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氟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AMD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2w后即起效,且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6.67%)与对照组(40.00%)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抑郁症方面,与氟西汀相比临床疗效佳,起效快,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53例符合CCMD-3抑郁发作诊断的老年期抑郁症患者被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每天10~20 mg,帕罗西汀每天20~40 mg,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疗效,采用治疗不良反应量表评定其不良反应。观察6周。结果治疗后第6周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为92.6%,治愈率为59.3%;帕罗西汀组有效率88.5%,治愈率为57.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1周,艾司西酞普兰组汗密顿量表评分同治疗前比较即有显著下降,其评分低于帕罗西汀组(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与帕罗西汀组的不良反应例数分别为11例和12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相似,但其起效较帕罗西汀更快。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4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研究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口服氟西汀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治疗2周末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6周末,研究组有效率81.3%,对照组为78.1%,两组差异无显著性(χ2=2.72,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疗效显著,与氟西汀相当,安全性高,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可作为治疗老年抑郁症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西酞普兰组,每组30例,分别口服艾司西酞普兰、西酞普兰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6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总有效率为86.67%,西酞普兰组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第1周末起,西酞普兰组治疗第2周末起汉密顿抑郁症量表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1);治疗第1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显著低于西酞普兰组(P <0.01),其他治疗时点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3%,西酞普兰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与西酞普兰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氟西汀组,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4、6、8周末评定,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帕金森统一评分量表(UPDRS)于治疗前后评定并比较。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氟西汀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两组抗抑郁疗效相似;HAMD评分于1周即明显改善,2周后与氟西汀组相似;8周其MMSE评分与氟西汀组相似,与治疗前无差异;8周其UPDRS评分优于氟西汀组。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帕金森病抑郁与氟西汀相似,改善PD患者生活质量更明显,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中的疗效。方法 10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不良反应,进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G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HAMD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1%,显著低于对照组23.91%(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于抑郁症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收的11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单一组(59例,艾司西酞普兰)和联合组(59例,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奥氮平).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HAMD、P...  相似文献   

8.
将2010年6月~2011年6月前来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老年抑郁症患者72例,随机将其分为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两组,运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不良反应表(TESS)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w对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定。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治疗1w后的HAMD明显优于治疗前,具有较显著的差异性(P<0.05),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相比,艾司西酞普兰较低。HAMD总分于治疗后2~6w相比于治疗前明显降低,显效时间以艾司酞普兰组显效时间比较短,两组间的不良反应没有明显差异(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和帕罗西汀组均具有相似疗效,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较快,耐受性好,药物相互作用少,是治疗老年人抑郁症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米氮平和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标准的64例老年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米氮平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米氮平组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评分在1周后明显下降,与1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周末米氮平组HAMD评分低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氮平的不良反应以头晕、嗜睡、便秘、食欲增加、体质量增加为主,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以恶心呕吐、出汗、失眠、头痛为主。结论米氮平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期抑郁患者疗效相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1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5例)和氟西汀组(36例)进行治疗,疗程6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ND-17)及临床变化总体评价量表(CGI)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总有效率为85.7%,与氟西汀治疗效果相当,但不良反应轻。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