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ICT-TB卡快速联合检测5种抗结核抗体技术用于肺结核诊断的价值进行评估。方法:96例肺结核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者血汗用ICT-TB卡定性检测5种特异性抗体(包括抗38KDa抗体),肺结核患者痰结核菌抗酸染色涂片检查和分离培养按常规操作。结果:96例肺结核ICT-TB卡检测的敏感性为53.1%,其中痰涂片阳性组和阴性组的敏感性分别为75%和31.3%,特异性为97.1%;ICT-TB卡检查可在20分钟内得到结果。结论:ICT-TB卡快速检测技术对肺结核的诊断是快速、方便、敏感及特异性的,可用作排菌肪结核的特异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基于结核分支杆菌39KDa等五种抗原的快速免疫色谱实验(澳大利亚ICT-TB)对可疑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以初诊可疑肺结核患者125例为受试对象,同时做痰涂片、培养,血清ICT-TB以及胸片检查。结果 总的敏感性为45%、特异性为100%。结论 此试验不能完全代替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但二者联合使用,可使敏感性提高到63.6%  相似文献   

3.
目前,尽管结核病的诊断仍主要靠细菌学、组织病理学、影像学等手段,但在传统血清学方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快速血清学检测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进和发展。临床应用已有报道[1、2、3]为了横向比较各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估其联合应用的诊断效果,我们同时用MycoDot(结明试验)、ICT-TB卡,TB卡(结核快速卡)和FD(斑点免疫渗滤试验)快速检测了血清中结核特异性抗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观察对象1.1肺结核组:共80例,均为我院结核科住院的肺结核患者。其中涂阳62例,涂阴118例。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4.
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联合血清抗体PPD-IgG、LAM-IgG、TB-dot、ICT卡及痰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1对象与方法1.1选例和分组(1)实验组:菌阴肺结核70例,3次涂片、1次培养均阴性。X线胸片有活动性肺结核征象和/或临床症状,经抗结核治疗证实为肺结核者。(2)非结核肺部疾病组共46例。其中肺癌32例、COPD10例、肺炎4例,均经相应检查确诊。(3)菌阳肺结核对照组40例,其中32例为涂(+)培(+),余8例涂(-)培(+)。1.2检测方法痰PCR荧光法采用深圳匹基…  相似文献   

5.
不同结核分支杆菌抗原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不同结核分支杆菌单体蛋白抗原在结核病体液免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快速免疫色谱法(ICTTB卡) 检测结核分支杆菌5 种单体蛋白的抗原性,观察其在结核病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与PPD 皮试及脂阿拉伯糖甘露糖(LAM) 相比较。结果 ICTTB 卡、LAM 及PPD皮试诊断结核病的敏感性分别为55.9% 、52.6% 、75.0% ,后者与前二者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0 .05);ICTTB卡、LAM、PPD皮试诊断肺结核的特异性为87 .6% 、62.9% 、68.9% ,前者与后二者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01);ICTTB卡诊断肺结核病的临床阳性预计值为88 .5% ,临床阴性预计值为53 .8 % ;非结核病例中的ICTTB阳性主要由抗原4、5 阳性所致,如果去除抗原4 、5,那么ICTTB诊断结核病的特异性将提高到98.9% 。结论 血清结核分支杆菌单体蛋白抗原性的测定是肺结核病一项有用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6.
我们应用结核抗体ELISA法检查了56例临床怀疑肺结核的病人,50名健康查体者,肺结核病人15例并与X线及痰涂片检查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肺结核病人15例,门诊怀疑肺结核患者56例,健康查体者50例。1.2检查方法:所有受检者均取2.5ml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其血清中的结核抗体,同时做X线及痰涂片检查。结核抗体检测采用ELISA法,严格按操作规程进度。2结果(1)15名经临床确诊的肺结核病人结核抗体、X线、痰涂片检查,其结果阳性率分别为93.3%(14/15),7…  相似文献   

7.
抗结核抗体检测及其结果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探讨分别或组合检测LAM-IgG、TB-Dot、ICT对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抽取血清或留取胸、腹水、脑脊液、支气管灌洗液,同时进行LAM-IgG、TB-Dot、ICT三种方法,检测抗结核抗体。结果 菌(+)33.1%,任意两种检测方法是性23.7%,二者相加总阳性率56.8%。菌(-)肺结核三者的阳性率分别为24.6%、39.3%、39.5%5。三种组合检测方法同时阳性15.4%,任意两种  相似文献   

8.
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林  刘岩 《山东医药》2000,40(21):1-2
对65例胃、十二脂肠疾病患者和36例健康人行13C-尿素呼气试验(C-UBT)、病理组织学和快速尿素酶(RUT)三种方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其中任两项阳性者认为有HP感染。结果显示,C-CBT、病理组织学和RUT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81.54%、83.1%、84.62%;敏感性分别为96.23%、86.8%、84.91%;特异性分别为100%、91.67%、83.33%。认为C-UBT和病理组织  相似文献   

