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评价改良Millard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新疆喀什兵团农三师医院口腔科收治的唇裂患儿127例以改良Millard法进行修复,省略患侧鼻翼基底的水平切口,在患侧唇红部设计小三角瓣向健侧唇红嵌插。 结果 127患儿术后人中嵴明显,鼻小柱形态好,红唇外形满意。结论 改良Millard法定点明确,操作方便,避免了患侧鼻翼下方横切口,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瘢痕组织少,鼻唇畸形同期整复,可使单侧不完全性唇裂达到满意效果,是一种可靠实用的单侧唇裂修复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改良Millard Ⅱ式唇裂修复术修复单侧唇裂的手术要点.方法 随机选取伴或不伴腭裂的单侧唇裂患者50例,采用改良Millard Ⅱ式进行手术修复.手术设计明确5点定于鼻小柱基底中点、X点定于5-2连线上,均在手术后上唇中线上,摒弃环鼻翼切口.利用干、湿唇黏膜肌瓣重建唇红.结果 50例单侧唇裂患者修复术后,手术瘢痕基本和健侧天然标志线相对称,双侧唇高视觉相等,鼻底线、唇红缘、干湿唇交界线协调对称,唇红丰满,外形满意.结论 Millard Ⅱ式单侧唇裂修复术适度改良后设计明确,修复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3.
单侧唇裂修复的手术方法应用较多的是Millard法 ,而MillardⅡ式[1] 较Ⅰ式更注重了对患侧鼻小柱软组织的延长和鼻翼形态的恢复 ,但仍然存在不完全性唇裂患者术后唇高过长的弊端[2~ 4] ,笔者应用MillardⅡ式整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时作了改进 ,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一、临床资料选择随机住院的不完全性唇裂患者 182例 ,年龄 6个月~ 2 8岁 ,平均 12岁 ,男 10 4例 ,女 78例 ,均采用MillardⅡ式改良法修复 ,以回诊或用信件随防 6个月~ 2年 ,效果评价分为四等 ,①很满意 :唇红缘对齐 ,左右唇高相等 ,左右鼻孔等宽 ,双侧鼻翼对称 ,唇红幅度自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婴幼儿单侧完全性唇裂I期修复术同期矫正鼻畸形的手术方法、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对5l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采用Millard I或Ⅱ式手术方法修复唇裂,同期对其鼻畸形进行初步矫正,包括:恢复患侧鼻翼脚的水平高度,使之与健侧对称;重建患侧鼻底形态;延长患侧的鼻小柱长度;恢复患侧鼻嵴和鼻孔大小;鼻外形均得到改善。结果所有患儿均随访36~48个月,患侧鼻翼外侧脚上提内移,鼻小柱变长。所有患儿均未明昆增加术后瘢痕,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患侧鼻翼发育障碍所致畸形加重。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裂患儿均伴有较严晕的鼻畸形,在I期唇裂修复术同期矫正鼻畸形可以在不增加附加切口的情况下,获得更佳的畸形矫正疗效,患儿术后鼻部的美观和对称性可得到进一步改善,对患侧鼻部的发育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侧不完全唇裂整复的人中再造研究。方法采用Millard法对41例单侧不完全唇裂患儿进行整复手术。将鼻底部错位肌肉切断,解剖裂隙两侧口轮匝肌5mm,并作患侧肌肉断面1/2处水平剖开3mm,人中正中作纵向1mm深切口,唇红组织两侧作附加切口。通过相应的缝合方法,形成明显的人中结构。术后六个月复诊评估疗效。结果41例整复患儿中,术后人中形态满意28例,较满意6例,满意率为82.9%。结论单侧不完全唇裂整复中,采用Millard手术方法及口轮匝肌功能性修复,再造人中形态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Noordhoff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分析与常规方法的不同设计,提出在手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随机选择用Noordhoff法修复52例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患儿的手术效果分析,提出Noordhoff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手术方法的特点,阐明手术设计的思想和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结果:52例中除其中1例因切口摔倒而裂开重新缝合外,余51例切口均I期愈合。所有患儿术后鼻、唇弓及红唇形态近期效果满意。结论:Noordhoff法手术方法的设计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唇的软组织,避免了鼻翼外侧的切口,鼻唇畸形同期整复使单侧不完全性唇裂能达到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改良式旋转推进法修复单侧完全唇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旋转推进原则对105例单侧完全唇裂患儿进行手术整复,术中使用Mohler切口,结合Noordhoff唇红瓣,并同期进行闭合式鼻畸形整复术。结果:105例患儿,术后6个月随访,临床效果均满意。结论:采用改良式旋转推进法整复单侧完全唇裂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对单侧不完全性唇裂的修复术式,改良经典旋转推进法,并应用于临床,通过主、客观评价探讨其效果.方法:选择30例单侧不完全性唇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改良法手术:7点定于患侧裂隙顶点;患侧梯形推进瓣;保留旋转推进法切除组织.对术后拆线后照片,进行主观评价WAS评分系统);客观数据以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主观评价中除鼻孔对称性及人中嵴形态外,均值接近8.0.客观评价:术后健患侧鼻翼口角距及健患侧鼻翼唇峰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患侧唇峰口角距、鼻底宽及鼻孔宽度对称率较术前接近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人中切迹点及鼻小柱基部中点偏离程度减小,回归率高于50%.结论:改良旋转推进法修复单侧不完全性唇裂可达到良好的美观效果,术后健患侧基本对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Millard术式对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的效果。方法对69例单侧完全性唇裂患者进行唇裂修复,采用Millard术式并作以下改良:①在“3”~“6”线上越过“6”向上作延长切口约1.2cm,并分离;②在鼻小柱基底部向健侧越过“5”作延长切口,将健侧裂隙唇峰点下降至正常位置;③将“7”的位置上移约1.2cm,定在鼻腔前庭裂隙的鼻翼侧黏膜与皮肤交界处,增加“7”~“8”的弧度,从而使B瓣延长,有足够的组织瓣对越过“5”的延长切口创面进行组织修复;④对息侧的鼻翼侧鼻底及鼻翼部分组织与骨膜表面进行充分的潜行分离,使鼻翼部分恢复到正常的位置;⑤在相当于“7”处向外上切开约0.8cm,对鼻底组织进行减张缝合。结果69例患者术后鼻小柱居中,两侧唇峰对称,唇弓清晰,鼻底部分组织闭合良好,有较完美的前鼻孔外观,鼻底宽度与对侧等同,鼻翼沟明显。手术创口全部工期愈合,随访6个月,效果满意。结论改良Millard术式对单侧完全性唇裂修复手术,效果良好,可为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口腔医学》2017,(12):1095-1098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改良Millard法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唇高的恢复情况,为临床单侧完全性唇裂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先天性单侧唇裂患儿5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例。第一组采用石冰的个体化改进MillardⅡ术式,第二组采用不做8点的改良Millard术式。两组患儿分别在手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随访,测量每名患儿健、患侧唇高并计算其差值,再进行两组对比。结果两组患儿手术完成即刻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6);6个月后随访,两组间健-患侧唇高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初期手术时,石冰的个体化改进MillardⅡ术式,应用范围更广泛,唇高改善理想;不做8点的改良Millard术式避免了鼻底的横行疤痕,但患侧唇高下降不足。  相似文献   

