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分析胃幽门螺杆菌感染(Hp)与牙周炎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牙周健康的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及分析所有病例组患者的牙周袋深度、牙周退缩、平均牙周袋深度、平均牙周退缩等牙周损害相关指标,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胃内Hp感染情况。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胃内Hp阳性率及DO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DOB值及胃内Hp阳性率均高于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中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DOB值及胃内Hp阳性率均高于轻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牙周炎患者的DOB值与平均牙周袋深度呈正相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慢性牙周炎患者的DOB值与病情等级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重度慢性牙周炎的发生与病程、DOB值、Hp阳性、平均牙周袋深度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胃内Hp感染与牙周炎的发生和进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其感染程度与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组织损害程度和疾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可能在促进牙周炎病情进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牙周炎患者口腔幽门螺杆菌(Hp)的分布特点及与牙周炎、胃Hp感染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慢性牙周炎患者150例作为牙周炎组和牙周健康者150例作为对照组,牙周炎组分为轻度牙周炎患者93例、中度牙周炎患者31例,重度牙周炎患者26例;检测口腔Hp和胃Hp感染情况。结果牙周炎组口腔Hp阳性率为82.7%显著高于对照组48.0%(P<0.05);牙周炎组胃Hp阳性率为85.3%高于对照组43.3%(P<0.05);轻度牙周炎患者、中度牙周炎患者、重度牙周炎患者口腔Hp阳性率分别为78.5%、87.1%、92.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48.0%(P<0.05);重度牙周炎患者口腔Hp阳性率高于中度牙周炎患者,中度牙周炎患者口腔Hp阳性率高于轻度牙周炎患者,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口腔Hp阳性患者胃Hp阳性率为91.1%高于口腔Hp阴性患者57.7%(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Hp阳性率高,口腔Hp感染和牙周炎及胃Hp感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牙周炎患者口腔幽门螺杆菌(Hp)的分布特点及与牙周炎、胃Hp感染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慢性牙周炎患者150例作为牙周炎组和牙周健康者150例作为对照组,牙周炎组分为轻度牙周炎患者93例、中度牙周炎患者31例,重度牙周炎患者26例;检测口腔Hp和胃Hp感染情况。结果牙周炎组口腔Hp阳性率为82.7%显著高于对照组48.0%(P<0.05);牙周炎组胃Hp阳性率为85.3%高于对照组43.3%(P<0.05);轻度牙周炎患者、中度牙周炎患者、重度牙周炎患者口腔Hp阳性率分别为78.5%、87.1%、92.3%均高于对照组患者48.0%(P<0.05);重度牙周炎患者口腔Hp阳性率高于中度牙周炎患者,中度牙周炎患者口腔Hp阳性率高于轻度牙周炎患者,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口腔Hp阳性患者胃Hp阳性率为91.1%高于口腔Hp阴性患者57.7%(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Hp阳性率高,口腔Hp感染和牙周炎及胃Hp感染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胃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7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牙周健康者70例为对照组,应用特异性尿素酶C、cageA基因设置引物,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尿素酶C基因和cageA基因并计算含漱液与牙菌斑中Hp感染阳性率。结果研究组含漱液尿素酶C基因阳性率、尿素酶C基因和cage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68.57%(48/70)、31.43%(22/70)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菌斑尿素酶C基因阳性率、尿素酶C基因和cageA基因龈下阳性率分别为65.22%和20.83%高于龈上(P0.05),研究组龈上尿素酶C基因阳性率为33.85%高于对照组(P0.001),而龈下尿素酶C基因和cageA基因阳性率为14.91%高于对照组(P=0.015),两组龈上尿素酶C基因和cageA基因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重度牙周炎患者Hp检出阳性率分别为75.00%、83.33%均高于轻度患者(P0.05)。结论口腔Hp感染与慢性牙周炎发病、发展具有一定相关性。应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降低口腔Hp感染,改善牙周炎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Pg)感染与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cropho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3,MMP-3)及牙周健康状况的关联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129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病例组,同期62例牙周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及病例组不同病情程度患者Pg感染阳性率,测定两组血清指标(MIF、HMGB-1、MMP-3)及牙周健康状况指标[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水平,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Pg感染与血清MIF、HMGB-1、MMP-3及牙周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Pg感染阳性率、血清MIF、HMGB-1、MMP-3及PD、SBI、A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病情程度为中重度患者Pg感染阳性率、血清MIF、HMGB-1、MMP-3及PD、SBI、AL水平高于轻度患者(P<0.05);慢性牙周炎患者Pg感染与血清MIF、HMGB-1、MMP-3及PD、SBI、AL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Pg感染与血清MIF、MMP-3、HMGB-1及牙周健康状况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早期明确Pg感染,检测患者血清MIF、MMP-3、HMGB-1水平,对抑制慢性牙周炎病程、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林俏霞 《临床医学工程》2012,(12):2176-2177
