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与相关基础疾病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56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念珠菌、曲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死率较高.56例患者均有基础疾病,早期诊断仍较困难.结论多种基础疾病继发感染是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原因,其临床表现特异性少,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的临床特征、高危因素、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39例肺部真茵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9.2%(124/139)的患者有基础疾病,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慢性肾病和白血病常见,伴发恶性肿瘤的病人也不少见,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少见。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原菌主要以酵母菌属为主(62.6%)。早期诊断仍困难。肺部真菌感染病死率较高(7.91%)。结论:多种疾病均可继发真菌感染,其临床表现特异性少,病死率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治疗中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35例晚期肺癌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肺部真菌感染在肺癌晚期并发症中占有重要位置,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X线及CT表现以支气管肺炎多见,病原微生物以酵母菌属为主,早期诊断仍有困难,病死率较高。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是晚期肺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死率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治疗中出现肺部真菌感染的原因、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35例晚期肺癌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肺部真菌感染在肺癌晚期并发症中占有重要位置,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胸部X线及CT表现以支气管肺炎多见,病原微生物以酵母菌属为主,早期诊断仍有困难,病死率较高.结论 肺部真菌感染是晚期肺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死率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120例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学会  冉斌  庞先琼  张林 《西部医学》2009,21(8):1360-1362
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对120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5%(114/120)的病例患有基础疾病,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和慢性肾病为多见。肿瘤性疾病也占有重要位置,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少见。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X线表现以支气管肺炎多见(61%),病原菌主要以酵母菌属为主(78.3%),早期诊断仍因难。肺部真菌感染病死率较高,基础病为慢性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者,其死亡风险的RR值较其他疾病大。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是多种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原因,其临床表现特异性少,病死率高,发病呈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86例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1.7%,COPD是继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基础疾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长期使用激素、低蛋白血症、机械通气、合并糖尿病是主要诱因.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确诊需结合痰培养和临床情况来定,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氟康唑疗效好.结论: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是呼吸系统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原因,常因二重感染导致患者预后极差,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肺部真菌感染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肺部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本院2005~2009年收治54例住院患者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诊断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结果 95%(51/54)的病例患有基础疾病,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和慢性肾病为多见;肿瘤性疾病也占有重要位置;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少见.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X线表现以支气管肺炎多见(59.3%).病原菌主要以酵母菌属为主(79.5%),早期诊断困难.肺部真菌感染病死率较高.结论 多种疾病易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较困难.其临床表现特异性少,发病呈上升趋势,病死率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的易患因素、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 12 7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94 % ( 12 0 /12 7)的病例患有基础疾病 ,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和慢性肾病为多见。肿瘤性疾病也占有重要位置 ,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少见。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X线表现以支气管肺炎多见 ( 61% ) ,病原菌主要以酵母菌属为主 ( 79.5% ) ,早期诊断仍困难。肺部真菌感染病死率较高 ,基础病为慢性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 ,其死亡风险的RR值较其他疾病大。结论 肺部真菌感染是多种疾病继发感染的重要原因 ,其临床表现特异性少 ,病死率高 ,发病呈上升趋势 ,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8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与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9月我院85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2岁,痰真菌培养中念珠菌属占首位,共61例。严重的基础疾病、长期联合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应用成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病死率较高。结论:采取支持疗法,治疗原发疾病、减少侵入性诊疗、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综合措施,预防与控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45例(观察组)和非肺部真菌感染患者45例(对照组),观察其临床症状、主要并发症,预后和采取干预护理后效果.结果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多有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观察组患者呼吸衰竭及住院病死率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顾桂国  顾佩莉 《上海医学》2002,25(4):214-216
