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超谐波声学造影评价移植肾急性排异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应用超谐波声学造影和声学密度定量(AD)技术,定量评价异体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时皮质血流灌注的价值。方法建立犬异体移植。肾急性排异模型,分别于术后第1、3、5、7、9、11d共6个时间点,采用经静脉声学造影和AD技术检查移植肾,测定肾皮质造影后峰值密度(PI)、曲线下面积(AUC)、降支减半时间(HT)及平均通过时间(MTT)等有关灌注参数,并同时进行穿刺活检。结果造影后发生急性排异反应的移植。肾皮质灌注不良,出现充盈缺损区。移植。肾术后5~11d,随着急性排异反应的逐渐加重,灌注参数PI、AUC、HT及MTT逐渐下降,50%清除斜率逐渐增加,与术后1d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超谐波声学造影结合AD技术,用于评价移植肾急性排异反应时皮质血流灌注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兔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时肾皮质血流灌注与血肌酐、尿素氮变化的关系。方法:兔后腿肌注50%甘油(12-15ml/kg),建立ARF动物模型,分别于注射甘油前(T0)、注射甘油后1、2、3、5、7…13天(T1、T2、T3、T5…T13)共9个时间点采用经静脉声学造影和声学密度(AD)定量分析技术,测定肾皮质造影后峰值密度(PI)、曲线下面积(AUC)等有关灌注参数;并同时抽血查肌酐(SCr)、尿素氮(BUN),将化验结果与皮质灌注参数作相关性分析。结果:肾皮质造影后PI、AUC和SCr、BUN均于T1即开始变化,PI、AUC于T3降低到最低值后即开始升高,至T9时已基本恢复正常;而SCr、BUN在T5达到其最高值后仍在较高水平上保持至T9,下降缓慢,至T13才接近正常水平。从T0-T13,PI、AUC与SC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58,与BUN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0.61。结论:急性肾衰时,PI、AUC与SCr、BUN均变化较早,但PI、ACU异常持续时间短,恢复较快;而SCr、BUN异常持续时间较长,恢复较慢。从T0-T13,PI、AUC与SCr、BUN水平无直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自制白蛋白氟碳声学造影剂和声学密度定量技术定量评价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肾皮质血流灌注的可行性。方法 兔后腿肌注 5 0 %甘油 (12~ 15ml/kg) ,建立ARF动物模型。分别于注射甘油前和注射甘油后第三天应用声学造影剂和声学密度定量 (AD)技术检查肾脏 ,观察造影增强效果 ,测定肾皮质造影前后峰值密度 (PI)、曲线下面积 (AUC)和平均通过时间 (MTT)。结果 正常肾脏造影增强效果明显好于ARF肾 ,二者视觉判断差异显著 ;正常肾和ARF肾造影后肾皮质PI、AUC均比造影前明显增加 ,但ARF肾皮质造影后PI、AUC却低于正常肾皮质造影后PI、AUC(P<0 .0 1) ,MTT则变化不大。结论 急性肾小管坏死性肾衰竭时 ,由于肾皮质血流灌注减少 ,引起造影后PI、AUC等有关反映血流灌注的参数也随之下降 ,与正常肾脏差异显著。因此 ,采用经静脉声学造影和声学密度定量技术 ,能够对ARF时肾皮质血流灌注作出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经静脉声学造影、能量多普勒显像 (PDI)和声学密度定量 (AD)技术评价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肾皮质血流灌注情况。方法 :兔后腿肌注 5 0 %甘油 (12~ 15 ml/kg) ,建立 ARF动物模型。分别于注射甘油前和注射甘油后第三天应用自制白蛋白氟碳声学造影剂和 PDI、 AD技术检查肾脏 ,观察肾脏造影前后 PDI,测定肾皮质造影前后峰值密度 (PI)、曲线下面积 (AU C)。结果 :正常肾脏与 ARF肾 PDI在造影前表现为 级 ,但造影后前者 PDI均呈 级 ,后者 PDI多表现为 级 ,二者视觉差异显著。正常肾与 ARF肾造影后肾皮质 PI、 AUC均比造影前明显增加 (P<0 .0 1) ,但 ARF肾造影后皮质 PI、 AUC却明显低于正常肾造影后皮质 PI、 AUC,二者统计学差异显著 (P<0 .0 1)。结论 :急性肾小管坏死性 ARF时 ,在经静脉声学造影的基础上 ,采用 PDI与 AD技术能够对肾皮质血流灌注情况做出定性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5.
自制氟碳声学造影剂定量评价正常肾血流灌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氟碳声学造影剂和声学定量技术定量评价肾脏血流灌注的可行性。方法:观察大白兔造影前,后肾脏二维超声图像,分析造影效果,测定造影后不同时间肾实质有关时间-强度曲线参数。结果:造影后肾脏二维超声图像较造影前明显增强,皮质灌注峰值(PI),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增大,并在较高水平约40s后迅速下降,平均通过时间(MTT)则变化不大。髓质的各项参数与造影前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通过测定造影后,PI,AUC等时间-强度曲线参数,能够对肾脏血流灌注作出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心肌声学造影时间 强度曲线 (TIC)在定量心肌血流灌注时的各项参数测量的重复性。方法 对 12条犬于注射乙酰胆碱 (Ach)前、后分别重复进行心肌声学造影 ,采用声学密度定量 (AD)技术获取TIC各项参数 ,计算注射Ach前、后即静息和冠脉最大扩张时各项参数的变异系数。结果 随冠脉血流 (CBF)增加 ,TIC参数中峰值强度 (PI)、曲线下面积 (AUC)和曲线下降斜率 (DS )明显增加 ,峰值时间 (TP)、峰值减半时间 (HT )和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 (MTT)明显减小 ,P值均小于 0 .0 0 0 1。