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不同浓度夏枯草提取物降压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红  袁秉祥  刘波  张晨 《中国全科医学》2005,8(21):1789-1790
目的研究夏枯草提取物对血管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夏枯草的4种提取物对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家兔胸主动脉收缩曲线的影响.结果 3种夏枯草提取物对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有对抗作用.结论夏枯草具有舒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检测IL-1β、IL-6、IL-8、IL-10、TNF-α等炎症因子,探究夏枯草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研究证实,夏枯草提取物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为临床使用夏枯草制剂以及研究中药新药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夏枯草醇提取物对大鼠离体胸主动脉条收缩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夏枯草醇提液的降压机制。方法:采用大鼠离体主动脉平滑肌标本,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夏枯草乙醇提取液拮抗KCl、去甲肾上腺素(NE)以及CaCl2引起的血管收缩所致的主动脉条收缩作用。结果:夏枯草醇提液对KCl、NE、CaCl2所致的主动脉条收缩都有一定的拮抗作用。结论:夏枯草醇提物可能是一种钙拮抗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夏枯草合剂对3种肝损伤模型小鼠的保肝作用。方法 小鼠用CCl4,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D-GalN LPS)、卡介苗+脂多糖(BCG+LPS)3个肝损伤模型,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为指标,分析夏枯草合剂的保肝效应:结果 夏枯草合剂有对抗CCl4肝损伤,对BCG+LPS所致的肝损伤有明显保护的作用,可显著对抗D-GalN LPS造成的肝损伤。结论 夏枯草合剂对化学性和免疫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夏枯草-半夏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首先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 platform,TCMSP)筛选夏枯草-半夏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靶基因。其次,通过Gene Cards、OMIM、TTD、Drug Bank等数据库搜索DLBCL的疾病靶点,取交集后得到夏枯草-半夏治疗DLBCL的共同靶标基因,将共同靶标基因导入Cytoscape构建"夏枯草-半夏活性成分-DLBCL靶标基因"关系网络图。再通过PPI网络分析,筛选核心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分析。结果夏枯草-半夏治疗DLBCL的主要活性成分有13种,包括槲皮素、β-谷甾醇、豆甾醇等;其作用的核心靶点包括AKT1、JUN、TP53、MAPK1、TNF等;其主要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DLBCL的作用。结论夏枯草-半夏可通过多靶标、多途径发挥辅助治疗DLBCL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为唇形科夏枯草属植物,因其"夏至后即枯"而得名,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夏枯草含有丰富的三萜类、甾体类、黄酮类、多糖类、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其味苦、性寒、辛,有清肝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等功效[1]。近年来药理学研究显示夏枯草含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本文就夏枯草的药理活性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7.
夏枯草药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良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4):120-121
夏枯草作为一种传统中药一直是医学界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其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的干燥果穗,辛、苦、寒是其主要特性,入肝、胆经,具有清肝明目、散结、活血化瘀、降血压、降血糖及抗病毒等的作用。夏枯草一直是医学界尤为关注的药物之一,对其药理作用也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本文对夏枯草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分析,为夏枯草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夏枯草,以夏季干枯而得名,又叫夏枯头、大头花、棒槌草。此草喜生于路旁、草地、林边,我国各地均有分布。夏季花穗枯黄时,采集花穗或全草,晒干备用。现代研究证明,夏枯草花穗含夏枯草苷及花色苷;叶含金丝桃苷、芦丁;种子含脂肪油和解脂酶;全草含水溶性无机盐,包括氯化钾、氯化钠、硫酸钾及镁盐,又含挥发油。此外,尚含少量的生物碱和顺式、反式咖啡酸等。其煎剂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之作用,对痢疾杆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子宫及肠管有兴奋作用。因含有丰富的钾,所以又有利尿作用。中医认为,本品味苦性寒,入肝胆经。因为具有清肝明目、清热…  相似文献   

9.
过去广东各地大街小巷的凉茶铺,均有夏枯草凉茶;不少上了年纪的人眼睛红赤发蒙时,都会到药店里买些夏枯草回家煲饮。而如今家喻户晓,可方便服用的夏桑菊冲剂,夏枯草便是其中主药之一。夏枯草是常用中药,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生于荒地、路旁及山坡草丛中,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辛,具清肝热、散郁结的功效,传统上多用于治疗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痈疮肿毒和痰火郁结的瘰疬等症。现代研究表明,夏枯草含夏枯草苷、芸香苷、金丝桃苷、咖啡酸、鞣质、无机盐和挥发油等,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例如,用夏枯…  相似文献   

