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弥散加权成像之中,ADC值诊断、鉴别良恶性脑膜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间在我院经DWI检查以及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膜瘤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Philip achieva 1.5TMR扫描仪,弥散加权b值为1000s/m2,比较对侧常规脑白质ADC值与病灶实质区域ADC值,计算出r ADC值。结果经过分析研究发现,恶性与良性脑膜瘤,在rADC值方面,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膜瘤病理分型方面,血管瘤型脑膜瘤的实质区域的r ADC值显著高于其他病理分型的脑膜瘤,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纤维型、血管瘤型以及脑膜皮细胞的rADC值明显高于间变型脑膜瘤,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非典型、纤维型以及脑膜皮细胞的rADC值方面,发现无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间变型的瘤周水肿r ADC值明显高于纤维型瘤周水肿rADC值(P0.05),其他病理分型的瘤周水肿rADC值对比发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肿瘤实质区域的rADC值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脑膜瘤、脑膜瘤病理分型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于间变型脑膜瘤而言,瘤周水肿r ADC值鉴别、诊断价值较高,术前评价脑膜瘤的DWI技术,其临床实践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2.
李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814-2815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对脑膜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病理确诊的脑膜瘤患者50例,均行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及磁共振弥散成像扫描。结果术后病理确诊良性脑膜瘤42例,间变性(恶性)8例。42例良性脑膜瘤中10例肿瘤实质成分在DWI呈略高信号,32例呈等信号,34例ADC值正常,8例ADC值略增高;8例间变性脑膜瘤实质成分在DWI均呈高信号,7例ADC值减低,1例ADC值正常。结论相较常规磁共振成像,DWI对脑膜瘤良恶性鉴别价值更大,但ADC值改变尚有少量假阴性存在。  相似文献   

3.
刘怡 《中外医疗》2012,31(33):171-172
目的探讨MRI常规成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膜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脑膜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良性与非良性脑膜瘤的大小和部位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例脑膜瘤患者中,36例(90.00%)被DWI检出,29例(72.50%)被T2WI检出,16例(40.0%)被T1WI检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与非良性脑膜瘤之间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与非良性脑膜瘤在信号强弱、肿瘤边界及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非良性脑膜瘤出现囊变、坏死、水肿带、肿瘤不均匀强化和脑膜尾征的几率,远高于良性脑膜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可提高对脑膜瘤的检出率,但仅根据ADC值鉴别脑膜瘤的性质有一定的难度,如果DWI结合MRI常规成像、增强扫描的表现,对脑膜瘤性质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原发性肌骨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组织病理证实的61例原发性肌骨肿瘤患者,术前行磁共振常规及DWI检查,DWI选取SE-EPI序列,b值取0、700s/mm2,在T1WI增强横轴位图像上分别测量肿瘤实质区ADC、肿瘤整体ADC及邻近正常横纹肌ADC值,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各组间ADC值差异.结果 良性肿瘤34例,恶性肿瘤27例:①良、恶性组肿瘤DWI图像信号高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正常横纹肌、良恶性组实质区平均ADC值分别为:(1.65 ±0.76) ×10-3、(1.58±0.82)×10-3、(1.28±0.32) ×10-3 mm2·s-1,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4.687,P>0.05);良恶性组整体ADC值分别为:(1.58 ±0.74)×10-3 mm2·s-1、(1.35 ±0.39) ×10-3mm2·s-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P>0.05);③9例富含粘液肿瘤实质区平均ADC值(2.32 ±0.19)×10-3mm2·s-1,52例其他肿瘤实质区平均ADC值(1.36±0.37) ×10-3 mm2·s-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04,P<0.05).结论 无论是肿瘤实质区平均ADC值还是整体ADC值皆不能直接用于肌骨系统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较高ADC值(大于2.0 ×10-3 mm2·s-1)对诊断富含粘液基质类型的肌骨肿瘤有一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膜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MR)灌注成像技术对脑膜瘤术前分型及良恶性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脑膜瘤病人行MR灌注成像检查,对5种亚型的良性脑膜瘤的MR灌注成像进行分析,并与非典型性及恶性脑膜瘤进行比较。结果血管瘤型脑膜瘤实质部分的rCBV值均数最高,恶性组脑膜瘤的rCBV值均数最低。