人;国外输入248例,207例为输入性恶性疟病例,其中82例为回国后再燃,41例间日疟病例中,复发病例23例,复发率显著高于本地感染病例和国内其他省输入病例。结论江苏省本地感染间日疟病例明显下降,但输入性间日疟病例数仍较多,且境外输入性恶性疟病例逐年成倍上升。因此,要在江苏省如期实现消除疟疾目标,一方面要加强重点地区疟疾防治,进一步降低本地感染病例发病率;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流动人员中间日疟病例的休止期根治方法,降低复发率,减少输入性间日疟病例对本省疟疾防治成果的影响;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健康教育,提高务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并积极开展多部门协作,加强对劳务输出回国人员的监测和管理,做好输入性恶性疟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目的 了解江苏省疟疾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掌握疟疾流行规律和趋势。方法 方法 根据全省疟疾流行程度与 特征, 选择无锡市宜兴市、 徐州市睢宁县、 常州市武进区、 南通市海安县、 连云港市赣榆县和淮安市盱眙县等6个县 (市、 区) 为省级疟疾监测哨点。了解监测哨点的基本情况, 收集发热病人血检、 疟疾病人个案调查、 疫点调查和处置等病原学 监测数据。结果 结果 2013年6个监测哨点共血检发热病人66 723人次, 平均血检率为1.10%, 检出疟原虫阳性52例, 阳性 率为0.08%。52例病例均在网络直报3 d内完成血片复核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明确为实验室诊断的境外输入性疟疾病 例; 在1周内完成疫点调查与处置, 完成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系统数据录入和上报工作。对52例疟疾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 查发现, 其中20例为自行出国, 4例由私企带至国外务工; 21例系独自回国, 无同行人员; 跟踪观察发现, 4例病例出现再 燃。结论 结论 随着江苏省消除疟疾工作的全面推进, 基层能如期贯彻落实消除疟疾 “1?3?7定点清除” 工作模式。加大劳务 出国人员的疟疾防治知识宣教, 加强境外务工回归人员的疟疾监测, 是江苏省今后疟疾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江苏省境外输入性疟疾的流行病学特征并探讨其防控策略,为进一步提高输入性疟疾诊治和管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7月18日至2012年6月30日江苏省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信息及个案流行病学资料,对境外输入性疟疾的虫种、来源、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发病及诊治情况、出国途径及同行回国人员情况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1年7月18日至2012年6月30日江苏省共报告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233例,其中226例(97.0%)来自非洲国家,208例(89.3%)为恶性疟,224例(96.1%)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发病人群主要为青壮年男性农民工和技术工人,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变化,145例(62.2%)病例在回国后20 d内发病。从发病到就诊时间的中位数为2 d,从就诊到确诊时间的中位数为1 d。首诊单位相对分散,确诊单位主要为县级以上医疗和疾控机构(220例,占94.4%),病例确诊后规范治疗率为100%。205例(88.0%)患者系经公司劳务派遣出国务工人员,142例(60.9%)患者有同行回国人员。结论 江苏省境外输入性疟疾疫情严峻,需进一步强化业务培训和多部门合作,针对高危人群建立协查机制,采取有力防控措施降低境外输入性疟疾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目的 分析近5年来淮安区疟疾疫情监测结果, 为制订相应疟疾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方法 对2009-2013年淮 安区常住人口及外来流动人员中的发热病人进行血检, 并进行蚊媒监测。结果 结果 近5年淮安区共血检常住人口中发热病 人48 203人次, 未检出疟原虫阳性者; 血检流动人口中发热病人360人次, 检出疟原虫阳性病例53例 (间日疟2例、 恶性疟 48例、 未分型3例), 阳性率为14.72%, 均为到非洲、 东南亚等地区务工感染后的返乡人员。2013年共捕获中华按蚊1 048 只, 未发现其他按蚊。 结论 结论 近5年淮安区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 但境外输入性病例较多, 且传疟按蚊和疟疾传播条件依 然存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江苏省消除疟疾阶段媒介监测结果,为输入性疟疾在本地传播的风险评估和消除疟疾后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7年每年6-10月,在江苏省媒介按蚊监测点采用半通宵人饵诱捕法、室外全通宵诱蚊灯法诱捕按蚊,进行按蚊种群和密度监测;采用WHO推荐的强迫接触筒法进行杀虫剂抗性监测。结果 2011-2017年,在江苏省7个媒介按蚊监测点采用半通宵人饵诱捕法共捕获中华按蚊5 106只,年均叮人率分别为1.075、0.786、1.057、0.787、0.790、1.797只/(人·h)和1.185只/(人·h);采用室外全通宵诱蚊灯法共捕获中华按蚊28 186只,年均灯诱密度分别为57.950、50.932、14.800、4.405、58.070、72.406只/(灯·夜)和17.145只/(灯·夜)。2012年中华按蚊对溴氰菊酯、DDT和马拉硫磷的敏感性、抗性指数均为R级。结论 江苏省传疟媒介主要为中华按蚊,未发现嗜人按蚊;部分疟疾流行区中华按蚊已对溴氰菊酯、DDT和马拉硫磷产生高度抗性。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2006年疟疾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6年江苏省报告疟疾病例767例,发病率为0.107/万,比2005年上升了16.57%;本地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为0.08%(293/361896),外地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为1.23%(251/2044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省复发病例占发病总数的9.00%(69/767)。清晨50顶蚊帐内捕获的中华按蚊平均密度为0.61只/顶,较2005年(0.29只/顶)上升110%。提示中华按蚊数量明显增高是江苏省淮北地区出现疟疾疫情反复的主要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掌握2014年江苏省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制订和调整适合本省的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4年全省网络报告疟疾疫情和专报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4年江苏省共报告疟疾355例,较2013年(341例)上升4.11%,发病率为0.046/万。355例均为国外输入性病例,4例(1.13%)来自东南亚,351例(98.87%)来自21个非洲国家或地区。全省13个市均有疟疾病例报告,其中淮安市(56例)、南通市(46例)、连云港市(42例)、扬州市(41例)和泰州市(40例)报告病例数占全省总数的63.38%(225/355)。省疟疾诊断参比实验室对355份样本进行复核,发现恶性疟292例、间日疟4例、三日疟10例、卵形疟46例,混合感染3例。病例追踪观察发现,355例疟疾病例中有6例恶性疟出现了再燃,有4例卵形疟和1例间日疟出现了复发。结论 江苏省已连续3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初步实现消除疟疾目标,但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仍较多,且感染虫种呈多样性,加强境外输入性疟疾监测、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相关人员对疟疾的诊断和治疗能力、针对性地开展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是本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