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后房型人工晶体脱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武 《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4,18(3):139-145
后房型人工晶体脱位是现代白内障囊外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综合近年有关献,对这一半发症的临床表现,发生机理,不同情况下的处理原则及手术方法进行综述;并对有关手术的并发症及预防后房型人工晶体位的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后房型人工晶体向下脱位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相对少见的并发症.本文报告3例治疗方法和体会.病例及方法1986年10月至1991年4月4年内,共行800例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3例发生人工晶体向下脱位.3例均为男性,2例56岁,1例68岁.术前诊断为老年性白内障.采用常规开罐式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空气下植入术.人工晶体均为J型袢(IOLAB101及CILCO-PB11).术中2袢分别放置在12.6点位,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1天发现人工晶体向下移位,在瞳孔为2mm时,自瞳孔区可看到人工晶体光学部分的上缘.其中1例下移约2.3mm,视力1.2,无单眼复视,未做处理.另2例人工晶体可随体位改变而晃动,站立时分别下移3和3.5mm, 相似文献
4.
后房型人工晶体偏心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无理是继白内障囊外出术或超声乳化出术后,术后人工晶体常发生不同程度的偏心,根据尸体眼及临床研究。发现影响偏心的因素很多,主要为前囊孔的形状,后房型人工晶体的位置、大小和设计,还有因术后炎症机化膜形成造成囊膜不对称收缩。提出位于中心的不小于5mm直径的、连续圆形撕囊法可以预防囊膜收缩综合征,人工晶体的最佳位置是对称性囊袋内植入,大直径视部优于小直径视部。推荐囊袋对称性植入禅 相似文献
5.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初步体会通州市人民医院眼科罗舒娅,黄辉我院自1992年1月至12月间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术14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4例(14只眼),男9例,女5例;年龄7~81岁,平均55岁;右眼7... 相似文献
6.
7.
眼外伤致前房型人工晶体脱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庞× 女 66岁 左眼被足球击伤 ,眼痛 ,畏光 ,流泪 ,视力下降 3天 ,于 2 0 0 2年 6月 2 8日来诊。患者于 1年前 ,曾因左老年性白内障在外院行晶体摘除及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后视力 0 7,眼部无不适表现。查 :左视力 0 1,眼压正常 ,眼睑略红肿 ,球结膜混合充血 ( ) ,角巩缘 12 -1点处裂口 ,人工晶体上襻约 4mm脱出球外 ,贴于球结膜表面 ,晶体上缘约 1mm嵌顿于裂口处 ,晶体下缘上移。角膜光滑 ,前房略浅 ,房水混浊。瞳孔直径约 3 5mm ,对光反应消失。白细胞 10 6×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78。空腹血糖7mmol/L。… 相似文献
8.
白内障囊外摘除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白内障复明的主要方法。手术成功率可高达95%。随着手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与后房型人工晶体有关的并发症也日渐增多,有些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和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这一问题引起许多眼科学者的重视,近十年来,对此进行了大量临床观察、临床病理及实验研究,提出了发病机理、预防和处理方法。本文对此予以综述。一、瞳孔夹持[1~4]指后房型人工晶体部分或全部(称完全性)位于虹膜平面之前。可见于术后不同时期,但以后期多见。瞳孔夹持的发生率各家报告不一致,约为0.3%~3.1%。在没有其… 相似文献
9.
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瞳孔散大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房型人工晶体樾主术后发生瞳孔散大36例(36只眼),其中植入性瞳孔损伤11例,无张力瞳孔5例,瞳孔挟持7例,晶体前囊及皮质残留13例,瞳孔散大不但影响了患者的美容,而且造成了患者的畏光感,同时也影响了术后的视力恢复,并提出了好发因素,以及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446例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手术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方法治疗各类白内障。巳在我国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作者认为它具有术后视力好。并发症少的优点。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忽视这一手术并发症的防治。现将我院自1984年以来。追踪三个月以上的446例后房型人工晶体的并发症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446例病人中,58例为双眼先后手术,共504只眼。男性264例,女性182例。平均年龄60岁(12~84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5例5只眼外伤性晶体半脱位施行晶体切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了临床尝试。4例4只眼为人工晶体单袢固定,1例1只眼为人工晶体双袢固定。术前视力为0.02~0.2,无继发性青光眼。结果:出院时裸眼视力为0.5~0.6者4只眼,0.4者1只眼。手术并发症:瞳孔欠圆3只眼,术后色素膜炎3只眼,后囊混浊4只眼。讨论了该术式的手术适应证,术前检查,巩膜缝线固定点的选择,术后效果,后囊混浊的处理以及手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13.
随着白内障术式的不断改进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逐步普及,关于术后的一般并发症国内外相继已有许多报告,但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后,各种细胞成份在人工晶体表面附着的异物反应,国内报告甚少。笔者1990年4月~1994年4月在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眼中发现8例,分析讨论如下。典型病例例1,女,68岁。左眼老年性白内障,有轻型糖尿病史。后房型人工晶体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矫正视力O.8(IOLC一200DS),6周左右复查眼球充血(-),角膜清亮,KP(一),Tyn(-),瞳孔轻度根椭圆形.IOL位置正常居中,IOL表面出现类羊脂状、灰黄… 相似文献
14.
15.
一期后房型限内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如意外地发生后囊膜破裂、晶体小带撕裂或玻璃体脱出以及某些外伤性白内障或晶体脱位术后仍可植入后房型眼内人工晶体,但为使人工晶体安全稳固地到位,常需固定术[‘-‘]。1991年以来,我们应用本文介绍的单线固定技术,为24例外伤性白内障、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及外伤性晶体脱位患者做了巩膜一睫状沟后房型人工晶体固定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对象和方法一、对象24例中男18例,女6例,年龄13~48岁。24眼中23眼有程度不等的玻璃体脱出。虹膜完整18眼,虹膜缺损6眼。白内障继发闭角型青光眼1眼。Th期值入… 相似文献
16.
旋入法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已越来越普及,需要更多的手术者,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其操作技巧,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疗效,我们自1993年10月采用了旋入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自199 相似文献
17.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是现代白内障治疗的主要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眼科临床,成为白内障患者复明的主要手段.我院1989年9月~1994年10月共进行270例300眼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各类白内障270例共300眼,其中男122例,女178例,年龄24~90岁.老年性白内障287眼,外伤性5眼,先天性2眼,并发性6眼,同时伴有其它眼病16眼,内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4眼,青光眼手术后2眼,高度近视5眼,穿孔伤修复术后4眼,钝挫伤后1眼.术前视力光感~0.2. 相似文献
18.
本组19例(20眼),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75~85岁,平均年龄77岁.右眼10例,左眼8例,双眼1例.术前检查均无眼部禁忌症.全身情况:术前有高血压9例,占47.3%;糖尿病2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主要探索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后或白内障囊外伴后囊破损者,采用巩膜缝线固定技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23例(23眼),13眼为白内障囊内摘除无晶体眼,10眼为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后后囊破裂或外伤性白内障后囊不完整,用巩膜缝线固定晶体襻技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本组病例随访3-16个月(平均8.3个月),视力在4.7(0.5)以上者21眼,5.0(1.0)以上者13眼,未发现严重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