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吞咽治疗仪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各43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配合鼻饲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吞咽治疗仪配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2组均治疗30天评价疗效。结果:按洼田饮水试验,治疗前2组吞咽障碍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吞咽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4%,对照组为69.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吞咽治疗仪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以明显改善吞咽功能,减轻吞咽障碍,显示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90例70岁以上老年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采用针刺与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前后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和吞咽能力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结果:疗程结束后患者的洼田氏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和吞咽能力评价均有显著改善(P〈0.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老年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2组,观察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和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训练方法。疗程为3疗程,每疗程10天。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饮水试验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22%,对照组80.00%,2组洼田饮水实验等级、吞咽困难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有利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康复训练组),治疗1个月后进行吞咽功能测定,并进行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组总有效率为86.7%,康复训练组总有效率为7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组吞咽功能测定及吞咽障碍程度评分均优于康复训练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较单纯康复训练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吞咽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阿呛穴联合开窍利咽棒、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且具有吞咽障碍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阿呛穴联合开窍利咽棒、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组(对照组),治疗后对其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以及总体临床疗效的变化。结果:经综合治疗后两组的洼田饮水试验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后统计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9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阿呛穴联合开窍利咽棒、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且方法简单易行,费用低廉,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54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2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吞咽训练治疗,观察组给予吞咽训练与针刺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饮水试验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观察组问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应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的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康复训练治疗;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检验洼田氏饮水试验结果。结果治疗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两组间结果相近。结论电针配合康复训练可促进改善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项丛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按顺序随机分2组,治疗组采用项丛刺疗法、和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对照组不进行项丛刺疗法,其他方法同治疗组。疗程为3周,每周6d。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分别在针刺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饮水试验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63.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采用项丛刺等多种治疗手段联合应用有利于患者吞咽障碍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综合治疗方案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339例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71例与治疗组168例均予中西医内科常规治疗以及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综合治疗方案,每周3次,隔日1次,每疗程14天,共治疗60天。观察两组吞咽困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率54.7%,总有效率94.40%;对照组痊愈率43.9%,总有效率89.6%。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及藤岛一郎吞咽分级评分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洼田饮水试验及藤岛一郎吞咽分级评分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点灸结合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运用壮医药线点灸结合针刺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洼田饮水实验评分、藤岛一郎评分、X线吞咽造影(VFSS)评分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洼田饮水实验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藤岛一郎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64%(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结合针刺有利于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短时间内使用针刺疗法联合吞咽综合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性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126例脑卒中伴有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翳风、完骨、风池、廉泉、吞咽、外金津玉液穴位,配合基础吞咽功能训练和进食训练。对照组除不进行针刺外,其他康复训练方法同治疗组。病程为2周,每天1次,每周治疗6d。治疗前后各行1次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有效率达96.87%,对照组有效率为87.10%,治疗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针刺疗法配合基础吞咽功能的综合训练和进食训练,短时间内即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早期规范吞咽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洼田饮水试验和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早期规范吞咽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通过洼田饮水试验与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3个月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藤岛一郎吞咽障碍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吞咽障碍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规范吞咽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项针加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项针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氏饮水试验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项针配合康复训练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其效果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针刺风池、天柱、通里及廉泉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治疗,对照组运用康复训练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1.9%,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能提高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卒中后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吞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呛咳、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13.04%、0.0%、2.17%,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针灸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能促进吞咽障碍患者功能的恢复,降低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廉泉穴深刺配合冰制棉球口腔刺激对脑血管意外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脑血管意外,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障碍达3级以上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取廉泉穴深刺,冰制生理盐水棉球口腔内刺激,于两疗程后进行功能评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血管意外吞咽障碍患者,经深刺廉泉穴及冰制生理盐水棉球口腔刺激,能明显改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内科基础治疗及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组患者在内科治疗及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SSA)、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SS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增高(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SS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WAL-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洼田饮水分级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8.
樊莉  黄曙辉  李颖文  段权  文幸 《四川中医》2009,27(3):109-110
目的:对比观察八脉史会穴联合石氏醒脑开窍法局部针刺与单纯局部针刺对急性脑梗塞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2例患者给予两种方法配合取穴针刺;对照组50例患者仅给予石氏醒脑开窍法后组穴位和舌咽部局部针刺。两组均配合药物结合康复治疗,共治疗3周,以洼田饮水试验作为疗效评定指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31%,对照组有效率76%,两组的总有效率和痊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八脉交会穴联合石氏醒脑开窍局部针刺法对急性脑梗塞吞咽障碍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局部取穴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地黄饮子结合Vital 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肾虚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Vital 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和临床基础治疗,治疗组除以上治疗外给予地黄饮子口服或鼻饲,2组均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 05),且治疗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地黄饮子结合Vital 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更好,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俞国尧 《新中医》2018,50(9):199-201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法结合康复训练与常规药物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3周。评定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评定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吞咽困难亚量表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 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SSA评分和吞咽困难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3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2组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康复训练与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促进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