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肾病综合征是因各种肾实质性疾病所引起的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为特征的一种疑难病症 ,属中医“水肿”范畴。笔者近几年来用附子麻黄汤和健肾汤加减治疗本症 ,取得较佳疗效 ,现介绍如下。治疗方法真阳虚衰型 :全身浮肿 ,腰以下肿甚 ,溲少便闭 ,四肢厥冷 ,面色灰暗 ,舌质胖色淡 ,苔白 ,脉沉细尺弱。治疗以温阳利水 ,方用麻黄附子汤加味 :麻黄 4 .5g、附子 9g、乌豆 30 g、甘草 5g、车前子 1 2 g,每日 1剂水煎分 2次服。如正虚应减少剂量至麻黄 3g、附子 6g;待浮肿消退 ,腰冷已除 ,食欲正常后予金匮肾气丸以善后。脾肾两…  相似文献   

2.
用健脾强肾汤:熟地、山药、淫羊藿、黄芪、丹参各12g.白术、茯苓、山茱萸、巴戟天、莲子、麦冬各10g,附子6g。肉桂3g.新开河参(或红参)粉5g(分冲)。阴虚甚加西洋参;阳虚甚附子、肉桂增量。日1剂水煎服。并用通关泻浊汤:牡蛎、公英各30g,赤芍、桃仁、半夏各15g,生大黄20g。水煎取浓液,保留灌肠,日1次;每周5次。并用肾必胺250ml/日.静滴。  相似文献   

3.
李某,女,48岁,1996年12月21日初诊。患者声音嘶哑失音2天,伴咽喉微痛,吞咽不利,恶寒,无汗,口不渴,咽部色微红,舌质谈,苔薄白,脉沉弦。辨证为风寒入于少明。治当温经解表。予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处方:麻黄10g,细辛4-sg,附子12g,桔梗129,北杏仁10g,甘草6g。2剂,每日1剂,水煎服。服2剂而愈。按:《杂病广要·痞脱:“暴吸声不出,咽喉异常,卒然而起,或欲咳而不能咳,或无痰,或清痰上溢,脉多弦紧或数疾无论,此大寒犯肾也,麻黄细辛附子汤温之。”足少阴之经循喉咙,挟舌本,不仅肺为声音之门,而肾实为呼吸之根。…  相似文献   

4.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由于窦房结病变导致功能减退,产生多种心率失常的综合表现。常导致有关脏器、组织血供不足的症状,如眩晕、视蒙、乏力等,严重者发生晕厥。如有心动过速的发作,则出现心悸、心绞痛等,直接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甚至生命。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症。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传统中医药方剂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本病1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方药如下:麻黄、炮附子各10g,细辛5g,红参2g,当归、麦冬、五味子各15g,丹参30g(注:麻黄用量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5.
麻黄附子细辛汤临证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荣  王魁亮 《国医论坛》1997,12(4):11-11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仲景《伤寒杂病论》。用于少明兼表的证治。笔者在临证中,应用此方治疗多种病证,取得满意效果。亚病态表房结综合症王某,男,59岁,维吾尔族,1991年9月ZI日初诊。心前区疼痛伴心悸、气短、头晕乏力3年余。夜间疼痛加剧,固定不移,四末发凉,纳差,舌质谈,首薄白略腻,脉弦迟。查体:心率41次/m巾。24h动态心电图示: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动过缓。②左前分支阻滞、!“窦房阻滞。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麻黄、炮附子、手姜各10g,桂技12g,细辛3g,)g穹、当归各159。上方进服15$J,心率提高到6…  相似文献   

6.
本组用本方:苇茎、葶苈子、毛冬青、云苓、慧苡仁各30g.桃仁、冬瓜仁.黄芩、紫菀各15g,杏仁、红花各6g,陈皮3g。肺肾气虚外感型酌加麻黄6g(或桂枝12g);心脾肾阳虚水泛型酌加制附子、白术各12g;痰浊闭窍型酌加莒蒲30g,鲜竹沥10ml元阳欲绝型酌加红参10g(另炖),制附子12g;热瘀伤络型酌加水牛角(先煎)、生地各30g。  相似文献   

