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中医特色诊疗技术是中医医疗机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非药物疗法需求的增加,催生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系统规范的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运用.但目前尚未建立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研究方法,成为制约中医诊疗技术发展的瓶颈.文章结合我国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研究、推广的工作实践,简要介绍了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研究推广的方法,以促进研究推广工作在我国进一步系统化和科学化,更好地利用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为病人服务.  相似文献   

3.
中医教育特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桂荣  米鹂 《中医药学刊》2005,23(7):1211-1213
在普遍的教育规律之下,某一门类或学科的教育教学有其特殊的规律性。为了认清中医药教育规律,促进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必须研究中医教育特色,使中医教育走进自己的发展轨道。中医教育的特色主要是:几千年来内化的固有的思维模式,继承中医特色的教育传统的连续性、更新性,中医学术体系中文化的渗透、学科的融合,关注能力、重视实践教育的人才思想,经典教育是莘莘学子登堂入室的捷径.师传承授是成功的传统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苏颖 《吉林中医药》2014,(10):1043-1045
从7个方面对中医运气学认识的方法特点进行了研究,认为:从总体来看,中医运气学与《内经》的整个理论一样,在认识方法的特点上明显地表现出整体系统恒动观。文中将中医运气学认识方法的特点归纳为7点:阴阳五行理论贯穿在中医运气学的每一个方面,运用五运和六气两个系统来研究气象运动规律,气象变化与时间空间紧密相联系,气象变化的因素是多元的,气候变化的"常"与"变"是相对的,气象变化影响人体变化,五星运行情况影响气候变化。对于《内经》五运六气理论的方法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于中医文献中并无焦虑症病名的记载,因此给古代方剂文献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拟探索焦虑症中医方剂组方配伍规律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在梳理焦虑症中医渊流,确定参考范畴的基础上,通过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及现代医家治疗类似焦虑症的方剂,结合统计学方法和传统文献学研究方法,对治疗焦虑症的方剂进行组方用药及配伍规律的研究,并运用中医药基本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力图探索和揭示中医治疗焦虑症方剂的内在规律、提出以病因、病位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  相似文献   

6.
在普遍的教育规律之下,某一门类或学科的教育教学有其特殊的规律性.为了认清中医药教育规律,促进中医药教育的发展,必须研究中医教育特色,使中医教育走进自己的发展轨道.中医教育的特色主要是:几千年来内化的固有的思维模式,继承中医特色的教育传统的连续性、更新性,中医学术体系中文化的渗透、学科的融合,关注能力、重视实践教育的人才思想,经典教育是莘莘学子登堂入室的捷径,师传承授是成功的传统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王明辉  王凤雷 《中医药学刊》2004,22(10):1796-1799
从两方面论述了中医性医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和特色成就。主要目的从、养生、生育防疾治病3个方面分述了其特色。主要成就分剐从下例18项论述了其成就特色,1)对人类性研究的开拓;2)性有多功能的特点;3)保健养生;4)两性性器官;5)两性人;6)性功能常先身衰;7)性的适龄和择偶;8)两性的宏观性欲;9)性前的情趣准备;10)强调性的节制和法度;11)提倡动而少泄;12)性体位与仿生学;13)性生理观测;14)性禁忌事项;15)不育病因;16)优生学及两性胎的鉴识;17)胎养胎教;18)寓治于防的性治疗。  相似文献   

8.
从两方面论述了中医性医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和特色成就.主要目的从、养生、生育防疾治病3个方面分述了其特色.主要成就分别从下列18项论述了其成就特色,1)对人类性研究的开拓;2)性有多功能的特点;3)保健养生;4)两性性器官;5)两性人;6)性功能常先身衰;7)性的适龄和择偶;8)两性的宏观性欲;9)性前的情趣准备;10)强调性的节制和法度;11)提倡动而少泄;12)性体位与仿生学;13)性生理观测;14)性禁忌事项;15)不育病因;16)优生学及两性胎的鉴识;17)胎养胎教;18)寓治于防的性治疗.  相似文献   

9.
研究中医发展规律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中医学术演变的研究与中医学术环境研究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决定着中医学术的发展方向与轨迹。通过对上述两方面因素的研究,搞清中医概念形成的经验或文化基础、内涵演变以及概念新生、淘汰的过程,阐明中医理论建构的方法,进而揭示中医学术发展的机制与规律,对于中医学的正确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病人基本信息内容、古今描述方式,与中医特色的关系及在中医特色研究中的意义和作用的探讨,认为病人基本信息同疾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体征一样,是中医辨证施治、遣方用药的重要依据,同时它又是反映中医天人相应,因人、因地、因时制宜等特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研究中医特色时,一定要将病人信息的研究作为中医特色研究的重要内容而认真研究挖掘.  相似文献   

