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自拟解郁利咽汤治疗梅核气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景国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2):746-746
梅核气 ,为临床常见病。现代医学称为咽部神经官能症、咽部异感症、慢性咽炎等 ,是指咽部有异物感而无器质性病变的病症 ,其感觉常于胸骨上窝正中处 ,多发于青壮年妇女和少数男性 ,常因情志刺激而加深。笔者近年来以解郁利咽汤治疗梅核气 38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38例中 ,男 6例 ,女 32例 ;年龄 18~ 30岁 3例 ,31~ 40岁 14例 ,41~ 5 0岁 16例 ,5 1岁以上 5例 ;病程 1个月~ 1年 17例 ,2年~ 3年 2 1例。有明显神经衰弱 2 2例 ;治疗前 ,均进行食道X线钡透 ,并未发现器质性病变。2 治疗方法 予自拟解郁利咽汤…  相似文献   

2.
梅核气为临床常见病,相当现代医学咽部神经官能症、咽部异感症、慢性咽炎等,是指咽部有异物感而无器质性病变的病症,其感觉常于胸骨上窝正中处,多发于青壮年妇女和少数男性,常因情志刺激而加深。笔者近年来用解郁利咽汤治疗梅核气2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共23例。其中,男4例,女19例:年龄,18~30岁2例,31~  相似文献   

3.
祁付有 《光明中医》2002,17(1):60-60
梅核气是以咽喉中有异物感 ,咳而不出 ,咽之不下而命名。相当于现代医学咽异感症、慢性咽炎等。临床表现为咽有异物 ,蚁走、灼热、紧束、闷塞、狭窄等感觉 ,部分病人感觉咽部有发丝、线头、树叶、肿物及粘着感。其发病原因多为肝郁气滞 ,肝火上炎 ,胃气上逆生痰 ,痰浊胶滞于咽部所致。笔者自 196 8年~2 0 0 0年应用自拟鲶鱼理咽汤治疗梅核气 15 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5 0例梅核气患者中均为门诊病例 ,其中女 99例 ,男 5 1例 ,年龄最大的 73岁 ,最小的 2 1岁 ,病程最短 3个月 ,最长者 15年。2 治疗方法与效果2 1 …  相似文献   

4.
自 1 990年以来 ,笔者应用自制梅核含化丸治疗梅核气 1 2 0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2 0例中 ,男性 48例 ,女性 72例 ;年龄 1 8岁~ 30岁 71例 ,31岁~ 40岁 2 2例 ,41岁~ 55岁 2 7例 ;发病时间最短半个月 ,最长 5年 ,其中 3个月~ 1年者 86例。1 .2 临床表现 自觉咽喉部有异物阻塞感 ,吐之不出 ,咽之不下 ,但不影响吞咽食物 ,伴咽干咽痛 ,声音嘶哑或咽部有紧束感等。本组病例均经耳鼻喉科检查 ,排除咽喉部恶性病变。其中诊断为咽部异感症 (咽神经官能症 ) 42例 ,慢性咽炎 37例 ,慢性咽喉炎 2 8例 ,慢性…  相似文献   

5.
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9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咽炎是咽部常见病、多发病。自 1994~ 1999年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 96例 ,疗效满意 ,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96例中 ,男性 5 4例 ,女性 42例 ;年龄 17~ 30岁 2 9例 ,31~ 5 0岁 5 5例 ,5 1~ 6 7岁 12例 ;病程最长 3a,最短 3个月。96例均门诊观察收集 ,所有病人曾用过多种药物治疗及其他治法 ,效果不显改用中药。均有反复发作史 ,症状表现有咽部异物感 ,或咽中有痰粘稠不易出 ,咽痒或咽干咳嗽 ,或恶心干呕、咽痛等。检查咽部有不同程度充血、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或侧索腭弓边缘增厚。舌质淡红或边有齿印 ,舌苔白厚或厚腻 ,脉弦滑或濡。2…  相似文献   

