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癌症协会公布的2016年最新数据显示:在美国的大多数种族中乳腺癌的发病率保持平稳或降低^([1-2]),而亚洲人种的乳腺癌发病率却以每年1.1%的速率增长^([3]),改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仍是当前国际的迫切需要。随着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成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准确地评估疗效及预测病理反应性对于指导个体化的术前治疗、提高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已居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1])。尽管乳腺癌预后有关参数越来越多地被发现,术前明确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对于手术分期、术式选择、制定化疗方案及预后判断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乳腺癌对广大妇女的严重危害,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表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是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1]。本研究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2月的253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4.
ER和PR在乳腺癌中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乳腺癌对广大妇女的严重危害,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表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是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1]。本研究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08年2月的253例乳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是妇女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正在逐步上升。乳腺癌是激素依赖性肿瘤,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调控,在多数乳腺癌组织中均发现有两种激素受体^[1]: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s,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s,PR)的表达,内源性雌激素参与乳腺上皮的生长分化,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雌激素的作用又是由受体ER所介导的^[2]。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约占妇女肿瘤的31%^[1],术后辅助化疗可改善预后,使死亡率降低20%-25%^[2]。泰素(紫杉醇注射液)是一类具有抗微管作用的抗肿瘤新药,尤其在卵巢癌和乳腺癌的临床应用中有较好效果。泰素的输注和配制有别于其它化疗药物。现将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三十多年来,在全球范围内以每年2%的速度递增^[1]。近年来,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放射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它通过放射线杀死癌细胞,防止癌细胞向其他组织器官扩散,达到姑息或根治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8.
徐艳玲  于刚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927-2928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早期诊断肺癌的最重要手段、能确定病灶部位、肿瘤侵袭范围和细胞,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制定放、化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作用^[2]。  相似文献   

9.
中青年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的舒适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0年来,乳腺癌发病率的年增长速度为3%~4%^[1],占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已成为我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2]。但由于近年来工作及生活双重压力的影响,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术后放射治疗是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治疗时间长,副作用大,往往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造成不良的身心反应。  相似文献   

10.
阴茎癌曾为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男性泌尿系恶性肿瘤,随着大众卫生条件的改善,发病率逐步下降,已成为少见肿瘤。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状态是影响阴茎癌患者生存最重要的因素之一^[1],因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对阴茎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2]。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患者中约有20%-30%可见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的扩增及其编码蛋白的过度表达,提示乳腺癌的浸润性强,预后不良。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赫赛汀是第一个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以癌基因为靶的治疗药物^[1]。多项临床试验证明,赫赛汀对于HER-2过度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有着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12.
孔水英 《护理研究》2009,(12):3337-3339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增长较快,已超过宫颈癌,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发病率为23/10万^[1]。研究乳腺癌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便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对策,从而减少其病的发生,降低治疗后复发率,对促进乳腺癌术后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肿瘤发病率增高,当前,放射治疗仍然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1]。三维放射(3DRT)包括三维立体定向放射治疗(x线,Y线),调强放射治疗(IMRT),提供了进行精确定位,精确设计和精确治疗技术^[2],能够根据肿瘤的立体形状将放射线聚焦在肿瘤靶区,使周围的正常组织和器官免受不必要照射。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血液净化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显著提高,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预后仍不理想,其主要的致命因素为心脑血管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AS)。其发病率明显高于同龄的其他人群,死亡率是一般人群的30倍^[1]。究其原因除已知的高血压、吸烟、糖尿病以外,近年来人们发现MHD患者自身存在微炎症状态可能是导致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因素^[2]。  相似文献   

15.
赵美丽  范红  杨炜  周云 《临床荟萃》2011,26(21):1885-1887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越来越年轻化,且大部分甲状腺癌患者早期无明显不适,这给早期诊断带来困难。虽然分化良好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与滤泡状癌)预后良好,但仍有一些甲状腺乳头状癌易早期复发和死亡[1]。多项研究表明,在诸多影响预后的因素中,分期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2-4]。故早期发现是提高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教育课程模式设置及评估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其生物学作用障碍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长期高血糖可引起多器官系统的慢性进行性损害,导致功能不全甚至衰竭^[1]。糖尿病发病率在全球呈快速增长趋势,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5亿,估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会翻番^[2]。糖尿病作为流行病家族中的“后起之秀”,其发病率在世界各地不断增高^[1]。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有3000万,糖耐量减低或空腹血糖调节受损者约2000万,发病率仍在逐年上升^[3]。现代综合疗法是当今世界治疗糖尿病的准则。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1]。在糖尿病治疗中,胰岛素是一类重要的药物。国外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2-4]。和流行病学调查^[5]发现,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长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虽然有利于控制血糖,但血糖控制经常不能达到理想目标^[6]。  相似文献   

18.
104例乳腺癌C-erbB-2、P53、ER、P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裴劼  翟笃明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10):1385-1387
有资料显示全世界共约有乳腺癌患者57万例。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肿瘤的发生、发展与细胞的异常增殖相关。传统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指标有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组织分类、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临床分期高和有淋巴结转移是公认的预后不良指标。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分子预后指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研究较为成熟和有肯定作用的生物学预后因子P53(突变型)、C—erbB-2(原癌基因)、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的表达,它们均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和复发密切相关,是乳腺癌的重要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通过对生物学预后因子的研究,特别是四项生物学预后指标的联合检测和应用,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状况、临床分期等),从而更为有效、准确地估计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并有助于指导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张沛 《齐鲁护理杂志》2010,16(5):120-120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某些地区乳腺癌的发病率已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1]。乳腺癌的治疗是一个综合过程,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以及生物学治疗,同时我国还有中医中药治疗。化疗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风险较高、副作用较大的治疗方式,也是大部分乳腺癌患者就医花费的主要去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与男性乳腺癌发病率的关系。[方法]对15例男性乳腺癌患者和34例对照者进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实验室检查,将两者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乳腺癌患者的ALT和ASq、水平均高于良性乳腺病患者,其两者比值(AST/ALT)与良胜患者相比也偏高。[结论]肝损伤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是男性乳腺癌发病之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