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食品中致病菌污染情况。方法参考《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手册》样品采集及检验方法,对样品分别进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孢杆菌等7种食品致病菌进行检测分离、鉴定。结果检测婴幼儿食品、肉及肉制品等8大类食品共390份,50份样品检出致病菌,检出率为12.99%,其中以肉及肉制品检出率最高,污染最严重;散装食品致病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包装食品;调查共检出53株致病菌,检出率前3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6.49%)、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2.60%)和蜡样芽孢杆菌(1.56%)。结论检测食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食品致病菌污染,其中以肉及肉制品最为严重,散装食品污染程度高于包装食品,在佛山市高明区由金黄色葡萄球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调查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云南省疾控中心于2003年11月至12月间对潞西县、昆明市、玉溪市、保山市、曲靖市、腾冲县6县、市的肉联厂、农贸市场、超市、食品加工厂的生肉(猪肉、牛肉、羊肉、鸡肉)、水产品、生食蔬菜、熟肉制品、冰激凌、生奶进行了监测,共采集334件样品。检测项目包括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沙门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弯曲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三门峡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三门峡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布,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按照GB4789-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及《河南省食源性致病菌作业指导书》技术要求进行增菌、分离、鉴定及菌种保存。2010年对市区及辖区县农贸市场、超市食品进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空肠弯曲菌、大肠杆菌O157等致病菌进行抽样监测,共132份。结果 132份样品中共检出致病菌12株,总检出率为9.10%(12/132)。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检出5株,检出率最高(3.80%),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4株(3.03%)、副溶血性弧菌2株(1.52%),沙门菌检出1株(0.76%),未检出空肠弯曲菌和大肠艾希氏菌O157。10大类食品中,速冻米面制品和生鲜肉污染率最高,分别为25.00%和16.70%。结论三门峡市居民消费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速冻米面制品、生鲜肉、凉拌菜、沙拉和冰激凌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单增李斯特、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氏菌是污染食品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4.
随着饮食文化呈现多元化趋势,随之而来的便是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食源性致病菌是食源性疾病的首要原因,据统计,在全世界所有爆发的食源性疾病案例中,66%以上为致病性细菌所致[1]。最近一项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显示,我国每年平均6个半人中就有1人次罹患食源性疾病。为了解济南市主要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并进行风险预警,按照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的要求,2010-2011年根据食品的特征,对市售的15类食品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致病菌种类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杭州市临安区即食类食品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制订针对性的食品安全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临安区在售的4个大类即食食品进行检测.结果 2016年1月—2019年12月检测的460样品中,致病菌总检出率为7.39%;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为5.2...  相似文献   

6.
阜阳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阜阳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为有效防治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7年度工作手册”检测技术要求提供的检测方法和GB4789-2,3,9中的国家标准方法,对食品中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m)、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空肠弯曲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9大类129份食品样中,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32株,总检出率24.81%(32/129)。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检出率90.00%(18/20);沙门菌3株,检出率为2.32%(3/129);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4株,检出率为3.67%(4/109);大肠杆菌O157:H71株,检出率为1.51%(1/66);动物性水产品检出副溶性弧菌4株,检出率为40.00%(4/10);空肠弯曲菌检出2株,检出率为20.00%(2/10)。结论阜阳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生奶、生肉、市售熟肉、蔬菜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应有针对性防范和控制各类食品致病菌的污染,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  相似文献   

7.
陈向红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3,7(3):134-134,133
目的 了解鄂尔多斯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方法 随机采集6类228份食品,依据国标方法,对样品分别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肠出血型大肠埃希氏菌0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蜡样芽胞杆菌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 6类228份样品,共检出致病菌56株(总检出率24.56%),其中单增李斯特菌52株、沙门氏菌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检出率分别是22.81%、0.88%、0.88%.结论 生禽肉、牛羊肉是鄂尔多斯市主要污染食品;单增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本市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而且以单增李斯特菌为主.其次为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8.
