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侧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注对重型脑室内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对双侧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注治疗重型脑室内出血2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动态CT观察脑室出血全部消失时间为7~14d,平均9.75d,痊愈15例,遗留一侧肢体偏瘫3例,呈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5例,死亡率为20.83%。结论:双侧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灌注治疗能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不同方法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脑室引流方法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28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单纯单侧侧脑室引流治疗,对24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引流加1万U尿激酶侧脑室内注入治疗,另37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双侧侧脑室引流加3万U尿激酶侧脑室内注入治疗.结果 双侧侧脑室引流加3万U尿激酶侧脑室内注入治疗组总有效率、死亡率、脑室出血清除时间、生活能力评分与双侧侧脑室引流加1万U尿激酶侧脑室内注入治疗组和单纯单侧侧脑室引流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双侧侧脑室引流加3万U尿激酶侧脑室内注入治疗方法疗效好,适合于重度脑室出血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及腰穿置换脑脊液对重症脑室出血的作用。方法应用双侧脑室置管外引流、尿激酶灌注,腰穿置换脑脊液,对32例重症脑室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愈好转27例,死亡5例,死亡率15.6%,21例随访3个月以上,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恢复日常生活(ADL1)8例,日常生活能自理(ADL2))6例,生活需要帮助(ADL3)3例,卧床但保持意识(ADL4)4例。结论双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腰穿置换腰脊液能明显降低重症脑室出血病人的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林颖  刘苹  李云华 《黑龙江医学》2009,33(4):293-294
目的探讨双侧脑室引流尿激酶灌注在脑室内出血治疗中的相关问题。方法对38例脑室内出血病人行双侧脑室引流,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进行纤溶治疗。结果38例中,恢复良好者12例,生活能自理者9例,需人照顾者8例,植物生存者2例,死亡7例。结论双侧脑室外引流及尿激酶治疗脑室内出血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原发性脑室出血19例,继发性脑室出血21例,其原发出血灶血肿量严格限制在30ml以下,全部病人均采用双侧侧脑室双腔管引流,尿激酶脑室灌注及间断腰穿放液。结果死亡7例,死亡率17.5%,明显低于内科治疗80%的死亡率。结论双腔管双侧脑室引流尿激酶脑室灌注和间断腰穿放液等为目前治疗脑室出血的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室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21例合并三、四脑室积血的自发性脑室出血病例采取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联合腰椎穿刺灌洗治疗,对比23例仅采取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治疗病例评价疗效。结论:积极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注联合腰椎穿刺灌洗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是一种更积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脑室出血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5例重症脑室出血患者(Graves评分8分以上)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双侧脑室引流加尿激酶灌注及早期腰穿脑脊液置换。结果:治愈者7例,显著进步者9例,进步5例,死亡4例,病死率16%。结论:双侧脑室微创穿刺引流加尿激酶灌注及早期腰穿脑脊液置换是治疗重症脑室出血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脑室低位引流并尿激酶灌注治疗成人原发性脑室出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估脑室低位引流并尿激酶灌注治疗是否能提高成人原发性脑室出血的预后。方法:对我科1993年3月~2001年12月收治的42例成人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采用脑室低位引流并尿激酶灌注进行治疗,对其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尿激酶治疗的可能性及有效性,脑室低位引流的机理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良好26例,轻残4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8例,死亡率19.1%。结论:笔者认为脑室低位引流并尿激酶灌注治疗成人原发性脑室出血是可行的,通过这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可提高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应用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治疗严重脑室内出血患者8例,并与另一组17例行单纯脑室外引流者作对比分析。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证实为全脑室系统出血或以脑室出血为主,脑内血肿量少于10毫升者。根据GOS和脑室内血肿溶解时间判断疗效。单纯引流组17例中死亡11例,重残4例,中残和良好2例。6例生存者脑室内血肿完全溶解时间为6-23天,平均15.7天.尿激酶组8例中7例生存良好或中残,死亡一例。7例生存者脑室内血肿完全溶解时间为2-12天,平均4.8天。作者认为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方法简单,安全,可明显降低严重脑室出血患者的死亡率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室出血病例,探讨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4例行脑脊液置换脑室出血患者采取脑室外引流(单或双侧)、灌注尿激酶、腰椎穿刺、鞘内注药等方法治疗。结果根据GOS(Glasgow outcome scale)评判标准,将疗效分为5级:Ⅰ级:死亡52例(21.7%);Ⅱ级:植物生存20例(8.3%);Ⅲ级:重残14例(5.8%);Ⅳ级:良好108例(45.0%);Ⅴ级:痊愈46例(19.2%)。结论早期采取脑室外引流、灌注尿激酶、腰椎穿刺等方法治疗脑室出血,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和残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抑郁症患者治疗中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方法:对入组的30例患者用脑电超慢涨落分析仪在治疗前后的不同阶段对神经递质含量进行检测。结果:抑郁症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尤其是5-HT及NE)降低,治疗2周后NE值明显回升(P〈0.05),治疗6周后5-HT及NE显著上升(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脑内5-HT及NE含量降低,随着药物治疗和症状的改善,患者脑内5-HT及NE含量逐步升高。  相似文献   

12.
