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内障是全世界范围最常见的致盲疾病之一,自超声乳化手术开展以来,白内障的致盲率显著下降,白内障手术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与此同时,关于超声乳化手术带来的并发症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其中角膜内皮损伤引起的角膜水肿、混浊甚至失代偿在术后并发症中最为多见,在一定程度上对超声乳化手术的优越性提出了挑战.本文就引起角膜损伤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本对超声乳化仪的问世和发展及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与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应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囊外摘出术2组病例的术前和术后每月1次连续3月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观察.结果超声组与囊外组术后3月的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根据术者的熟练与否将超声组分组进行比较,则熟练组与非熟练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在当今的技术及设备条件下施行超声乳化术是安全可靠的,但术者的经验、手术熟练程度及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保护角膜内皮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已逐渐成为我国白内障手术主要术式 ,它具有切口小、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等优点 ,但也存在角膜内皮损伤等并发症 ,现将我院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2月 2 1例白内障超声乳化病例中角膜内皮细胞变化总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由手术操作熟练的同一医师手术 ,男 例 ,女 例 ,年龄 30~ 84岁 ,平均 6 0岁 ,全部为老年性白内障 ,核硬度 ~ 级 ,视力 :手动~ 0 .3。所有患者均排除其它眼部疾病。2 .手术及观察方法 :采用德国 Moller Hi- R手术显微镜、美国 STORZ超声乳化仪采用颞上或鼻上… 相似文献
5.
白内障是目前眼科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超声乳化手术以切口小、反应轻、术后恢复快已被世界公认为最先进而成熟的主流手术方式。现代白内障手术从复明手术逐渐向以改善视功能为目标的屈光性手术发展。角膜作为屈光系统中最重要的组织,其透明度的维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角膜内皮细胞的功能,白内障手术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损伤角膜内皮细胞,由此引起的角膜水肿、混浊甚至失代偿等并发症严重的影响了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的改善,本文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及其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造成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 观察142例手术眼,分别记录:梗硬度、超声总能量、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粘弹剂类型、撕囊方法、人工晶体状类型、麻醉方式。术后观察角膜内皮细胞变化,计算术后1周内和3个月后细胞损失率。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相关回归分析。结果 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在术后1周内与核硬度、粘弹剂类型密切相关;在术后3个月与梗硬度和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密切相关。结论 为了减少超乳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有必要行角膜内皮细胞检查;提高手术技巧、稳定前房、减少能量和机械损失;选用良好的粘弹剂;有手术适应证的患者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吸除术在治疗低密度角膜内皮细胞白内障患者的可行性和手术效果。方法对10例(12只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1500个/mm^2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其中Fuchs角膜营养不良3只眼,抗青光眼术后4只眼,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2只眼,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3只眼。使用角膜内皮显微镜检查所有患者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并观察术后视力及角膜水肿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1-0.4者8只眼,≥0.5者4只眼。术后角膜水肿为轻中度,常于术后5-7 d恢复,无角膜内皮细胞失代偿。内皮细胞损失率8.83%。结论低密度角膜内皮细胞白内障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注意保护角膜内皮细胞和由经验丰富的术者完成手术是疗效满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手术的手术效果,探讨手术中减少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的方法。方法31例(35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1000个/mm2的白内障行超乳+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视力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改变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患眼术后视力均有提高。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32眼占91.4%,≥0.5者19眼占57.1%。无角膜,火代偿等并发症出现。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6%~11%,平均8.5%。结论部分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门内障行超乳+人工品状体植入术是安全的,视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技术在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的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临床效果。方法:低角膜内皮细胞数的白内障患29例31眼,接受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观察其视力变化及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改变。结果:所有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最佳矫正视力≥0.328眼占90%,最佳视力≥0.521眼占68%。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6%~8%(平均7%)。结论:低角膜内皮细胞数患在一定程度上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和修复的特点。方法对104例(104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及1、2、3、6个月进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角膜内皮细胞术前与术后1周、1个月、2个月细胞密度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细胞形态明显增大,差异有显著性,角膜内皮细胞术前与术后3、6个月对比细胞密度下降不明显,差异没有显著性。细胞形态改变不大,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最严重的损伤发生于术后2个月,在3个月时细胞的修复基本完成,术后半年以后细胞和形态基本恢复至术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对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糖尿病组:白内障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58眼);对照组:白内障非糖尿病患者64例(70眼)。应用角膜内皮显微镜于术前及术后1d;1wk;1,3mo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分析结果。结果:与术前相比,糖尿病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均显著降低(P<0.05)。糖尿病组和对照组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率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1d;1wk;1,3mo,糖尿病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中六角形细胞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损伤性,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者角膜内皮易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及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各30例30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于术前及术后1wk采用非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行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检查。结果:三组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1wk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 496.86±298.96/mm2,2 379.51±375.13/mm2,2 425.38±312.68/mm2,六角形细胞比例分别为(46.20±12.03)%,(43.44±13.99)%,(44.35±8.13)%。