9.
肺结核合并HBV感染患者血清HBV-DNA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子斑点杂交和酶连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268例肺结核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及其它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观察肺结核患者抗结核化疗中肝功能变化与血清HBV-DNA的关系。结果,268例肺结核患者血清HBV-M阳性率为19.0%,HBV-DNA阳性20例(7.5%);化疗中,肺结核合并HBV-DNA阳性组、肺结核合并HBV-DNA阴性其它HBV-M阳性组、单纯肺结核组,肝功能受损率分别为95%、10%及5.1%。肺结核合并HBV感染组、单纯HBV-M携带者组、单纯肺结核组,肝功能受损率分别为49%、10%及5.1%。肺结核合并HBV-DNA阳性组死亡4例(15%),且死亡与肝病直接相关(肝衰竭),3.5年后发生肝硬化2例。结果提示,检测肺结核患者血清HBV-DNA有重要意义。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对改善存在HBV复制的肺结核患者的预后可能有重要作用,化疗前常规检查并有HBV感染的肺结核患者血清HBV-DNA,可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10.
5种方法联合检测力阴肺结核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痰聚合酶链反应(PCR)TB-DNA检测、血清结核分支杆菌糖脂免疫球蛋白G(LAMIgG)、卡介菌免疫球蛋白G(PPDIgG)、结核特异性循环免疫复合物(SCIC)与结核菌素(PPD)0.1U皮试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上述5种检测方法用于力阳肺结核31例、健康对照53例、非结核肺疾病30例、初治菌阴肺结核54例同步检测。血清免疫学检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  相似文献   

11.
我们应用放射免疫法(RI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106例良、恶性腹水(良性组35例、结核组35例、恶性组36例)进行了结核杆菌DNA(TB-DNA)和肿瘤相关抗原(TAA)的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CA19-9、CA50)的测定。结果:(1)TAA三项指标:恶性组显著高于良性组和结核组(P<0.01)。单项CEA、CA19-9和CA50对恶性腹水的敏感性分别为58%、70%、69%,特异性均为100%;联合三项检测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100%;(2)TB-DNA:对结核性腹水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7.14%、95.75%  相似文献   

12.
应用放射免疫法(RIA)、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IC)对106例良、恶性腹水(良性组35例、结核组35例、恶性组36例)进行了结核菌DNA(TB-DNA)、肿瘤相关抗原(TAA)的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CA19-9、CA50)和17种氨基酸(AA)测定分析。结果:①TAA三项指标:恶性组显著高于良性组和结核组(P<0.01)。单项CEA、CA19-9和CA50对恶性腹水的敏感性分别为58%、70%、69%,特异性均为100%,联合三项检测诊断恶性腹水的敏感性为96%,特异性为100%;②TB-DNA:对结核性腹水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7.14%、95.75%;③AA分析:良性组、结核组和恶性组三者腹水均有AA含量改变但无鉴别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3.
作者报告痰涂阴肺结核患者纤支镜刷检,活检,支气和肺泡灌洗液细胞学检查,腺苷脱氨酶活性测定和术后痰涂片检查结果。B涂+术后痰涂片和B涂+B-ADA阳性率分别达32.7%和36.6%,多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达46.9%,指出常规涂片阴性的肺结核患者并非都是不排菌者,部份患者仍需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免疫色谱技术(ICT)用于班氏丝虫病诊断及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的效果。方法:丝虫病ICT系采用单克隆抗体检测血中班氏丝虫抗原。结果:在116例班氏微丝蚴血症者中有111例ICT阳性,敏感性为95.7%。12例马来微丝蚴血症者、33例蛔虫感染者、20例血吸虫感染者及6例旋毛虫感染者血清,ICT均为阴性,表明其特异性强;73例晚期丝虫病患者有18例ICT阳性,为活动性感染,其中16例伴有微丝蚴血症;用伊维菌素治疗30例班氏微丝蚴血症者,治疗前ICT阳性29例(96.7%)。治疗后8d—14d微丝蚴全部转阴,追踪观察6个月及12个月,分别有5例及7例微丝蚴复现,治疗后6个月用ICT测试,除5例ICT和微丝蚴均阳性外,8例微丝蚴阴性ICT阳性者于疗后12个月有5例查见微丝蚴;ICT及常规血检法同步用于河南省柘城县候大村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血检132人,9例微丝蚴阳性者ICT均为阳性,血检阴性的123人中ICT阳性者1例。结论:实验研究证实,ICT法快速、简便、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可用于班氏丝虫病诊断、疗效考核及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  相似文献   