7.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100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笔者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 ,采用温阳解表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 10 0例 ,取得较好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0 0例中 ,男 4 1例 ,女 5 9例 ;年龄 :<2 5岁 5例 ,2 5~ 30岁 35例 ,31~ 35岁 2 4例 ,>35岁 36例 ;病程<10年 16例 ,10~ 2 0年 6 7例 ,>2 0年 17例。本组病例均经鼻科确诊。2 治疗方法麻黄附子细辛汤组成 :麻黄 6g ,细辛 6g ,附子 6g ,蝉蜕 6g ,荆芥 9g ,乌梅 9g。若兼气短、音低、自汗、面色白等证属肺虚者则加防风、白术、黄芪、苍耳子等。临床时应注意苍耳子有小毒 ,最好不要久用。若兼脾虚纳呆、腹胀、便溏…  相似文献   

8.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乃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的方剂,原书谓:"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因太阳、少阴两感证的基本病机为心肾阳虚、复感寒邪,表里同病,  相似文献   

9.
经方治验3则     
陈维初 《国医论坛》1996,11(5):18-18
1汗出案胡某,女,42岁,教师,1994年4月7日诊.近半年来每于晨间4时~5时,身热烦躁,遍身汗出,需更衣1次~2次,评后身凉,体倦乏力,精神萎靡。平时头昏心悸,失眠多梦,腰酸腿软,四肢欠温,容易感冒。曾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中西药多方治疗不效。诊见:形体消瘦,面色少华,语声低微,精神不振,形寒怕冷,四肢不温,舌谈胖,边有也痕,答薄,黄白相间,脉沉细而弱。诊为阳虚出汗.治宜助阳解表.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炙麻黄10g,附子15g,细辛4g,炙甘草8g.3剂,日1剂,水煎服。药尽,晨间汗出大减,余症有所改善.效不更方,…  相似文献   

10.
附子性味辛甘大热,有毒。多内服而少外用。笔者近年来,以附子外用治未溃破之冻疮32例,取得满意疗效。32例年龄在16~60岁之间,临床表现为紫斑、水肿。临床分型(以紫斑大小为标准),Ⅰ型15例(紫斑≤2cm),Ⅱ型11例(紫斑>2cm而≤scm),Ⅲ型6例(紫斑>5cm)。方法:先用小杯倒入白酒50g,加入附子10g,附子全部浸入酒中,先浸半小时,然后文火慢煎,煎沸3分钟后趁热用棉球蘸酒液涂于患处。每晚睡前涂搽5次,且每晚用后再向杯中加入少许白酒备来晚再用。疗程:Ⅰ型患者1周为1疗程,Ⅱ、Ⅲ型患者2周为1疗程。治疗期间注意防寒保暖。…  相似文献   

11.
①用生附子、吴荣萸各等份,研成细末,每晚睡前用醋调敷两足涌泉穴,绷带包裹,敷药12—24小时取下。连续敷贴1周。此法可使患者自觉症状减轻,同时血压亦可逐渐下降,适宜于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病。②用蓖麻仁50g,吴茱萸、附子各20g。冰片10g.生姜150g,同研捣后醋凋成糊状,取药糊适量,敷双足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借助数据挖掘手段,探讨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研究的组方规律。方法:检索CNKI数据库1975—2015年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频数分析、剂量分析和关联规则探索常用有效中药、药对及剂量。结果:对筛选出的56张处方中102味中药进行分析,确定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和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挖掘出6味核心中药和2个核心药对(桂枝+附子、附子+细辛+麻黄),并确定其参考剂量为黄芪15~50 g,附子6~20.5 g,丹参12~30 g,桂枝9~20 g,麻黄5~10 g,细辛3~10 g。结论:中医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核心药物为黄芪、附子、丹参、桂枝、麻黄、细辛,黄芪宜为君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麻黄细辛附子汤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大鼠INF-γ与IL-13的影响,揭示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AR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采用随机区组法分成5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扑尔敏治疗组、麻黄细辛附子汤低剂量组、麻黄细辛附子汤高剂量组,每组8只,造模分为2个阶段,即基础致敏与鼻内激发。基础致敏:实验组使用5%OVA混悬液致敏,腹腔注射,日1次,共7次;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5%OVA混悬液,方法和步骤同实验组。鼻内激发:实验组从第15天起,以5%卵清蛋白(ovalbumin,OVA)混悬液100μL双侧滴鼻,每侧50μL,日1次,共7次;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代5%OVA混悬液,方法和步骤同实验组。麻黄细辛附子汤低剂量组:使用麻黄细辛附子汤2 m L·次~(-1)(每毫升含生药0.2 g),1日2次灌胃,共21 d。麻黄细辛附子汤高剂量组:以麻黄细辛附子汤2 m L·次~(-1)(每毫升含生药0.4 g),一日2次灌胃,共21 d。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使用生理盐水2 m L·次~(-1),日2次灌胃,共21 d。扑尔敏治疗组:0.01%扑尔敏溶液2 m L·次~(-1),日2次灌胃,共21 d。检测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后血浆INF-γ与IL-13的含量。结果:模型组INF-γ含量(17.4±2.7)μg·L-1显著降低,IL-13(50.3±2.6)μg·L-1显著升高,治疗后麻黄细辛附子汤低剂量组和麻黄细辛附子汤高剂量组INF-γ含量(22.6±3.0;20.4±2.5)μg·L-1含量升高,IL-13(35.0±3.0;34.2±3.3)μg·L-1含量降低。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组、扑尔敏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AR大鼠INF-γ含量较低,而IL-13含量较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麻黄细辛附子汤可以调节免疫失衡功能,通过使INF-γ含量升高,使IL-13含量降低纠正体内Thl和Th2表达失衡而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14.
大黄附子汤是仝小林教授临床辨治肾功能不全的效方,通过多年临床经验,精选大黄、淫羊藿、生麻黄组成新方,尤适用于形寒肢冷、大便秘结伴肌酐、尿素氮升高的肾功能损伤患者。方中大黄苦寒降泻,排毒泻浊,常用剂量6~30 g;淫羊藿补肾壮阳,温肾排水,常用剂量15 g;生麻黄发汗利尿,常用剂量6 g。  相似文献   

