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与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确诊为糖尿病的74例90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糖尿病年限从1至21年不等。术前常规检测血糖,使血溏控制在正常或最低水平。患者行囊外摘出加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晶体为6.5~7mm直径单凸型。术后3天裸眼视力1.0以上者8只眼(8.9%),0.5~0.9者57只眼(63.3%),0.1~0.4者16只眼(17.8%),0.1以下者9只眼(10%)。术中并发症主要有虹膜出血和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共2眼(2.2%)。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晶体表面色素沉积(92%);晶体表面渗出膜7眼(8%);术后虹膜后粘连5眼(6%)。糖尿病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多数都能获得满意的结果,但应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对术前血糖不能降至正常的患者,术前应用止血药和抗菌素,术后及时抗炎治疗,同样能恢复良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2.
报道412只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老年性白内障337只眼,膜样内障16只眼,外伤性白内障25只眼,先天性白内障13只眼,并发性白内障10只眼,无晶体眼11只眼。术后随访4周以上者362只眼,最长时间1年中。术后视力在0.8以上含251只眼(69.3%),0.5以上者328只眼(90.6%)。作者就开罐式截囊技巧的改良及后囊膜破裂时人工晶体植入方式进行了探讨。指出术后散光控制和处理在视力恢复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峰  王慧 《临床眼科杂志》2000,8(3):205-206
目的 探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26例26只眼患者行5.5mm的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 26只眼中有2只眼轻度炎症反应,全部瞳孔恢复圆瞳孔,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5者22只眼(84.6%);≥0.3者3只眼(11.5%);〈0.05者1只眼(3.9%)。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轻,视  相似文献   

4.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无缝线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无缝线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对65例(72只眼)老年性、并发性、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通过3.2mm切口植入硅胶折叠式人工晶体。结果术后1天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94.4%;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视力≥1.0者分别占70.8%,75.8%和76.5%。术后1周和1个月平均散光分别为0.89±0.83D和0.73±0.76D,分别小于6.5mm切口对照组(P<0.001),但3个月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提示无缝线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早期恢复和稳定眼屈光状态和视力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特点、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总结了一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操作改进及随访结果。方法对40例(40只眼)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小切口(6mm)人工晶体植入术,并采用周边旋转刻蚀法对硬核性白内障顺利完成手术。结果术后3~6个月,裸眼视力≥1.0者占57.5%;≥0.8者占82.5%;≥0.5者占97.5%。术后平均散光为0.50±0.25D,小于同期内施行的40例大切口(9~12mm)对照组(P<0.001)。结论该手术不失为一种优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且安全、可靠的复明手术。  相似文献   

6.
从白内障囊外摘除到超声乳化吸出转换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4例(54眼)老年性、并发性和先天性白内障施行改良式Maloney法超声乳化吸出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同期将49例(53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病例作为对照。结果术后近期改良式Maloney法超声乳化吸出术组裸眼视力0.1—0.4者占1.85%,0.5—0.9者占75.92%,1.0以上者占22.2%,散光为1.75±0.5D,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改良的Maloney式超声乳化碎核方法是一种安全、易学的转换技术,适合于初学者  相似文献   

7.
对53例(54眼)门诊白内障手术合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进行随访,其中老年性自内障29眼,并发性白内障14眼,外伤性白内障9眼,人工晶体二期植入2眼。术后视力≥0.5者25眼(46.3%),矫正视力≥0.5者49眼(90.7%)。术后并发症和国内其他报道相似。  相似文献   

