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盆腔疼痛的临床特点,对治疗方法进行解析。方法以124例患有妇科疾病伴有盆腔疼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结果 124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7.10%,子宫内膜异位和子宫腺肌病总有效率分别为93.02%与90.48%,疗效显著。结论引起盆腔疼痛的病因非常复杂,应对症治疗,以抑制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针对激素反应型患者,内分泌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妇科内分泌疗法应用在盆腔疼痛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在本院出现盆腔疼痛的子宫腺肌病患者(21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患者(3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39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确诊后采取针对性的内分泌治疗方案。统计治疗效果。结果 2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30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39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18%,90例盆腔疼痛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P0.05)。结论采用妇科内分泌疗法治疗盆腔疼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慢性盆腔痛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66例住院并手术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盆腔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治疗的有效率为92.42%,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Ⅰ期患者均为Ⅰ度疼痛;Ⅱ期患者Ⅰ度疼痛15例(62.50%),Ⅱ度疼痛9例(37.50%);Ⅲ期患者Ⅰ度疼痛3例(13.04%),Ⅱ度疼痛16例(69.57%),Ⅲ度疼痛4例(17.39%);Ⅳ期患者Ⅱ度疼痛3例(50.00%),Ⅲ度疼痛2例(33.33%),Ⅳ度疼痛1例(16.67)。巧克力囊肿及盆腔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主要以Ⅰ度和Ⅱ度疼痛为主,子宫内膜异位症位置侵犯韧带、陷凹及后壁或深部组织以及深部浸润的患者主要为Ⅱ度和Ⅲ度疼痛为主。结论:腹腔镜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能够有效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疼痛,明确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和疼痛的关系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部位与疼痛的关系,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杨秀萍 《中原医刊》2006,33(24):63-64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慢性盆腔疼痛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对51例慢性盆腔疼痛(CPP)患者进行腹腔镜检查和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前常规行盆腔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腹腔镜检查证实有病理改变及解剖改变者49例,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25例,治疗有效率84%;慢性盆腔炎、盆腔粘连者17例,治疗有效率82.3%;盆腔静脉淤血症2例,治疗有效率100%;卵巢囊肿2例,治疗有效率100%,节育环异位2例,盆腔结核1例,正常盆腔2例;术前B超检查发现有病理改变,并经腹腔镜证实有15例,B超诊断准确率29.4%。结论腹腔镜不仅能明确CPP的病因诊断,同时可实施对CPP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张远梅 《当代医学》2011,17(31):146-147
目的探讨运用中医疗法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妇科门诊经确诊的慢性盆腔疼痛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左氧氟沙星及替硝唑进行口服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自拟当归五物散加味进行中医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2.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4月~9月诊治的慢性盆腔疼痛患者150例进行治疗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了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75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恢复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者恢复的总有效率为77.3%,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有着很好的效果,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并且在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高,费用低,可以在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浙江省桐乡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5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治疗组28例,对照组26例。结果在接受了米非司酮治疗后,28例患者的卵巢异位囊肿消失或缩小,盆腔统、痛经和闭经等明显减轻,患者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6%,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服用米非司酮能够有效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8.
