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延续性随访对瓣膜置换病人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4月—2015年1月142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71例。两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延续性跟踪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病人抗凝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水平。[结果]干预组病人抗凝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INR在2.5~3.5范围内的病人比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延续性随访可提高病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和抗凝治疗的认知度、用药依从性,可使INR水平控制平稳,从而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电话跟踪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1年后观察组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项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话随访可以满足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健康需求,提高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延续性随访管理对血液透析患儿依从性与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血液透析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随访管理模式进行护理。3个月后,分析并比较2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与自我效能感。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依从率为95. 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 00%(P 0. 05);观察组患儿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延续性随访管理对血液透析患儿的依从性与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更为积极,可提高患儿自护能力,有利于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媒体影像抗凝教育对边疆地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218例接受抗凝药物治疗的住院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采用集体授课、鼓励看书自学的方式,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教育培训。结果患者在教育培训前后的抗凝知识掌据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接受教育后,患者的抗凝知识及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患者对服用抗凝药物的认识和接受抗凝药物治疗的态度有明显改善。32例未能电话随访的患者中有2例发生血栓形成。结论边疆地区的患者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故患者对以图像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能较好接受,对文字教育的接受程度较低。教育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病人抗凝治疗知识掌握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6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出院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抗凝治疗知识掌握情况和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出院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抗凝治疗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以及出院6个月和12个月后的抗凝治疗依从性均好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促进心脏瓣膜置换术出院病人对抗凝治疗知识的掌握,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实施抗凝治疗的30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给予健康教育和预见性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抗凝治疗的认识程度和使用药物的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出血和血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和抗凝治疗的认知程度和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因素,以期为临床相关护理提供借鉴。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外科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62例,采用自行编制的患者资料调查表、治疗依从性现状调查表和健康知识水平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62例患者治疗依从性平均得分为(18.580±3.073)分,其中主动咨询依从性最高;影响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术后时间以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结论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术后时间与付费方式为影响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护理人员应针对健康知识水平较低、术后时间长、自费的患者给予重点干预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家庭随访对高血压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64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随访组(84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仅住院期间进行高血压病知识宣教;随访组增加出院后家庭随访,并定期评价病人治疗依从性,及时纠正不健康生活方式并给予指导.结果 随访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出院后家庭随访,能有效提高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电话随访对出院后的非风湿性心房纤颤老年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出院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随访组与对照组,各50例。随访组定期进行电话随访,内容包括心房纤颤抗凝的目的和意义、抗凝治疗相关并发症的知识、抗凝治疗后并发症预防、影响抗凝治疗的因素、定期检测国际标准化比率的重要性等。随访前和随访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电话随访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话随访有助于提高心房纤颤老年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院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1月1日~2019年5月31日15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出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抗凝知识掌握程度、抗凝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抗凝知识掌握程度、抗凝治疗总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出院后实施延续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其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对抗凝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依从性,降低抗凝治疗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电话跟踪随访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话跟踪随访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7年10月在本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患者116例,按患者出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随访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系统健康教育及口头或书面出院指导;随访组在此基础上于出院10d后实施电话跟踪随访。进行延续健康指导。出院后1年比较患者两组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坚持服药、按剂量服药、合理饮食、定期复查及自我监测方面的依从性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组在这5方面的治疗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出血、血栓栓塞、心内膜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话跟踪随访可以满足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健康需求,提高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媒体影像抗凝教育对边疆地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218例接受抗凝药物治疗的住院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采用集体授课及鼓励看书自学的方式,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教育培训。结果受试者在教育培训前后的抗凝知识掌据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接受教育后,患者的抗凝知识及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受试者对服用抗凝药物的认识和接受抗凝药物治疗的态度有明显改善。32例未能电话随访的患者中有2例出现血栓形成。结论边疆地区的患者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故患者对以图像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能较好接受,对文字教育的接受程度较低。教育培训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媒体影像抗凝教育对边疆地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218例接受抗凝药物治疗的住院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采用集体授课及鼓励看书自学的方式,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教育培训。结果受试者在教育培训前后的抗凝知识掌据程度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接受教育后,患者的抗凝知识及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受试者对服用抗凝药物的认识和接受抗凝药物治疗的态度有明显改善。32例未能电话随访的患者中有2例出现血栓形成。结论边疆地区的患者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故患者对以图像为主的多媒体教学方式能较好接受,对文字教育的接受程度较低。教育培训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短信健康教育组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8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健康教育组和短信健康教育组,两组均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短信教育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短信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患者抗凝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 短信健康教育组患者比常规健康教育组患者按时服药、饮食调理、自我监测、定期复查的依从性好,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实施短信健康教育能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抗凝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疾病管理计划对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长期抗凝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34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171例和观察组177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出院后,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疾病管理计划干预。观察出院第12月及第18月两组患者服用华法林依从性,记录出院7~36月患者抗凝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服用华法林依从性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抗凝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结论疾病管理计划能够提高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长期抗凝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贺慧兰  孙亚萍  慕彬  祁磊 《全科护理》2016,(33):3503-3504
[目的]通过电话随访对神经外科出院癫痫病人进行指导督促,统计观察对抗癫痫药物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出院时需服药控制癫痫症状的病人,对符合本研究相应纳入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的病人在出院1个月后进行持续1年的电话访问,评估病人在实施电话随访指导后的服药情况。[结果]共有75例病人纳入本研究,实际完成全过程的69例,剩余6例失访。69例病人出院1年后,坚持按医嘱服药的61例(88.4%),未坚持服药的8例(11.6%)。61例坚持服药病人,随访1年中有5例(8.2%)病人出现癫痫发作。[结论]电话随访指导明显提高了癫痫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对于神经外科癫痫病人出院随访期间的症状控制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首次抗凝依从性,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抗凝依从性问卷及抗凝知识问卷对165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结果 165例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首次的抗凝依从性平均得分为(36.44±3.70)分,33.6%的患者抗凝依从性差,抗凝知识平均得分为(13.52±5.86)分;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患者的抗凝知识、文化程度、月收入及年龄是抗凝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其中抗凝知识对患者抗凝依从性的影响最大。结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首次抗凝依从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应通过更加科学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增加患者的抗凝知识,加强对较低文化程度和收入及年轻患者的干预指导以提高其抗凝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对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管理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100例,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在抗凝治疗依从性、抗凝达标率、抗凝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6个月后,抗凝依从性总均分对照组(2.79±0.60)分、观察组(3.65±0.58)分、t=5.59,P=0.012;抗凝达标率对照组76.0%、观察组88.0%,x2=5.21,P=0.013;抗凝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为20.0%、观察组为10.0%。结论与常规护理模式相比,延续性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抗凝治疗的抗凝依从性及抗凝达标率,同时能有效减少抗凝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家庭随访对脑梗死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它严重地威胁着我国城乡居民的健康和寿命。脑梗死患者出院后忌中断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安玲  熊佳  陈秀珍  李淑玲 《全科护理》2016,(32):3390-3392
[目的]观察电话随访对脑梗死病人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出院的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出院后5个工作日内对病人进行1次电话随访,观察组病人随访的时间为病人出院后的5个工作日内、1个月、3个月、6个月各1次,内容包括用药、饮食、康复锻炼、日常生活等,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病人的生活能力情况,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能力进行比较。[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正确服药、合理饮食、积极康复锻炼、按时复诊、不适及时随诊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随访能有效提高脑梗死病人治疗依从性,有利于病人生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