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云南省的26个民族的居民大多生活在边境地区及内地疟疾高度流行区。在与疟疾抗争的过程中,各民族逐步掌握了当地一些植物和动物的抗疟药性,积累了不少缓解疟疾症状和治疗疟疾的验方。为了解当前云南省边境地区和内地疟疾流行区民间治疗疟疾情况,于2002~2003年开展了云南省民间治疗疟疾验方剂型调查。1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和内容以全省25个民族(因地理、气候等原因,独龙族除外)为调查对象,集中选择居住或靠近疟疾流行区的当地居民进行访问。调查和收集民间治疗或预防疟疾的验方、剂型及使用方法。1.2调查方法对各民族居民开展专题性访谈,调…  相似文献   

2.
GIS制图在云南省疟疾流行态势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省是我国主要的疟疾流行区,近10年来的疟疾发病数一直位居全国首位。发病率居全国第二。为探讨云南省疟疾流行的空间和时间分布规律,作者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制图对云南省1991~2001年以县为单位的疟疾发病进行分析,为云南省今后的疟疾防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边境地区不同人群疟疾感染情况调查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思茅665000朱德福云南边境地区有4061km国境线,与缅甸、老挝、越南相接壤。有26个县,537.5万人,十三种民族.不少边民跨境而居,是疟疾流行的高发区,发病率在20/万左右,病例占全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目前云南省疟疾流行和防治情况。方法采用全国疟疾监测方案在云南省选择5个点,开展疟疾监测。结果瑞丽等5个疟疾高发县市的年疟疾发病率为34.94,用抗疟药使用量推算的疟疾发病率为314.46,疫情漏报率为88.99%。中华按蚊叮人率为3.20只/人.夜,微小按蚊叮人率为2.00只/人.夜。当地村民蚊帐使用率57.28%。实验室诊断疟疾占总病例数的53.43%,乡村医生诊治的疟疾病例占总例数的61.70%,当地疟疾病人17.61%为境外感染,26.57%为复发病例。结论云南疟疾流行态势依然严峻,境外输入疟疾对边境地区的防治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村医生担负着61.70%的疟疾病人诊断和治疗任务,但各级CDC提供疟疾防治方面的培训和治疗药物的供给等主要还是在乡镇级以上医疗机构。为了更好地防控疟疾,应该选择适合云南流行特点的防治措施,将防治的重点进一步放到村级及流动人员出入境频繁的边境地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目前云南省疟疾流行和防治情况.方法 采用全国疟疾监测方案在云南省选择5个点,开展疟疾监测.结果 瑞丽等5个疟疾高发县市的年疟疾发病率为34.94‰,用抗疟药使用量推算的疟疾发病率为314.46‰,疫情漏报率为88.99%.中华按蚊叮人率为3.20只/人·夜,微小按蚊叮人率为2.00只/人·夜.当地村民蚊帐使用率57.28%.实验室诊断疟疾占总病例数的53.43%,乡村医生诊治的疟疾病例占总例数的61.70%,当地疟疾病人17.61%为境外感染,26.57%为复发病例.结论 云南疟疾流行态势依然严峻,境外输入疟疾对边境地区的防治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村医生担负着61.70%的疟疾病人诊断和治疗任务,但各级CDC提供疟疾防治方面的培训和治疗药物的供给等主要还是在乡镇级以上医疗机构.为了更好地防控疟疾,应该选择适合云南流行特点的防治措施,将防治的重点进一步放到村级及流动人员出入境频繁的边境地区.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是我国间日疟重点流行区,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暴发流行,当时年发人数高达数百万人,而且大部分患者分布在鲁南的30个重点县。为了有效控制山东省重点疟区疟疾流行,采取了有效的组织形式和控制对策,控制了疟疾流行,为山东省实现基本消灭疟疾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苏州市历史上是疟疾重度流行区,经过多年的积极防治,于1991年通过了江苏省卫生厅组织的基本消灭疟疾达标考核,2006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为掌握疟疾流行现状,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现将苏州市1992-2006年疟疾疫情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1995年云南省边境地区和元江流域疟疾流行态势及控制许建卫汪文仁许时艳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思茅665000)云南省位于中国西部,与越南、老挝和缅甸接壤,国境线4061km。边境地区包括8个地(州)的26个县(市),元江流域有2个地(州)的10个县(...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永胜县是以中华按蚊为主要传播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1990年经省级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外出人员的剧增,疟疾疫情明显回升。为了解我县近12年来疟疾流行特点,为今后的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经验,现将1991~2002年的疟疾流行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1991—2000年疟疾监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云南省1991-2000年疟疾监测结果,为制定云南省的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91-2000年全省发热病人血检和重点人群IFAT监测结果,边境地区流动人口管理及媒介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 10年间云南省共血检发热病人6193853例,检出阳性170578例,年平均血检率为3.52%,阳性率为2.75%,恶性疟占21.48%。重点人群的IFAT抗体阳性率为5.80%,阳性几何平均滴度在22.14-60.14之间。对边境地区不同流动人员的发热病人血检结果;外国入境边民的血检阳性率为13.05%;我国出境边民的血检阳性率为7.67%;内地到边境地区流动人员的血检阳性率为12.45%。云南省主要媒介微小按蚊,昆明按蚊和嗜人按蚊的人房次平均捕获数分别为2.29,2.46和2.90只。人,牛房比例分别为1:3.29,1:3.19和1:1.04。结论 云南省经过10年疟疾监测,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已人1991年的3.30%下降至2000年的1.93%,以微小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地区的发病率已从1991年的万分之8.49下降至2000年的万分之3.79。云南省的疟疾发病保持了稳中有降。但在云南边境地区,受境外发病和流动人口的影响,疟疾的控制工作仍很艰巨。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1991~2000年疟疾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云南省1991-2000年疟疾发病态势,为疟疾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10年间云南疟疾发病、发热病人血检、流动人员管理以及媒介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0年间云南共报告疟疾病例142194例,2000年疟疾年发病率为2.23/万,比1991年的4.83/万下降了53.83%,发热病人共血检6183853人次,检出疟疾病例170578例,血检阳性率为2.76%,年血检阳性率在1.93%~3.30%之间。在边境地区,不同流动人员的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为:外国入境边民13.05%;我国边民出境回归人员7.67%;内地到边境地区流动人员12.45%。经过10年对媒介按蚊的监测和防制,2000年微小、嗜人、昆明3种不同媒介区的疟疾发病比1990年分别下降了55.37%、58.33%、41.15%。结论云南通过两个5年疟疾防治规划的工作,疟疾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疟区范围渐步缩小。但疟疾流行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2.
恶性疟疾并发多系统多脏器损伤21例治疗体会云南澜沧县第一人民医院传染科澜沧665600车在鸣云南边境地区是我国恶性疟疾的主要流行区之一。恶性疟疾病例多数呈普多巨型,临床经过及预后良好。近几年来,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加,特别是到过缅甸等国高度流行区中无免疫...  相似文献   