三组术后1wk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六角形细胞比例均较术前减少,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组间比较,糖尿病性白内障组和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组术后均较老年性白内障组术后降低,其中糖尿病性白内障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降低较明显,与老年性白内障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及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对超声乳化手术的耐受性降低,对角膜内皮细胞应行准确术前评估及术中保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角膜内皮形态异常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安全性及手术效果。 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18-01/2020-01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D)>2 000cell/mm2,但形态异常的72例90眼作为病例组,以形态正常的120例158眼作为对照组,分别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检测术前、术后1wk,1、3mo时CD、细胞面积变异系数(CV)、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百分比(HEX)、中央角膜厚度(CT)的变化,分析两组间的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CD、CV、HEX、CT术后1wk,1mo比较均有差异,而术后3mo两组间CD、HEX有差异,而CV、CT无差异。 结论:CD正常而形态异常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后角膜内皮损伤程度更重,术前应充分重视,术中同样需要保护角膜内皮,谨慎操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后不同时间中央区和手术切口区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探索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8例32眼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糖尿病组)和31例32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对照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术后1wk;1,3mo分别观察角膜中央区和手术切口区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和变异系数。结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比例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变异系数渐增加。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前内皮细胞密度无显著性差异,六角形细胞比例和变异系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3mo时两组间3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各指标在术前与术后3mo时的增减值以糖尿病组为著。糖尿病组术后各时间段的切口区内皮细胞密度低于中央区,有显著性差异(术后1wk;1mo时P<0.05,3mo时P<0.01),六角形细胞比例低于中央区(术后1wk;1mo时P<0.01,3mo时P<0.05),变异系数高于中央区(术后各时间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对手术损伤的耐受性低,且创伤愈合的速率和效率两方面均差于正常人。在该手术中,其角膜内皮受到超声因素和机械因素的双重损伤。对于白内障患者合并糖尿病者,在超声损伤的基础上,应注意机械因素的作用;并且这种创伤对角膜内皮的影响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3.0mm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1.8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疗效及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6-12/2018-12我院住院的78例78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中手术切口大小不同分为标准切口组及微切口组,每组39例39眼。标准切口组患者行3.0mm标准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微切口组行1.8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及角膜内皮细胞参数。 结果:标准切口组及同轴微切口组患者超声乳化时间分别为7.05±0.98、7.22±0.96s,超声乳化能量分别为(17.01±1.89)%、(16.89±1.53)%(P>0.05); 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LogMAR)显著降低(P<0.001),散光程度加重(P<0.001),微切口组术后1d,1wk时裸眼视力及散光程度优于标准切口组(P<0.05); 两组患者术后1d,1wk,1、3mo内皮细胞密度显著降低(P<0.05),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中央角膜厚度增大,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均无差异(P>0.05); 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标准切口组患者1眼出现一过性高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 结论: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与标准小切口手术均对内皮细胞形态及功能有一定影响,但两者无明显差异,但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可缩小手术切口,降低术源性散光程度,术后恢复快,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Purpose: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hacoemulsification on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 in diabetes patients and normal controls. Methods: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were performed on 75 patients with diabetic cataract (126 eyes) who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rial group 1 (Glu≤6 mmol/L); Trial group 2 (Glu 6-10 mmol/L) and 65 nondiabetic controls (112 eyes).The density and percentage of hexagonal cells an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the corneal endothelia were measured befor...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Nd:YAG激光乳化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形态及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9例(18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双眼分别行Nd:YAG激光乳化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7个月,比较双眼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以及角膜厚度等情况。结果术后37个月,Nd:YAG激光乳化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1715.4±627.9)mm-2,超声乳化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330.7±426.5)mm-2,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角膜内皮细胞六角形比例、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变异率和角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术后视力、眼压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Nd:YAG激光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远期角膜内皮细胞数明显减少,应慎重施行激光乳化白内障摘出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 3 2 8眼白内障在表面麻醉下施行上方或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结果 术后视力恢复迅速 ,术后 1周时视力 >0 5者达 78 9%~ 80 6% ,并趋稳定。结论 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在表面麻醉下进行 ,具有组织损伤小 ,切口易愈合 ,术后视力恢复快等优点。上方或颞侧透明角膜切口术后最佳非矫正视力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台盼蓝囊膜染色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SinoMed、PubMed、SpringerLink、Clinicalkey、Medlin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OVID、Embase数据库中关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使用台盼蓝进行囊膜染色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04,采用Revman5.3、R 3.7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8篇RCTs(378例)。结果显示0.02%、0.06%或0.1%浓度台盼蓝囊膜染色组(193例)与未染色或安慰剂染色组(185例)角膜内皮细胞丢失数均无差异\〖术后1mo内(WMD =-10.47,95%CI:-26.44~5.61,P=0.20); 术后1mo后(WMD =-60.72,95%CI:-170.92~49.49,P=0.28)\〗; 两组术后1mo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丢失比例无差异(WMD =0.50,95%CI:-2.09~3.09,P=0.71); 中央角膜厚度(CCT)无差异(WMD =3.10,95%CI:-5.77~11.98,P=0.49); 角膜变异系数(CV)无差异(WMD =-1.00,95%CI:-2.86~0.86,P=0.29)。 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应用0.02%、0.06%或0.1%浓度台盼蓝囊膜染色对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及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