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找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30例病例按年龄、性别、治疗前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激素治疗时间、副作用、预后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例病人中男性占6例(20%),女性占24例(80%),年龄12~55岁,其中有26例(86.7%)经激素治疗有效。平均血小板上升至100×109/L的时间为10天。在26例经激素治疗有效的病人中,有4例(15.4%)在激素停用后血小板再次下降,需用激素维持治疗。30例病人中有2例(6.67%)死于脑出血及消化道大出血。30例中有4例(13.3%)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等药物治疗无效。用激素治疗最多见的副作用为:向心性肥胖、痤疮、骨关节疼痛等。结论ITP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绝大多数使用激素治疗有效,并且停药后无复发,少数需用激素维持治疗。极少数病人使用激素治疗完全无效,并且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均无效,其中1例患者在激素治疗无效后,行脾脏切除术后血小板仍无明显提高,血小板计数在(20~30)×109/L之间,并无大出血表现,成为难治性ITP,其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免疫因素无关,而是血小板生成的某个环节出现阻碍,其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科学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
因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不明,称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本病是较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本文对我院1977—1981年收治的73例ITP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深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临床特点的认识,本文对65例ITP住院病儿进行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分析。临床资料 65例ITP患儿系1997年6月~1998年6月住院病例,符合1987年首届中华血液学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修订案的ITP诊断标准〔1〕。男34例,女31例,年龄1月~1岁26例(占40%),1~3岁8例(占12%),3~6岁20例(占307%),6~12岁10例(占153%),以婴幼儿多见。病程:发病1天至6月以下59例(占907%),6月以上5年以下6例(占92%)。皮肤瘀点瘀斑41例(占6307%),鼻衄伴皮疹7例(占1076%),呕血黑便6例(占923%),其中有明显前驱症呼吸道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8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表现、病因、治疗、疗效。结果 68例患者中急性型占82%,慢性型占14.8%,经过随访急性转为慢性ITP7例(10.3%)。应用激素和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95.6%。结论 ITP患者绝大多数为急性型,预后良好。本病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激素与静脉丙种球蛋白为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ITP的临床特征及常用治疗方法的疗效及预后。方法结合临床实际,回顾性分析134例接受治疗的ITP患者疗效及预后。结果 13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使用了糖皮质激素或以糖皮质激素为基础的联合方案,出现治疗反应者100例(75%),无反应者34例(25%)。治疗结果显示,发病时血小板计数越低(<20×109/L),其治疗效果越佳(P=0.011)。18~40岁的患者较41岁以上患者疗效好(P=0.000)。30(23%)例患者在治疗时出现了与治疗相关的副反应,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血糖升高。1(0.74%)例患者因肺部感染而导致死亡。结论 ITP患者出血程度与发病时的血小板计数无关,而糖皮质激素仍是ITP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对于需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还应密切观察药物的相关副作用,以便发现时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6.
<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又称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血小板减少所致的皮肤黏膜出血为临床特征,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7年9月至2009年6月收治ITP患者4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利华 《江苏医药》1999,25(8):632-632
自1993年~1998年我院收治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42例,现报道与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42例均为本院住院及门诊患者。男9例,女33例;年龄14~69岁;病程最短8天,最长4年;初治30例,复治12例;合并缺铁性贫血8例,高血压病3例,肝内胆管结石1例,胆囊炎胆囊结石4例,糖尿病脑梗塞各1例。二、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出血,其中皮肤出血35例(83.33%),牙龈出血27例(6429%),口腔粘膜出血12例(2857%),鼻出血15例(3571%),咯血5例(11.90%),血尿7例(16.67%),消化道出血7例(16.67%),…  相似文献   

8.
1 病例资料 [例1] 女,85岁.因反复鼻出血10年余多次入我院治疗.10年前因鼻出血入我院.查体:血压160/100 mmHg.皮肤及黏膜无出血点及淤斑,心肺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肝脾不大.血常规血小板15.0×109/L;血糖7.80 mmol/L.骨髓象检查示巨核细胞增生活跃.腹部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为探讨儿童ITP的病因与转归,本文总结2003年1月~2006年1月50例ITP患儿的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资料 [例1] 女,85岁.因反复鼻出血10年余多次入我院治疗.10年前因鼻出血入我院.查体:血压160/100 mmHg.皮肤及黏膜无出血点及淤斑,心肺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肝脾不大.血常规血小板15.0×109/L;血糖7.80 mmol/L.骨髓象检查示巨核细胞增生活跃.腹部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小儿常见的一类出血性疾病。现将我院1980~1988年共收治107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07例中男57例,女50例。年龄4月~14岁,<6月5例,~5岁69例,~10岁24例,~14岁9例。四季均有发病。具有前驱疾病的48例(44.8%),其中上感34例(70.8%),肺炎6例,肠炎4例,水痘、腮腺炎各2例。急性型81例(75.7%),系首次发作或虽反复发作,但病程未超过6个月。慢性型26例(24.3%),病程最长10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30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艳  刘胜 《河南医药信息》2002,10(15):52-52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30例ITP患儿分三组,①普通治疗组;②冲击治疗组;③免疫球蛋白治疗组(球蛋白组)。结果:常规剂量的泼尼松与激素冲击疗法治疗ITP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而激素冲击疗法与激素冲法加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ITP对比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全身出血症状不严重的患儿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大剂量免疫球蛋白仅限于治疗出血症状严重、有生命危险的危重患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婴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34例ITP婴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34例ITP婴儿以男婴为主,男:女=3.96:1;年龄以6个月以下多见(74.6%)。临床多表现为发病急,出血症状轻,但血小板数量重度减少多见(69.4%)。发病前有感染史57例(42.5%)。血小板抗体检查阳性率52.7%。巨细胞病毒的感染率(51.7%)明显高于EB病毒和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93例,有效率达88.2%。结论婴儿ITP大多发病急,血小板数量重度减少,多数有病毒感染,肾上腺皮质激素联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 13 0例ITP患儿分三组 ,①普通治疗组 ;②冲击治疗组 ;③免疫球蛋白治疗组 (球蛋白组 )。结果 常规剂量的泼尼松与激素冲击疗法治疗ITP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而激素冲击疗法与激素冲法加免疫球蛋白 (IVIg)治疗ITP对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全身出血症状不严重的患儿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大剂量免疫球蛋白仅限于治疗出血症状严重、有生命危险的危重患儿。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儿科常见出血性疾病,多为急性病例,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敏感,少数反复发作,转入慢性,对皮质激素疗效不佳.我们应用干扰素(IFN)治疗20例慢性ITP(CITP)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引起广泛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为特征。我院对1例ITP住院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泼尼松及中药治疗,效果较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引起广泛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为特征.我院对1例ITP住院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泼尼松及中药治疗,效果较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简称ITP)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其临床特点是自发性出血 ,血小板减少 (<10 0× 10 9/L) ,出血时间延长及血块收缩不良。骨髓中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 ,但有成熟障碍。近年来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ITP ,其近期疗效显著。现将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我院 1998年 12月至 2 0 0 0年 12月之 1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2例患儿系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之住院病人。根据 1987年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议拟定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常规…  相似文献   

20.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围产期常见的一种血液系统合并症,以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皮肤黏膜出血、无明显肝脾肿大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血小板破坏、消耗增多或生成障碍等,在分娩、手术、麻醉过程中可致出血不止,并导致感染、胎儿窘迫、新生儿血小板减少及颅内出血等,危及孕妇和胎儿生命。我们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6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ITP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