13.
无免疫力的人群短期进入疟疾流行区,为防止疟疾感染使用抗疟药的重要性和意义已经获大家共识。化学预防促进了某些疟疾流行区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而采用抗疟药保护疟疾流行区居民则具有争议,英国伦敦学者Greenwood就过去抗疟药在不同方面使用情况作了回顾,并对疟疾控制中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是全国疟疾流行较为严重的省份。九十年代以来疟疾的发病已控制在5/万以下。但在有的地区,疟疾疫情存在着严重的漏报现象,影响了我省抗疟规划的制定和措施的实施。1996年11月我们根据疟疾发病情况分别对我省边境地区的潞西、孟连、勐腊、麻栗坡县,红河流...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1999~2001年疟疾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了解云南省疟疾流行态势,为制定抗疟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云南省1999~2001年疫情报告和疟疾防治工作年报表的材料,按常规流行病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描述。结果 1999~2001年云南省16个地州的120个县内报告疟疾病例31858例,占全省传染病总数的13.43%,疟疾平均年发病率为2.63‰。发病率在5‰以上县的人口数占全省总人口的20%左右,但发病数则占全省的80%左右。25个边境县3年共报告疟疾病例21630例,占全省发病数的67.90%,报告恶性疟5292例,占全省恶性疟数的78.52%。流动人口中以省内流动人员的感染数最高。云南省3年来上报的疫情数均低于发热病人血检阳性数,预示疟疾疫情存在漏报。结论 云南省的疟疾态势依然严峻。“十五”期间,需要通过培训、宣教等手段提高疟防工作者的能力和社区居民的疟防意识,同时要尽快建立“早期诊断,迅速治疗和减少人蚊接触”的疟防管理新模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疟疾流行。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云南省疟疾流行情况,介绍了疟疾的药物治疗及抗药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云南省边境和内地高疟地区的疟疾流行状况,于1997年对16个县(市)进行了间接荧光抗体实验(IFAT),现将测定结果结合居民带虫率及当年发病率分析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对云南省与缅甸接壤的8个边境县(耿马、镇康、龙陵、腾冲、陇川、盈江、泸水、贡山);与越南接壤的4个边境县(麻栗坡、马关、河口、金平);本省内地发病较高的4个县(石屏、个旧、蒙自、保山市隆阳区)的居民进行调查与测定。1.2方法1.2.1滤纸干血滴与血片采集选择1997年中缅边境、中越边境、内地高疟区的境内居民所属16个县(市),由当地疾控中心在疟疾流行季节选择不…  相似文献   

18.
疟疾仍是全球的一个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很多地区,由于恶性疟原虫对常用的抗疟药物产生了抗性,使得恶性疟治疗和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受到限制。抗性问题已对疟疾流行国家的疟疾控制产生重要的影响。50多年前,在泰缅边境和哥伦比亚出现了氯喹抗性。目前,氯喹的抗性几乎遍布恶性疟流行区。恶性疟原虫虫株几乎对所有常用的抗疟药都产生了抗性。  相似文献   

19.
妊娠期妇女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减低,容易感染疟疾或使之由隐性感染转为显性发作。因此,在疟疾流行区积极预防和治疗妊娠期疟疾,对降低孕产妇、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提高生产质量至关重要。作者现将在坦桑尼亚木索马、多多马省总医院诊治的147例妊娠期疟疾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边境地区1989—1994年流动人口疟疾监测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对云南省边境地区1989-1994年流动人口的疟疾进行了监测与防治,共登记 1032832人次流动人口,其中123404人次接受假定性治疗,193459人次预防服药,6309人次病人接受正规治疗。疟疾流造诣 从1989年的188.67/万人次最降到1994年的59.47/万人次。平均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和恶性疟比例分别为8.35%和30.81%,以老挝,缅甸的越南边民的最高,其次为内地到边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