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发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评价胺碘酮对心衰并发房颤患者心室率的影响,转复窦性心律的可能性,以及治疗的安全性。采用随机、单盲、安慰剂对照方法,运用24 h 动态心电图监测心率。结果:①胺碘酮对心衰并发房颤患者的转复律为23.53% ,高于对照组(3.33% ),P< 0.01。②治疗2 周后试验组12 导联心电图所得平均心室率、Holter监测下24 h 最大心室率、平均心室率明显下降(P< 0.01),最小心室率无影响(P> 0.05)。③两组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无差异(P> 0.05),均无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试验组QTc延长,但改为维持量后QTc恢复正常。结论:胺碘酮能使一部分心衰并发房颤患者复律,并且无论复律与否,均能减慢心室率,而不影响心功能的改善,严重副反应较少发生  相似文献   

2.
小剂量氨茶碱治疗缓慢室率性房颤的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剂量氨茶碱对老年缓慢心室率性心房纤颤的长期疗效。方法15例有症状的老年缓慢心室率性房颤病人口服氨茶碱(150mg/d)。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第1、3、6、9及12个月行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秩和检验分析差异显著性。结果治疗后第7天静息心率、24小时平均心率、最慢心率及最快心率分别增加38%(P<0.01)、28%(P<0.01)、26%(P<0.05)及16%(P<0.01),24小时>2500ms的心脏停搏次数减少94%(P<0.01),室性早搏次数增加6%,但差异不显著。随访12个月(中位数),各项参数与治疗后第7天的结果相似,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小剂量氨茶碱治疗老年缓慢心室率性房颤有效。  相似文献   

3.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过程。方法:5例慢性房性心动过速伴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患者服用胺碘酮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心率、心脏大小和心功能变化。结果:胺碘酮治疗后,5例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平均心室率由166.0±18.0降至80.4±9.6次/分(P<0.01),左心室舒张末径和心胸比率均显著性减少(63.70±7.10比52.50±6.10mm,和0.56±0.05比0.50±0.03,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则提高101%(P<0.01),随访2年,患者的心脏功能进一步改善。结论:慢性心动过速可成为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的原发病因,控制心室率后心脏功能可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并发快速房颤予以诊治的短时疗效。方法随机将83例患有HF (心力衰竭)与AF(快速房颤)者分组:心衰房颤组(40例)与对照并发组(43例)。心衰房颤组经常规+胺碘酮,对照并发组经西地兰或地高辛治疗,随后,比较心衰房颤组与对照并发组的心室率变化、心功能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相比经胺碘酮或者西地兰治疗前,心衰房颤组与对照并发组的心室率在用药之后均显著改善,P〈0.05。比较心衰房颤组与对照并发组的心室率改善情况,心衰房颤组比对照并发组更早起效、改善更显著,P〈0.05,比较心衰房颤组与对照并发组的心衰体征治疗效果,心衰房颤组比对照发病组好,P〈0.05。对比心衰房颤组与对照并发组用药不良反应,心衰房颤组明显好于对照并发组,P〈0.05。结论用胺碘酮诊疗心力衰竭及快速房颤,可使心室率和心功能分别得到有效控制、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5.
用实验性心力衰竭制作持续性心房颤动模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探讨实验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形成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可行性,用200~250ppm的频率以VOO方式起搏犬心室3~7周形成实验性心衰,在犬清醒状态下观察心衰前、后刺激诱发的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快速起搏右室3~7周,8条犬均发生充血性心衰,3周时体重由心衰前的28±6kg降至24±4kg(P<0.05);左室射血分数由0.64±0.06降至0.23±0.09(P<0.01),右房直径由25±3mm增至36±6mm(P<0.01),心房不应期由116±5ms增至137±12ms(P=0.01),不应期离散度无显著性改变(16±12msvs20±9ms,P=0.20),心房平均传导时间亦无显著性变化(61±19msvs66±24ms,P=0.20)。1条犬于起搏后第6周夜间突然死亡。心衰前,8条犬均未诱发心房扑动,4条犬诱发短暂房颤;心衰后,8条犬均可反复诱发心房扑动和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超过15min,平均周长95±5ms),最长者持续24h以上。结果表明起搏心室导致犬心衰可形成非瓣膜病性慢性房颤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尖瓣置换加迷宫手术(MVR-MP)对二尖瓣病变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心律转复作用及对心电活动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负荷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观察28例MVR-MP患者手术前后心电活动、心功能及运动耐量变化,并与98例单纯二尖瓣置换术(MVR)患者的相应指标比较。术前两组均为二尖瓣病变伴长期房颤患者。结果在随访中MVR-MP组和MVR组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分别为92.9%和2.0%(P<0.01);MVR-MP组心律转复后P波矮小、时限较长,动态及运动心电图未见严重心律失常;两组手术后心功能改善级别分别为2.37±0.69和1.43±0.67(P<0.01),所能完成的做功量分别为10.67±1.56和5.28±0.59METs(P<0.01),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65.0±9.2)%及(51.4±10.4)%(P<0.01)。结论MVR-MP可使二尖瓣病变伴长期房颤患者恢复窦性心律,可显著提高运动耐量、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王翠萍 《山东医药》2010,50(19):72-73
