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肾嫌色细胞癌19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学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9例肾嫌色细胞癌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化研究及随访10~102个月,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9例中男性9例,女性10例;年龄30—72岁,平均47.9岁。肿块直径3~18cm。镜下肿瘤由嫌色细胞和嗜酸细胞构成,呈片状、梁状和腺状分布。嫌色细胞体积较大、多角形,胞膜清晰,胞质半透明细网状,胞核皱缩,可见核沟及核异型,核仁不明显;而嗜酸细胞胞质嗜酸,可见明显的核周空晕。免疫表型中的表达率分别为:EMA和Ksp-cadherin100%,CD1047%,vimentin 0,CK7 73.7%,P504S21.1%,CD11794.7%。结论 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肾肿瘤,预后好于透明细胞癌,与乳头状肾细胞癌相当。其特征性的组织形态、免疫表型、电镜及遗传学改变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比较肾嫌色细胞癌(CRCC)与嗜酸细胞腺瘤(Oncocytoma)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以及比较CD44、CK7、CK20和线粒体抗体的免疫组化在两者以及亚组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2002-10—2014-05间手术切除的86例肾嫌色细胞癌和33例肾嗜酸细胞腺瘤标本进行总结,并对其组织进行CD44、CK7、CK20和线粒体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评判,评估他们在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并分析他们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嫌色细胞癌、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与嗜酸细胞腺瘤三组中,患者的性别构成、肿瘤大小、肿瘤发生的左右部位、采取的手术切除方式、肿瘤是否侵犯包膜以及生存时间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嫌色细胞癌组的患者年龄(均数51.3岁,标准差12.4)倾向于嗜酸细胞腺瘤组(均数56.4岁,标准差15.1)的患者年龄,但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在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与非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组的比较中,临床分期有显著性差异(P0.01),前者为较低的临床分期(主要为I期及II期);而在TNM分期的比较中,两组未显示出有明显差异(P0.05)。CK7分子在嫌色细胞癌组(54/86,63%)与嗜酸细胞腺瘤组(0/33,0%)两组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在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组(11/14,79%)与嗜酸细胞腺瘤组两组中的表达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CK7在嫌色细胞癌组中均高表达;而CK20分子的表达在嫌色细胞癌(49/86,57%)、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8/14,57%)以及嗜酸细胞腺瘤(15/33,45%)三组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CD44分子的表达在嫌色细胞癌(20/86,23%)、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1/14,7%)以及嗜酸细胞腺瘤(5/32,16%)三组中的表达也无显著性差异;线粒体抗体的表达在嫌色细胞癌(68/84,81%)、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12/14,86%)以及嗜酸细胞腺瘤(25/32,78%)三组中的表达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肾嫌色细胞癌、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与嗜酸细胞腺瘤三组病例中,包括生存时间等的多数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显著的差异,三者具有诸多相似之处,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组比非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组临床分期低;CK7(+)支持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断,CK20、CD44和线粒体抗体的免疫组化表达在嫌色细胞癌及其亚组与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正肾嫌色细胞癌(CRCC)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肿瘤,具有发生肉瘤样去分化和远处转移的可能。肾嗜酸细胞瘤(Oncocytoma)是一种典型的良性肿瘤,二者预后差异很大[1]。嫌色细胞癌和嗜酸细胞瘤均起源于肾小管,两者在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上经常出现重叠而造成诊断上的困难,二者均可表现为颗粒状的嗜酸性胞浆和界限不清的细胞轮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来区分这两种疾病,CK7是临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肾嗜酸细胞腺瘤和肾细胞癌(RCC)的免疫表型特征及胶状铁染色情况.