各亚型间瘤体实质最大rCBV值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脑膜瘤实质部分最大rCBV值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瘤周水肿区的rCBV值均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CBV值对脑膜瘤术前分型及良恶性鉴别有所帮助,而瘤周水肿区的rCBV值对脑膜瘤分型及良恶性鉴别未显示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RI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及弥散加权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2例经病理证实未经治疗的63个乳腺病变磁共振影像学特征,绘制TIC曲线,测量病灶的ADC值,并用ROC曲线分析.结果 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各TIC分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良恶性病变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24;ADC值联合TIC曲线综合诊断与TIC或ADC值单独诊断,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DC值与TIC曲线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对鉴别乳腺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3.0 T 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在肾脏肿瘤良恶性及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之间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15名健康志愿者及46例经病理证实的肾脏肿瘤患者(其中肾透明细胞癌18例,乳头状肾细胞癌8例,肾嫌色细胞癌7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3例)均行3.0 T 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灌注加权成像(PWI)扫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比较PWI所得血管通透性常数(Ktrans)、血液回流常数(Kep)、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量(Ve),以及DWI所得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不同病理类型肾脏肿瘤之间的差异.应用ROC曲线分析比较DWI及PWI两种成像方法对于鉴别肾脏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 正常肾实质ADC值最高,为(2.10±0.24) ×10-3 mm2/s,与肾脏良、恶性肿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良性肿瘤的ADC值高于各组恶性肿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恶性肿瘤中,肾透明细胞癌的ADC值最高,与乳头状细胞癌及嫌色细胞癌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乳头状细胞癌与嫌色细胞癌之间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肾实质与各病理类型肾脏肿瘤之间Ktrans、Kep及Ve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肾脏各组恶性肿瘤的Ktrans值及Ve值均高于良性肿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恶性肿瘤中,仅肾透明细胞癌的Kep值高于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肾脏恶性肿瘤病理类型与良性肿瘤的Ke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脏恶性肿瘤中,肾透明细胞癌、肾乳头状细胞癌及肾嫌色细胞癌的Ktrans值分别为(0.85 ±0.27)、(0.51±0.04)、(0.39 ±0.05)/min,三者逐渐减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肾透明细胞癌的Ve值(0.42±0.08)高于肾乳头状细胞癌Ve值(0.29 ±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恶性肿瘤各组间Kep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运用ROC曲线比较DWI及PWI两种检查方法鉴别肾脏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其中,Ktrans所得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937),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9%和85.7%,并以0.38/min作为鉴别肾脏良恶性肿瘤的临界值;ADC所得曲线下面积为0.823(AUC=0.82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7%和92.9%,所得鉴别良恶性肿瘤的ADC临界值为1.40×10-3mm2/s;Ve所得曲线下面积为0.803(AUC=0.803),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8.8%和71.4%,所得临界值为0.29/min;Kep则表现出较低的鉴别诊断价值.结论 3.0 T MRI DWI及PWI能有效鉴别肾脏肿瘤良恶性及不同病理组织学类型.PWI在鉴别肾脏肿瘤良恶性方面优于DWI,其中Ktrans值的诊断价值最高,但ADC值所提供的相关细胞结构特征及对水分子扩散运动的影响信息也是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R DWI及ADC值定量分析对鉴别老年人椎体良、恶性骨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人椎体21例恶性骨折及36例良性骨折(各48个椎体)及48个正常椎体(对照组)的DWI和ADC图像.结果 恶性骨折38个椎体在DWI上呈高信号(79.2%),10个呈等或稍低信号;ADC平均值为(1.37±0.28)×10-3mm2/s;良性骨折椎体30个DWI呈高或较高信号(62.5%),18个呈等或较低信号,ADC平均值为(1.97±0.33)×10-3mm2/s; 48个正常椎体DWI均为等或稍低信号,ADC平均值为(0.50±0.14)×10-3 mm2/s;3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骨折组DWI高信号比率与恶性骨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骨折组、恶性骨折组与对照组DWI高信号比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DC值定量分析对老年人椎体良、恶性骨折的鉴别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膜瘤MRI图像体视学参数与其良恶性之间的关系,以寻找一种临床鉴别脑膜瘤良恶性的方法。