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电缇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失眠症患者采用电缇针治疗,通过多导睡眠仪进行规范化监测,比较治疗前后睡眠结构的差异。结果:经电缇针治疗后,失眠患者S1、S2期睡眠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而S3、S4期和快速动眼睡眠期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患者的睡眠结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缇针治疗能有效改善失眠症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头针兴趣区推拿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临床对照试验,将门诊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头针兴趣区推拿组和常规推拿组。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l)评分进行疗效评估,观察2组治疗前后PSQl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均有所提高;头针兴趣区推拿组患者PSQI总积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头针兴趣区推拿是治疗失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揿针耳穴埋针联合脑电刺激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失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脑电刺激仪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揿针耳穴埋针治疗。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睡眠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催眠药物条目得分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入睡时间、总分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1)。对照组的睡眠障碍条目得分比治疗前降低(P 0.05);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和总分条目得分都比治疗前降低(P 0.01)。治疗组的总分及其余条目得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 0.01)。结论:耳穴埋针联合脑电治疗原发性失眠疗效确切,并能改善患者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减少催眠药物的使用,降低失眠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酸枣仁汤配合脐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疗效。方法: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观察组用酸枣仁汤联合脐针治疗。结果: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指标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酸枣仁汤配合脐针治疗顽固性失眠可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头针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将102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治疗组采用头针治疗,对照组给予服用艾司唑仑及谷维素,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PSQI评分、睡眠进程及睡眠结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治疗失眠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四神针配合手智针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效果;方法: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给予四神针配合手智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88.24%、对照组90.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PSQI总分、SL、AT、ASA、NE指标均下降(P0.05),TSA、A/TSA、SE、5-HT指标均上升(P0.05);结论:四神针配合手智针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张文砚 《光明中医》2023,(1):106-109
颈源性失眠是指与颈源性因素相关的睡眠障碍,临床以入睡困难、睡后易醒伴颈项疼痛为主要表现。基于目前分科治疗的医疗现状,临床医生对于失眠的治疗常常忽略颈源性因素,从而导致疗效不佳。黄帝内针是以调整阴阳为核心的一种特殊针法,操作安全,便捷实用,此文结合中西医理论及临床体会,介绍黄帝内针治疗颈源性失眠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朝医针灸治疗少阴人失眠症。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95例属于少阴人体质的失眠患者,用朝医太极针疗法治疗,以阿森斯失眠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睡眠质量评定,采用《朝医学诊疗标准》制定的失眠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8%。结论:朝医针灸治疗少阴人失眠症,疗效确切,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蒙医温针治疗赫依偏盛型失眠症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赫依偏盛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蒙医温针治疗,对照组采用Streitberger针进行安慰剂针刺。观察2组治疗前后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量表评分及睡眠脑电图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IS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睡眠总时间延长、睡眠潜伏期缩短、睡眠效率相应提高,且睡眠结构有所变化,即N1期睡眠比例减少,REM睡眠比例增多(均P<0.05)。组间比较,除N2期睡眠及N3+N4期睡眠时间无差异,其余睡眠参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蒙医温针可改善赫依偏盛型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调节失眠症患者睡眠结构及睡眠进程,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印堂骨膜针刺法结合"老十针"和2012版《针灸治疗学》中失眠症的常规针刺方法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为慢性失眠寻求更加有效的针刺治疗方案。方法收集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患者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使用印堂骨膜针刺法结合"老十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手法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对患者的睡眠状态及失眠严重程度进行评价。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及IS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且治疗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评分更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催眠药物方面较对照组改善更优(P0.05)。结论印堂骨膜针刺法结合"老十针"可有效治疗慢性失眠,且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皮内针治疗老年性失眠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7年11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5例老年失眠住院患者采用皮内针治疗,隔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6~8次为1疗程,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94.6%,单次治疗有效率为84.5%。