方法 收集肾嗜酸细胞腺瘤9例、嫌色性肾细胞癌(ChRCC)12例、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Ⅰ型8例、PRCCⅡ型和透明性肾细胞癌(CCRCC)各12例,共53例,观察组织学特征,并检测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和胶状铁染色结果.结果 CK阳性染色在肾嗜酸细胞腺瘤定位于胞质,在ChRCC、PPCC和CCRCC定位于胞膜.CD10阳性染色在肾嗜酸细胞腺瘤和ChRCC定位于胞质,在PRCC和CRCC则定位于胞膜.结论 ①肾嗜酸细胞腺瘤和ChRCC的免疫表型及胶状铁染色结果有差别,这些差别可以帮助二者鉴别诊断.CK(-)或胞质(+)、CK7和胶状铁染色(-)支持肾嗜酸细胞腺瘤,而CK胞膜(+)、CK7(+)和胶状铁染色(+)支持ChRCC.②ChRCC、PRCC和CCRCC的免疫表型和胶状铁染色结果不同,这些差异可实现三者之间的鉴别.CK7和CD117(+)、CD10(-)或胞质(+)、vimentin和Rcc.ma(-)及胶状铁染色(+)支持ChRCC;CK7和CD117(-)、CD10胞膜、vimentin和Rcc.ma(+)及胶状铁染色(-)支持PRCC或CCRCC.③CCRCC和PRCC的免疫表型基本相同,而CD15(+)支持CCRCC.④PRCC-I型和Ⅱ型的免疫表型基本相同,而CK7(+)支持PRCC-Ⅰ型.多数情况下,单凭组织形态学就能做出上述4种肿瘤的病理诊断,因此组织形态学仍然是基础,而免疫组化和胶状铁染色只是辅助鉴别手段,用于少数形态学诊断困难的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肾嫌色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学资料。【结果】3例患者均为女性,行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肾嫌色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Hale胶体铁染色均为阳性,Vimentin(波型蛋白)阴性,EMA阳性,CK7阳性,CK10染色阴性。【结论】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肾细胞癌,影像学检查对其诊断有重要帮助,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手术治疗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波形蛋白(Vim)、细胞角蛋白7(CK7)、α甲酰辅酶A消旋酶(AMACR)和CD10在肾细胞癌(RCC)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38例透明细胞RCC、35例乳头状RCC和15例嫌色细胞RCC中Vim、CK7、AMACR和CD10的表达情况。结果Vim阳性表达率在透明细胞(87%)、乳头状(91%)与嫌色细胞RCC(0)间差异极显著(P<0.01)。CK7阳性表达率在透明细胞(11%)、乳头状(74%)和嫌色细胞RCC(93%)间差异极显著(P<0.01);乳头状RCC阳性定位以胞质为主,而嫌色细胞RCC定位以胞膜为主,具有鉴别意义。AMACR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89%)、透明细胞(37%)和嫌色细胞RCC(7%)间差异极显著(P<0.01)。CD10阳性表达率在透明细胞(79%)和乳头状(80%)与嫌色细胞RCC(27%)间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Vim、CK7、AMACR和CD10在透明细胞、乳头状和嫌色细胞RCC的鉴别诊断中有意义,透明细胞、乳头状和嫌色细胞RCC的免疫组化表型特征分别为Vim( ),CK7(-),AMACR(-)/( ),CD10( )/(-);Vim( ),CK7( )/(-),AMACR( ),CD10( )/(-);Vim(-),CK7( ),AMACR(-),CD10(-)/(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和嗜酸细胞瘤的鉴别诊断要点并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例肾嫌色细胞癌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文献复习及诊治分析。结果 2例均于术前误诊为良性肿瘤,术中冰冻切片提示嗜酸细胞瘤,术后病理为肾嫌色细胞癌。结论肾嫌色细胞癌和嗜酸细胞腺瘤形态学各有特征,免疫表型相似,鉴别诊断基于生长方式、细胞学特征及影像学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具有实体结构的嗜酸细胞性乳头状肾细胞癌(OPRCC)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3例具有实体结构的OPRCC进行临床、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分析,并复习文献.另外选取10例经典型乳头状肾细胞癌和10例嗜酸细胞瘤作为对照.结果 3例OPRCC均为老年女性,年龄78~79岁.临床上均因体检发现.巨检:瘤组织边界清楚,2例可见包膜,切面灰褐色或棕色.镜检:瘤组织主要呈弥漫实性生长,局部可见管状、裂隙样结构和发育不全的乳头状结构;瘤细胞体积较大,圆形或多边形,胞质丰富,强嗜酸性颗粒状,核圆形或不规则,核分裂象罕见或无.2例可见局灶性坏死,1例可见泡沫状巨噬细胞,2例可见砂砾体.免疫组化:瘤细胞均呈vimentin和AMACR弥漫强(+);表达CD10和CK18不同程度(+),CK7、RCC和E-cadherin各有1例(+);所有肿瘤CD117和EMA均(-).结论 具有实体结构的OPRCC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肾细胞癌,形态学上与嗜酸细胞瘤有重叠,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各亚型的CT、MRI表现及评价肾皮髓期增强扫描对肾细胞癌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73例肾细胞癌患者的肾脏行CT和/或MRI肾皮髓期增强扫描。