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测纳米银敷料结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选取临床深II度及III度烧伤所致残余创面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应用纳米银敷料结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进行换药: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和无菌石蜡油纱布换药.观测记录各组病例的愈合时间、创面感染例数、不同时相点创面愈合率、各组治疗前和治疗7 d时创面细菌培养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同时相点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创面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7 d后,治疗组致病细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纳米银敷料结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应用于可以非手术治疗的烧伤残余创面,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及促进创面修复作用,能有效缩短烧伤残余创面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儿童面部非Ⅲ度烧伤创面的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4-06/2006-06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14岁以下小儿面部浅Ⅱ度、深Ⅱ度烧伤患者各60例,进行随机、双肓、同体实验,纳入标准:无严重心、肺、肝、肾、血液等系统疾患;无严重并发症及全身感染。每例患者选择一块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创面,并将其分为面积相近的两部分作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伤后第3天起,治疗组采用含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等渗盐水纱布覆盖创面,对照组单用等渗盐纱布覆盖创面,每日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观察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后面部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创面中期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情况及Ⅱ度创面愈合后的瘢痕指数。结果:纳入患者(浅Ⅱ度及深Ⅱ度)各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创面愈合速度加快,愈合时间缩短[浅Ⅱ度:(8.83±2.48),(11.06±3.05)d;深Ⅱ度:(15.12±3.19),(19.06±3.07)d,P<0.01],同期愈合率提高[浅Ⅱ度:(79.18±13.36),(61.97±10.39)%;深Ⅱ度:(79.93±21.02),(60.26±18.25)%,P<0.01];未见疼痛加重;能明显减少瘢痕的形成;治疗过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加快面部II度烧伤创面的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的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纳米银敷料治疗深Ⅱ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某院收治的74例深Ⅱ度烧伤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纳米银敷料治疗,观察组加用bFGF治疗。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效果、创面内生长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创面愈合及住院时间为(17.43±4.52)d、(17.85±7.24)d,短于对照组的(20.36±4.59)d、(23.48±7.31)d;创面残余面积为(14.72±2.11)cm^2,小于对照组的(16.53±2.16)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为(24.93±3.65)pg/mL、(0.83±0.12)pg/mL,高于对照组的(23.21±3.74)pg/mL、(0.71±0.11)pg/mL,治疗14 d后EGF、VEGF水平为(27.31±4.69)pg/mL、(1.44±0.25)pg/mL,高于对照组的(25.22±4.15)pg/mL、(1.26±0.2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FGF联合纳米银敷料可提高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生长因子表达,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减少残余创面面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面部Ⅱ度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2-06/2004-06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收治的面部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各60例。以面部左侧为治疗组,右侧为对照组。伤后第3天,治疗组将2000IU/mL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直接湿敷于创面上半暴露,换药1次/d,至创面愈合;对照组创面单用等渗盐水纱布覆盖半暴露,换药1次/d,至创面愈合。7和14d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及瘢痕情况及不良反应。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情况(0分为无痛,10分为极痛);采用改良温哥华瘢痕测量法测定深Ⅱ度创面瘢痕增生情况(瘢痕指数)。结果:12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及瘢痕情况的比较:浅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7d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2.15±13.26)%,(59.28±11.35)%,t=5.7115,P<0.01],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9.62±2.38),(11.27±2.95)d,t=3.3719,P<0.01];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14d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5.03±21.32)%,(61.24±18.29)%,t=3.8026,P<0.01],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7.62±3.49),(20.86±3.97)d,t=4.7772,P<0.01],瘢痕指数低于对照组[(7.32±1.67),(8.78±1.95),t=4.2541,P<0.01];两组患者两种创面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别。治疗组治疗过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显著加快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的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治疗深Ⅱ度烧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6例1~75岁的深Ⅱ度烧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常规换药,以凡士林纱布外敷,观察组应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创面换药,观察干预后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的时间、患者换药的感受、创面愈合的质量。结果 86例烧伤患者全部治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平均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时疼痛评分降低,创面愈合质量评分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治疗深二度烧伤可缩短治愈时间,减轻患者换药的痛苦,提高创面愈合质量,是一种治疗深Ⅱ度烧伤理想的外用敷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面部Ⅱ度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2-06/2004-06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康复中心收治的面部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各60例。以面部左侧为治疗组,右侧为对照组。伤后第3天,治疗组将2000IU/mL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直接湿敷于创面上半暴露,换药1次/d,至创面愈合;对照组创面单用等渗盐水纱布覆盖半暴露,换药1次/d,至创面愈合。7和14d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及瘢痕情况及不良反应。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估疼痛情况(0分为无痛,10分为极痛);采用改良温哥华瘢痕测量法测定深Ⅱ度创面瘢痕增生情况(瘢痕指数)。