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多发于夏秋季节。经云:"谓之肠癖,有赤白痢、血痢、脓血痢、热痢等名称",本病多由于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损伤脾胃  相似文献   

2.
范清霞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Z):102-103
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多发于夏秋季节。经云:“谓之肠癖,有赤白痢、血痢、脓血痢、热痢等名称”,本病多由于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损伤脾胃与阳腑而形成,其发病多与季节有关,称为殆泄、肠癖,滞下者谓气食滞于下焦,肠癖者谓湿热积于肠中,即今之痢疾也,故日:“无积不成痢。”痢乃湿热食积三者,又日:“生冷油腻留滞于内,湿蒸热瘀伏而不作,偶为调摄失宜,风寒暑湿干触秽浊,故为此疾。”[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痢疾的主要原因是外受寒湿、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之物、损伤脾胃,气血阻滞,络伤血败,以致脓血下痢。临床上有寒痢、湿热痢、疫毒痢、休息痢、虚寒痢之分,在治疗上,有“痢无补法”之说,使用清热利湿,导滞通下的方法治疗。笔者根据30多年临床经验,用加减白头翁汤治疗痢疾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4.
疫毒痢是痢疾中的一种特殊证型,多发于夏秋季节,常见于2~7岁小儿,临床上以发病急骤、高热、昏迷、抽风为主要特点,也有少数病例是由普通痢疾转变而来.其发病机制是疫痢之邪毒重,瘀结肠风,可在未形成脓血便下泄之际,则热邪毒已先内陷,窜营入血或内陷心包,肝风妄动,出现一系列闭脱危证.临床常见有"实热内闭"、"内闭外脱"两种证型.现将本病的辨证施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祖国医学对中毒性痢疾的认识大体归纳如下:古代的“疫痢”、“疫毒痢”、“毒痢”与现代医学的中毒性痢疾相近似。其病因认为是:“毒痢,痢之因于毒者,此症多因痧毒内陷,痢下脓血”所致。《伤寒指掌,中指出,不外“痧毒疟痢等病因暑湿秽合邪”所引起的。毒痢之发生是暑湿秽邪自口而入,直犯中焦(胃肠),胃为多气多血之腑,暑湿之邪随气血而蒸腾,机体为了驱病毒达于肌表,于是邪正交争,而出现壮热(高烧)。由于本病毒势猛烈,再上乘于心,蒙蔽神明,遂致昏迷。心肝(包括现代医学之神经系)原属一体,子病及母,木火相燔,而现惊厥(抽风)。  相似文献   

6.
血痢多因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或不洁之物,损伤脾胃与肠道,气血相阻,化为脓血所致.笔者治疗此症,在辨证论治基础上用活血清热法,口服加灌肠,每每收到显著疗效,现将有完整资料的80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热毒痢治验     
热毒痢,古称疫痢。发病暴急,病势危重,以夏秋之季多见。多因感受暑热疫毒之邪,直犯肠道,蕴结薰蒸,腐蚀肠膜,阻塞气机,肠道传导失司所致。症见壮热频渴,腹痛里急,下痢脓血,治宜清热解毒。若邪毒炽盛内陷心营,出现神昏、抽搐者,又当凉血开窍,熄风镇静。若邪盛正伤,已出现正虚邪陷,阳气欲脱的险证,治又宜回阳固  相似文献   

8.
朱玉娟  王艳 《河北医学》2000,6(12):1146
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 ,多发于夏秋季节 ,其病理关键是邪滞肠中 ,大肠传导失司 ,通降不利 ,脾胃肠腑脂膜血终受损所致 ,其病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早在金元时代就有疫痢之名的记载。如《丹溪心法·痢篇》指出 :“时疫作痢 ,一方一家 ,上下传染相似。”《三指禅·痢症脉论》说 :‘风之所过 ,行于一家 ,则病一家 ,行于一境 ,则病一境。……气之所触 ,染于一人 ,则病一人 ,染于一方 ,则病一方。”等等。本病发生的原因与感受时邪及饮食不节有关。其病位在肠 ,湿热、疫毒、寒湿之邪壅塞肠中 ,气血与之相搏结 ,使肠道传导失司…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久泻、久痢、休息痢、冷痢、下痢、血痢、疳痢、疳湿痢、滞下、肠风下血、脏毒”等,而肠氵辟又是对痢疾的统称。 1 病因病机 1.1 外感六淫《诸病源候论》指出“由脾胃大肠虚弱,风邪乘之,则泄痢虚损不复,遂连滞涉引岁月,则为久痢也”。本条指出脾虚虽为本,但风邪侵袭是本病的病因,久而不愈则为“久痢”,是本病的病机。 1.2 饮食不节《内经》云“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月真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氵辟”。肠氵辟之主症是便血、下白沫、下脓血、飧泄、身热,与溃疡性结肠炎症状甚相吻合。 1.3 湿热滞肠《血证论》中总结出“是以大肠之病,有由中气虚陷,湿热下著者。有为肺经遗热,传入大肠者。有由肝经血热,渗入肠者”。其所论虽中气虚为本,但湿热下注、肺经遗热、肝经血热渗入肠则为客邪。 1.4 肝气乘脾《内经》云:“厥阴之胜……肠鸣餮泄、少腹痛”。即因抑郁恼怒、情志不遂为病因,肝木克脾土为病机。  相似文献   

