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角膜屈光手术目前正广泛开展,是矫正屈光不正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传统角膜屈光手术可能会出现医源性高阶像差,且对不规则角膜的矫正的能力不足,可能导致视觉质量下降、夜间主观症状增加。个性化角膜屈光手术能考虑到角膜形态、厚度与患者需求,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术后视力及视觉质量。除了作为一期屈光不正的矫正手段外,个性化手术也能为术后角膜形态不规则、高阶像差及主观症状明显的患者提供增效治疗。现就个性化角膜屈光手术的设计原理、适应证、临床应用、并发症、手术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有角膜屈光手术史患者的白内障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进行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手术,由于角膜屈光手术的开展逐渐增多,使白内障手术医师面临严峻挑战。本综述了相关献,阐明了对有屈光手术史的白内障患行超声乳化并IOL植入手术的处理要点。  相似文献   

3.
LASIK术后角膜三维形态的改变及与临床屈光度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应用裂隙扫描角膜地形图/角膜测厚系统(Orbscan)评估高度近视眼LASIK术后角膜三维形态的改变以及探讨角膜屈光力改变和屈光度矫正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行LASIK手术的高度近视眼47例91眼,应用Orbscan系统进行术前、术后3月的角膜形态观察,分析角膜屈光力改变与眼球总体屈光力变化的相关性。结果高度近视眼前表面3 mm区平均曲率为48.49 D±1.25 D,后表面3 mm区为-6.5 D±0.23 D。术后3月平均矫正屈光度为6.62 D±2.21 D,前表面3 mm区平均曲率为43.02 D±1.25 D,后表面3 mm区为-6.9 D±0.24 D,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5 mm区与3 mm区的角膜屈光力差值明显比术前增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术后角膜总屈光力改变平均值为5.87 D±1.21 D,与术后眼总体屈光力改变存在显著正相关(r=0.957 1,P<0.01)。结论Orbscan能全面评估角膜屈光手术后三维形态的改变,对角膜屈光手术后白内障患者正确选择人工晶状体度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LASIK再手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是一种新型屈光性角膜手术,我们自1996年11月开始施行该手术治疗近视,术后部分病人出现屈光欠矫正而接受二次手术,现将再次术后随访10个月以上的1...  相似文献   

5.
朱志忠 《眼科研究》1995,13(3):197-199
7例12眼高度近视,通过角膜内定量切除一薄片板层组织盘(直径4mm,深度按8μm矫正1D)以改变角膜前表面曲率半径的设计达到屈光矫正效果。术后3 ̄9个月的随访表明,所有术眼被矫正到接近正视状态。此新型手术的最大优点是,屈光矫正不需供体角膜,能在患眼中通过削薄角膜,重塑角膜的屈光状态。如能完善手术器械,则可在国内普及推广,是屈光性角膜成形术中一项极有希望的尝试。手术安全度大。缺陷是手控式环钻难以达到  相似文献   

6.
白继 《眼科研究》2012,30(12):1057-1059
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角膜屈光手术疗效得到了不断的提高,人们在改善患者视觉质量的同时,也关注到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生物力学改变带来的影响。角膜生物力学相关参数不但受角膜屈光手术的直接影响,同时也受到人体生理周期以及术后一些药物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是导致部分手术疗效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手术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已受到了较多的关注,但对于术后部分抗炎类滴眼液的应用可能引发眼压升高、屈光回退、甚至视觉质量下降等了解尚不够。本文对抗炎类滴眼液在角膜屈光手术后局部应用的作用及其不良反应进行阐述,特别是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生物力学变化的特点,以及部分抗炎类滴眼液应用后眼压升高对术后角膜生物力学进一步的影响进行讨论,提出了角膜屈光手术医师应加强抗炎类滴眼液对术后角膜生物力学潜在影响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周跃华 《眼科》2011,20(5):297-300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是目前矫正屈光不正最常见的手术方式.本文分析了我国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发展状况,实施角膜表层切削还是LASIK术的依据以及如何解决两者间的矛盾,LASIK术中不同的角膜瓣制作方式对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和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讨论了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体化切削、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体化切削、Q值调整的个体...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视手术的发展,高度近视手术方式的选择越来越多,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在高度近视术后出现暗视力减退,眩光等视觉质量下降,还有超高度近视无法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因此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作为屈光手术得到了大力发展。随着手术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Epi-LASIK-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发展的新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80年代初Trokel等首先介绍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矫治近视以来,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在不长的时间内得到变革与突破,目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占据主流地位,但其它术式如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角膜微型刀上皮瓣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pipolis 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Epi-LASIK)、全激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otscend laser asisted 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Intra-LASIK)等也得到快速发展,这意味着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在不断的丰富、完善,同时也为医师和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诸多的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中,可将之划分为两大类:即深部角膜屈光手术和表面角膜屈光手术,行准分子激光前制作了一个带有部分角膜基质的角膜瓣的手术属于前者;而不制瓣或仅制作上皮瓣的一类手术属于后者。  相似文献   

