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对南京产野生半夏进行鸟苷的含量分析,以评价其质量.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鸟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以湖北道地产区的野生半夏药材为对照.结果南京产野生半夏中的鸟苷含量为0.0401%~0.0464%,湖北产野生半夏中的乌苷含量为0.0168%.结论南京产野生半夏中鸟苷的含量显著高于湖北道地产区的野生半夏.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半夏的8个主要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相关性进行分析,探索出各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半夏种质的群体变异及高产优质半夏品种的培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44株遂宁栽培半夏、76株温江栽培半夏及163株峨眉山野生半夏为种质材料,对每株半夏的主叶长、主叶宽、主叶长宽比、珠芽位置(块茎到珠芽的距离)、株高、块茎直径、地下部分(茎在地下部分的长度)、地上部分(茎在地上部分的长度)等8个数量性状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野生和栽培半夏主叶长宽比、珠芽位置的变异数均较其他性状大,且峨眉山野生半夏性状的变异数普遍高于栽培半夏;温江和遂宁半夏珠芽位置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其它性状的变异系数差异较小;通过相关性分析表明,半夏各性状间存在广泛的显著相关性,不管是栽培半夏还是峨眉山野生半夏叶形的变化、珠芽位置、块茎直径之间是密切相关的.结论:半夏在野生状态下变异的可能性更大,栽培半夏性状的稳定性高于野生半夏;不同环境下的栽培半夏的变异系数除珠芽位置的变异较大外,其余性状的差异并不大,建立半夏GAP基地能有效的解决半夏资源上及市场需求的问题,也可提高半夏质量与产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穆二廷  周建理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1):3795-3796
通过实地踏查,走访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对黄淮平原野生半夏资源进行调查,分析该地区野生半夏变迁原因;调查发现黄淮平原野生半夏资源匮乏,近于绝迹;黄淮平原长期以来的化学耕作导致该地区野生半夏的濒危。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为了保证半夏的市场供给和可持续利用,我们对野生品种进行多年的规模化栽培研究.奉文就野生半夏的繁殖、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储藏等人工栽培技术进行综述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5.
半夏丰产的关键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临床常用中药,具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之功效,过去主要靠采集野生半夏药用,近年来,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过渡采挖和耕作制度的改变,半夏野生资源越来越少,国内不少地区正在进行野生变家种,扩大栽培基地等工作,由于家种半夏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由于过度采挖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为了保证半夏的市场供给和可持续利用,我们对野生品种进行多年的规模化栽培研究.奉文就野生半夏的繁殖、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储藏等人工栽培技术进行综述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野生半夏与栽培半夏总生物碱的含量,为半夏质量标准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氯仿提取,依据酸性染料比色法的原理,在417nm波长下测定,并作方差分析.结果:获得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9)和回收率(100.1%).RSD为2.3%.野生半夏与栽培半夏总生物碱含量的差异显著(P=0.010<0.05).结论:测定方法简单快速;从生物碱含量角度而言,栽培半夏品质优于野生半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半夏的遗传多样性、亲缘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使用80个随机引物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半夏物种水平上的多态性比率为88.06%,其中野生半夏(88.06%)比栽培半夏(84.31%)要高。在群体水平上,野生半夏多态位点比率的加权平均值(82.61%)比栽培半夏(84.31%)略低。结论半夏由野生转栽培对其遗传多样性影响不大,各个产地半夏种内遗传差异小;但钟祥野生半夏多态位点数最高,遗传信息最丰富,质量优。  相似文献   

9.
