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93年7月至1994年9月,通过对手术室环境空气质量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手术初始阶段和结束阶段;不同的手术时间:不同的手术环境;空气菌落数统计学并无明显差异。再次证实层流空气洁净系统对降低空气细菌含量与预防感染的有效性。对过滤空气中残留细菌菌种分析表明,表皮葡萄球菌为主要菌种。该菌种同样可自部分手术医师手培养中检出。1991年5月~1994年10月本院骨科采用综合预防感染措施以来完成的1140例无菌手术,无一例发生感染.但采用空气洁净系统以前,感染率为3~4‰。作者强调无菌手术感染的预防不能单纯依靠空气净化系统,而仍应重视综合的感染预防措施,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依从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洁净手术部在动态下(手术过程中)各时段空气中的微生物变化规律。方法在医护人员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对百级、万级、10万级洁净手术间进行手术不同阶段的细菌菌落数监测及手术区与周边区的尘埃粒子数监测。结果动态实测值均高于静态标准值,同级别不同阶段菌落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各级别手术间手术区尘埃粒子数显著高于周边区(均P〈0.01)。结论动态监测能反映手术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根据具体监测结果和现代手术控制感染的思路,必须树立术中全过程控制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手术室空气消毒不同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魏燕  宋军燕 《护理学杂志》2002,17(7):492-494
目的 比较甲醛熏蒸、三氧消毒机、空气洁净器三种消毒方法对手术室空气消毒效果。方法 甲醛熏蒸,按40ml/m^3用量,关闭门窗,熏蒸12h;三氧消毒机,关闭门窗开机2h,停机40min后使用;空气洁净器,开机直至手术结束,不停机连续消毒。消毒前、后及术中进行3次空气采样,进行细菌计数。结果3种消毒方法消毒前、后比较,均P<0.0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3种方法消毒后,细菌总数均在100cfu/m^3以下,但是甲醛熏蒸和三氧机消毒法在手术开始以后,细菌总数即开始迅速回升,达到消毒前水平,而空气洁净器消毒法细菌总数始终维持在手术开始时的水平。结论 空气洁净器消毒效果好,利于手术全程消毒及连台手术消毒。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烧伤病人不同时间的痂下组织细菌定量培养及种类检测 ,探讨手术时间、菌量和菌种与植皮存活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 3 65例病人于手术时取痂下组织以组织匀浆行细菌定量并鉴定菌种。结果  45 0份标本中 3 90份为阳性 ,共培养出细菌 5 80株 ,以铜绿假单胞菌(2 7.93 %)及金黄色葡萄球菌 (16.2 0 %)为最常见种类 ;手术时间、菌量和菌种对植皮存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P <0 .0 1)。结论 手术时间越早 ,痂下组织细菌含量越少 ,菌种较单一 ,植皮存活率越高 (P <0 .0 1)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对植皮存活率影响较大 (P <0 .0 1)。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致病菌、药敏与耐药情况。方法 分析1992年7月-1997年8月间,神经外科ICU中,45例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药敏资料。结果 45例114次痰培养阳性110例,阳性率96%,其中细菌94株,占85%,共320个菌种;霉菌16株,占15%,均为真菌8例厌氧菌送检,阳性3例,细菌与真菌混合感染11例,二重感染率达25%。革蓝阴性  相似文献   

6.
1993—1996年1312株烧伤感染菌的耐药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长期监测烧伤中心病房感染细菌的菌种和耐药率,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应用VITEK-AMS系统检测1993 ̄1996年我院烧伤中心1312株细菌的检出率及细菌耐药性变化。结果 4年来检出菌种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检出率为31.16% ̄48.48%;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检出率为11.48% ̄16.16%;其后为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及不动杆菌等,但各年度位次不一。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超过50  相似文献   

7.