2009年湖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湖州市食品中食源致病菌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的危险性评估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对湖州市主要的集贸市场和超市采集生畜肉、生禽肉、即食食品、水产品4大类食品共计121份样品,按照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工作手册和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技术措施要点要求的检测方法进行沙门菌、大肠杆菌O157:H7、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香港海鸥菌、空肠弯曲菌7种致病菌检测,菌株鉴定应用A T B细菌鉴定仪。结果:湖州市4大类食品121份样品中检出致病菌33株,检出率为27.27%,其中副溶血性弧菌29株,检出率24.79%,单增李斯特菌3株,检出率2.48%,沙门菌1株,检出率0.08%。结论:食品中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是食源性疾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台州市区主要消费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寻找本市引起食源性疾病的重点食品,对可能发生的食源性疾病进行预测和预报。方法:按国家标准方法,对采自市场上的8类食品进行5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466份样品中检出致病菌201份,平均检出率为43.1%;8类食品中,以贝壳类的污染最严重,其次是散装熟肉制品、生肉类;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54.5%(109/200);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3.9%(44/316);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10.8%(34/316);沙门菌检出率为4.4%(14/316);未检出EHEC O157:H7。结论:台州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为严重,贝壳类、熟肉制品、生肉类是主要污染食品,应加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相关危险因子的研究分析,做好食品安全预警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漯河市2013年度市售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基本情况,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方法采集漯河市9大类139份样品,按《2013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进行检测。结果总检出率为7.91%,共检出11份食源性致病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在桶装饮用水中检出率最高,为50.00%;蜡样芽孢杆菌在乳及乳制品中检出率8.33%;阪崎肠杆菌在婴幼儿食品检出率6.67%;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速冻米面制品检出率6.67%;单增李斯特氏菌在冷冻饮品中检出率5.26%。结论 2013年漯河市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桶装饮用水情况较严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了解江苏省市售婴幼儿配方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阪崎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的污染情况,为发现婴幼儿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及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在江苏省7个省辖市进行调查,共采集460份婴幼儿配方食品,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和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460份婴幼儿配方食品中阪崎肠杆菌检出率1.1%,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0.4%,蜡样芽胞杆菌检出率6.7%,未检出沙门氏菌。结论 江苏省市售婴幼儿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加强对婴幼儿食品监测和监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淮安市食品致病菌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评估及相关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2010-2015年间采集淮安市各县区各监测点不同类型的食品共1 439份,按照国标方法对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1 439份样品总致病菌检出率为5.21%,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为3.56%,其余依次是沙门氏菌2.75%,副溶血弧菌1.15%,单增李斯特菌0.80%.不同类型食品致病菌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3.28,P<0.01),其中肉及其制品、速冻米面类食品、乳及乳制品的污染情况较重.不同类型采样地点的的致病菌检出率不同(x2=37.14,P<0.01),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是主要的致病菌污染环节,其检出率分别为12.24%、5.67%.结论 淮安市食品致病菌污染情况总体较好,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及流通环节的管理,同时重点关注肉及其制品、尤其熟肉制品,速冻米面类食品的致病菌污染.  相似文献   

13.
嘉兴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解嘉兴市居民主要消费的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探讨各种致病菌污染原因,寻找本市食源性疾病的重点食品,并对可能发生的食物中毒进行预测及为食源性疾病的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于2004年抽取8种市售食品作食源性致病菌主动监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茂名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系列方法,对抽检食品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弯曲菌、产气荚膜梭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等17种食源性致病菌检测,对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对葡萄球菌肠毒素进行分型检测。结果2012-2018年共采集22类食品样品,检测样品1678份,阳性样品187份,总检出率为11.14%。检出13种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最高(31.25%),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23.63%)、产气荚膜梭菌(20.00%)、弯曲菌(15.87%)。采自农贸市场的样品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17.88%)高于餐饮企业(3.25%)。散装食品检出率(17.84%)高于预包装食品(1.06%)。副溶血性弧菌的耐热直接溶血素毒力基因和耐热相关溶血素毒力基因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葡萄球菌肠毒素阳性率为10.00%。