目的观察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选择52例心力衰竭并发阵发性快速型房颤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150-300 mg的负荷量后,以0.5-1 mg/min持续静滴24 h。观察转复率、转复时间、心室率、心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静脉应用胺碘酮24 h以内有42例(80.8%)转复为窦性心律,转复时间为(9.6±1.3)h,心室率均降至100次/min以内,心功能平均提高(1.3±0.2)级,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呼吸困难减轻,肺部罗音减少,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静脉用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并发阵发性快速型房颤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但须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胺碘酮、洋地黄药物联合治疗转复后复发的慢性心房纤颤疗效。方法 慢性心房纤颤转窦律后复发的83 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3例) 和对照组(40 例)。治疗组以胺碘酮、洋地黄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以胺碘酮治疗,并且每天监测心电图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67-5% ,总有效率97-7 % ,复律后维持窦律有效率97-6% ;对照组:显效率27-5 % ,总有效率60% ,复律后维持窦律有效率62-5 % 。有显著性差异( P< 0-01) 。结论 小剂量胺碘酮、洋地黄药物联合治疗转复后复发的慢性心房纤颤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卡托普利治疗7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无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组)和常规治疗63例(对照组)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和随访(2.2±0.6年)的情况。结果:①口服卡托普利12.5mg后2小时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明显降低(P<0.01);②口眼卡托普利4周后,治疗组室性心律失常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③长期口眼卡托普利使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再次住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病死串及心源性猝死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这提示卡托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其并发的无症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何积源 《内科》2009,4(5):710-711
目的观察静脉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快速房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2例阵发性快速房颤患者随机分成胺碘酮组32例和西地兰组30例.在治疗原有心脏病的基础上分别加上静脉应用胺碘酮或西地兰。结果胺碘酮组用药后显效率为65.6%,西地兰组显效率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胺碘酮组总有效率为90.6%。西地兰组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静脉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快速房颤转复宴性心律及控制心室率效果好,不良反应轻,持续时间短。但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心电、血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对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20例)与普罗帕酮组(20例).分别给予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在静脉注射过程中.转为窦性心律后停用。结果普罗帕酮组房颤转复率为75%.胺碘酮组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律时间普罗帕酮组短于胺碘酮组(P〈0.01)。对血压的影响,两组无统计学意义。对Q—T间期的影响,胺碘酮组明显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复律后窦律的维持两组均呈下降趋势。但随访1年胺碘酮组对于窦律的维持率高于普罗帕酮组(P〈0.05)。结论普罗帕酮对阵发性房颤的转复率高于胺碘酮,而对于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窦律维持胺碘酮高于普罗帕酮,但胺碘酮组对Q—T间期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短期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老年心房颤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2例新发的老年房颤患者,静脉给予负荷量胺碘酮(150~300mg),并以1.0~0.5mg/min静脉维持,观察24h的转复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33例患者转复窦性心律(82.1%),其中1h内复律3例,1~8h内13例,8~24h内17例,复律后的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未复律者的心室率也明显减慢(P〈0.01)。共出现3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频发房性早搏,1例一过性低血压,1例静脉炎。