15.
许久光 《山西中医》2001,17(5):18-18
自 1996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笔者用经方治疗冷风性荨麻疹 3 4例 ,疗效尚可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 ,男 12例 ,女 2 2例 ;年龄 19~ 5 4岁 ,2 5~5 1岁占 85 % ;病程最短 5个月 ,最长 2 9年 ,以 1~ 10年为常见。伴类风湿关节炎 6例 ,风湿性关节炎 4例 ,产后关节痛 5例 ,过敏性鼻炎 6例 ,有全身畏寒、易汗者 15例。 3 1例曾经西医治疗。2 治疗方法2 .1 发作期 :治疗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主。药用 :麻黄10 g,附子 6~ 15 g(先煎 ) ,细辛 3~ 6g,防风 10 g,荆芥 10 g,当归 15 g,地龙 12 g,全蝎 2~ 5 g。若伴有类风湿关节炎、…  相似文献   

16.
验方集锦     
《广西中医药》2007,30(2):62-62
方药:大黄、附子(先煎)各10g,半夏、茯苓、玄参、桔梗、厚朴各15g,桃仁、木蝴蝶各12g,细辛3g.  相似文献   

17.
张广政  高霖 《新中医》2015,47(3):275-276
麻黄附子细辛汤为医圣张仲景之助阳解表、扶正祛邪的代表方剂之一。笔者从医数十年,若阳虚寒凝证存在于少阴经络所行之处,多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每获良效。今从自身临证实践以及所见所感,浅谈此方的临床运用体会。1原文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28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细,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301条)2现代解读脉微细,但欲寐是少阴病的纲领证。生理上,少阴属于心肾两脏,心主血,主火;肾藏精,主水。病理上,病则心肾两  相似文献   

18.
介绍徐书教授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临床疾病的经验。麻黄附子细辛汤源出《伤寒论》第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徐书教授认为只要是心肾阳衰,寒邪束于肌表,卫阳不布,气血运行不畅,脉络受阻引起的各种病证皆可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并附验案3则。  相似文献   

19.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预防感冒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笔者临床用其加减预防感冒,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8例患者中,30~40岁者2例,41~50岁者2例,51~70岁者4例。患者大多素体虚寒,手足不温,四肢发凉,喜温恶寒,稍遇寒邪即可诱发外感,表现为鼻流清涕,咽喉疼痛,四肢酸乏,发热恶寒等。冬春季多发。治疗方法及结果麻黄6g,细辛3g,附子10g(先煎),生黄芪10g,防风10g,白术10g。为防止细辛,附子药性过热,可适当加黄芩10g;食欲不佳者可加焦三仙各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5~10天,以后间隔月余,定期服用3~4天。8例患者中有4例效果明显,6个月内未患感冒;3例…  相似文献   

20.
用党参、茯苓、白术、当归各10~15g。泽泻、车前子(包)各10g,白茅根、玉米须、公英、丹参、黄芪、益母草各15-30g。随症加减,日1剂水煎服。恶心呕吐、精神萎靡、肾功能不全并用复方大黄煎剂(含生大黄、牡蛎、公英各30g,制附子10g,红花15g,六月雪60)150ml,保留灌肠,日2次。14日为1疗程。用4~6个疗程.结果:完全缓解19例,基本缓解15例,好转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