方法 收集2014年5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82例脑膜瘤患者的MRI图像和病理学资料,其中男性39例,女性143例,利用体视学方法测量肿瘤体积(V)及肿瘤表面积密度(Sv)。结果 所有患者中,良性组共148例,平均体积36.51 cm3,平均表面积密度4.83;恶性组共34例,平均体积49.09 cm 3,平均表面积密度7.06。良恶性组脑膜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脑膜瘤表面积密度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Sv≥6.18 27例(27/34);良性组Sv≤5.60 127例(127/148)。结论 MRI图像体视学方法测定脑膜瘤表面积密度可行,脑膜瘤表面积密度与病理级别有关,Sv≥6.18和Sv≤5.60可以作为鉴别脑膜瘤良恶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在脑膜瘤病理分型中的价值.方法:对2003年5月-2006年3月本院36例脑膜瘤患者行术前磁共振灌注成像,计算肿瘤实质平均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及最大相对脑血容量值(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最大rCBV).根据术后病理分为3型(上皮型脑膜瘤,14例;纤维型脑膜瘤,15例;恶性脑膜瘤,7例),分析比较三种类型脑膜瘤rCBV.结果:脑膜瘤肿瘤实质灌注均较正常半卵圆中心脑白质增高,上皮型脑膜瘤的rCBV大于纤维型及恶性脑膜瘤(P<0.05),纤维型脑膜瘤、恶性脑膜瘤的rCB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灌注成像能够评价脑膜瘤微血管生成情况并对脑膜瘤分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s,ADC)测量对胶质瘤和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例胶质瘤和20例脑膜瘤患者进行常规MRI序列扫描和DWI检查,对照分析病变的实质部分、周围水肿区以及正常脑组织的ADC值、指数表观弥散系数(eADC)值。结果17例胶质瘤中10例DWI表现为高信号,4例为稍高信号,3例为等信号。20例脑膜瘤中18例DWI表现为等高信号。脑膜瘤、胶质瘤的ADC值和eADC值均与正常的脑组织有统计学差异(P〈0.01),Ⅲ、Ⅳ级胶质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及其瘤周水肿区的ADC值明显低于Ⅰ、Ⅱ级胶质瘤(P〈0.05)。结论ADC值难以对胶质瘤和脑膜瘤做出定性诊断,但DWI和ADC值可用于对脑肿瘤的评价,结合两者可提供肿瘤内部功能信息。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对比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扩散峰度成像(DKI)、弥散加权成像(DWI)参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我院2018年4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2例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良性组(n=63)和恶性组(n=59)比较良恶性乳腺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DC)、扩散峰度值(MK)、平均扩散率(MD)值。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ADC、MK、MD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 结果 良性组ADC、MD值显著高于恶性组,MK值明显低于恶性组(P<005);且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形状、边缘及强化方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 ADC、MK、MD中,以MK值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率最高,以ADC值最低;联合应用上述参数,可提高鉴别诊断效能,MK+MD+ADC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9016%。 结论 MRI检查DKI、DWI成像参数均可有效鉴别诊断乳腺癌,DKI成像参数的诊断效能高于DWI,联合二者可提高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影像学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误诊。方法回顾分析52例经病理确诊的63个乳腺病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将常规MRI、DWI及TIC对比分析,评价DWI联合TIC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优越性。结果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病变的各TIC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诊断与ADC或TIC单独诊断,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DC值联合TIC能够协助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较单一指标单独应用具有更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椎体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5例病人,行常规T1WI、T2WI、STIR、DWI和T1WI增强扫描检查,病变椎体共计90个,椎体良性病变10例、20个病灶,椎体恶性病变25例、70个病灶,分析病变椎体的MRI影像学特征、弥散加权成像(DWI)信号改变情况,并定量测定病变椎体感兴趣区(ROI)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良、恶性病灶在DWI序列上的信号多数为高信号,少数等信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良性病变ADC值为(2.035±0.805)×10-4mm2/s,椎体恶性病变病灶ADC值为(1.109±0.713)×10-4mm2/s,两者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DWI信号变化在椎体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的概率较高,ADC值的测定对鉴别诊断帮助较大。  相似文献   

15.
