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院1994年6月至2004年6月门诊湿疹病例2000例,现对其继发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研究中药外敷治疗婴儿湿疹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3例婴儿湿疹病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34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乙组29例采用中药外敷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ADS评分以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治疗婴儿湿疹,可有效缓解湿疹瘙痒症状,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婴儿湿疹是婴儿期较为常见的皮肤病,它的病因比较复杂,食物常为引起婴儿湿疹的主要因素,如“蛋白”、“牛奶”等。湿疹常见于肥胖或营养不良的婴儿,多于出生后2个月开始发病。湿疹多见于头面部,初起时在干燥发红的皮肤上发出许多密集丘疹,渐为疱疹以至渗液、结痂和脱屑。患儿表现为阵发性瘙痒及反复发作,发作时奇痒、寝食不安,如有感染,可至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1 治疗要点 ①寻找诱发因素并予纠正。②止痒、抗过敏、保护皮肤、避免搔抓。③镇静、内外用药控制症状、中医中药清热利湿。2 用药原则 去除病因,局部治疗与内用药…  相似文献   

4.
<正>婴儿湿疹是婴儿常见的皮肤病,多见于1~2岁以下婴幼儿,好发于头面部、臀部及四肢屈侧,多见于两颊及前额。一般认为多因过度营养、消化不良,对食物过敏或某些外界刺激因素所致,与遗传亦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婴儿的湿疹患病情况。方法随机选择1岁内婴儿进行门诊、住院及家庭调查。结果2003年3~10月汝阳县1岁内婴儿湿疹患病率为26.69%,主要集中在6个月以内。人工喂养及伴发系统疾病患儿湿疹患病率最高,分别为41.09%和35.20%。结论提倡纯母乳喂养,加强婴儿卫生保健,对患儿及时正确地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全身性疾病是预防和减少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肠道微生态制剂常乐康治疗湿疹的效果。方法使用山东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常乐康(酪酸梭菌和双歧杆菌双联活菌)治疗婴儿湿疹。结果常乐康治疗婴儿湿疹有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常乐康治疗婴儿湿疹有确切疗效,同时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婴儿湿疹是婴儿期最常见的皮肤病,好发于婴儿的双侧面颊部、额头及眉间,也有些婴儿湿疹发于特殊部位,如眼睑部、耳部、脐部、肛周等[1].特殊部位的婴儿湿疹由于部位的特殊给临床治疗带来一些困难,尤其是发生在眼睑部的婴儿湿疹,皮疹距离眼睛很近,许多药物不能直接涂擦,患儿瘙痒剧烈不停地用手揉眼睛,家长看着心疼,医生在治疗上也颇为棘手.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采用内服加外用药物综合治疗眼睑部的婴儿湿疹,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清热止痒洗剂及清热解毒搽剂联合外用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98例婴儿湿疹患儿,随机分为以中药清热止痒洗剂及清热解毒搽剂治疗的治疗组(49例)和以炉甘石洗剂、尤卓尔软膏外用治疗的对照组(49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以后,治疗组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中药外用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婴儿湿疹,并且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易复发,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三花汤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符合标准的湿疹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治疗组口服三花汤,对照组口服氯雷他定。2组均治疗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对2组有效患儿在停药2周后进行随访,比较2组有效患儿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5%,对照组为71.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随访有效患儿,治疗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4.71%和62.96%,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结论三花汤治疗婴儿湿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笔根据婴儿湿疹的发病机制辨证特点,采用传统中药外洗,结合海普林软膏外用治疗80例婴儿湿疹,取得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58例术后确诊为消化道穿孔患者的资料,总结其症状、体征特点及腹部X线,评价各项指标的临床诊断意义。结果5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腹部压痛和“板状腹样”体征,典型腹膜刺激征者41例(70.7%),其中老年人有典型体征者占44.4%(4/9),中青年组占75.5%(37/49)。79%(46/58)的患者在腹部X线片中发现膈下游离气体。结论消化道穿孔的临床表现不一,病史、体征、X线检查综合诊断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益生菌对婴儿湿疹预防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生后6个月内口服益生菌对婴儿湿疹的预防作用.方法:235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9例正常喂养,治疗组116例加服益生菌6个月,观察两组婴幼儿湿疹的发病率.结果:治疗组婴儿湿疹发病率为20.69%,低于对照组的51.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口服益生菌对婴儿湿疹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常瑞雪  张思平  王玲  陆闻生 《安徽医药》2019,23(6):1121-1123