结果肿瘤直径为2-13cm,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肉瘤样肾细胞癌l例、透明细胞癌64例、嫌色细胞癌1例、混合细胞癌2例和乳头状癌5例。肾皮髓期增强扫描,肉瘤样肾细胞癌、嫌色细胞癌、90.6%(58164)的透明细胞癌、50.0%(1/2)的混合细胞癌和60.0%(3/5)的乳头状癌呈不均匀强化,另50.O%(1/2)的混合细胞癌强化较均匀。92.2%(59/64)的透明细胞癌、50.0%0/2)的混合细胞癌、嫌色细胞癌强化程度强于(或相仿于)邻近肾皮质;60.0%(3/5)的乳头状癌、50.0%(1/2)的混合细胞癌、肉瘤样癌强化程度较邻近肾皮质低。结论各型肾细胞癌在CT/MRI肾皮髓期增强扫描上有不同的表现,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5例肿瘤组织进行光镜、免疫组化及组织化学观察,其中3例进行电镜研究。结果25例肾嫌色细胞癌的肿瘤细胞多呈巢状,周围细胞较大,胞质呈空泡网状,中央细胞较小,胞质红染,细胞分布不均,中央密,外周疏,常可见双核细胞;免疫组化AEI/AE3和CK7(+),vimentin(-);电镜可见瘤细胞内有多少不等的胞质微囊泡。25例中3例伴肉瘤样癌成分。22例存活,3例死亡。结论肾嫌色细胞癌病理学特征明确,临床预后好,伴肉瘤样癌成分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总结成人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Ph+ MPAL)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15例Ph+ MPAL的特征及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临床随访结果.Ph+ MPAL的诊断采用WHO-2008分类标准.结果表明,ph+在同时期总MPAL群体中的检出率为17.2%(15/87).15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为51(16-81)岁;初诊时中位WBC计数为69(12.7-921)×109/L.形态学检查显示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者2例(13.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者6例(40.0%)、杂合型白血病(HAL)者7例(46.7%).免疫学分析表明,此15例患者均为B淋系和髓系混合表达,93.3%患者的白血病细胞表面有CD34的表达,其中64.3%(9/14)的患者CD34表达率在60%以上.染色体R显带技术检测显示,正常核型者2例(13.3%),单纯Ph+者8例(53.3%),Ph+伴附加异常者5例(33.3%).附加的染色体异常分别为-7(2例)、+Ph(1例)、dic(7;9)(1例)、i(8q)和-16(1例);有残余正常分裂相者4例.多重巢式PCR检测发现,e1a2型融合基因6例(40.0%)、b2a2或b3a2型共9例(60.0%).7例Ph+ MPAL患者中有4例检测到IKZF1基因缺失.本组中10例患者诱导治疗一疗程后完全缓解(CR)率为70.0%,其中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组的CR率(83.3%;5/6),优于单纯化疗组(50.0%;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今,6例患者由于疾病复发或进展而死亡(60.0%;6/10).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组患者总生存优于单纯化疗组(P =0.004).结论:Ph+ MPAL主要为B淋系和髓系混合表达,多数年龄较大,高表达CD34抗原.在BCR-ABL融合基因亚型和基因突变方面类似于Ph+急性白血病.初诊时WBC计数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复发进展仍是此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联合TKI和allo-HSCT或许能改善预后,有必要进行前瞻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探讨交叉表达淋系和髓系抗原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免疫表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根据免疫标记和FAB亚型将交叉表达髓系和淋系相关抗原的急性白血病进行分组,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所分析的淋系抗原标志物包括CD2、CD7、CD19、CD56以及其他多个同时表达的淋系抗原,对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所分析的髓系抗原标志物包括CD13及同时表达的CD13/CD33。以同期无交叉抗原表达的AML和ALL作为对照,比较各组白血病的完全缓解(CR)率和无复发生存期(RFS)有无差别。结果表明:161例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患者中,91例交叉表达淋系和髓系抗原的急性白血病分为仅伴CD7表达的AML即CD7(+)AML24例,仅伴CD19表达的AML即CD19(+)AML14例,伴CD2表达的AML即CD2(+)AML(包括CD2与CD19共表达病例)8例,伴CD56表达的AML即CD56(+)AML(包括CD56与CD2或CD19共表达病例)10例,表达2个及2个以上淋系相关抗原的AML即Ly≥2(+)AML16例,仅伴CD13表达的ALL即CD13(+)ALL9例,伴CD13、CD33同时表达的ALL即CD13/CD33(+)ALL10例。无淋系抗原表达的AML即Ly(-)AML和无髓系抗原表达的ALL即My(-)ALL分别为41例、29例。与Ly(-)AML相比,Ly≥2(+)AMLCR率、RFS均明显偏低;CD56(+)AML的RFS较低,但CR率无明显差别;其余各组与Ly(-)AML相比CR率、RFS均无明显差别。CD13(+)ALL组、CD13/CD33(+)ALL组与My(-)ALL组相比CR率、RFS亦无明显差别。结论:急性白血病中各抗原标志物的交叉表达对预后的意义应区别对待。