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诱发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部感染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60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观察患者手术治疗后肺部感染情况,分析感染的诱发因素,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经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后患者的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9.68±0.98)mmHg、5.98±0.43、887.89±31.87]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13.78±1.57)mmHg、4.19±0.34、768.86±2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中,术后20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33.33%,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2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4株占70.00%,革兰阳性菌5株占25.00%,真菌1株占5.00%;感染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气管插管拔管时间及呼吸机使用时间[(44.23±12.12)%、(29.39±7.01)h、(16.97±5.46)h]与非感染组患者[(56.10±13.23)%、(24.13±6.44)h、(11.29±4.53)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胸骨哆开、再次开胸止血、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与非感染组患者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发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因素主要有LVEF、呼吸机使用时间、气管拔管时间、再次开胸止血、胸骨哆开、低心排综合征等;采取针对性措施,可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以降低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收集2008年12月-2012年6月35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一般资料、心脏检查、术中及术后情况;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以上资料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关系,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35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36例,感染率为10.28%;其中肺部感染30例,占83.33%;痰液细菌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各8株,分别各占26.67n;感染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45.34±14.55)%、非感染组为(55.01±16.63)%,呼吸机使用时间感染组为(16.11±7.31)h、非感染组为(11.32±6.56)h,术后再次开胸止血12例、胸骨哆开10例、低心排综合征9例,非感染组分别为18、20、21例,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LVEF、呼吸机使用时间、再次开胸止血、胸骨哆开、低心排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并监测感染后心肌酶谱变化。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8年1月在唐山工人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517例,分析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及病原学特点,比较肺部感染影响因素及心肌酶谱变化。结果 517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68例(13.15%),共分离病原菌7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7株(59.49%)、革兰阳性菌22株(27.85%)、真菌10株(12.66%)。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呼吸机使用时间、胸骨哆开率、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以及再次开胸止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合并基础性疾病是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独立影响因素(P<0.05)。感染组心肌酶谱各指标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吸烟史及合并基础性疾病是术后肺部感染独立影响因素,术后肺部感染可引起心肌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对策,以期能够为避免和减少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于医院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297例,将26例发生肺部感染患者为肺部感染组,271例非肺部感染患者为非肺部感染组;调查分析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病原菌分布以及相关因素。结果 297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31例术后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0.44%,其中发生肺部感染26例,占83.87%;感染病原菌2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9株占73.07%,革兰阳性菌6株占23.08%,真菌1株占3.85%;肺部感染组患者左心射血分数(LVEF)、呼吸机使用时间、再次开胸止血率、胸骨哆开率以及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均明显升高,与非肺部感染组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并采用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与耐药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0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血液及咳痰进行病原菌培养及鉴定,并对不同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耐药率分析。结果 304例肺部感染患者共检出29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96株,占67.12%,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88株,占30.1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8株,占2.74%。主要革兰阴性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甲氧苄啶、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钠耐药率分别为73.91%、50.00%、80.43%;肺炎克雷伯菌对甲氧苄啶、环丙沙星、头孢吡肟耐药率分别为64.29%、57.14%、51.79%;大肠埃希菌对甲氧苄啶、环丙沙星、头孢吡肟耐药率分别为83.78%、59.46%、58.11%。主要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苄啶、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青霉素G耐药率较高;表皮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青霉素G等耐药率较高。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对甲氧苄啶、环丙沙星、头孢曲松钠、头孢吡肟、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青霉素G等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医师治疗时应选择耐药性较低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成人心脏手术后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某院2017年1月—2021年5月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胸骨切开术的成人心脏手术患者病历资料。选取术后发生VAP患者为病例组,按照1∶1进行病例-对照匹配。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VAP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5 919例成人心脏手术患者术后使用呼吸机,其中766例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48 h。62例患者发生VAP,发病率1.05%,8.03例/1 000机械通气日,成功匹配61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肌酐≥1.1 mg/dL、手术时间≥7.33 h及术后意识障碍是成人心脏手术后VAP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54株,90.0%),检出率最高为鲍曼不动杆菌(24株,40.0%)。VAP患者消化道出血、鼻饲和急性肾损伤风险明显升高,ICU住院时长、住院费用及病死率明显增加(均P<0.01)。结论 术前改善肾功能、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术后意识障碍可降低成人心脏手术后VAP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开胸心脏手术后胸骨骨髓炎菌群分布和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9年10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开胸心脏手术后胸骨骨髓炎患者121例,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血液标本,VITEK2 Compact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收集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19例标本共培养出病原菌125株,革兰阳性菌68株,占54.40%,革兰阴性菌57例,占45.60%,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共34株,占27.20%。