良恶性脑膜瘤MRI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对良恶性脑膜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2例恶性脑膜瘤和20例良性脑膜瘤的MRI资料。恶性脑膜瘤12例中,行MRI平扫9例,增强扫描7例;良性脑膜瘤20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良恶性脑膜瘤在肿瘤形态、边缘、强化方式、脑脊液-血管间隙和脑膜尾征形态方面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0~0.043);而瘤周水肿、肿瘤的信号(T1WI、T2WI、FLAIR、DWI)方面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87~0.948)。结论良恶性脑膜瘤的MRI表现存在部分重叠,但是分析肿瘤的形态、边缘、强化方式、脑膜尾征形态和脑脊液-血管间隙的征象,可以提示恶性脑膜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卵巢良恶性实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1例卵巢肿瘤的术前MRI及DWI表现(肿瘤的部位、数目、形态、信号特点),测量肿瘤大小、ADC值,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良恶性肿瘤的大小及ADC值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41例51个卵巢肿瘤,其中良性23个,恶性28个,肿瘤大小、ADC值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356,0.082)。结论ADC值对卵巢良恶性实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无价值,但DWI信号特点结合常规MRI检查,有可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膜瘤的常规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影像学特点。方法74例行常规MRI检查,其中DWI扫描66例,ADC值测定23例,1H-MRS扫描43例,将肿瘤区与健侧对应部位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9例(25.7%)出现肿瘤实质信号不均,41例(55.41%)出现瘤周水肿,在注射Gd-DTPA增强后71例(95.9%)强化,其中52例(73.2%)均匀强化,19例(26.8%)不均匀强化。DWI序列扫描中,50例(75.76%)出现高信号,7例(10.61%)出现等信号,9例(13.63%)出现低信号。ADC数值范围在63.4×10^-5-11.6×10^-4mm^2/s之间,平均约91.06×10^-5mm^2/s。1H-MRS扫描中出现明确诊断意义波峰36例(83.72%)均不存在明显NAA峰。Cho峰降低2例(5.56%),明显升高23例(63.89%)。8例出现Lac峰,其中4例与囊变同时存在。结论常规MRI扫描结合DWI、ADC值测定对区分脑膜瘤良恶性有一定的帮助;1H-MRS成像对区分脑膜瘤内不同成分、分型及鉴别脑、内外肿瘤等方面提供较准确信息,从而提高膜瘤的影像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妇科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妇科良、恶性病变的影像资料,分析、测量各种病变成分的信号强度、DWI特征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大部分宫颈癌、内膜癌及卵巢癌等妇科恶性病变在DWI上均呈异常高信号,而子宫肌瘤、畸胎瘤等良性病变DWI信号表现各异;恶性病变平均ADC值为(0.85±0.15)×10^-3mm^2/s,良性病变为(1.40±0.68)×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和ADC值可显示妇科肿瘤良恶性的差异,为良恶性肿瘤的判断提供依据,可作为妇科肿瘤常规MRI的互补序列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对脑膜瘤术前分型及良恶性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7例脑膜瘤病人行MR弥散加权成像检查。结果血管瘤型脑膜瘤实质部分的rADC值均数最高,恶性组脑膜瘤的rADC值均数最低。在良性脑膜瘤中,砂砾体型脑膜瘤的rADC值均数最低。瘤周水肿区的rADC值均数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ADC值对脑膜瘤术前分型及良恶性鉴别有所帮助,瘤周水肿区的rADC值对脑膜瘤分型及良恶性鉴别无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DWI与ADC值对脑肿瘤鉴别诊断价值以及相关的生物物理学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190例脑肿瘤DWI与ADC值特点。结果:脑肿瘤DWI信号共有四种不同表现类型:Ⅰ型为DWI呈高信号同时伴ADC值升高(n=86);Ⅱ型为DWI呈高信号同时伴ADC值减低(n=49);Ⅲ型为DWI呈低信号同时伴ADC值升高(n=37);Ⅳ型为DWI呈混杂信号同时伴ADC值升高(n=18)。脑转移瘤、胶质瘤和脑膜瘤ADC值间方差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Ⅰ~Ⅱ级胶质瘤ADC值高于Ⅲ~Ⅳ级胶质瘤ADC值(P〈0.01)。结论:DWI和ADC值的测量难以区别脑转移瘤、胶质瘤和脑膜瘤,通过DWI和ADC值测量可以提供脑肿瘤的组织成分信息,有利于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ADC值可预测胶质瘤良、恶性级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