AML伴CD56表达或多个抗原交叉表达时预后较差,而其他交叉表达的髓系或淋系抗原标志物对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并探讨肾脏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肾脏巨大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报道并相关文献复习分析,其早期发现由6 cm发展5年至18 cm巨大肿块出现腹腔挤压情况方行治疗,640排CT检查与其他肾脏肿瘤无特异性区别,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结果病理检查示:镜下见肿瘤组织由狭长的小管组成,小管间见黏液间质,肿瘤细胞呈卵圆形及杆状,中度异性,间质内见多灶性浆细胞浸润,伴大片坏死。免疫组化:CD10(-),VIM(+),EMA(+),低分子量CK(-),CD15(-),Ki-67<5%肿瘤细胞,CK(-),CR(-),MC(-),CD34(-),CD31(-),S-100(-),诊断为肾黏液样小管状梭形细胞癌。术后恢复良好,随访3个月复查CT无复发,日常中度活动无不适反应,目前继续追踪随访中。结论肾脏黏液样小管状梭形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肾上皮肿瘤,术前诊断无特异性,最终依赖术后病理确诊,治疗仍以根治性切除术为主,预后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免疫分型特点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收集516例初发AML患者骨髓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ML的免疫表型.结果表明,①516例AML中髓系相关抗原阳性表达率较高,依次为MPO(95.0%)、CD33(93.0%)、CD13(88.8%)、CD117 (69.4%),而CD14、CD15、CD64、CD71表达较低,其中145例AML伴淋系抗原表达,分别为CD7 21.5%、CD19 6.0%、CD2 0.78%、CD100.58%、CD20 0.58%;CD71在M6中阳性表达率为100%,CD64在M5中阳性表达率最高(30.2%);CD34总阳性表达率为57.8%.②首次化疗后完全缓解(CR)率为64.7%,M3组中CD34+患者CR率低于CD34-组(P=0.019).非M3组CD34阳性组的CR明显低于CD34阴性组(P=0.002);CD19+患者CR率高于CD19-组(P=0.028);CD7+患者CR率明显低于CD7-组(P =0.002);CD71+患者CR率低于CD71-组(P=0.013);MPO+患者CR率高于MPO-组(P=0.015);CD11b、CD13、CD33表达阳性组与相应阴性组的CR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分型是诊断AML的必备条件,它有助于指导白血病的临床分型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真两性畸形并腹腔内精原细胞瘤的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对1例成人真两性畸形并腹腔内精原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19岁,社会性别为男性,因发现下腹部20 cm×15 cm大小的包块1周入院。有左侧隐睾切除及阴道封闭术病史。腹部CT扫描示盆腔内巨大占位性病变,考虑卵巢肿瘤、幼稚子宫可能。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及子宫,术后病理示:子宫内膜腺体萎缩,腺体周围间质水肿,未见其他特异性改变;免疫组织化学(组化)示:PLAP、CD117均(+++),CgA、Ki-67约50%均(+),S-100、CD99、CD30均(±),CK、OCT3/4、Syn均(-)。最终诊断为真两性畸形并精原细胞瘤。结论真两性畸形并精原细胞瘤临床较少见,结合病史、腹部CT,尤其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通过识别老年男性外周血中各细胞亚群的抗原表达特点及比例,鉴别异常细胞并辅助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收集88例正常老年[中位年龄82岁(70-98岁)]男性外周血,同时标记7色荧光素抗体,采用7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幼稚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有核红细胞和浆细胞的抗原表达。按照年龄、地域和有无基础疾病分组,检验不同亚群细胞的比例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显示:老年男性外周血CD34+幼稚细胞的比例为0.017%(0.015%-0.020%),高表达HLA-DR、CD33、CD13和CD117,低表达髓系分化抗原CD15、cD11b和CD16,极少表达淋系抗原CD7、CD19和CD56;弱表达CD38,其中CD38dim+/-细胞在幼稚细胞中占(61.36±18.26)%。CD16-、CD13+CD16int+和CD16stu+ CD13+粒细胞在有核细胞中的中位比例分别为0.04%、0.30%和61.30%,代表了粒细胞的分化发育阶段,由不完全成熟至完全成熟。外周血中CD64+CD14-和HLA-DR+CD11b-单核细胞的比例分别为(0.00%-0.10%)和(0.07%-0.68%),为不完全成熟单核细胞。不同组中各细胞亚群比例均未见明显差别(P〉0.05)。结论:进一步认识了正常老年男性外周血中CD34+幼稚细胞、不同发育阶段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免疫表型特点,建立了各阶段细胞的比例范围,为鉴别异常细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秦晓松  李杨  郑锐  于晓军  闫巍  刘勇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0):1860-1863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T细胞亚群的分布特点及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2009年11月14日至12月31日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确诊的女性甲型H1N1流感患者34例,按是否妊娠分为甲流妊娠组(A组,17例),甲流非妊娠组(B组,17例),同时收集抗...