治疗前后SRS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内针治疗老年性失眠起效快,疗效确切,护士操作简便,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提高日间功能状态,降低失眠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失眠在中医学中亦称不寐,是临床常见疾病。在如今高强度的社会工作下,失眠患者日渐增多,《2017全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有睡眠困难情况者占总调查人数的50.3%。本文主要介绍曲艳津主任通过传统中医疗法,运用"焦氏头针"及体针联合中药治疗失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经方酸枣仁汤疗法治疗失眠和针药结合疗法治疗失眠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临床疗效的对比评价.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以经方酸枣仁汤疗法和针药结合疗法进行治疗.结果 针药结合疗法与经方酸枣仁汤疗法之间的PSQI指数相比, 存在差异(P<0.001);针药结合组睡眠率高于经方治疗组,存在差异(P<0.05);两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相比,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针药结合组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经方治疗组.结论 针药结合疗法与经方酸枣仁汤疗法治疗失眠皆有较好疗效,针药结合疗法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4.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IMS)。现代医学认为该病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蒙医温针疗法临床观察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治疗失眠疗效肯定。笔者自2005年至今应用蒙医温针治疗失眠患者100例,获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针灸配合皮内针疗法治疗失眠5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失眠又称“不寐”“不得眠”。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笔者近年采用针灸配合皮内针疗法治疗失眠56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针灸安神方结合二仁安寐丸加味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符合纳入标准的失眠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常规针刺对照组(简称对照组)和针药结合治疗组(简称针药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选用针灸安神方(百会、神庭、印堂、四神聪、安眠穴、本神、神门、内关、三阴交、照海)加用配穴针刺辨证治疗,针药组在常规针刺的基础上加用二仁安寐丸(酸枣仁、柏子仁、珍珠母、紫贝齿)随证治疗,每周治疗两次,中药每日1剂,30天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两组失眠患者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统计。结果 治疗两个月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针药组为9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失眠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和PSQI各分项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和PSQI中的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白天功能紊乱等5项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并且针药组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针灸安神方结合二仁安寐丸加味能显著改善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临床症状;针药结合治疗的疗效显著,优于单纯针刺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浮针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肝郁化火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郁化火型原发性失眠患者90例,随机分为浮针+中药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30例。中药组给予口服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西药组给予口服酒石酸唑吡坦片,浮针+中药组给予浮针联合中药治疗。选择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分别评价各组治疗前后的失眠症状,并比较各组临床疗效。结果 3组治疗后PSQI总评分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浮针+中药组显著低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中药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浮针+中药组治疗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评分最优(P0.05),西药组治疗后睡眠时间评分最优(P0.05),浮针+中药组优于中药组(P0.05)。3组治疗后睡眠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浮针+中药组与中药组治疗后催眠药物使用、日间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西药组(P0.05)。浮针+中药组愈显率显著高于中药组、西药组(P0.05);中药组、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联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单用中药、单用西药,均能有效改善肝郁化火型原发性失眠临床症状,浮针联合中药在改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使用、日间功能方面,疗效优于单用中药或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耳、体穴埋针联合穴位注射辅以涌泉穴贴敷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失眠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穴位注射辅以涌泉穴贴敷)和治疗组46例(耳、体穴埋针联合穴位注射辅以涌泉穴贴敷),观察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6.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83%,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后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评分为9.65±3.12、8.02±3.22,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为9.58±3.32、7.41±3.38,由此可见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体穴埋针联合穴位注射辅以涌泉穴贴敷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孙文善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1):746-746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夜间觉醒、睡眠时间减少或睡眠质量不高。引起失眠最主要的是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分别称为情绪失眠和境遇性失眠,主要是由于情绪的波动或因客观环境发生变化而造成的。微创埋线采用一次性微创埋线针和PGLA高分子线体进行治疗,操作方便,刺激柔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们对12例失眠患者,用针刺睡眠穴治疗,收到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1、针法:捻转进针,深5分—1寸,连续捻转2—3分钟、留针3分钟,以睡眠前针为最佳。2、取穴:睡眠穴位于合谷穴(手背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