报告26例脑生殖细胞瘤,儿童及青壮年各13例,男18例,女8例.鞍区及松果体区各11例,丘脑和基底节各2例。鞍区患者均有尿崩症。肿瘤切除23例,活检+放疗3例。手术后1个月内死亡1例,获得随访18例,15例存活,3例死亡。文中对诊断和治疗作了扼要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颅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8例行择期手术的颅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每组34例。右美托咪定组患者常规全身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输注1μg/kg的右美托咪定,以0.5μg/(kg·h)速率维持至术毕;对照组输注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_0)、打开硬脑膜时(T_1)、术中(T_2)、术毕(T_3)及手术结束后1 h(T_4)对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以及平均动脉压、颅内压和心率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舒芬太尼用量、呼气末七氟醚浓度、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患者IL-6、TNF-α、NSE水平以及颅内压、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在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IL-6、TNF-α、NSE水平先升高后降低,直至接近麻醉诱导前,其中右美托咪定组较对照组更接近;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颅内压、平均动脉压的波动较小,而对照组的波动较大;右美托咪定组患者的心率受到抑制,次数降低,而对照组整个手术过程中均在正常范围内。右美托咪定组芬太尼用量、呼气末七氟醚浓度少于对照组,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412.8±39.6)μg比(648.2±69.3)μg、(1.2±0.4)%比(2.9±0.6)%、(64.6±8.4)min比(84.4±9.6)min、(32.9±3.8)min比(69.3±5.9)min,P<0.01]。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有效减轻颅脑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的炎症反应,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减少吸入麻醉药物及阿片类药物用量,缩短患者麻醉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4.
报告首先简要介绍了即将启动的中国脑计划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任务和预期成果。继之探讨了我国脑重大疾病的研究战略,重点聚焦在神经变性病(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指出神经变性病的防治策略应该是重心前移,促进早诊早防早治。要建立包括遗传学、生化学、临床症状学和影像学指标的预警/ 早期诊断综合诊断体系,关键是要研发特异、灵敏和简便的生物标志物;要建立国人早期诊断用的脑认知功能体系(量表、常模和仪器);要确立新的药物靶点,开发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药物是首选,中药可能是有价值的宝藏;神经变性病也属于功能性脑疾病,要强化对脑功能进行调控的声、光、电、磁刺激仪的研发与运用,该领域前景广阔;可穿戴技术- 移动医疗将对健康人员的预警和患者的监测与管理带来医疗模式的变革;未来神经变性病的防治将可能通过神经调控、药物干预、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来实现。  相似文献   

15.
脑外伤后内皮素及脑水肿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建立大鼠液压脑外伤模型,运用放免等方法测定脑外伤后不同时期血浆内皮素水平,及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同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脑外伤后内皮素水平升高(P<0.05),脑组织含水量也相应升高(P<0.05),内皮素与脑组织水量之间呈正相关(P<0.01)。病理检查发现内皮素的升高与脑组织损伤程度有关。提示脑外伤后内皮素促进了脑水肿的发生及脑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脑外伤手术中发生急性脑肿胀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外伤患者手术过程中发生脑组织急性肿胀(AcutePosttraumaticCerebralHemispereSwelling,APCS)比较少见,但后果极为严重,往往导致死亡。现有4例该类型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例脑外伤患者,男3例,女1例,平均2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