11.
改良MillardⅡ''s修复单侧完全性唇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侧三度唇裂的修复术式。方法 在Millard Ⅱ‘s法的基础上作了改进,C瓣仍向上旋转修复鼻底,而A,C两瓣的间隙则由B瓣尖端插入修复。同时增加了环鼻翼切口,使鼻翼外侧脚更易复位。结果 自1997年初共修复112例,除两侧鼻底糜烂和口腔洞穿,最后以疤痕愈合外,其余效果满意。结论 改良的Millard Ⅱ‘s修复单侧完全性唇部和鼻畸形均得到了良好的矫正。  相似文献   

12.
单侧唇裂整复同期矫治鼻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侧唇裂整复同期矫治鼻畸形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Millard法Ⅱ式整复110例单侧Ⅱ度以上唇裂.全层切开上唇后,潜行彻底分离鼻小柱及患侧鼻翼,术后用稍大于健侧鼻孔的鼻管固定患侧鼻孔.术前、术中、术后拍摄颌面部正位、侧位及鼻底位相片以备对照.术后最长追踪半年,最短2周.结果 110例患者除3例术后出现轻度感染外,其他患者通过相片对比,医患评价均感满意.结论 单侧唇裂整复同时矫治鼻畸形方法可行,手术方法简单,效果较好,较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3.
旋转推进法(rotation-advancement)的创始人 Millard 在设计和应用该法数年后,发现对于过宽的单侧唇裂修复,存在患侧上唇下降不足和患侧鼻小柱、鼻翼基底的畸形尚未得到矫正,为此改良了旋转推进法,称延伸的旋转推进法(extension of rotation-advancement,E of R-A)。1968年在美国的整形  相似文献   