人工栽培与野生半夏化学成分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层析及薄层扫描法,对人工栽培半夏与野生半夏进行化学成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者的紫外吸收光谱、纸层析图谱、薄层层析图谱及薄层全扫描图谱完全相同。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栽培半夏为0.08%,野生半夏为0.07%。其它对应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为(栽培半夏/野生半夏%):99.58、91.89、89.91、88.69、100.3。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境和加工方法对半夏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不同生境和加工方法的半夏化学成分进行测定 ,比较其质量差异 ;方法 以三种化学成分为检测指标 ,分别采用比色法、薄层扫描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半夏样品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栽培半夏和野生半夏的总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 ;但 β-谷甾醇含量较为一致 ,以南充片区所产半夏为高 ;栽培半夏的鸟苷含量明显高于野生半夏。半夏皮中 3种化学成分含量均高于去皮和带皮的半夏 ,且硫熏会导致半夏中总生物碱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不同生境的半夏化学成分有一定差异 ,而不同加工方法会对半夏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半夏遮荫增产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查半夏不同遮荫措施的增产效果。方法采用玉米遮荫、遮阳网遮荫与不遮荫作对照,以半夏鲜产量和粒数、粒重为指标,计算增产百分率。结果用玉米遮荫达不到增产的目的;用遮阳网遮荫增产效果显著,平均增产34.6%。结论用遮阳网遮荫处理,对半夏生产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同时比较不同居群半夏在南、北方种植的质量,为半夏的选育和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采自不同产地的半夏分别随机种植在南方和北方基地,通过收获指数、含水量、总生物碱含量、综合指数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北方种植的不同居群的半夏在产量、干物质含量、生物碱含量上都好于南方;引自安岳、河北的半夏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收获指数和生物碱含量均较高,其次是潜江半夏。总体上,南方半夏引种至北方好于北方引种至南方。结论南方种源半夏引种至北方好于北方种源引种至南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半夏不同栽培品的成分.方法:采用多指标定量法.结果:半夏新品Y系、鄂半夏一号的蛋白质、总氨基酸及水溶性浸出物等含量较高;来风半夏、荆半夏、昭通半夏的生物碱、总酸及醇溶性浸出物等含量较高.结论:半夏不同栽培品的各类成分间存在此消彼长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半夏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燕  张明  廖志华  孙敏  陈敏 《中药材》2008,31(4):503-506
目的建立渝产半夏的指纹图谱,为半夏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cosmosilODS (4.6mm×250mm, 5μm)色谱柱,流动相以甲醇-水(0%~5%)连续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柱温25℃.结果建立了6种叶型性状类型半夏的指纹图谱.半夏药材有11个共有峰,多数峰可以达到较好分离.各栽培半夏间共有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0.1%,相对峰面积RSD均小于1%,符合指纹图谱相关要求.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有较好的精密度、重现性和稳定性,可以作为半夏质量评价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四种肥料五种不同处理对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Breit.)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以提高栽培半夏的有效成分含量,实现高质高效和利润的最大化。方法利用完全随机实验设计研究四种不同的肥料对半夏有效成分增产的效果。结果在α=0.05水平上,几种肥料与对照不存在显著性差异;α=0.05水平上,DANCAN检验表明矿质肥料、菌剂与对照差异性不显著,根施液态氨基肥与叶喷液态氨基肥与对照差异性显著,叶喷液态氨基肥有效含量最高为0.067 3%,根施液态肥的含量为0.053%比对照0.048%分别高出39.6%和10.3%结论液态氨基肥能够提高半夏有效成分含量,可以进一步研究其最佳剂量和时间及使用方式,达到半夏药材的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半夏不同栽培品的成分。方法:采用多指标定量法。结果:半夏新品Y系、鄂半夏一号的蛋白质、总氨基酸及水溶性浸出物等含量较高;来风半夏、荆半夏、昭通半夏的生物碱、总酸及醇溶性浸出物等含量较高。结论:半夏不同栽培品的各类成分间存在此消彼长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半夏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夏单作、玉米单作、大豆单作、半夏-玉米间作和半夏-大豆间作5种种植模式,考查整个生产过程中其主要生产资料投入、劳动力投入及产值等主要指标。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差异很大,半夏-玉米间作比半夏单作增收13.1%,比玉米单作增收821.6%,半夏-大豆间作比半夏单作增收17.0%,比大豆单作增收280.0%。合理的间套作模式是中药材生产中值得推广的增益形式。  相似文献   

18.
半夏类药材研究概况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魏淑红  彭正松 《中药材》2003,26(11):828-832
半夏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近年来,由于半夏资源匮乏,市场上出现了以其它半夏类药材代替半夏使用的现象。本文对半夏类药材就其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及毒性的研究情况作简要综述,以便进一步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提供参考,同时本文还就半夏类药材的研究前景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