目的观察不同依从性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纳入研究87例患者,分为完全依从性组41例,不完全依从性组46例,行4周基础治疗后无手术治疗指征者进行牙周维护治疗,并进行定期检查。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对研究对象的全口牙齿分别检查记录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和牙周袋深度(PD)进行比较。结果牙周治疗后12个月,两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均有改善(P<0.05),但依从组优于非依从组(P<0.05)。结论完全依从性慢性牙周炎患者疗效更佳,医师应进行干预,提高牙周炎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分析慢性牙周炎EBV-1和HHV-6感染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60位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EBV-1与HHV-6阳性率与牙周健康者相比。然后通过病例-对照研究与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找出EBV-1与HHV-6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EBV-1与HHV-6的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牙周健康者。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的EBV-1和HHV-6感染率较高。EBV-1感染与患者的年龄、CP以及牙周袋深度有关;而HHV-6感染与患者的年龄与CP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不同胃组织中P53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经胃镜活检的9 9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50例食管癌两端正常组织切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革兰染色法和免疫组化ABC法对其Hp感染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患者不同胃组织的P53的表达和MVD值,分析Hp感染与P53表达及MVD形成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p阳性率、P53的表达阳性率和MVD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阳性患者的P53表达阳性率和MVD值均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P<0.05);Hp阳性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的关系(r=0.33,P<0.05),而与其MVD值呈正相关的关系(r=0.35,P<0.05);观察组患者Hp阳性数与癌细胞血管的侵袭、血管的浸润深度、胃部淋巴结转移及远处淋巴结转移均相关,而与肿瘤的大小不相关。结论 Hp感染与胃癌新生血管的形成相关,可对癌细胞的生长、浸润及转移等各生物学行为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糖血脂代谢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MS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来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老年MS患者176例,采用尿毒[13C]片呼气试验药盒测定Hp感染情况,根据Hp感染情况分为Hp阳性组(n=59)和Hp阴性组(n=117),测定所有研究对象FBG、2hPG、HbA1c和FINS等糖代谢指标及血清TC、HDL-C和LDL-C等脂代谢指标水平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p感染合并MS的危险因素;对MS患者血清LDL-C、HbA1c和FINS水平与DOB值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Hp阳性组患者FBG、2hPG、HbA1c、FINS、LDL-C水平明显高于Hp阴性组(P<0.05);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患者LDL-C和TC水平间无差异(P>0.05); LDL-C、HbA1c和FINS是Hp感染合并M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MS患者DOB值与血清LDL-C、HbA1c和FINS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牙周炎患者下龈沟液中神经轴突导向因子SLIT3、白细胞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1年3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胃Hp感染情况分为Hp感染组42例和Hp非感染组58例。检测患者下龈沟液中SLIT3、IL-6、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水平对胃Hp感染的预测效能。结果 Hp感染组患者下龈沟液中SLIT3、IL-6、HMGB1水平均高于Hp非感染组(P<0.05);随着胃Hp感染程度的加重,下龈沟液中SLIT3、IL-6、HMGB1水平均呈升高趋势(P<0.05); ROC曲线结果,SLIT3、IL-6、HMGB1水平对牙周炎患者胃Hp感染的预测效能均较高,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7、0.658、0.679。结论 牙周炎患者下龈沟液中SLIT3、IL-6、HMGB1水平在预测胃Hp感染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与胃Hp感染程度联系紧密,可为患者提供诊断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口腔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患者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1,TGF-β1)的变化及与牙周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海南省干部疗养院收治的口腔Hp感染的患者200例,将88例发生牙周病的患者设置为研究组1,将112例未发生牙周病的患者设置为研究组2,另外选取该医院同期体检口腔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三组观察对象血清样本GSH-Px、TNF-α和TGF-β1水平,测量并记录两组患者的牙周探针深度(Probing depth,PD)、牙龈出血指数(Gingival hemorrhage index,BI)、附着丧失情况(Loss of attachment,AL)以及超基准值(Delta over baseline,DOB)值,来判断口腔Hp对牙周病的影响。对发生牙周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发生牙周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1和研究组2患者的血清GSH-Px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1和研究组2患者的血清TNF-α、TGF-β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1患者的PD、BI、AL、DOB均值高于研究组2(P0.05);DOB值与PD、BI、AL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41、0.334、0.253,均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牙周病的影响因素为吸烟、白蛋白25 g、无定期口腔检查、DOB值10(P0.05)。