结果:12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及瘢痕情况的比较:浅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7d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2.15+13.26)%,(59.28&;#177;11.35)%,t=5.7115,P〈0.01],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9.62+2.38),(11.27+2.95)d,t=3.3719,P〈0.01];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组14d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5.03&;#177;21.32)%,(61.24&;#177;18.29)%,t=3.8026,P〈0.01],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7.62&;#177;3.49),(20.86&;#177;3.97)d,t=4.7772,P〈0.01],瘢痕指数低于对照组[(7.32&;#177;1.67),(8.78&;#177;1.95),t=4.2541,P〈0.011;两组患者两种创面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别。治疗组治疗过程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结论: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显著加快面部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的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背景:中国应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较为广泛,但缺少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目的:对中国应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2010)、万方数据库(1982/2011)、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0)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10),以"表皮生长因子"和"深Ⅱ度烧伤"为检索词,收集有关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深Ⅱ度烧伤与不采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相比较的随机对照实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 5.0 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0 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536 例深Ⅱ度烧伤患者.Meta 分析结果显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 < 0.01);第2 周和第3周创面愈合率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 2,P=0.01);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组瘢痕增生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 < 0.000 01);而在减少烧伤创面疼痛方面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6).表明应用表皮生长因子能明显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和减少瘢痕增生的形成,但对缓解创面疼痛程度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物理抗菌喷雾敷料治疗烧伤感染创面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性临床观察,分别选择同体、同深度、相近或对称部位的浅、深Ⅱ度感染创面进行自身对照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局部使用物理抗菌喷雾敷料或SD-Ag,比较两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感染情况及细菌检出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 > 0.05).浅Ⅱ度烧伤治疗10 d后,深Ⅱ度烧伤治疗14 d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细菌检出率明显减少(P < 0.05).治疗组用药前、后创面细菌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物理抗菌喷雾敷料有良好的抗菌功能,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可用凝血酶凝固成胶冻状,不仅可以黏合组织缺损处,还可以防止血小板流失,使血小板在局部长时间分泌生长因子,避免了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液态重组生长因子试剂在伤口及移植区易流失易蒸发的缺点.目的:观察外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在儿童面部Ⅱ度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08-01/2010-01在广西昭平县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14岁以下面部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儿童各30例.均以左侧面部为治疗组,右侧为对照组.伤后第3天,治疗组将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直接湿敷于创面上半暴露,换药1次/d;对照组创面单用等渗盐水纱布覆盖半暴露,换药1次/d.干预7,14 d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与瘢痕情况及不良反应.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估疼痛情况,改良温哥华瘢痕测量法测定深Ⅱ度创面瘢痕增生情况.结果与结论:在浅Ⅱ度烧伤创面患者中,治疗组7 d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患者中,治疗组14 d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愈合时间显短于对照组(P < 0.05),瘢痕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创面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别.说明外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能显著加快儿童面部Ⅱ度烧伤创面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中国应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较为广泛,但缺少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目的:对中国应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9/2010)、万方数据库(1982/2011)、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0)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9/2010),以"表皮生长因子"和"深Ⅱ度烧伤"为检索词,收集有关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深Ⅱ度烧伤与不采用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相比较的随机对照实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进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536例深Ⅱ度烧伤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第2周和第3周创面愈合率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2,P=0.01);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组瘢痕增生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0001);而在减少烧伤创面疼痛方面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6)。表明应用表皮生长因子能明显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和减少瘢痕增生的形成,但对缓解创面疼痛程度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商品名金因肽)对烧伤Ⅱ度创面的愈合效果.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加rhEGF,对照组不加,51例患者采用随机自身对照法,观察同一创面不同区域或同体对称部位创面的愈合效果.结果随机自身对照试验中,试验组浅Ⅱ度、深Ⅱ度创面的愈合时间分别为(9.92±2.40)d,(17.20±3.56)d;对照组愈合时间则分别为(13.10±3.44)d,(21.75±4.60)d.两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外源性rhEGF具有促进烧伤Ⅱ度创面愈合的作用,rhEGF可以加速烧伤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2.