在静息和冠脉最大扩张两种状态下 ,TP、PI和MTT的重复性较好 ,变异系数分别为 13 .0 0 %、14 .99%、15 .5 0 % (静息 )和 10 .84%、16.12 %、19.5 8% (冠脉最大扩张 ) ,而HT、AUC和DS的变异系数次之 ,静息和冠脉最大扩张时分别为 2 0 .3 8%、2 2 .5 3 %、2 5 .82 %、和 17.12 %、2 5 .72 %、2 6.0 9%。结论 采用AD技术获得心肌声学造影TIC ,其各项参数的测量重复性较好 ,技术稳定 ,为心肌声学造影评价局部心肌血流灌注提供定量方法 ,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检测兔急性肾衰竭(ARF)肾皮质血流灌注变化及其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关系.方法 家兔后腿肌注50%甘油建立急性肾功能衰竭动物模型,分别于造模前(T_0)、造模后1、4、8、12天(T_1、T_4、T_8、T_(12))共5个时间点行肾灰阶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肾皮质回声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参数包括造影剂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峰值强度变化(A)、曲线上升支斜率(β),同时测各时间点SCr及BUN,分析其与超声造影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造模后曲线TTP、A和β在T_1、T_4、T_8与造模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4、T_8时间点各参数两两比较,差异不同.AT、TTP、A、β与血肌酐、尿素氮间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P>0.05).结论 灰阶超声造影可较早反映ARF时肾皮质血流灌注的改变,但曲线各参数变化与SCr、BUN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声学造影与多普勒诊断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声学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诊断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可行性,并与常规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建立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ATN)动物模型,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常规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经静脉间断触发超谐波声学造影(UHI)及声学定量分析TIC各参数,同时跟踪病理活检。结果:ATN发生前后对比发现:声学造影示TIC曲线峰值前移,TIC参数除PI值外,AUC、HT、MTT、PI与AUC比率均明显降低;二维超声和多普勒检查示:移植肾大小无明显改变,RI值在正常值范围波动。结论:声学造影结合TIC定量分析,可客观反映移植肾ATN血流灌注变化,为诊断移植肾ATN提供了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背景: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病理变化会直接影响肾小球的血流灌注,通过对肾皮质微循环血流灌注的观测就可了解肾小球血流灌注情况,从而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移植痫变情况进行更加深入的评价.目的:利用SonoVue超声造影技术对移植肾皮质微循环血流灌注进行实时观测,总结慢性肾小球滤过功能不全的移植肾皮质微循环血流灌注的病变特征.方法:同种异体移植肾肾小球滤过功能不全患者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38~60岁.所有患者肾移植时间均大于6个月,且血清肌酐、尿素氮均高丁正常标准值.利用SonoVue超声造影技术对移植肾皮质微循环血流灌注进行实时观测,持续观察并实时存储图像,造影检查结束后,同放图像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32例肾移植患者均成功进行了移植肾超声造影检查,图像均符合分析标准.32例移植肾皮质内造影剂灌注的达峰时间PT均大于25 ms,对比剂灌注时间T均大于15 ms;皮质内对比剂分布不均匀(即皮质回声强度不均匀),包膜下皮质的回声强度较近髓皮质的回声强度低.结果说明利用SonoVue超声造影成像可以实时监测移植肾发生慢性肾小球滤过功能不全时肾皮质微循环血流灌注的病变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参数在鉴别诊断移植肾急、慢性排斥反应的价值。方法移植肾患者81例,其中正常组33例,急性排斥组(AR)33例,慢性排斥组(CR)15例。超声造影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分析移植肾叶间动脉、皮质和髓质的上升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各造影定量参数的稳定性。结果观察者内超声造影参数RT和TTP的稳定性较好(ICC0.75)慢性排斥组髓质的RT、TTP较急排和正常组明显延长(P0.05)。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参数可客观地反映移植肾不同状态的血流灌注,有助于鉴别诊断移植肾急、慢性排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 C,Cys C)对早期诊断梗阻性黄疸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意义。方法:测定84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24h肌酐清除率(24h CCr),血清肌酐(SCr)以及血清Cys C水平,并以CCr〈80mL.min-1.1.73m-2作为肾功能损害诊断标准,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和ROC曲线分析Cys C的诊断价值。结果:84例患者中共31例出现CCr下降,其中Cys C水平有26例上升,而仅有18例SCr出现异常。