结论口腔Hp感染患者血清GSH-Px、TNF-α、TGF-β1水平与Hp感染程度及牙周病病情相关,可作为监测指标,吸烟、低白蛋白、无定期口腔检查、高DOB值是牙周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注意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及胃癌前病变组织黏蛋白(MUC)2、MUC5AC、MUC6、CD10表达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青海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09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和184例胃癌癌前病变患者(胃癌前病变组),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RUT)和改良 Giemsa染色法检测 Hp感染情况,收集胃病变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MUC2、MUC5AC、MUC6、CD10蛋白表达情况,比较两组 Hp感染阳性率及MUC2、MUC5AC、MUC6、CD10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 MUC2、MUC5AC、MUC6、CD10表达与 Hp感染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 Hp感染阳性率为69.38%(145/209),高于胃癌前病变组的54.35%(100/184)(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胃癌组 MUC2、CD10表达阳性率高于胃癌前病变组(P<0.05),MUC5AC、MUC6表达阳性率低于胃癌前病变组(P<0.05);Hp感染阳性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病灶组织中 MUC2、CD10表达阳性率高于 Hp感染阴性(P<0.05),Hp感染阳性胃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7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替硝唑)37例和观察组(盐酸米诺环素)37例,后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5.7%),P<0.05。2组患者治疗前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分别比较,P均>0.05,而治疗4周后,2组的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分别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上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效果明显,优势较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替硝唑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替硝唑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研究组的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牙齿松动度、牙周附着水平、牙龈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00%vs.14.0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联合替硝唑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医九种体质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阳性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消化系统疾病患者300例,均进行中医九种体质分析,探讨中医九种体质与Hp感染阳性率的相关性.结果 300例患者中Hp感染阳性率为60.00%.Hp感染阳性患者中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占比高于Hp感染阴性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凋亡抑制基因存活素(Surviv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海口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139例胃癌前病变患者为胃癌前病变组,138例慢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取患者胃癌组织标本或胃黏膜组织标本,检测Survivin、MMP-2蛋白表达及Hp感染情况。统计胃癌患者不同临床特征和Hp感染Survivin、MMP-2蛋白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Survivin、MMP-2蛋白与H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胃癌前病变组、对照组Survivin、MMP-2蛋白阳性表达率呈逐渐降低趋势(P<0.05);胃癌组、胃癌前病变组H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型,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胃癌组织Survivin、MMP-2蛋白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Hp阳性组胃癌组织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MMP-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07%、84.21%,均高于Hp阴性组(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慢性牙周炎护理中系统化口腔护理的应用效果,为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天津港口医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行系统化口腔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疾病认知度、护理依从性、牙周健康状态、护理总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注意事项、口腔护理和疾病危害的认知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定期口腔检查、合理饮食和保持口腔卫生的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周袋深度、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和探诊深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5,P<0.05)。结论 给予慢性牙周炎患者系统化口腔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度和牙周健康,提升护理质量和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基础治疗+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方法:以数字随机分组法将2015.01月-2017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分成60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基础治疗、基础治疗+牙周维护治疗。对比两组牙齿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人的牙周袋深度为(2.51±0.64)mm,牙龈出血指数为(15.56±11.31),牙龈附着水平为(6.01±0.23)mm,牙齿年缺失数目为(0.14±0.02)颗,上述指标都优于对照组数据(p值0.05)。结论:在基础治疗之外,对牙周加以维护,能够有效治疗慢性牙周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接受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对照组接受单纯的基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平均每年牙齿脱落数量为(0.15±0.08)颗;对照组为(0.38±0.13)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6,P0.05)。两组治疗后探针牙周袋深度和菌斑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65、6.785,均P0.05)。结论基础治疗联合牙周维护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由于单独基础治疗,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2011年间收治的10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碘甘油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牙龈指数和牙周袋深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牙龈指数和牙周袋深度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临床疗效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