10.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角膜屈光手术.术前应当严格把握适应证,特别是对角膜厚度薄、瞳孔大、顿挫型圆锥角膜或其他角膜扩张、自身免疫性疾病、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青光眼、角膜的生物力学异常以及角膜屈光术后、白内障术后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残留屈光不正等一些特殊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相应处理,才能更好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高熙  刘嫣  陈跃国 《国际眼科杂志》2023,23(10):1695-1698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作为矫治近视的有效方法,其术后长期稳定性是医生及患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然而,屈光回退仍是术后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对于术后的屈光状态及视觉质量都有较大影响。屈光回退可能与角膜上皮及基质重塑、角膜生物力学与眼压失衡等因素有关。尽管增效手术可达到治疗屈光回退的目的,但存在角膜扩张等风险。某些降眼压药物可望重新建立眼压与角膜生物力学的平衡关系,并通过影响角膜上皮厚度以防治术后屈光回退。降眼压药物的选择、作用时间与方式等,均可能对屈光回退的防治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随着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完善,角膜屈光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都有了极大的提高.目前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包括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和全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等,无论哪种术式,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增加术眼的舒适度和改善术眼的视觉质量.在手术技巧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围手术期用药的规范性成为提高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安全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眼科医师应严格掌握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各种常用药物的适应证和规范用法,以防发生药物相关性眼病.此外,眼科医师也应了解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其药物治疗方法,重视围手术期用药规范,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和舒适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角膜屈光手术.术前应当严格把握适应证,特别是对角膜厚度薄、瞳孔大、顿挫型圆锥角膜或其他角膜扩张、自身免疫性疾病、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青光眼、角膜的生物力学异常以及角膜屈光术后、白内障术后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残留屈光不正等一些特殊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及相应处理,才能更好地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和折叠人工晶体植入初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3.2mm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同期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的手术结果行回顾性总结。方法:随机选择白内障22例28只眼行上述手术,对术后视力、屈光状态、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等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周矫正视力在1.0以上者23只眼(82%),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在1.0以上者24只眼(86%),术后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13%,角膜散光在术后1周、1月、3月与术前角膜散光相比,差别无显著性。结论:该手术的主要优点是患者在术后早期获得较好的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角膜散光轻微,同时减少了缝合所需要的时间及消除了缝线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104眼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效果和手术技巧,采用超声乳化术治疗104眼白内障,其中102眼同期植入人工晶体。64眼作了术前和术后1周角膜地形图对比检查。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05者,85眼占817%。7项角膜地形图分析指标均表明,术后角膜屈光指数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6.
穿透角膜移植术(PKP)可使角膜病患者重见光明,是目前治疗角膜病盲最有效的手段,近年来由于免疫学和方法学的进步,术后角膜植片的透明率已有很大的提高.但手术部位多在光学中心,加之手术人员、设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几乎所有患者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而影响视力恢复,并引起不同程度的视疲劳,一直是眼科界难以解决的问题.分析屈光不正的成因,对术后屈光状态进行有效控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对影响PKP术后屈光状态的因素及其主要矫治方法如配戴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选择性角膜拆线、松弛性切口、散光性角膜切削术、角膜楔形切除术、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准分子激光手术等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翼状胬肉术前术后的角膜屈光状态及其与术前胬肉大小的关系,探讨胬肉手术的时机与必要性。方法 对29例(32只眼)翼状胬肉患者进行胬肉侵入角膜的长度测量,并于术前术后行角膜地形图检测,以资对比。结果 32只眼均有程度不同的顺规散光,其大小与翼状胬肉侵入角膜的长度有关。手术显著降低了角膜散光,提高了角膜平均屈光力。手术导致的角膜散光变化、角膜平均屈光力变化和术前胬肉大小显著相关。结论 翼状胬肉的生长和手术切除对角膜的屈光状况有显著影响,胬肉越大,这种影响就越大。当胬肉较大时,角膜地形图的改变可能包括一部分假象。  相似文献   

18.
徐婧  李莹 《眼视光学杂志》2012,14(9):574-576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日趋完善的一种角膜屈光手术,术后角膜扩张是其隐匿但严重的并发症,仍是屈光手术之后面临的最复杂和广泛讨论的问题之一.因此,LASIK术后角膜扩张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和治疗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对这些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 矫治高度近视后屈光回退与术中角膜床厚度的关系。方法 对476 例938 只眼在我院接受Lasik 治疗的患者中,发生屈光回退的病例96 例,189 只眼与未发生屈光回退的病例380 例749 只眼术中角膜床厚度及术前、术后1 w k 、1 、3 、6 m o 屈光状态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有屈光回退眼组比无屈光回退眼组平均角膜床厚度小;屈光回退眼组屈光回退程度( 术后6 mo 时) 与角膜床厚度呈负相关系,上述结果经统计学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 P < 001) ;有屈光回退眼组术后早期(1 wk) 屈光状态略成过矫,但其后屈光回退程度在0 .5a 内呈加重趋势。结论 高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的角膜床厚度是影响术后屈光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在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RK)、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后进行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 (IOL)植入手术 ,由于角膜屈光手术的开展逐渐增多 ,使白内障手术医师面临严峻挑战。本文综述了相关文献 ,阐明了对有屈光手术史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并IOL植入手术的处理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