14.
单侧唇裂治疗效果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对113例单侧唇裂的术后效果进行了主观、客观和综合评价间的研究,发现综合评价较能反映唇裂术后的真实效果,并发现 Millard 法对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单侧唇裂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本文还对其中追踪两年以上的12例患者进行再次评价,发现代表鼻唇对称性的9项指标中在术后两年竟无一项有显著性变化,证明 Millard 法整复后的患者,其患侧不会出现异常生长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单侧唇裂的修复方法很多,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经典的旋转推进法(Millard法),但经许多学者研究和临床证明旋转推进法存在唇高不足及疤痕直线收缩等缺陷,而下三角瓣法存在鼻翼及鼻底修复不良和患侧唇高过长等缺点。为此,我们在上唇下部和唇红缘下各设计一小三角瓣的方法对Millard法进行了改良,在临床对51例单侧唇裂进行了修复并取得了良好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二期整复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自1997年3月-2001年2月在本科求医的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患者中的78例,全部采用鼻小柱基部的飞鸟形切口进路行鼻翼软骨内侧脚上移悬吊术,进行鼻畸形的二期整复,结果:所有病例术后鼻外形有明显改善,鼻小柱居中,双侧鼻孔大小基本相等,鼻翼鼻底丰满,鼻尖高挺。结论:鼻小柱基部飞鸟形切口进路的患侧鼻翼软骨内侧脚上移悬吊术是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的二期整复有效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的设计和方法 ,对49例单侧唇裂患几行唇裂修复术并同时行前鼻孔成形术.术后7d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49例患儿除2例近鼻底处皮瓣部分坏死外,余47例患儿的切口均为一期愈合.49例患儿术后均取得了满意的动态和静态效果,鼻畸形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 华西法单侧唇裂修复术式设计简单,手术效果良好,是一种可靠的单侧唇裂修复术式.  相似文献   

18.
作者研究了应用旋转推进法(Millard Ⅰ型)和三角瓣法(Bardach 改良法)修复单侧唇裂后,覆盖鼻软骨的皮肤的继发畸形特点。两组病例的鼻畸形均未行二期矫正。结果表明,两组病例鼻皮肤包被垂直方向的不对称相似。裂隙侧鼻翼穹隆塌陷,鼻小柱短小,鼻尖突出。两种唇裂修复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鼻皮肤包被水平方向的改变。以 Millard Ⅰ型法修补的唇裂,鼻翼基底的位置更近正常,而三角瓣法使鼻翼基底向外移位明显。若与裂隙侧鼻翼穹隆扁平一起考虑,用 Millard Ⅰ  相似文献   

19.
一种单侧唇裂修复术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以Millard术式为代表的旋转推进瓣唇裂基本手术方法,术后远期效果受到术者、术式、畸形程度等多因素的影响,手术效果难以恒定。本文介绍一种新的个体化唇裂手术方法,以期解决以上问题。方法:唇裂患者27例,平均手术年龄4.6个月,类型包括单侧不完全性唇裂和单侧完全性唇裂。患侧鼻小柱点依据健侧鼻孔大小而定,避免患侧鼻底下的切口,患侧裂隙唇部切口线重建后形成双侧对称结构,唇部各解剖标志自然状态下复位。结果:整个上唇解剖标志自然,上下唇比例协调,组织充足;人中凹存在,皮肤瘢痕明显减少;唇沟部分自然并与邻区相连,同时为二期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利于再次手术;另外,本组患者中无上唇过紧现象,手术效果满意。结论:研究提示依据新的定点和设计提出的个体化手术方案,是一种修复单侧唇裂的新方法,对于单侧唇裂不同畸形程度的患者,均可适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单侧 度唇裂因唇隙过大 ,伤口张力大 ,术后容易出现伤口裂开 ,鼻底不丰满 ,唇缘形态不理想或上唇过长或过短等情况。采用上下三角瓣法修复单侧 度唇裂 ,能多保留组织 ,因鼻底及唇缘均有三角瓣交叉 ,没有直线切口 ,术后组织丰满 ,伤口不易裂开 ,形态满意。本文报道 50 1例上下三角瓣法修复单侧 度唇裂 ,旨在探讨提高上下三角瓣法修复单侧 度唇裂的效果 ,促进口腔颌面部修复重建外科水平的发展。方法 :上下三角瓣法修复单侧 度唇裂的设计 ,唇缘和鼻底的定点同三角瓣旋转推进法 ,只是 8点的位置固定在患侧鼻翼根部外侧缘 ,除此外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