烧伤感染创面细菌及其药物敏感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收集和分析了1992年1月至1996年12月来院烧伤外科住院病人创面培养检出的各种细菌226株,以及它们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在引起烧伤创面感染的细菌中,革兰氏阴性菌明显多于革兰氏阳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是烧伤病人创面感染的优势菌种;检出的这些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临床治疗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外科治疗20年经验总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圣道  张臣烈 《外科》1996,1(3):69-72
总结了1974年8月 ̄1994年11月243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经验。按治疗观点及治疗方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4年8月 ̄1987年12月为针对胰腺坏死作早期彻底切除坏死组织手术,辅以“三造瘘”、“创口敞开”、“局部灌洗”等措施。治愈率为61.3%。第二阶段1988年1月 ̄1991年6月以坏死是否伴有感染为指征,对有感染者作手术治疗,治愈率67.1%;对非感染者作保守治疗,治愈率85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胆囊癌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总结胆囊癌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手术治疗58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所有患者随访至2014年6月,随访率100%,存活13例,死亡45例。生存时间0.6~5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8.7个月,其中单纯胆囊切除术,中位生存时间4.7个月;标准根治术,中位生存时间13.1个月;扩大根治术,中位生存时间8.4个月;姑息性手术,中位生存时间5.3个月;对症手术,中位生存时间5.0个月;剖腹探查术,中位生存时间3.6个月。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18例,以扩大根治性切除术的方式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为55.6%(10/18)。围手术期死亡3例,死亡原因2例为上消化道大出血后与胆漏后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因术后腹腔内出血,继发严重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于术后3周死亡。结论早期诊断并行根治性手术是治疗胆囊癌的关键,且应针对不同分期患者制订不同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长期监测烧伤中心病房感染细菌的菌种和耐药率,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应用VITEK-AMS系统检测1993~1996年我院烧伤中心1312株细菌的检出率及细菌耐药性变化。结果4年来检出菌种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检出率为31.16%~48.48%;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检出率为11.48%~16.16%;其后为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及不动杆菌等,但各年度位次不一。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超过50%者,1993年为7种,1994~1996年下降为4种。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100%敏感,而头孢菌素及喹喏铜类,对金葡菌均高度耐药(79%~86%)。结论长期监测烧伤中心致病菌种的变更,细菌药敏变化及选择应用敏感抗生素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重症急性胰腺炎435例的手术治疗时机和指征探讨   总被引:56,自引:0,他引:56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时机和指征。方法 对我院不同时期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率和手术治疗的时机与相应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作了回顾性对比分析,根据治疗原则分为3个阶段;1980~1990年为第1阶段,1991~1993年为第2阶段,1994~1997年为第3阶段。结果 3个阶段的手术率分别为77.6%(90/116)、54.6%(54/99)和29.6%(65/220),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洁净手术部动态微生物学监测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洁净手术部在动态下(手术过程中)各时段空气中的微生物变化规律.方法 在医护人员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对百级、万级、10万级洁净手术间进行手术不同阶段的细菌菌落数监测及手术区与周边区的尘埃粒子数监测.结果 动态实测值均高于静态标准值,同级别不同阶段菌落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各级别手术间手术区尘埃粒子数显著高于周边区(均P<0.01).结论 动态监测能反映手术过程中微生物的变化,根据具体监测结果和现代手术控制感染的思路,必须树立术中全过程控制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层流手术间首台手术与第2台手术空气细菌污染情况。方法选择一面积38m2、空气洁净度100级的层流手术间进行20个(40台次)连台无菌手术,将20个连台手术平均分成A、B两组,A组第1台手术患者麻醉时采样1次,手术开始后10min再采样1次;第1台手术结束后,常规清理术后用物,然后关闭手术间自净30min后进行第2台手术,采样时间同第1台手术。B组第1台手术结束,常规清理术后用物,立即进行第2台手术,采样时间及方法同A组。采用"五点法"在手术间布置细菌培养基采样。结果两组不同时间、手术台次的手术间空气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1台、第2台手术麻醉时手术间空气细菌菌落数显著高于手术进行10min时(均P0.01)。结论在层流净化空调设备运行良好的条件下,连台手术是可以直接接台的,不需要间隔自净;手术过程中,减少人员流动和开关门次数对控制层流手术室空气中细菌数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妇产科手术切口龟型分枝杆菌感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凤 《护理学杂志》2000,15(5):269-270
1998年4 ̄5月收治99例妇产科手术切口龟型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经联合用应克拉可米卡星、可乐必妥等治疗4 ̄6个月(其中78例行病灶切除),均治愈出院。护理要点:(1)密切观察感染灶情况;(2)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与肝肾功能及听力,视力等;(3)加强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4)医务人员的手,病房空气及用物严格消毒。  相似文献   

15.
