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伴脉络膜脱离 (choroidal detachment,CD)临床诊断及治疗方面均有一定的困难 ,易于漏诊。我们观察了 12例 RRD合并 CD患眼的超声检查特征 ,以期为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2例系我院自 1996年 11月至 1998年 11月因 RRD住院治疗的患者 ,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2 8~ 5 0岁 ,平均 40岁。均为单眼发病 ,发病时间最短 3d,最长 1个月。屈光状态 :- 8D~- 12 D者 6例 ,- 4.5 D~ - 6 D者 4例 ,正视眼者 2例 (均为病史所得 ) ;其中 …  相似文献   

2.
无症状脉络膜骨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红 《眼科新进展》2002,22(1):41-41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3 7岁 ,健康查体时偶然发现右眼病变。眼科检查 :右眼视力 1.0 ,眼前段检查正常。散瞳后作眼底检查 :视盘鼻侧可见与视盘相连的黄白色病灶 ,约 6PD× 7PD,边界清楚 ,形态不规则 ,边缘散在色素斑 ,视网膜高起约6D,可见表面血管蜿蜒起伏 ,透过视网膜见其下病灶呈斑块状。眼部 B超检查 :右眼球后壁视盘鼻侧可见 2 .3 4 m m× 8.4 7m m× 9.2 3 m m强回声实性光斑 ,其后见钙化干扰回声 ,前部覆有膜性光带。眼底荧光造影 :造影早中期 ,右鼻侧视网膜隆起 ,病灶内清晰可见其下的脉络膜大血管 (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及中血…  相似文献   

3.
张润琦  周永祚 《眼科新进展》2006,26(10):790-790
1临床资料患者,女,69岁。因左眼视物模糊2月余于2005年10月25日来我院就诊。患者3d前曾在某专科医院诊断为左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伴脉络膜脱离,予口服强的松等药物,建议行左眼玻璃体切割术。门诊检查:左眼视力0.1,角膜透明,前房深,闪光强阳性,4∶00~10∶00虹膜后粘连,瞳孔不圆,晶状体轻度混浊,眼压9mmHg(1kPa=7.5mmHg);B超示:除鼻上周边象限外,余范围均视网膜浅脱离伴脉络膜脱离;三面镜检查视盘边界清,黄斑水肿,下方周边部玻璃体混浊伴陈旧性积血,后极部及颞上视网膜脱离,1∶30赤道前视网膜见一2/3PD大小圆形裂孔,脉络膜脱离隆起贴近裂孔…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高视网膜脱离并发脉络膜脱离手术成功率。方法 根据视网膜脱离并发脉络膜脱离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 40例40眼,出院时复位33眼(83%);未复位7眼(18%),2-14胡访结果复位32眼(80%);未复位8眼(20%)。结论 术前术后早用皮质类固醇,同时尽早手术,提高成功率;花边型脉络膜脱离组手术成功率高,与其它两型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视功能的恢复与脉络膜、视网膜脱离时间长短有关;严格放液原则,预防术后脉络膜脱离、视网膜脱离复发,减少未复位率。  相似文献   

5.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具有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因常合并葡萄膜炎、低眼压以及迅速发展的玻璃体视网膜增生改变,其手术成功率显著低于一般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在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之前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方法。方法:7例脉络膜血管瘤合并视网膜脱离者,采用单纯氩激光治疗。9例脉络膜膜务管瘤合并视网膜明显脱离,视网膜下积液较多者,采用巩膜冷凝,排出视网膜下液联合氩激光治疗。结果:治疗后13例的瘤体萎缩或缩小,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减少,视力幸或保持不变,单纯激光治疗组,有效率为71.43%。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结论:脉络膜血管瘤合并视网膜浅脱离者,  相似文献   