11.
以方测证认识方法,是从方药性味、功效出发,针对症状,观察临床应用该方药后药效反应,推知病变本质,以更准确地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以方测证认识方法可帮助解读中医经典,全面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继而指导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中医研究方法,在中风病等诸多疾病的治疗和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其运用过程中,仍因中医方药多效性,人体复杂性、整体性,个体医家经验局限性等因素而存在着偏差分歧。应用大数据模式,完善对照组,借助其他学科优势等手段,可进一步完善此认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总结中医学对运动性疲劳病因病机的认识及临床研究现状,认为脾胃气弱、肾气不足为主要病因病机。并对《中医方剂大辞典》收录治疗疲劳方剂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处方用药及配伍规律。共筛选方剂95首,涉及中药166味,方中益气温阳类中药出现频数最高;治疗方剂常用组合为益气温阳药配伍,演化得到核心组合6个,新处方3首。  相似文献   

13.
中医特色的发展与现代特征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文敬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2):2165-2167
从"特色"释义着手,对"特色"的相对性、排它性、保守性等进行分析研究,论述了"特色"发展的条件和"特色"发展的标志.认为:"特色"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在于现代社会人类对特色的需求和依赖程度及社会能否为其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和适宜的社会思想和科技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在于"特色"本身能否抛弃狭隘的学科情感,自觉顺应开放的时代,迎接现代背景的挑战,与整个社会环境思想、现代科技思想溶汇贯通,并在与现代特征的渗透中丰富特色内容.  相似文献   

14.
中医特色的发展与现代特征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文敬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165-2167
从“特色”释义着手,对“特色”的相对性、排它性、保守性等进行分析研究,论述了“特色”发展的条件和“特色”发展的标志。认为:“特色”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在于现代社会人类对特色的需求和依赖程度及社会能否为其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和适宜的社会思想和科技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在于“特色”本身能否抛弃狭隘的学科情感,自觉顺应开放的时代,迎接现代背景的挑战,与整个社会环境思想、现代科技思想溶汇贯通,并在与现代特征的渗透中丰富特色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中医处方体现中医师对疾病的认识与学术思想,是中医理、法、方、药的具体体现。笔者认为临床上不同医师对同一病证所拟的处方千差万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对疾病认识的深度不同;②对疾病的认识角度不同;③治疗疾病时采取的方法不同;④对方剂应用规律的把握程度不同;⑤医者本人所积累的经验不同等等。同一位医师在不同的时间处理同一个疾病,  相似文献   

16.
彭支莲  黄剑 《河南中医》2003,23(12):12-12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历史源远流长,理论博大精深.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中华民族为世界人民所作的两大贡献之一就是中医药文化.中医学为世界医学作出了伟大贡献不必多叙.笔者谨就中医现代化与突出中医的特色的关系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口疮是以口腔局部出现小溃疡,灼热疼痛为特征的口腔黏膜病。目前,因口疮导致疼痛、饮食困难至医院就诊的患者日益增多,笔者意识到有必要使其引起重视。下面就对口疮的中医认识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18.
中医文献对老年痴呆证治规律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痴呆是老年人群多发病,中医虽然并无关于老年痴呆的专门记载,但从先秦时期以降,有很多描述其主要症状的散见记载,如不慧、健忘、痴呆、呆痴、愚痴、神呆等。尤其在明清时期,确认痴呆是独立的疾病,对其病因病机、病证、治疗及预后均有详细的论述。本文系统梳理、总结了老年痴呆的学术发展脉络,并对其病机和证治规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陈正龙  方敏灵 《光明中医》2016,(20):3010-3012
天疱疮是临床相对少见、且治疗比较棘手的难治愈性疾病。西医对本病的认识主要是从自身免疫出发,患者体内存在针对Ca2+依赖的细胞间粘连分子-钙黏蛋白的抗体,因此表现为皮肤或黏膜上的松弛性水疱,Nikolsk征阳性;中医对本病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史,文献记载相对较多,病因病机认识较清晰,有着较明确的辨证分型,且在治疗上有一定的优势,故现主要从中医对天疱疮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上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中医对亚健康的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昌炳如  于峥 《光明中医》2005,20(5):17-18
亚健康状态通常是指机体虽无明显的疾病诊断,却以表现出自体生活能力降低,社会适应能力减退,并且显现出了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亚健康的基本特征是身体无明显疾病,但体力下降,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欠佳,各种身体的不适的症状可以间断出现,也可持续存在。这些症状通常不能有现代医学做出疾病诊断,却往往困扰着人们的生活。中医没有亚健康之名。中医临床重视患者自我感觉的各种症状,也以自觉临床症状的改善作为疗效的主要依据。这与亚健康患者大多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只表现为功能的异常,临床上以自觉身体不适为主,临床医学检查没有明显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