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通过流式细胞术标记CD25,探讨其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选择88例初发B—ALL患者骨髓,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标记,包括白介素2受体α链(CD25)、B链(CD122)、Y链(CD132),CD19、CD20、CD10、CD34、CDIgM、CD79a、CD22、CDTDT;用定性PCR方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表达,实时定量PCR检测IL2RA(CD25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CD25+和CD25-的B—ALL患者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骨髓原始细胞比例(marrowblast%)、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peripheralblast%)、肝脾和淋巴结肿大、cD10、cD20、cD22、cD34、CD79a、CDTDT、CDIgM表达水平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19在CD25+组中表达水平高于CD25-组(P〈0.05)。本组BCR/ABL+患者为21例(23.9%,21/88),CD25+表达率为66.7%(14/21);BCR/ABL-患者为67例,CD25+表达率为4.5%(3/67),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RA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CD25+和CD2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1例BCR/ABL+B—ALL患者中,CD25+与CD25-两组间在缓解率和复发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R/ABL+B—ALL患者中有8例复发,复发率为38.1%(8/21),BCR/ABL。组有9例复发,复发率为13.4%(9/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R/ABL+组无复发生存时间(relapse—freesurvival,RFS)为21个月,BCR/ABL+CD25+患者RFS时间为15个月,而BCR/ABL+CD25-患者RFS时间为21个月,BCR/ABL—CD25-患者RFS时间为24个月。结论:CD25在BCR/ABL+B-ALL上患者中呈高水平表达,可以作为B—ALL的BCR/ABL融合基因表达的预测指标,与疾病复发有关,CD25+可以作为判断B—ALL不良预后的辅助标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人基底样乳腺癌和管腔A乳腺癌干/祖细胞分化前后的细胞表型变化。方法应用乳腺癌细胞球无血清悬浮培养法获取乳腺癌干/祖细胞;分别以荧光免疫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基底样乳腺癌和管腔A乳腺癌干/祖细胞分化前后细胞角蛋白CK14、CK18、CK19和CD44、CD24的表达情况;分析原代细胞内CD44+ CD24-细胞水平与克隆形成率的关系。结果基底样乳腺癌干/祖细胞表达CK19+/CK14+,不表达CK18,经血清诱导分化后,管腔上皮标志CK18和肌上皮标志CK14呈阳性表达;管腔A乳腺癌干/祖细胞呈CK18+/CK19+/CK14-表型,诱导分化后管腔上皮标志CK18和CK19表达,而肌上皮细胞标志CK14则不表达;CD24在基底样乳腺癌表达极低或无表达,但在管腔A乳腺癌高表达。基底样乳腺癌原代细胞中水平较高的是CD44-/CD24-/Low细胞,含CD44+/CD24-/Low细胞(2.52±0.58)%,而管腔A乳腺癌CD44-/CD24+细胞所占的比例最高,但不合CD44+/CD24 -/Low细胞或水平极低。结论基底样乳腺癌和管腔A乳腺癌干/祖细胞有不同的细胞表型,二者的分化能力和分化方向也不同,可能起源于不同的乳腺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者的临床特征、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及荧光原位杂交,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讨论。结果15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平均(31.3±9.3)岁。12例为体检偶然发现,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血尿和腰腹部疼痛。肿瘤直径1.5~15 cm,平均5.4 cm,3例诊断时已发生转移。10例标本大体呈实性,切面灰白多见,其次为杂色、灰褐,5例切面伴囊性变,5例可见出血及坏死区域。镜下观察可见肿瘤由嗜酸性细胞或透明细胞构成的乳头状、巢状及腺泡状结构,肿瘤细胞界限清楚,核仁较明显,间质主要为纤细的纤维血管间隔,4例可以见到砂砾体。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均弥漫表达TFE3、PAX-8及CD10,不同程度表达AE1/AE3、Vimentin、HMB45及AMACR/P504S,CAIX、CK7、CD117均阴性表达。所有病例TFE3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存在TFE3信号分离。结论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是一种罕见的肾细胞癌类型,女性高发于男性,其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标记TFE3荧光原位杂交来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