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老年新发房颤的短期成功率较高并且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和比较伊布利特和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早期复发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46例接受房颤射频消融后复发房速的患者,男性32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6±12)岁,分别静脉应用伊布利特(ibutilide,1.0mg/次,1~2次,10min内静脉推注)和胺碘酮(150me,/次,1~2次,10min内静脉推注)。观察转复率和转复时间,记录不良反应。结果4h内伊布利特组和胺碘酮组转复率分别为86.4%和41.7%(P=0.0023);24h时内转复率分别为90.9%和62.5%(P=0.0376)。伊布利特组对持续时间〈24h的房速转复率为100%,胺碘酮组转复率为66.7%(P=0.0421)。伊布利特组平均转复时间为(13±8)min,胺碘酮组转复时间为(364-25)min(P〈0.01)。两组均未发生致命性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伊布利特和胺碘酮均能终止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房速,伊布利特更快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正常人24小时胃电图检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正常人24小时胃电变化规律。方法用动态胃电图检测仪检测30例正常人24小时胃电图。结果平均正常胃电频率占67.65%(64.5%~94.2%),胃动过缓占14.15%(1.9%-21.2%),胃动过速占8.96%(2.0%~20.0%)。餐后胃电主要功率较餐前明显增加(P=0.014),餐后餐前主功率比值为3.15±2.78。三餐对胃电频率影响相似,餐后15分钟胃电频率稍降低(P<0.01),此后胃电频率恢复至餐前水平。将24小时胃电图资料,按每6小时一段,分为4段,各段时间内胃电图检测结果相似(P>0.05)。结论动态24小时胃电图监测是研究长时间胃电节律变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新型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转复心房纤颤的疗效。方法:选择32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伊布利特组(18例),伊布利特1mg,于15min内静注,如无效30min后再给予1mg静注;胺碘酮组(14例),胺碘酮150mg,于15min内静注,如无效30min后再给予150mg静注。观察两组房颤转复情况及时间。结果:伊布利特组90min内转复房颤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77.8%比28.6%),4h内转复房颤率亦明显高于胺碘酮组(100%比71.4%),P〈0.01。结论:伊布利特是一种转复房颤的快速、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检测322例有或无左室肥厚(LVH)高血压病患者的心室晚电位(Lp)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发现:Lp阳性检出率为18.3%,室性心律失常(VA)检出率为53.1%。LVH者和无LVH者L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9%和9.9%(P<0.01);VA的检出率为81.7%和38.5%(P<0.01)。并发现LVH又Lp阳性者VA、复杂VA及室速(VT)检出率(100%、97.4%、81.9%)均高于LVH的Lp阴性者(71.8%,P<0.01,21.1%、1.4%,P<0.001)和无LVH的Lp阳性者(76.2%,P<0.01,57.1%、47.6%,P<0.001)。表明Lp与高血压病的VA,尤其是复杂VA及VT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硫氮Zuo酮对氨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欣  赵建平 《中华内科杂志》1994,33(11):773-775
观察口服氨茶碱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64例,在加服硫氮Zuo酮前后血清氨茶碱浓度的变化及临床表现。结果显示,加用硫氮Zuo酮后平均血清氨茶碱浓度增加了0.2%(P>0.05),FEV1增加了9、2%(P<0.01),PaO2增加了5.3%(P<0.01),PaCO2下降了7.1%(P<0.01),临床总有效率增加了25%(P<0.01)。提示加用硫氮Zuo酮后未见血清氨茶碱显著增高及其相应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对预激综合征(WPW)伴发房颤/房扑(Af/AF)急诊的治疗价值。方法:14例WPW伴发Af/AF患在心电监护下静脉缓注胺碘酮150mg,30分钟末转复重复75或150mg,首剂1小时后仍未转复再次重复75或150mg,连续观察6小时。结果:6小时内共有7例(50%)转复为窦性心律。未转复中有5例心室率下降>30%。未见有严重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对WPW伴Af/AF急诊患具有较好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9.
顿服心律平转复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和验证顿服600mg心律平转复近期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7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一次口服心律平600mg后,记录即刻1小时,3小时,8小时心电图观察房颤是否转复,同时监测血压变化及心电图QRS波时限及PR间期变化。结果 27例服药后8小时成功,总有效率74.1%,1小时转复者2例(7.4%),3小时转复者14例(51.9%)。与文献静注心律平转复房颤相比,注射组转复成功率分别为28%(1小时),41%(3小时)及66%(8小时)。3小时后顿服心律平转复成功率高于静脉给药组。无一例发生明显副作用。结论 顿服600mg心律平转复房颤的方法简单,疗效肯定,转复快捷。  相似文献   

20.
动态血压和偶测血压与高血压性眼底改变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采用眼底照相技术结合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21例正常血压者作对照,观察了63例高血压病人眼底变化。与偶测血压比较,观察动态血压与眼底改变的关系。结果显示:24小时平均动脉压、日间压力负荷与眼底改变呈明显正相关(P〈0.01),以日间平均动脉压与眼底病变相关性最好(P〈0.001),偶测收缩压、夜间平均动脉压及夜间压力负荷与眼底改变相关性次之(P〈0.05),偶测舒张压与眼底病变无相关性(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