金黄色葡萄球菌有31株对青霉素耐药,未出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的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有7株对亚胺培南耐药,有6株分别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钠、头孢唑林、氯霉素耐药。全部患者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为(14.25±3.71)d。121例患者之中,采用多种抗菌药物联合治疗的38例,占31.40%。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的患者93例,占76.86%。结论本地区开胸心脏手术后胸骨骨髓炎的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比例最高,造成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均较高,在以后的工作中应严格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以降低病原菌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研究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以及心脏搭桥手术治疗患者使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18年11月-2019年12月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则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拔管时间为(9.36±4.39)h、ICU监护时间(15.38±6.36)h,对照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拔管时间为(14.96±3.21)h、ICU监护时间(22.96±3.12)h,观察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8.18%,高于对照组的9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以及心脏搭桥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气管插管拔管时间、监护时间,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脏大血管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学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20年3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247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手术类型及相应的肺部感染情况。统计并分析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及药敏试验结果。筛选心脏大血管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247例患者术后共有32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为12.96%。不同手术分类的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834,P0.001),其中主动脉置换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比例最高。肺部感染患者痰液标本中共分离出58株病原体,革兰阴性菌34株,占58.62%,革兰阳性菌19株,占32.76%,真菌5株,占8.62%。最常见的病原体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共12株,占20.69%。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手术类型为主动脉置换、手术耗时较长、住院时间较长、呼吸机使用时间较长,均为心脏大血管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心脏大血管手术后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风险较高,感染的病原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心脏大血管手术后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在工作中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因肺部感染诱发心力衰竭患者的X线表现及其临床特征,为临床对肺部感染诱发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医院收治的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分析患者发生心力衰竭诱因、临床特征、X线表现及感染菌型,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心力衰竭老年患者152例,其中83例肺部感染,占54.61%;肺部感染诱发心力衰竭以左心力衰竭为主,临床表现肺部啰音为100.00%、浮肿为90.36%、肝肿大为90.36%、慢性咳嗽为87.95%;X线表现为心脏增大,斑片状阴影和(或)蝴蝶状阴影,肺透亮度降低等;痰培养结果感染病原菌依次为真菌38株占45.78%、革兰阳性菌31株占37.35%、革兰阴性菌14株占16.87%。结论老年患者心力衰竭的主要诱因为肺部感染,临床上可结合患者X线表现和其临床特征对老年人肺部感染诱发心力衰竭进行判断,并针对感染病原菌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RHD)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术后感染预测模型构建。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6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322例行瓣膜置换术治疗的RHD患者,根据术后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分析感染病原菌分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感染危险因素,构建术后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RHD瓣膜置换术术后感染率为6.83%,涉及切口、胸骨及纵隔、泌尿系统、呼吸系统和心内膜炎。共分离病原菌3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9株(59.38%),革兰阴性菌12株(37.50%),真菌1株(3.13%)。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NYHA心功能Ⅳ级、糖尿病、住院时间、营养不良、白蛋白水平是RHD患者瓣膜置换术后感染危险因素(P<0.05),术后感染预测模型P=1/1+e([-(-5.410+0.541×(年龄)+0.436×(NYHA心功能分级)+0.398×(糖尿病)+0.584×(住院时间)+0.486×(营养不良)+0.473×(白蛋白)])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7(...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对Toll样受体7(TLR7)和白细胞介素-23(IL-23)与IL-17信号通路及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0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对象,根据住院期间肺部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134例和未感染组16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23、IL-17水平,荧光定量检测法检测外周血TLR7-mRNA表达量,超声检查评估患者心功能。结果 感染组共培养分离病原菌15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8株占62.82%,革兰阳性菌48株占30.77%,真菌10株占6.41%;感染组TLR7低于未感染组,IL-23、IL-17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未感染组,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组中,心功能Ⅳ级患者TLR7水平低于Ⅱ级、Ⅲ级患者,IL-23、IL-17水平高于Ⅱ级、Ⅲ级患者,Ⅲ级患者IL-23、IL-17水平高于Ⅱ级患者(P<0.05);感染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7.16%)高于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媒体技术对心脏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预防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行心脏手术患者1 126例;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采用口头叮嘱形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媒体技术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平均住院时间;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方式,对手术前后注意事项、感染相关知识、疾病知识等知晓率进行统计;对感染患者的痰液、尿液、血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结果研究组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07%,对照组27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80%,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感染知识知晓率为95.20%、术前注意事项知晓率为90.23%、术后注意事项知晓率为95.91%,疾病知识知晓率为88.9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58.08%、68.38%、70.34%、66.