7.
报告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脱离10例10只眼进行包括冷凝、加压、注气、环扎、光凝及玻璃体切割等数种方法的手术治疗,随访3个月,视网膜复位4例,视力0.01—0.05;术前发现裂孔的视网膜复位率为50%,未发现裂孔的复位率为33%;膜形成ⅢA的复位率为25%,膜形成Ⅱ级的复位率为60%;对该结果分析,探讨针对该病特殊性的包括多种手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合并脉络膜脱离(简称脉脱)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简称网脱)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对30只合并脉脱的网脱眼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0只患眼中,90%具有低眼压,60%有晶体晃动,50%有虹膜震颤,100%有房水闪光、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简称PVR)、脉络膜睫状体脱离。经常规电凝、巩膜环扎、硅胶外加压并加玻璃体注气术后,70%网膜完全复位,20%好转,10%失败。结论:当网脱患者出现眼压极低、晶体晃动、虹膜震颤、瞳孔不易散大且伴有明显的虹睫炎和PVR时,首先应考虑是否合并有脉脱的可能。在手术时充分排除脉络膜上腔液并往玻璃体注入消毒空气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时机并观察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000-02/2005-02间因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连续患者共36例36眼,其中原发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30例,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6例。手术方法包括巩膜外环扎、经巩膜穿刺口脉络膜上腔引流、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眼内光凝、硅油或C3F8填充术等。结果:36只患眼于术中成功引流脉络膜上腔液体。硅油填充30眼、C3F8填充6眼,视网膜脉络膜全部复位、视网膜裂孔封闭。36眼术后视力为手动至0.3,其中26例术后视力≥0.1。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显微手术联合经巩膜穿刺口脉络膜上腔积液引流术是处理脉络膜脱离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收治的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共 114例 (114只眼 )患者的治疗方法及其预后。结果  5 5例采用环扎加压术的患者中 ,一次手术成功 40例 (90 .9%) ;采用环扎加压 +放液术的 2 0例患者中 ,一次手术成功 14例(70 %) ;采有玻璃体切割 +环扎加压 +剥膜术 +气液交换 39例中 ,一次手术成功 36例 (92 .1%)。其玻璃体切割组与环扎加压组、环扎加压 +放液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x2 =5 .84,P <0 .0 5 )。结论 对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患者 ,玻璃体手术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超声检查对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诊断、病情变化的动态观察等有重要的价值。现分析我院 1999年 1月~2 0 0 1年 2月 ,经临床及超声检查证实的 2 1例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超声检查特征。1 资料和方法1.1 共 2 1例 (2 1眼 ) ,右眼 12例 ,左眼 9例。年龄 2 1~ 71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探讨合并脉络膜脱离(简称脉脱)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简称网脱)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方法:对30只合并脉脱的网脱眼的临床表现及诊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0只患眼中,90%具有低眼压,60%有晶体晃动,50%有虹膜震颤,100%有房水闪光,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简称PVR),脉络膜睫状体脱离,经常规电凝,巩膜环扎,硅胶外加压并加玻璃体注气术后,70%网膜复位,20%好转,10%失败。结论: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并观察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010-01/2012-01因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在我院住院的患者45例45眼,其中原发性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38例,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7例。手术方法包括巩膜环扎、经巩膜穿刺口脉络膜上腔引流、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眼内光凝、C3F8填充术或硅油填充术。结果:患眼45眼均行巩膜环扎术,均于手术中成功引流脉络膜上腔液体,6眼行C3F8填充,39眼行硅油填充术,45眼视网膜脉络膜全部复位,视网膜裂孔封闭。其中23眼术后视力≥0.1。结论: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视网膜脱离,采用巩膜环扎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经巩膜穿刺口脉络膜上腔积液引流的联合手术方式有效。  相似文献   

15.
赵璐  游志鹏 《眼科新进展》2011,31(6):565-567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合并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发病的相关因素,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病例556例,其中231例合并高度近视为试验组,335例不伴有高度近视的视网膜脱离病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脉络膜脱离发病率、发病年龄、眼轴长度、眼压、黄斑裂孔发生率、视网膜脱离程度、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等情况。结果 2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试验组有23例合并脉络膜脱离,占9.96%,对照组则为11例,占3.28%,试验组脉络膜脱离发病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发病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眼压低,眼轴长,黄斑裂孔发生率高。试验组眼压、眼轴长度、黄斑裂孔发生率分别为(2.8±1.4)mmHg(1kPa=7.5mmHg)、(26.7±2.4)mm、15/23,对照组分别为(3.6±2.0)mmHg、(24.3±3.3)mm、6/11,2组间眼压、眼轴长度、黄斑裂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高度近视合并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具有低眼压、眼轴长、多合并黄斑裂孔、治愈率较低等临床特点,高度近视是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发病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6.
伴有脉络膜脱离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常伴有明显的色素膜炎和低眼压。由于其视网膜脱离范围大、PVR进展迅速,以及伴有脉络膜脱离,手术时容易造成裂孔的遗留,致使视网膜复位手术失败。我科从1994年5月至1996年2月采用术前静脉点滴大剂量激素,脉络膜脱离复位...  相似文献   

17.
视网膜脱离合并脉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合并脉膜脱离的手术方法、效果及失败原因,全部眼有脉络膜脱离和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VR),采用玻璃体切割及视网膜前膜,眼内惰性气或硅油填充。结果:31例患视网膜全部复位者22例(70.9%)部分复位5例(16.1%),未复位4例(12.9%)。25眼和有增进,5眼无变化,1眼下降。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可能与严重的前部PVR有关,结论:伴有脉膜脱离的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VR手术,可提高其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具有发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因常合并葡萄膜炎、低眼压以及迅速发展的玻璃体视网膜增生改变,其手术成功率显著低于一般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在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之前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可取得较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脉络膜缺损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眼底病 ,由眼泡胚裂闭合障碍所致。由于脉络膜缺损处视网膜发育不良呈变性萎缩状态 ,易出现视网膜裂孔或因玻璃体条索牵引而致视网膜脱离。以往采用巩膜扣带术治疗这类视网膜脱离成功率低 ,我们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这种复杂型视网膜脱离 9例 9只眼取得较好效果 ,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 9例 9只眼 ,男 4例 ,女 5例 ;右眼 7只 ,左眼 2只。年龄 10~ 32岁 ,2 5岁以下者 8例 ,占 88.9%。病程 0 .5~ 3.0个月。术前患眼视力为光感~0 .15 ,视力在 0 .0 1以下 7只眼 ,占 77.8…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超声波诊断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产BVI(TheV—psls)眼科专用A、B两用超声波扫描仪,对12例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患者进行观察。结果所有病例均在玻璃体暗区前部见到形态不一的半环状或球形回声带,其中5例为多个半环状强回声带;4例为单球形或双球形强回声带;3例为局部扁平状强回声带。结论超声波检查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