Cys C对CCr的评估效能优于SCr(P〈0.05),相关性分析提示在梗阻性黄疸患者中,Cys C与SCr和CCr均有显著负相关性(CysC:r=-0.801,P〈0.001;SCr:r=-0.594,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ys C的曲线下面积(AUC)值明显高于SCr(0.841比0.622)。结论:Cys C较SCr能更为准确和迅速地反映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肾功能损害;常规监测该类患者的Cys C水平,对有效防治梗阻性黄疸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超声造影诊断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TIC)诊断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犬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模型,采用自身对照法,进行经静脉超声造影及声学定量分析TIC各参数,同时跟踪病理活检。结果 急性肾小管坏死发生后,曲线峰值前移,TIC参数除峰值密度(PI)值外,灌注曲线下面积(AUC)、峰值减半时间、造影剂平均通过时间、AUC皮质与皮髓质交界部比率均明显降低。结论 超声造影结合TIC定量分析,可客观反映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血流灌注变化,为诊断移植肾急性肾小管坏死提供了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实验性兔肝对二次谐波成像中的剂量-效应关系进行声学定量分析。方法:对1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进行二次谐波声学造影,造影剂经耳缘静脉注射,剂量分0.05,0.10,0.20,0.30ml/kg四个水平,造影增强后图像灰阶变化进行AD定量分析,测量指标有PI,AUC,HT,MTT。结果:各剂量水平肝实质AD曲线形态基本相似,呈单峰形态,近似直角三角形,但曲线高度不同。剂量从0.05ml/kg到0.20ml/kg,PI,AUC,HT,MTT测值均逐渐增大,造影效果逐渐增强;当剂量为0.30ml/kg时,因血管内声影的影响,PI,AUC,HT,MTT反而减低。结论:二次谐波造影增强效果与剂量有关,可随剂量增大而增强,但剂量过大时,造影效果反而减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超声观察移植肾血流灌注及动力学参数与血清肌酐水平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肾移植术后1年的126例患者,根据血清肌酐水平分为肾功能正常组30例及异常组96例。二维超声观察移植肾形态、大小、结构,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观察肾内动脉血流灌注情况,脉冲多普勒观察频谱形态,测量主肾动脉、叶间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Vp)、舒张期最小流速(Vmin)、平均流速(Vmean)以及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 30例肾功能正常组超声表现移植肾皮质回声均匀,肾内结构显示清晰,各级肾血管呈树枝状分布,血流信号充填丰富,频谱表现为整个心动周期内持续前向的低阻血流。肾功能异常组髓质水肿96例,实质回声略增强且边缘较光整30例。与肾功能正常组比较,肾功能异常组主肾动脉与叶间动脉Vp、Vmin、Vmean均减低,RI及PI增高(P<0.05)。结论通过超声观察移植肾血流灌注及动力学参数可以为移植肾功能改变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声学定量方法探讨正常肝脏高机械指数造影成像时触发间隔与增强效果间关系。方法:10例正常人接受肝脏谐波声学造影,造影剂经前臂浅静脉注射,剂量为0.3ml,触发间隔设1.0s、2.0s、3.0s、4.0s 4个档次。选择经腹主动脉长轴的肝左叶纵切面作为观察切面。造影增强后图像灰阶变化用时间-强度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测量指标有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峰值强度降半时间(HT)、平均渡换时间(MTT)。结果:各触发间隔肝实质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基本相似,呈单峰形态,近似三角形,可分为上升段、高峰段和下降段。触发间隔从1.0~3.0s时,PI、AUC、HT、MTT测值均逐渐增大,肝实质显影效果逐渐增强;当触发间隔为4.0s时,肝实质显影效果不再更强,PI、AUC、HT、MTT测值与3s时相近,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触发间隔对增强效果有直接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可随触发间隔延长而增强,超过此范围,造影效果不会更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肾脏超声造影(CEUS)参数的变化,探讨其评价AKI患者肾脏血流灌注水平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解放军第306医院收治的AKI住院患者30例,设为病例组,再按照出院时疾病转归情况,分为AKI治疗好转组、治疗未好转组2个亚组;选择2017年3月至5月32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应用声诺维团注及低机械指数(MI)技术进行肾脏CEUS检查,比较分析3组间皮质与髓质的各超声造影参数。 结果3组间比较,肾皮质的PI、MTT、AUC、TP1/2、TT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33、20.36、69.88、25.80、3.63,P均<0.05),髓质的RT、PI、MTT、AUC、TP1/2、TTP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22.01、37.72、27.67、47.39、33.52、8.65,P均<0.01)。好转组的肾皮质和髓质PI、AUC、MTT、TP1/2值均大于未好转组(PI、AUC,P<0.01;MTT、TP1/2,P<0.05)。 结论应用超声造影技术评价AKI肾脏血流灌注水平,对AKI患者肾脏功能状态判定及预后评估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