15.
利用抗结核分支杆菌McAb和抗结核分支杆菌HRP-McAb经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128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痰菌阴性肺结核病人BAL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抗原水平明显高于非结核肺部疾病组。对菌阴肺结核检出的敏感性为84.1%,特异性为82.4%,此法降低了利用多克隆抗体检测BAL标本易出现的假阳性率。认为此法可作为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免疫色谱技术(ICT)用于班氏丝虫病诊断及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的效果。方法:丝虫病ICT系采用单克隆抗体检测血中班氏丝虫抗原。结果:在116例班氏微丝蚴血症者中有111例ICT阳性,敏感性为95.7%。12例马来微丝蚴血症者、33例蛔虫感染者、20例血吸虫感染者及6例旋毛虫感染者血清,ICT均为阴性,表明其特异性 强;73例晚期丝虫病患者有18例ICT阳性,为活动性感染,其中16例伴有微丝蚴血症;用伊维菌素治疗30例班氏微丝蚴血症者,治疗前ICT阳性29例(96.7%)。治疗后8d—14d微丝蚴全部转阴,追踪观察6个月及12个月,分别有5例及7例微丝蚴复现,治疗后6个月用ICT测试,除5例ICT和微丝蚴均阳性外,8例微丝蚴阴性ICT阳性者于疗后12个月有5例查见微丝蚴;ICT及常规血检法同步用于河南省柘城县候大村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血检132人,9例微丝蚴阳性者ICT均为阳性,血检阴性的123人中ICT阳性者1例。结论:实验研究证实,ICT法快速、简便、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可用于班氏丝虫病诊断、疗效考核及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种抗结核分支杆菌抗体和胸膜活检术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价值。方法:对121例结核性膜炎(合并肺结核60例),44例癌性人患者进行血清,胸液四项抗结核抗体测定(抗PPD-IgG、LAM-IgG卡、TB-Dot卡、ICT-TB卡),对72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人进行胸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血清四项抗体检测结核阻阳性率分别为75.6%、30.7%、44.7%、35.1%;癌性组为43.2%、17.1%、11.4%、2.6%。,胸液四项抗体检测结核组阳性率分别为81.7%、24.0%、27.1%、22.7%;癌性组为51.2%、14.7%、5.9%、2.85。血清和胸液结核组均比癌性组高,合并肺结核高于单纯性胸膜炎组。敏感性以抗PPD-IgG为最高,但特异性差(血清56.8%,胸液48.8%),与癌性胸水存在明显交叉;LAM-IgG卡、TB-Dot卡、ICT-TB卡,特异性血清分别为82.9%、88.6%、97.4%,胸液为85.3%、94.1%、97.2%,比抗PPD-IgG高,但敏感性较低,胸液抗体检测阳率除抗PPD-IgG外略低于血清,以抗PPD-IgG加TB-Dot卡(A组)或抗PPD-IgG与ICT-TB卡(B组)两项阳性组合,且两项均阳性时,特异性,血清可达94.3%100%,胸液可达91.4%-97.2%,阳性率,血清为43.0%-42.98%,胸液为23.7%-17.2%,可提供临床鉴别诊断参考。胸膜活检72例,阳性34例(47.2%),活检阳性与病程密切相关,发病2个月内活检阳性率最高75.5%(25/34),结论:胸膜活检病理学诊断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上有重要价值,多项抗联合测定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ABC—ELISA法检测脑脊液抗PPD—IgG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ABC-ELISA法检测55例结脑和37例非结脑患者脑脊液抗PPD-IgG并与ELISA法比较。结果两法阳性率分别为96.4%和83.6%,ABC-ELISA法的敏感性高于ELISA法,P<0.05,而两法特异性均为97.3%。同时检测结脑患者脑脊液和血清抗PPD-IgG,脑脊液阳性率为96.4%高于血清阳性率为85.5。结果表明本法可为结脑诊断的一种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用ABC-ELISA法检测55例结脑和37例非结脑患者脑脊液抗PPD-IgG并与ELISA法比较。结果两法阳性率分别为96.4%和83.6%,ABC-ELISA法的敏感性高于ELISA法,P<0.05,而两法特异性均为97.3%。同时检测结脑患者脑脊液和血清抗PPD-IgG,脑脊液阳性率为96.4%高于血清阳性率为85.5%,P<0.05。结果表明本法可为结脑诊断的一种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20.
利用抗结核分支杆菌McAb和抗结核分支杆菌HRP-McAb经双抗体夹ELISA法,对128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痰菌阴性肺结核病人BAL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抗原水平明显高于非结核肺部疾病,对菌阴肺结核检出的敏感性为84.1%,特异性为82.4%,此法降低了利用多克隆抗体检测BAL标本易出现的假阳性率,认为此法可作为结核病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