目的 探讨肺部真菌感染发病的易患因素、治疗和预后。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84例ICU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CT图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84例患者均有基础疾病。其中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知液系统疾病为多见,肿瘤性疾病亦为重要因素。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与原发病、广谱高效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和侵入性诊疗有较大关系。肺部真菌感染在CT上表现为两肺多发炎症、肿块结节、球形结节、支气管扩张等征象。肺部真菌感染病死率较高,合并细菌感染时死亡率更高。应用氟康唑治疗有效率为67.9%。结论 CT检查对肺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降低真菌感染发病率的主要途径是避免盲目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预防医源性感染,增加患者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观察急性脑卒中146例并发肺部感染者45例的感染时间、卒中类型、基础病存在等情况。结果:脑出血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脑梗死组(P<0.01);肺部感染的发生时间以入院后1周内居多;脑卒中意识障碍肺部感染率明显升高(P<0.005);高龄、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卒中病史患者与并发肺部感染均有明显关系(P<0.05~P<0.005)。病死率明显高于非肺部感染组(P<0.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肺部感染是由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应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引起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死亡率增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612例老年人ACVD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ACVD并发肺部感染发病率为24.7%;病死率占31.5%,明显高于同期未并发肺部感染的AVCD病死率(P<0.01)。病死率与AVCD的类型、发病前所患的慢性疾病、各衰竭器官的发生率和器官衰竭数目关系密切。结论:老年人ACVD发病后,应重视和处理引起肺部感染的因素,减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的发生率,由此可望降低AVVD并发肺部感染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李娟 《中国病案》2020,(3):57-60
目的分析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疾病构成与死亡原因分布特征,为重症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与防控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收治的1653例患者病案首页资料,收集不同性别、年龄组住院患者的主要疾病构成和死因分布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排名前3位疾病依次为肺炎(18.73%)、肺部感染(14.51%)和肺栓塞(8.63%)。男女性别比为1.19:1。男性肺部感染(χ^2=6.533,P=0.01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χ^2=4.017,P=0.045)和吸入性肺炎(χ^2=10.453,P=0.001)的构成比高于女性。6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占比62.97%,65岁以上年龄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构成比高于65岁以下患者。肺部感染是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首要死亡原因。结论某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疾病以肺炎、肺部感染和肺栓塞为主,65岁以上老年患者居多。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对肺部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提升重症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水平和抢救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继发肺部真菌感染及20例无继发真菌感染的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中有3例为反复感染、20例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和对照组比较发现呼吸机使用时间、激素使用剂量及抗生素应用时间和真菌的继发感染呈正相关。结论呼吸机、激素及抗生素应用时间为COPD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并发自发性气胸的特点。方法: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自发性气胸5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和30例中青年气胸患者对照。结果:老年组急性起病者19例,缓慢起病33例,老年组治愈43例(82.7%),死亡9例(17.3%)。结论:老年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起病隐匿,表现不典型,合并疾病多,病死率高,由于单纯抽气治疗效果不佳,宜尽早行胸腔闭式引流排气。  相似文献   

17.
老年住院病人临床死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富晶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10):949-950
目的:通过对1136例老年住院病人死亡病例的病因分析,探讨老年死亡的病因,以期提高其防治水平。方法:对1136例老年住院病人死亡病例进行年龄、性别及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常见致死病因依次为肺部感染、肺癌、脑梗塞、急性心肌梗塞、多器官衰竭、脑出血。老年人的死因顺位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变化。结论:威胁老年人生命的疾病主要是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针对性地加强防治工作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0例院内获得性真菌感染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院内发生获得性真菌感染菌种的种类和药敏分析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6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资料研究真菌感染的特点和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本研究分离到8种60株深部真菌,菌种以念珠菌为主,其中白色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分别占66.73%和13.34%,真菌的药敏结果显示传统的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和伊曲康唑敏感性较高,而益康唑,酮康唑的敏感性较低,氟康唑的耐药性增高。结论COPD患者在院内发生获得性真菌感染菌种发生变迁,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下降,耐药率上升。  相似文献   

19.
COPD患者继发真菌感染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阻肺(COPD)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诊治。方法:对近4年我科COPD患者继发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真菌感染以白念为主,呼吸道最多见;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及高龄、免疫功能低下、营养状况不良、合并多种疾病是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重视真菌感染的监测、预防医源性感染、足量足疗程的氟康唑治疗在真菌感染中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125-129
目的 分析台州市非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疫情监测和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统计分析我院于2015 年1 月~2019 年12 月间检到的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率、菌种分布、混合感染情况、性别年龄构成和临床特征等。应用DNA 微阵列芯片法对分枝杆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 5年间共检到非结核分枝杆菌331 株,分离率为19.0%,且逐年增加。检到的主要为胞内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和龟/脓肿分枝杆菌,以胞内分枝杆菌最为常见,占57.7%。男性高于女性,50 岁以上高发。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常合并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现多以咳嗽、咳痰首次就诊。结论 台州市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率和患病率逐年增加,以胞内分枝杆菌最为常见,DNA 微阵列芯片法可以用于分枝杆菌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