面斜裂整形修复中泪道重建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决面斜裂整形修复中泪道重建的难题,1989年3月~1995年1月,对4例患者治疗中设计了三种手术方法:泪小管鼻腔吻合术;静脉血管或口腔粘膜移植重建泪道术;改良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后重建的泪道置入导管3~6个月。经术后6个月~1年的观察,面部畸形整复,溢泪消失,红汞试验及泪道检查均通畅,效果满意。认为,应根据泪道畸形程度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以取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16.
纳米细菌(NB)是近二十年来发现的一个新菌种,具有直径小和矿化能力强的特点,纳米细菌能粘附、侵人、损伤肾集合系统的上皮细胞,形成细小的钙磷结石。本文主要对纳米细菌的生物学特性、与肾结石形成及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枕颈区手术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83年1月 ̄1993年12月,对54例枕颈区损伤与畸形施行了20种手术,其中4例术后死亡。分析了死亡原因,主要为内固定钢丝选择不当;术中减压不彻底;手术方式选择不当;麻醉选择欠妥以及术后处理有缺点等。讨论了预防并发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眼袋整形的术式选择及并发症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86年5月至1995年5月,9年间根据眼袋发生机制在施行眼袋整形术238例过程中,将眼袋分为Ⅰ型:即单纯皮肤松弛型;Ⅱ型:皮肤、眼轮匝肌松弛型;Ⅲ型:单纯下睑眶内脂肪膨出型;Ⅳ型:皮肤、眼轮匝肌松弛伴眶内脂肪膨出型。另外,将青年眼轮匝肌肥厚所致者称为眼轮匝肌肥厚型。因分型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各种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结肠癌术后复发类型与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肠癌术后复发的再手术治疗。方法 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再手术治疗的87例结肠癌根治术后复发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再手术切除率74.7%,根治性切除率55.2%。行根治性切除的48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49个月;行姑息性切除的17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24个月;行探查和短路手术的22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0个月;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结论 结肠癌术后复发的再手术切除率高,积极行再手术治疗,可延长复发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0.
臭氧消毒机对连台手术间空气消毒的湿度及时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臭氧消毒机对连台手术间空气消毒的最佳湿度和时间 ,在 8间面积均为 70 m2、朝向一致的手术间 ,用臭氧消毒机于首台手术前后及不同湿度 (6 5 %、70 %、75 %、80 %、85 % )、不同时间 (10、15 m in)下行空气消毒。结果首台手术前、后 (未消毒时 )细菌阳性手术间数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 (P<0 .0 1) ;首台手术后消毒 15min,5种湿度条件下的细菌阳性手术间数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 ,其中 6 5 %、70 %、75 %湿度之间细菌阳性手术间数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 ,其分别与 80 %、85 %湿度的细菌阳性手术间数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均 P<0 .0 1) ;在 80 %~ 85 %的相对湿度下消毒 10、15 min,均达国家标准 (细菌数≤ 6 9.3cfu/m3) ,两种消毒时间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0 5 )。提示连台手术之间必须行空气消毒 ;最佳消毒相对湿度为 80 %~85 % ,时间为 10~ 15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