6.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咽异感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咽异感症疗效观察伍启刚,戴熙善,李全胜我们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咽后壁粘膜下注射治疗咽异感症33例,经对照观察,疗效满意。临床资料66例患者均有咽部异物感、浮球感或干燥感,病程3个月~4年,平均5.3个月。全部病例经过详细病史询问、耳鼻...  相似文献   

7.
陈广烈  刘昊 《中国针灸》2023,(6):615-616
<正>咽异感症是指除疼痛以外的咽部异常感觉,如有异物感、阻塞感、痒感、黏着感等,该病多发于青中年女性[1]。咽异感症在精神心理科门诊常不做诊断,而作为抑郁、焦虑的一种躯体表现,除抗抑郁、抗焦虑治疗外并无针对性治疗,如长期得不到改善将成为焦虑的主要原因[2]。笔者采用快速针刺天突、人迎治疗抑郁症咽异感症4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慢性咽炎及咽异感症患者中,部分伴有明显的咽部干燥感。西医一般给予口服含片治疗,但患者疗效常常不能持久。我们对咽部干燥症患者采用中药雾化吸入方法治疗,收到满意效果。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4例,男11例,女23例;年龄19~72岁,平均52岁;病程20天~4年。主要症状表现为咽部有异物感,干燥、灼热,患者靠频繁饮水暂时缓解症  相似文献   

9.
于1991~1996年用自拟蚤休汤治疗慢性咽炎180例、效果良好、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80例均为我科门诊和住院病人。男性148例、女性32例;年龄为16岁~72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6年。全部病人均有不同程度咽干、咽痛、咽痒、刺激性干咳,或有异物感,咽部粘膜弥漫性充血,或咽后壁滤泡增生、色暗红,或粘膜肥厚、干燥,有的附着粘稠分泌物。  相似文献   

10.
咽异感症包括咽喉部的异物感、憋闷感、干辣感等。自主神经功能异常而主诉咽异感症者高达30%~40%。对1981年至今的咽异感症患者622例,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健康调查表,选出自主神经症状者  相似文献   

11.
梅核气症见咽中异常感觉,如有梅核梗塞于咽中,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常伴有胸中憋闷,胁肋胀痛,心烦易怒,失眠等症状。属中医“郁证”中的痰气郁结证。西医检查咽部无阳性体征。相当于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癔症。笔者于2000年4月~2005年8月用针刺治疗3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女性24例,男性6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65岁;病程最短周,最长3年,检查咽部均为无阳性体征。2治疗方法2.1取穴双侧内关、照海、丰隆、三阴交。2.2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均选取30号1.5寸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后,内关向上斜刺进针,行提插捻…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30例病人,均为激光术后而致咽干燥者,其中女性17例,男性13例;年龄25~27岁,平均36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6个月,平均3个月。主要临床表现:有明显的咽部干燥,疼痛,异物感,全身症状不明显。检查可见咽部粘膜干燥,无光泽,甚至瘢痕形成,轻度萎缩。2 治疗方法 基本方组成:麦冬、天冬、石斛、天花粉、枇杷叶、生地、黄芩、栀子、丹皮、赤芍、党参、玄参、当归、桑叶、麻仁。随症加减应用。每dl剂,水煎,早晚分2次服。3 治疗结果3.1 疗效标准 治愈:咽干燥、疼痛、异物感消失,检查见咽部粘膜色泽正常,湿润,无干燥,有光泽。显效:自觉症状消失,检查见咽部粘膜轻度干燥。好转:局部症状基本消失或有明显减轻,咽部检查有改善。无效:治疗前后症状及局部检查无明显  相似文献   

13.
鲜芝麻叶治疗慢性咽炎19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咽炎是临床常见病 ,笔者偶而得知鲜芝麻叶可治疗慢性咽炎 ,应用于临床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92例中男性 84例 ,女性 1 0 8例 ;年龄 1 6~ 58岁 ,平均 37岁 ;病程 2个月~ 36年。临床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 ,有异物感或灼热感及咽部干痛 ,患者常有咳嗽动作 ,以便排出分泌物 ,局部检查咽部黏膜轻度充血、干燥 ,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全部病例咽后壁无溃疡及肿物。治疗方法将鲜芝麻叶洗净 ,在口中嚼烂后慢慢吞咽 ,每日 3次 ,每次 4~ 6片 ,连服 5天为 1个疗程。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 :咽部症状消失 ,检查咽部黏膜光滑、湿润…  相似文献   