10.
辛宣芳化法有宣透湿邪、醒脾开肺之功,起源于先秦、开创于东汉、兴盛于明清,是温病常用治法之一.基于中医药理论对疫病的认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可归属于中医"疫毒""湿毒疫"等范畴,而湿毒是其核心病理因素,湿毒闭肺困脾是其核心病机,临床症状以肺系、脾胃系多见.辛宣芳化法切中本病病机,针对本病核心病理因素,可以祛除闭肺困脾之湿毒...  相似文献   

11.
痢疾是以腹痛,里急后重,下利赤白脓血为主症的病证.本病终年均可发病,但多见于夏秋季.中医学范畴的痢疾不仅包括现代医学细菌或阿米巴痢疾,还包括急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多种疾病在内.本病多由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损伤脾胃与肠腑形成.患者就诊时,临床医生应仔细询问病史,观察粪便色泽及伴随体征,结合各项实验室检查,考虑是感染性肠道疾患,抑或非感染性肠道疾患,排除因肠道恶性肿瘤引起者.  相似文献   

12.
痢疾是夏秋季节的一种常见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为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等。由于病因病机的不同,一般可分为湿热痢、疫毒痢、寒湿痢、虚寒痢、休息痢等等。如治疗不当,可导致脾肾亏虚,形成下痢不止,直接危胁生命与人体健康。刘河间在《素问病机气宜宝命集》中指出:“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相似文献   

13.
中医痢疾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症。本病在《素问·通评虚实论篇》中,称为肠僻。《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篇中有"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故以下利称之。《诸病源候论,痢病诸候》中又有赤白痢、血痢、脓血痢、热痢等名称。槟榔扁豆汤治疗痢疾1例,治愈者1例,疗效满意。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毒型痢疾(以下简称毒痢)多见于小儿,常表现为脑循环障碍型。成人则多为休克型。起病急、发展快,病情严重,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毒痢的发生原因,现来定论。中医很早就有毒痢、疫痢的记载,所述与本病顿相似。现代医学认为,在痢疾杆菌及其内毒素的作用下,机体发生了一系列的防卫反应:例如皮肤湿冷伴有花纹、面色苍白、甲床青紫,就是为了保证重要脏器血流供应充分,而使体表血管收缩的结果;高烧、寒战也是体温中枢  相似文献   

15.
林思祥  谷杰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6):123-123
痢疾,中医称之为肠癖,因有传染性而称疾痢,为夏秋季节流行的肠道传染病。痢乃疫邪致病,多是暑与湿合,时或别有兼夹。其主要症状是腹痛、里急后重、便脓血。痢色有红者鲜紫血或红高粱色,白者有的透明或腐白色,或赤自相杂,亦有青黑色或黯如烂脯,所以又有赤白痢、五色痢之分。  相似文献   

16.
一、概说痢疾是人体被细菌或原虫感染而发生的一种肠系传染病,其临床症状特点主要是: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和全身中毒症状,一般分为细菌痢与阿米巴痢两种。这种病中医古书中称为“肠澼”,又称“滞下”;因为本病患者大便中常有脓血夹杂,所以现在一般人都叫它“红白痢”;因为本病常发生在夏秋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小儿疫毒痢的疗效.方法:主要针对不同症状,采用不同手法,如抽风、昏迷、采用强刺激人中穴、内关、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百合、神阙穴施以艾条温灸.结果:大幅度提插捻转法直至抽搐停止.结论:针灸治疗小儿疫毒痢临床实践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痢疫杆菌福氏菌群、宋氏菌群等菌株对中草药物的敏感试验研究报导不少,但对志贺氏Ⅰ型菌株的敏感试验报导不多,这与我国痢疫的流行菌株大多是以福氏为主,宋氏次之、志贺氏Ⅰ型少见有关。本文着重报导志贺氏Ⅰ型痢疫杆菌对中草药的敏感试验,以供采用中草药治疗本病作参考。  相似文献   

19.
痢疾,古称肠澼、滞下、下利。多由外受湿热疫毒之气,丙伤饮食生冷,损及脾胃与肠而成。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病变部位都有较一致的认识。惟分类繁多,施治各异,有令人无所适从之感。吴瑭《温病条辨》论痢,采历代医家治痢之长,参以亲身治疗经验,分别治痢诸法,比较全面而细致,有裨实用。今于学习《温病条辨》之后,试将其治痢诸法分述于后: 一、清热化湿法:(参见中焦篇89、90、99条) 为治痢最常用之法。适于痢下由于湿热内蕴,肠中气血被阻,传导失职。证见腹胀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相杂、次数频繁、肛门灼热或身热烦渴、溺短赤、苔腻微黄、  相似文献   

20.
治痢录要     
<正> 前言荆按:痢疾即《内经》所谓肠游下血、下白沫、下脓血,后世又名滞下,谓滞塞而下不快利也。治法首见于《伤寒论》少阴厥阴两篇及《金匮》呕吐哕下利篇之圊便脓血各条,历代方书多不论述。就余所知,以张石顽氏《医通》痢门为最详备,陈修园氏《时方》痢门次之.而近世张寿甫氏《医学衷中参西录》(简称《医录》)痢门为最精要而有效.余临症四十年治痢方法,初宗《时方》得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