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例感染患者的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4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3株,占50.00%,革兰阳性菌19株,占40.43%,真菌4株,占8.70%;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20.39±4.45)d高于研究组(14.34±4.5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媒体技术能够显著降低心脏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率,提高患者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知晓率,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对比常规健康教育具有较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干预措施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率及病程恢复的影响,以期为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00例,根据数字表格法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给予强心、利尿等抗心力衰竭治疗,常规组患者未进行干预,干预组患者进行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肺部感染率干预组为7.0%、常规组为18.0%,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阳性23例,阳性率为92.0%,共检出病原菌2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7株占65.4%,革兰阳性菌9株占34.6%;咳嗽恢复、体温恢复及感染控制时间干预组患者分别为(4.34±1.21)d、(2.22±0.42)d及(8.08±4.75)d,常规组分别为(8.29±4.02)d、(3.21±0.77)d及(14.83±5.80)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其进行干预措施,能减少肺部感染率,缩短咳嗽恢复、体温恢复、感染控制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老年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2004年1月至2009年2月接受瓣膜手术且年龄≥65岁的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43例(老年组),与同期年龄<65岁的心脏瓣膜病手术患者85例(非老年组)进行比较,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特点和差异.结果 老年组病死率11.6%(5/43)高于非老年组的2.4%(2/85)(P<0.05).同时老年组术后ICU监护时间[(73.8±15.9)h]、带气管插管时间[(40.4±10.1)h]、住院时间[(23.7±6.3)d]和并发症发生率[23.3%(10/43)]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分别为(43.1±8.6)h、(28.5±5.8)h、(15.6±3.8)d、5.9%(5/85)](P<0.05或<0.01).结论 对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需要选择好手术时机,尽可能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制订合理的手术方案,重视术后危险并发症等,以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预警模型。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某三甲医院ICU完成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172例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41)和对照组(n=13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归纳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多因素联合应用的预警模型,总结感染组患者病原菌情况。结果 糖尿病、体外循环时间、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淋巴细胞(LYM)是保护因素(P<0.05);由危险因素构建的Log(P)预警模型,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预警效能较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ROC-AUC)(0.95CI)为0.884(0.769~0.969);感染组患者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70.59%)为主,其中鲍氏不动杆菌(36.76%)为主要菌株。结论 糖尿病、体外循环时间、ASA分级Ⅲ~Ⅳ级是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LYM为保护因素,临床应对高危患者加强监测和预警,并及时依据感染菌株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病原菌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成都大学附属医院实施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肺癌患者327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38)和未感染组(n=289),分析感染组患者肺部病原菌情况,归纳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肺部感染患者总共培养分离病原菌5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2株占40.74%,革兰阴性菌28株占51.85%,真菌4株占7.41%,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糖尿病(OR=1.880)、慢性阻塞性肺病(OR=2.343)、手术时间(OR=2.161)是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手术时间是胸腔镜肺叶切除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且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临床应针对高危人群及感染病原菌种类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的临床疗效及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VKORC1)基因多态性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维持剂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159例,术后口服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记录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统计安全的PT和INR范围;调整华法林维持剂量,采用PCR-PFLP技术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进行VKORCI基因多态性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的PT安全监测范围为15.36~24.82 s,INR安全监测范围为1.33~2.62.抗凝过程中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3.21%(21/159),VKORC1基因AA型华法林周剂量[(24.28±10.79) mg]显著高于GA型[(16.64±7.43) mg]和GG型[(12.12±7.17) 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VKORC1基因多态性是个体之间华法林维持剂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因素,不同基因型患者间华法林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口服华法林的临床PT及INR安全监测范围低于欧美国家的推荐范围,因此术后患者应定期进行指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分析胃癌患者在不同麻醉方式下行外科手术治疗后肺部感染发生情况,为预防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6月医院行胃癌手术治疗的3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A组和B组各155例,分析不同麻醉方式肺部感染发生率、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A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8.6±3.5)min,明显短于B组的(12.8±5.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26,P<0.01);A组患者拔管时间(12.6±3.1)min,明显短于B组的(18.2±6.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61,P<0.01);A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率1.3%,明显低于B组的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4,P<0.05);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7株、鲍氏不动杆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阴沟肠杆菌2株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株。结论胃癌患者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手术,术后结合硬膜外自控镇痛,可有效缩短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以及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探析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42例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发生术后死亡患者例数是1例,术后死亡率是2.38%,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在(18.24±10.21)h,患者在ICU室监护的平均时间是(1.9±0.5)d,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是(10.25±3.21)d,给予患者术后随访0.5年,死亡率是0.00%(0/42),患者心功能均维持在Ⅰ~Ⅱ级。结论在冠心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以及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