8.
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探讨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的效果。方法总计观察35只眼,其中外伤性白内障术后28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术后7只眼,距第一次手术时间3个月至2.5年。全部病例随访时间至少6个月。结果35只眼中,27只眼(77.1%)视力恢复至0.5或0.5以上;11只眼(31.4%)恢复至1.0或1.0以上。结论新型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二期植入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33例(33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术前和术后给予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并发症以及葡萄膜炎复发等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33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1者3眼(9.09%),>0.1~<0.5者11眼(33.33%),0.5~<1.0者14眼(42.42%),≥1.0者5眼(15.15%)。术后并发症包括后发性白内障2眼(6.06%),虹膜轻微后粘连6眼(18.18%),白细胞数量轻度降低1例(3.03%)。术后眼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随访期内未见葡萄膜炎复发。结论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和术后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效果较好,便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小儿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为4个月至11岁的小儿施人工晶体植入术26例36眼,其中先天性白内障17例27眼;外伤性白内障9例9眼。能够配合视力检查的29眼中,裸眼视力≥0.5者仅3眼(10.3%),接受矫正的18眼中有13眼(72.2%)视力≥0.5。本文还介绍了我们的手术方法,并对手术时机、人工晶体屈光度的选择、术后并发症及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核切开法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晶体核切开法,在6mm切口下对53例56眼白内障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PMMA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在术后1周、1月、3月,裸眼视力≥4.7者分别为:35眼(62.5%)、49眼(87.5%)、53眼(94.6%);平均术后角膜散光度分别为:1.55±1.22D、1.11±0.97D、0.87±0.75D,均较同期10mm切口常规手术对照组为低(P<0.001)。本文还对专用器械的设计、手术操作技巧和并发症的预防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对48例(56只眼)老年性和并发性白内障施行6mm巩膜眉状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10天矫正视力≥0.5者占76.9%,3个月以上则为95.9%,术后10天平均散光度为1.98±1.06D,术后3个月为0.98±0.68D,分别小于同期内施行的24例(30只眼)12mm大切口对照组(P<0.001)。文中详细介绍了手术体会及该手术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采用晶体核切开法,在6mm切口下对53例56眼白内障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PMMA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周,1月,3月,裸眼视力≥4.7者分别为:35眼(62.5%),49眼(87.5%)53眼(94.6%),平均术后角膜散光度分别为:1.55D(s:1.22),1.11D(s:0.97),0.87D(s:0.75)均较同期10mm切口常规手术对照组为低(P〈0.001)。本文还手术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4.
白内障两种类型人工晶体植入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25例(25眼)白内障患者因各种原因后囊膜不完整而术中行睫状沟缝线固定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Ⅰ组)及对20例(21眼)术中行弹性开放襻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Ⅱ组)的效果进行观察,随访3~48个月,视力在1.0以上的Ⅰ组中有3眼,占12%,0.5~0.8有8眼,占32%,0.1~0.4有13眼,占52%,0.1以下者1眼,占4%;而Ⅱ组中视力在1.0以上者有2眼,占9.5%,0.5~0.8有7眼,占33.3%,0.1~0.4有10眼,占47.6%,0.1以下者2眼,占9.5%。术后并发症Ⅰ组中主要有继发性青光眼。慢性虹膜睫状体炎;Ⅱ组中主要有:1.前房出血,2.继发性青光眼,3.虹膜睫状体炎,4.人工晶体上襻脱位。结论:在白内障术中后囊破裂不能常规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时,只要将脱出的玻璃体处理净,手术技术娴熟,植入两种人工晶体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儿童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告53例60眼2~12岁儿童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IOL)植入的手术结果。先天性白内障23例29眼,外伤性白内障30例31眼。Ⅰ期植入42例47眼,Ⅱ期植入11例13眼。术中前房发生纤维素性渗出反应占21.7%,术后前房发生从絮状到膜性程度不等的纤维素性渗出占53.3%。外伤性白内障较先天性白内障的反应重(P<0.05)。术后虹膜后粘连占33.3%,瞳孔发生明显变形占18.3%,瞳孔上移占13.6%,瞳孔膜形成占6.7%,后囊膜混浊占33.9%,人工晶体瞳孔夹持占6.7%,1例发生眼球萎缩。术后矫正视力≥0.5者占25%,视力在0.1~0.4者占45%,视力<0.1者占18.3%。伴有眼球震颤和斜视的患者术后视力在0.1~0.3以下。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因素有:发生白内障的年龄,视觉刺激阻断持续时间,外伤性视网膜震荡,渗出性视网膜病变和角膜白斑等。我们认为,儿童IOL植入尚需慎重。儿童IOL植入的安全年龄,如何减轻术中和术后炎症反应和术后远期对眼球发育的影响均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手术特点及术式选择。方法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维持眼内压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或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37例(40只眼)中,术后视力≥0.1者31只眼(77.5%),≥0.3者12只眼(30.0%)。术中并发症有晶体核脱位至玻璃体腔内(1只眼)、玻璃体出血(1只眼),术后并发症为虹膜红变(1只眼)、人工晶体夹持(1只眼)。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手术必须采取克服低眼压的措施,玻璃体腔液体灌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对于晶体核硬化明显的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较超声乳化吸出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情况。方法对52例(64只眼)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平均随访10mo。结果视力为0.2~0.4者9只眼,0.5~0.6者12只眼,0.7~0.9者25只眼,≥1.0者18只眼,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前房渗出纤维膜、虹膜后粘连、眼压一过性增高。结论由于手术材料和手术方法的改进,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已不再是人工晶状体手术的禁忌症,既使患轻度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施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也是安全的,并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孙康  苏宗隆 《眼科》1995,4(2):95-98
24例29只眼并发性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体樾主术后随访3个月 ̄3年(平均16.4个月),裸眼眼力平均为0.371(0.006 ̄0.7),≥0.05者26只眼(脱盲率89.65%)。术后视力较好的是不伴眼后段病变的虹膜睫状体炎并发性白内障,6只眼裸眼视力均≥0.5,平均可达0.6;其次是近视并发性白内障,50%视力≥0.5;合并视神经视网膜、脉络 及玻璃体病变者效果稍差,但大多(83.33%)能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白内障切割并悬吊式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4例34只眼穿孔性眼外伤所致白内障行晶体前玻璃体切割,并悬吊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矫正视力达0.8及以上者7只眼(20.6%);0.3-0.7者14只眼(41.2%);005-02者8只眼(23.5%);0.05以下者5只眼(14.7%)。未发现人工晶体倾斜。主要并发症有:术中后房少量出血6只眼,虹膜后粘与人工晶体前膜形成5只眼,悬吊线残端暴露1只眼,黄斑囊样水肿2只眼,视网膜脱离1只眼。  相似文献   

20.
覃淑华  洪斌  高巍 《眼科新进展》2000,20(6):428-429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处理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9眼外伤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1wk视力≥0.5者11例(57.9%),≥1.0者3例(15.8%),术后1mo视力≥0.5者15例(78.9%),≥1.0者4例(21.0%)。结论 在具备良好的手术条件、熟练的操作技术下,根据外伤性白内障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超声乳化技术,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