10.
中药麻黄、夏枯草、乌贼骨对抗急性血瘀证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给大白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外加冰浴刺激 ,造成寒凝气滞的急性血瘀模型。分别观察麻黄、夏枯草、乌贼骨水煎液对模型大鼠的PT、ELT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麻黄、夏枯草能明显延长模型大鼠的PT、缩短ELT(P <0 .0 1,P <0 .0 5)。麻黄还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血液粘度 ,改善其血液流变性 ;夏枯草对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有改善作用。乌贼骨对上述指标作用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夏枯草注射液治疗肺癌胸水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观察夏枯草注射液治疗支气管肺癌胸水的疗效,并试图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其机理。方法:①78例支气管肺癌伴中等或大量胸水的住院病人,均附有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随机分为夏枯草注射液组,榄香烯组和化疗组,采用导管导丝操作法,细菌闭寒引流,和胸腔内注射药物治疗。②通过兔胸腔积液造模,胸腔内注射药物后观察胸膜病理变化。结果:夏枯草注射液组和榄香烯和化疗组。动物实验提示夏枯草注射液和榄香烯组的胸膜反应优于对照组。结论:夏枯草注射液在治疗支气管肺癌胸水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且毒副反应极小。其探讨机理的动物实验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板兰根冲剂致药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患者冯某,男,18岁,入院前4天因自觉咽喉疼痛,遂自服“板兰根冲剂(北京同仁堂制药二厂生产)2包。因药后症状未缓解,也未再服用。入院前1日在腹部出现红色细小斑丘疹,微痒,未予重视。夜间皮疹逐渐增多,泛发全身,尤以面部、胸腹部为多,自觉瘙痒,伴见口苦咽痛,便干尿黄,纳差,眠差,舌质红苔黄,脉弦数。于1998年9月26日入院。查体:神差懒言,咽部充血(),心肺无异常。T:37.7℃,R:17次/分。皮肤科检查:全身泛发鲜红色斑丘疹,针尖至米粒大小,密集成片,皮疹尤以面部、胸腹部为多,皮温高。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15.4×109/L,中性36%,淋巴64%…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滋阴和清热类中药在维护血管内环境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善和调节血管内环境紊乱时的氧化应激、炎症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从中医理论分析,滋阴和清热类中药药性寒凉,性属阴,可以抑制体内阳热(氧化应激、炎症、凝血、血管收缩物质,归为阳)的过盛,维护机体阴阳协调平衡。  相似文献   

14.
大黄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是中国传统中药之一,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等功效。近些年研究表明,大黄还具有抗肿瘤、改善肾功能、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因此,现就目前大黄在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夏枯草抗大鼠细菌性阴道炎模型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夏枯草对大鼠细菌性阴道炎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氧氟沙星组、正常对照组以及夏枯草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大鼠制备细菌性阴道炎模型,待各组大鼠出现典型的阴道炎症状后,治疗组大鼠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灌胃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4 d。于末次给药后2 h,取阴道拭子涂片染色镜检;然后处死大鼠,取阴道组织用10%中性甲醛固定,石蜡包块、切片、HE染色做病理学的检查。结果:夏枯草高剂量水煎液抗大鼠细菌性阴道炎的总有效率为100%,与氧氟沙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夏枯草抗大鼠细菌性阴道炎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分析经后治疗血、阴、精的重要性。介绍了养血滋阴法及其在经后初、中、末3个时期的运用,并指出初期末期更为重要的治疗意义和具体的方药加减;总结了活血生精、健脾养精、宁心敛精、清肝保精等变法治疗内容,最后简要地指出了一般阳消治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多脏器功能衰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因多,病死率极高,尚缺乏有效的内科治疗手段。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其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精确控制容量平衡、调整电解质酸碱平衡、缓慢持续清除毒素、清除致病炎性介质、调节免疫功能等多项优势,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是目前治疗MODS的主要方法及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8.
红景天的应用历史悠久,青藏高原的人在2000多年前就以它入药,用来消除疲劳,强身健体,抵抗山区寒冷等不良环境的影响,并且它具有扶正固本、调和阴阳、益气补血、健脑益智等功效。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红景天有效成分不仅具有抗疲劳、抗肿瘤、抗缺氧、抗辐射等多方面药理作用,而且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尤为显著。该文就红景天有效成分对神经系统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为系统明确其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提供理论依据,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红景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疗脱发历史悠久,古代文献中早有相关记载。秦汉至隋朝时期,对脱发病因病机已有初步认识。中医学认为主要病因是自身体虚及风邪侵袭,主要病机是肝肾不足,气血虚衰;唐至明朝时期,主要以血论治,运用补益气血、清热养阴、祛风除湿等多种方法治疗,在此时期开始出现治疗脱发的专方;清朝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各医家在总结完善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更提出了血瘀致脱发的新观点;新中国成立以后,脱发治疗方法南北各异,北方注重清热祛风润燥,南方注重清热利湿,因人、因地制宜,灵活用药施治。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364例溃疡病患者的住院系统治疗观察,认为溃疡病的主要病机是脾虚。活动期与肝郁及胃热有关;迁延难愈多因胃络瘀阻;胃酸增高为本病的普遍现象。故本病治疗应以健脾胃,佐以疏肝活血、清热、制酸之法。方药如用四君子汤加黄芪、白芍、郁金、三棱、蒲公英、乌贼骨等为基础方加减;对有胆汁返流者,则应配以疏肝清胆,降逆通腑之品。临床近期治愈率可达8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