结论茂名市食品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加强对农贸市场和散装食品的食源性疾病致病菌监测,加大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全面了解柳州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有效遏制食物中毒及相关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方法]2006~2008年的6~10月,在柳州市辖区内主要农贸市场和大型超市采集5大类食品进行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结果]合计检测209份食品,检出目标菌48株,检出率为22.97%。其中,水产品、生肉类、熟肉制品等即食食品、生食蔬菜、速冻面米食品检出率分别为63.33%、28.57%、8.00%、5.88%、12.00%;2006~2008年检出率分别为40.32%、15.58%、15.71%;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0157:H7、单增李斯特菌、弯曲菌检出率分别为12.44%、7.66%、2.39%、0.48%、0.48%、0.00%。[结论]柳州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较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2013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的要求,采集广州市大型超市、农贸市场、餐饮饭店、流动早餐经营点的11类食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阪崎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9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结果共采集11类食品418份样品,检出6种食源性致病菌共计14株,总检出率为3.34%(14/418)。其中,检出沙门菌3株,检出率为0.85%(3/351);检出副溶血性弧菌3株,检出率为11.54%(3/26);检出创伤弧菌2株,检出率为7.69%(2/26);检出阪崎肠杆菌3株,检出率为7.50%(3/40);检出蜡样芽孢杆菌2株,检出率为2.53%(2/79);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检出率为0.31%(1/319)。在11类食品当中,生食水产品的检出率最高,为19.23%(5/26);其次为婴幼儿食品,检出率为7.5%(3/40)。结论广州市主要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应加强卫生监督管理,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009年洛阳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洛阳市34个点7大类77件食品,依据国家标准GB/T4789-2008,检测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等5种致病菌。结果检测样品77份,检出致病菌9株,总检出率为11.69%。在5种致病菌中,以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最高(30.00%),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8.70%)。在7类食品中,以生禽肉污染率为最高(40.00%),其次为动物性水产品(30.00%);冰激凌、生畜肉、蔬菜、中式凉拌菜等食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结论洛阳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佛山市高明区农贸市场熟肉制品致病菌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相关工作手册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要求,2013—2015年,在高明区所辖荷城街道和更合镇的农贸市场、超市等场所采集熟肉及其制品开展致病菌检测并汇总分析.结果 共采集检测样品90份,2013—2015年熟肉及其制品的致病菌年阳性率分别为20.0%、20.0%和45.0%,有逐年上升趋势.其中农贸市场散装熟肉制品致病菌污染较为严重,阳性率高达57.9%.污染的致病菌种类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主.销售摊档现场环境调查发现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不到位.结论 该区农贸市场散装熟肉制品存在较大食品安全隐患,致病菌污染途径可能经外环境或工作人员.建议农贸市场管理部门加强对熟肉制品摊档的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北京市顺义区市售食品中常见致病菌污染现状,确定高危食品,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依据2002—2015《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方法进行采样、实验室检测等内容。结果 2002—2015年共采集顺义区的农贸市场、餐饮单位、超市、集体食堂、食品生产企业、养殖厂6类监测点,38类食品样品共计3287件,针对不同类别食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弯曲菌、创伤弧菌、蜡样芽孢杆菌、阪崎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致泻大肠埃希菌和肠出血性大肠(EHEC)O157:H7的污染情况监测,共检出致病菌194株,检出率为5.9%。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5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84株、沙门菌8株、副溶血性弧菌7株,其他致病菌均未检出。非即食食品中的致病菌检出率高于即食食品(χ~2=204.5,P=0.000),不同类别即食食品与非即食食品中的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944,P=0.001;χ~2=23.334,P=0.001)。从不同类别食品中致病菌检出结果来看,即食食品炝拌菜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熟肉制品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分别为4.5%和3.4%,较其他即食食品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6,P=0.014;χ~2=17.573,P=0.000)。非即食食品生乳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生禽畜肉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检出率最高,分别为25.1%(χ~2=74.406,P=0.000)和11.5%(χ~2=25.819,P=0.000)。结论在监测的样品中,炝拌菜和生乳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熟肉制品和生禽畜肉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是北京市顺义区市售食品中主要污染菌种,可能导致较高的食源性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渭南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5 - 2016年共采集渭南市售12类共411份食品样品,按照《陕西省食品微生物及致病因子监测工作手册》中的方法对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等10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测。结果 411份样品中共检出食源性致病菌111株,总检出率27.01%(111/411);其中霍乱弧菌检出率最高(34.04%,32/94),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6.73%,43/257)和蜡样芽胞杆菌(15.83%,19/120)。不同食品类别中生畜肉中致病菌检出率最高(66.67%,20/30),其次为生禽肉(63.64%,14/22)和淡水产品(49.35%,38/77)。不同采样场所中采自养殖场的样品中致病菌检出率最高(48.33%,29/60),其次为零售便利店(33.33%,25/75)和街头摊点(28.89%,13/45)。结论 渭南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状况不容乐观,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蜡样芽胞杆菌是污染食品的主要致病菌,生畜禽肉和淡水产品是易引发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