背景:有研究表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能促进烧伤创面愈合,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通过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发挥生物学效应。目的:观察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大鼠烫伤创面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影响,分析其促进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制备Wistar大鼠背部深Ⅱ度烫伤模型,分为2组,对照组于创面喷洒生理盐水,实验组喷洒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烫伤后0,1,3,5,7,10,14,21d取创面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并测定两组大鼠创面愈合率。结果与结论:烫伤后7-21d实验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在1d明显降低(P〈0.05),随后又升高,7d达峰值且对照组比实验组高(P〈0.05);峰值过后,对照组逐渐下降,21d接近烫伤前水平,实验组迅速下降,14d达谷值,随后上升,21d接近烫伤前水平,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早期局部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可影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规律,并显著促进大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硅酮凝胶膏在浅Ⅱ度烧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以促进烧伤患者创面的愈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6月~2017年9月收治的53例浅Ⅱ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分别为26例与27例。对照组接受医用硅酮凝胶膏湿敷创面,实验组接受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硅酮凝胶膏湿敷创面,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换药次数与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2组换药疼痛程度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第三次与第四次换药的创面渗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硅酮凝胶膏在浅Ⅱ度烧伤创面护理中的疗效良好,缩短了病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可用凝血酶凝固成胶冻状,不仅可以黏合组织缺损处,还可以防止血小板流失,使血小板在局部长时间分泌生长因子,避免了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液态重组生长因子试剂在伤口及移植区易流失易蒸发的缺点。目的:观察外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在儿童面部Ⅱ度烧伤创面修复过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008-01/2010-01在广西昭平县人民医院外科收治的14岁以下面部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儿童各30例。均以左侧面部为治疗组,右侧为对照组。伤后第3天,治疗组将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直接湿敷于创面上半暴露,换药1次/d;对照组创面单用等渗盐水纱布覆盖半暴露,换药1次/d。干预7,14d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疼痛与瘢痕情况及不良反应。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估疼痛情况,改良温哥华瘢痕测量法测定深Ⅱ度创面瘢痕增生情况。结果与结论:在浅Ⅱ度烧伤创面患者中,治疗组7d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深Ⅱ度烧伤创面患者中,治疗组14d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显短于对照组(P〈0.05),瘢痕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创面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别。说明外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能显著加快儿童面部Ⅱ度烧伤创面愈合速度,缩短愈合时间,提高愈合质量,减少瘢痕形成,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纳米丝素纤维敷料促进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机制。方法:对60只大鼠建立深Ⅱ度烫伤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成三组,每组20只,分别为纳米丝素纤维敷料组(研究组)、纳米银敷料组(对照组)和空白组,于烫伤后1、3、7、14、21天分别取烫伤创面组织,运用HE染色以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细胞角蛋白10(CK10)的表达水平。结果:研究组创面愈合率及创面组织中EGF、CK10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均0.05。结论:纳米丝素纤维敷料能有效促进EGF以及CK10的表达,从而促进烫伤组织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脂质水胶体敷料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浅Ⅱ度烫伤的疗效,探求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容易被患者接受的烫伤换药新方法。方法将864例轻、中度烫伤的患者按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脂质水胶体敷料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对照组采用磺胺嘧啶银传统无菌包扎法。比较两组创面患者更换敷料时有无创面粘连发生、有无疼痛、出血及伤口换药次数、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更换敷料时无创面粘连发生,平均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患者疼痛较轻(P0.05)。结论脂质水胶体敷料联合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患者浅Ⅱ度烫伤,具有不粘连创面、换药无疼痛及出血、加速创面愈合等优点,值得在浅Ⅱ度烫伤患者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液超妥与痊愈妥复合敷料治疗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例Ⅱ度烧伤创面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个创面。研究组使用液超妥与痊愈妥复合敷料覆盖创面,对照组使用无菌凡士林油纱和纱布覆盖创面,比较两组术后(5、7 d,7、14 d)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显效17例,显效率85%;对照组显效6例,显效率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浅Ⅱ度烧伤创面和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伤后不同时间创面愈合率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液超妥与痊愈妥复合敷料对Ⅱ度烧伤创面能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并可加快创面愈合,减少创面感染及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纳米银敷料与磺胺嘧啶银霜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磺胺嘧啶银霜涂抹治疗烧伤创面,试验组则给予纳米银敷料覆盖于创面,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8.4±2.6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0±3.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植皮率与创面瘢痕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及细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患者应用纳米银敷料有利于加速创面愈合,缩短恢复时间,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纳米银敷料加烫疮油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 将220例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10例采用纳米银敷料加烫疮油换药;对照组110例采用1%磺胺嘧啶银(SD-Ag)乳膏外涂加无菌纱布换药,比较2组患者细菌感染率、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愈合后的疤痕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菌感染率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愈后疤痕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纳米银敷料加烫疮油联合用药治疗烧伤创面可提高抗感染效果,减轻疤痕增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 EGF)对深Ⅱ度烧伤大鼠创面角蛋白19(K19)阳性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只。制备烧伤模型采用水蒸气烫伤法,病理切片提示均为深Ⅱ度烧伤。造模2 h后研究组应用rh EGF凝胶,对照组应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均治疗28 d。面积计算法观察对比两组不同时点创面愈合率,免疫组化法观察对比两组不同时点创面组织K19阳性细胞率,比较两组不同时点创面成纤维细胞数量。结果研究组大鼠第4、7、11、15天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大鼠第1、15、21、28天创面组织K19阳性细胞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第4、7、11天研究组大鼠创面组织K19阳性细胞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大鼠第21天创面成纤维细胞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大鼠第7、14天创面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鼠实验结果提示,rh EGF通过促进k19阳性表达,增强创面表皮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从而加速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具有显著性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