14.
李珊  尹世起 《河北中医》1992,14(1):27-27
1989~1990年,我们以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咽神经官能症2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表现 20例中,男8例,女12例:20岁以下2例,21~40岁11例,41~60岁5例,61岁以上2例;病程在1年内4例,2~4年7例,5~7年5例,8年以上4例;口燥咽干8例,咽部异物感16例,情绪变化病情加重15例,舌质淡白8例,舌质红12例、舌苔白16例,舌苔黄4例,脉缓滑8例,脉弦12例,咽部充血10例;有滤泡增生4例,白细胞升高4例,合并上呼吸道感染4例。对照组20例,男9例,女儿例;20岁以下2例,21~40岁10例,41~60岁6例6,1岁以上2例;病程在1年内4例,~4年9例,5~7年6例,8年以上4例;口燥咽干9例,咽部异物感15例,  相似文献   

15.
笔者自1989年11月~1990年3月,用自拟利咽活血汤治疗慢性咽炎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0例均为我科门诊患者,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7年。属于慢性单纯性咽炎15例,慢性肥厚性咽炎9例,慢性干燥性咽炎6例。3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咽痒、咽干、咽痛、刺激性干咳、异物感,咽部粘膜弥漫轻度充血或咽后壁滤泡增生,甚至互相融合成片,呈暗红色;或咽部粘膜肥厚,或干燥,萎缩变薄;有的鼻咽部附有粘稠分泌物;有的咽部感觉及反射减退。  相似文献   

16.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反复发作,难以治愈,且西医目前亦无特效药物.笔者采用逍遥散加味治疗40例,取得良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40例均表现为咽有异物感、咽干、咽痒等.多因精神刺激引起.其中男性12克,女性28例;年龄30~50岁,平均42岁;病程6个月~3年.  相似文献   

17.
综合治疗颈性咽异感症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来,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颈源性的咽异感症43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43例中,男17例,女26例;年龄25~65岁,平均44.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5年。均自觉咽喉部有似“团块”、“贴叶”或痰粘附等异物感,伴有颈背酸痛、活动受限。其中伴头晕、头痛或偏头痛31例,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咽异感症1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林 《四川中医》2002,20(3):68-68
咽异感症是耳鼻喉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咽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时的各种异常感觉,常表现为吞涎或空咽时有堵塞感,而进食反觉减轻或消失,饭后症状重新出现,检查咽喉多元异常,一般无疼痛,以女性居多,多发于40-50岁,祖国医学称之为“梅核气”,作者对150例咽异感症患者均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5%。  相似文献   

19.
咽异感症为病人感到咽部有刺、异物,球,草梅,毛发和痉挛等异物感,多在吞咽动作时明显,尤其是在空咽延液时有明显的异物感,吞咽食物的反而不明显,西医称作“癔球症”中医称为“梅核气”。此种感觉可为间歇性,也可持续存在,可时有的无,或在疲劳后加重,常伴有嗳气胸闷等症状。  相似文献   

20.
李建华 《中医杂志》2003,44(1):74-74
咽异感症是患者自觉咽部不适,有灼热感、疼痛感、粘腻感、异物感,甚至感到咽喉部有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但进食无梗阻感的一组症状。检查可发现咽喉粘膜充血水肿、淋巴滤泡增生、扁桃体肿大等。中医学在《内经》中就有“咽喉为肺之关、胃之门”,“咽者,胃脘、水谷之道路”等认识。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胃食管反流病是咽异感症最常见的病因,食管、胃、十二指肠、胆和直肠病变也可引起咽异感症。笔者在临床上发现许多因胃痛就诊的患者大多合并有咽异感症,治疗胃痛病的同时从咽异感症入手加减用药,可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