杨文生 《中外医疗》2014,(8):82+84-82,84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慢性盆腔痛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慢性盆腔痛患者运用腹腔镜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盆腔痛,术后45例疼痛消失,3例I度疼痛,治疗有效率为96.00%,与手术前相比疼痛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应用于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慢性盆腔痛的诊治中,可明确异位症分期及部位与疼痛级别的关系,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女性盆腔部位与妇科有关的非周期性的慢性疼痛有效治疗途径。[方法]对98例慢性盆腔疼痛症患者采用当归五物散治疗。[结果]痊愈65例,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1.8%。[结论]当归五物散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手术辅以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2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明 《右江医学》2007,35(6):659-660
目的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以药物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术后辅以孕三烯酮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5例,将术后接受孕三烯酮治疗的25例设为治疗组,不接受孕三烯酮治疗的20例设为对照组。治疗组于术后第7天开始服孕三烯酮2.5 mg/次,每周2次,连用3~6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复发率1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复发率为45.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以孕三烯酮治疗是必要的和有效的,治疗效果确切,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采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8例经病理确诊的宫颈癌患者行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术后1周~3周观察症状缓解情况,3周~4周行手术切除残留病灶组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患者阴道出血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92.3%,腹胀疼痛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75%;治疗后患者仍存在不良症状的比例为14.3%,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00%。28例患者中CR 2例、PR 22例、SD 4例和PD 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7%。结论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安全有效,可阻断肿瘤细胞血供,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灌肠疗法在慢性盆腔疼痛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盆腔疼痛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中药灌肠治疗,实验组联合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P0.05);实验组95%对疗效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为65%)(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盆腔疼痛患者采用电刺激联合灌肠疗法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痛6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痛患者,以活血化瘀法为基本治则随证加减,中药汤剂口服配合保留灌肠及阴道穹窿上药,3个月为1疗程,观察患者慢性盆腔痛症状及体征变化,采用积分比法评价疗效。[结果]临床痊愈6例,显效25例,有效2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8.06%,且疗效与疗程成正比。[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针灸对男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治疗作用研究.方法 纳入男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48例,针刺次髎、委中、承山、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温针灸气海、关元,28天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症状和排尿症状的改变.结果 治愈8例,显效17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83.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治疗男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采用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通过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80例采用普通针刺法进行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对位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贺氏三通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灸法;结果对比治疗组与研究组治疗后的疼痛量表评分,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7.50%,经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痛经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75%,经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贺氏针灸三通治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肛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盆腔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伴盆腔痛患者56例给予中药保留灌肛治疗.结果 治疗3-6个疗程,56例中痊愈10例,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0.4%.结论 中药保留灌肛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盆腔痛的效果显著,且费用低,副作用少,是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盆腔痛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马小梅 《甘肃医药》2015,(2):121-122
目的:比较采用中西医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科收治的慢性盆腔疼痛患者180例,根据分层法分为中医组、西医组和中西医组。中医组采用中药灌肠治疗,西医组采用抗生素治疗,中西医组采用中药灌肠、抗生素和理疗等综合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疗效。结果:中西医组总有效率95.00%,中医组总有效率80.00%,西医组总有效率56.67%。中西医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中医组和西医组,中医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杀菌消炎结合治疗,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而罕见耐药性,为一种治疗盆腔疼痛的一线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雪 《当代医学》2014,(15):99-100
目的:研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120例患者临床发病机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入住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中医医院确诊的12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2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60例患者中,痊愈15例,占25.0%;显效23例,占38.3%;有效20例,占33.3%;无效2例,占3.4%,总有效率为96.60%。对照组60例患者中,痊愈5例,占8.33%;显效10例,占16.7%;有效18例,占30.0%;无效27例,占44.97%,总有效率为55.0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妇科常见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中以痛经为主要症状,治疗内异症的根本目的是切除病灶,减轻疼痛,治疗手段以手术为主,药物治疗疼痛为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心理辅导与护理对慢性盆腔疼痛患者临床康复的价值分析。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用中药理气活血汤(主要药物:姜黄、五灵脂、香附、槟榔、柴胡、白芍),对照组口服氧氟沙星片和甲硝唑片。结果:两组治疗2疗程(6周),观察组取得愈显率87.88%,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取得愈显率53.13%,总有效率为81.25%,与对照组愈显率比较,P0.01;总有效率比较,P0.05。结论:心理辅导与心理护理对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可取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采取中医方法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诊治的妇科慢性盆腔疼痛患者中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常规采取西医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方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4.0%,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74.0%,并具有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于常规西医方法治疗基础上采取中医方法对妇科慢性盆腔疼痛进行治疗安全可靠,临床疗效显著,对于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