目的 探讨匍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发病的诱发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2010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住的30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病儿的临床特点。结果 30例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病儿≤3岁的占总病例的73.3%;病儿多有弥漫性潮红斑、松弛性大疱或大片表皮剥脱,口周有放射状皲裂,触痛明显。16例病儿发病前有明确诱因;30例均应用抗生素治疗,19例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6例联合应用人免疫球蛋白,所有病儿均在11 d内治愈出院,住院时间(6.4±2.1) d。结论 匍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一种重症感染性疾病,在正确选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应用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并加强护理,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治疗婴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儿均采用中药外敷治疗,2~3次/d,15~20 min/次,7 d为1个疗程。结果:82例患儿中,临床治愈64例,占78.05%;显效10例,占12.20%;好转5例,占6.09%;无效3例,占3.66%。总有效率为96.34%。结论:中药外敷治疗婴儿湿疹,药液直达病所,作用迅速,疗效显著,经济实惠,安全可靠,患儿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本科近5年收治的42例小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小脑出血的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动脉硬化;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出血量小于15mL,采用保守治疗,大于15mL,采用侧脑室引流加微创小脑血肿清除术;小脑出血血肿量小于5mL预后良好,大于25mL预后极差。结论小脑出血量、有无脑干受压及破入四脑室是决定治疗方法和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6.
川崎病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48例KD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KD好发于〈5岁的儿童,男孩多发,误诊20例(41.7%)。48例患儿均临床治愈,无1例死亡。结论KD早期误诊率高,对不明原因发热〉5d,且伴有KD主要临床表现的患儿,应警惕KD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预后。方法对确诊为婴儿肝炎综合征的32例病例资料进行临床观察及随访分析。结果病原学检查结果提示病毒感染,尤其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感染最多见,占59%,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占第2位,为25%;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感染可引起黄疸、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以及胆道闭锁、溶血,且病情重,易致肝硬化,日后有可能引起智力及听力障碍等后遗症。结论巨细胞包涵体病毒感染是婴儿肝炎综合征的主要病因。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是避免发展成为肝硬化、降低死亡率和减轻后遗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儿科医生对危重新生儿血糖监测的重视,及时治疗、减少脑损害。方法71例应激性高血糖患儿采用微量血糖仪取末梢血测血糖,2h测1次,直至血糖恢复正常。血糖7.0~14.0mmol/L 11例,仅限制用糖。重度高血糖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胰岛素治疗。结果重度高血糖治疗组及对照组应用胰岛素治疗24h及72h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4.27,P〈0.001)。结论轻、中度高血糖采用限制用糖,即可较快恢复正常。重度高血糖应用胰岛素治疗,血糖下降较快,可尽快纠正由于血糖升高所致的高渗血症,对改善危重新生儿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琍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8):1263-1264
目的 回顾分析婴儿营养不良的原因及与喂养方式的关系。方法 对63例婴儿营养不良从病因、发病月龄、并发疾病、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婴儿营养不良主要原因是喂养含低蛋白质的奶粉或过早以谷类食物为主食,不注意适时添加辅食所致,营养不良易合并多种疾病。结论 5个月以前的婴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如缺乏母乳或母乳不足,应以乳类食品尤其以配方奶为佳,适时添加辅食,否则易造成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9~2011年收治的122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122例RV肠炎患儿经治疗1~2d后体温下降,3~5d腹泻呕吐停止,平均住院6d;心肌酶谱异常者占25.4%(31/12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者占8.2%(10/122),心肌酶及肝酶异常均为一般性,可随病情好转而渐恢复正常。结论轮状病毒仍是秋冬季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应用调节肠道菌群和对症处理、防治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多脏器损害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